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老师,当你面对着“树上十只鸟”时……

编辑推荐 老师,当你面对着“树上十只鸟”时……


作者:陶建军 秀才,104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4发表时间:2016-07-26 22:26:02

这是一段在微信中疯转的视频,一位幼儿园的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个题目,是个久远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答案是:树上没有一只鸟,都吓跑了。可是现在的孩子似乎并不买账,视频接着展示的场景是——
   小同学反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0至1000分贝。”“那会震得耳朵疼!”“是的。”“在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是不太对。”“您确定那只鸟被打死了?”“确定。”“树上的鸟有没有聋子?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没有。”“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真的像您说的那样,”一名同学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有掉下来,那么就剩下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也不剩了!”
   面对同学们寻根问底的精神,针对每个问题的奇思妙想,不循规蹈矩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那位老师显得无所措手足,先是急躁,后是发脾气,最后是晕倒。
   整个视频,给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活跃与勇敢,他们提出的问题新奇而富有创造性,倒是那位老师真是让人失望,她一直希望的是,孩子能够说出她以为是正确的答案,这倒真是让人猛然发现,我们孩子的创造性是怎么消失的!
   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孩子同样也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宝宝在婴幼儿期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家长和老师对宝宝的游戏活动很少约束,宝宝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去随意地玩,随意地想,随意地发挥。而这时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对宝宝的想法或行动进行过多的干预,宝宝不会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指责。所以创造性思维发展良好。
   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就要开始面对学习活动,这时的家长和老师就变得“严厉”起来,因为他们此时强调的是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视孩子能否正确地思考。他们会告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行为又随时受到成人们的监督和评价,当他们没有按照成人教给他的那样去做,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很多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经常用听话不听话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这样孩子为了迎合成人,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乖乖地向着成人们想要的答案思考着,这样自己便能得到大人们的赞赏和奖励。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我国的孩子明显不如国外孩子。
   在一所“科学与艺术展”上展出的中外学生作品,差异更是显而易见,中国学生的作品规格、样式都是很相像的,统一的A4纸,统一用蜡笔画,想象的内容也大致雷同,——不过是太空上有人类居住,而国外学生作品的内容、形式、规格却五花八门,比如几堆废旧的报纸,就改造成了一棵年轮明晰的大树,极具表现力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耳目一新。
   为什么这样,恐怕我们学校与家长难辞其咎。因为老师和家长长期要求孩子给出标准答案,在这种“标准答案”复制式的思维必然会引起思维的僵化。如果人们永远按照平常的思路去思考,得到的也将永远是平常的东西。
   面对着那个提出“枪打枝头鸟”问题的老师,我们想要建议的是,老师更应该允许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达·芬奇认为,为了获得有关某个问题的构成知识,首先要学会如何从众多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他不停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重新构建一个问题。他对问题的理解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他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而达·芬奇的所谓重构问题,常常就是我们的孩子提出的各式各样的怪问题,就像视频中的那些气晕了老师的孩子提出的问题。
   而事实上,提出怪问题说明他们开动了脑筋,同时也表明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也反映出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所以面对孩子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像《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一样,一句简单的“不知道”就把孩子吓回去了,也不能像视频中的老师素手无策,老师应该积极做好课堂教学预设,积极鼓励学生生成各种“怪问题”,也许在他们这些“怪问题”中会孕育出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
   当然,对于孩子难度高的问题,甚至专家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能用训斥的方法掩饰自己的欠缺。相反,大可采取坦率的态度,说声“让我来想一下”或“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之类的话,为孩子树立“知之为知之”的实事求是的榜样。

共 18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并不新颖,但是,我们再读该文,仍然会受到震动。文章开篇引述的视频故事,有着很深刻的教育问题。面对孩子们对问题的奇思妙想,特别是出乎教师预设的思维结果,我们教师该怎么对待?文章结尾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文章中间,紧扣故事进行分析,揭示了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指出了我们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思维发展中存在的不当行为你。这是一篇很有教育研究价值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7-26 23:12:35
  是的,我们的教育内容越来越标准化,我们的家庭要求孩子越来越循规蹈矩,这些,都是扼杀孩子发散思维的错误做法,值得当局者们思考。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美文        2017-10-27 22:05:59
  在教学中要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不能扼杀孩子的发散思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