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弄堂奏鸣曲(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弄堂奏鸣曲(随笔)


作者:耘池墨砚 布衣,28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5发表时间:2016-07-29 10:24:02
摘要:做了一生的文学梦,本以为退休后会奋力耕耘笔墨以圆美梦。不了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让我的脚步停不下来,也把我的文学梦束之高阁。前几天,一个美梦触动我深埋的文字激情。于是翻出以往的文字碎片,要把它拼凑出一部儿时回忆交响曲。既然有了文字,也就想到了久违的雀巢娘家,要来走一走,留一留文字的脚印。问好各位新老巢友。

弄堂奏鸣曲一:昨晚做了个美妙的梦
  
   昨晚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我梦到被拆迁了的老房子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具有民国风情的商业街。弄堂口的过街楼矗起一座裁缝铺,店主是原住户的大儿子。我问他是否做旗袍,他说:“我只会做西装,不做旗袍的。”
   告别裁缝铺进得弄堂,一应商品玲琅满目。每家店主全是当年住在弄堂里的邻居,我和他们热请交谈,询问着这些年他们生活的变化。我也急切地寻找儿时居住的门牌,门牌依在,开了一家雅致的书馆,只是店主不是我。
   我在弄堂踟蹰徘徊,为故地的重建的格局欣喜不已。如此美梦,不记载下来,实在有负春梦。
   这个梦源自于2013年夏末,疯传了多年的动迁喜讯终于在苏河湾北段沿岸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回到老房子的怀旧情结再一次勃发在笔者的心底。
   走在熟悉的河岸,却又似觉陌生。熟悉的,是那依然不变的路名,是那弥漫在记忆里的神韵,是那飘散在河面的氤氤雾气。陌生的是那景致,是那岸边突兀而起的建筑物,是那变得清澈了的河道与流水。
   这边厢,苏州河的明天高瓴屋宇,霓虹闪烁,核心商业区,世界各知名品牌旗舰店林立、高级特色餐饮、酒吧灯红酒绿。岸边,河滨长廊绿茵扶疏,创意园区清幽空灵。水中河道清澈见底,游艇穿梭悠闲惬意。作为老上海的最后一块即将开发的黄金地块,以高达52855元/平方米的楼板价,让这里的居民生活在梦幻的世界里。
   那边厢,苏州河的今天,绿化带与垃圾堆毗邻,施工建筑与瓦碌断墙辉映。摩登建筑与棚户危房共存。在高楼挤压下的棚屋,顽强地喘息着,生存着。在这里住了几辈人的老住户们,整天穿梭于现代的杂乱、未来的繁华梦境与过去的怀旧气息里。依旧着他们的锅瓢碗碟,柴米油盐,不急不躁。
   夏天,握一把蒲扇;冬天,烧一炉暖灶,抑制着满心的希望涌动,无喜无怨地等待着开发商的到来。
   苏州河的昨天,空气中弥散着一股从污泥中发散出的植物腐烂恶臭,伴随着一声声汽笛的奏鸣扩散开来,送入沿河几百米人家住户的鼻息里,这是苏州河特有的味道,这也是上海特有的味道。有人说“没有闻过苏州河味道的人不算是真正的老上海人”。苏州河的今天,汽笛声依旧,植物的腐烂味却不再。取而代之的清澈的河道,等待改造的围栏和拉着总多横幅标语的拆迁广告。我的故事,我的梦就从这里开场,从闻惯了苏州河味道的小市民开场。他们是上海老弄堂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也是苏州河乃至上海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缩影。
  
   弄堂奏鸣曲二:弄堂怀想
  
   每次读《北京的胡同》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有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四合院、京片儿,无一不带着皇城根下的气度与神韵。
   上海的弄堂却是大杂烩,窄窄的陋巷蜿蜒曲折,两边坐满了操着各路乡音的邻人。陌生人走在这样的弄堂里,这两旁的注目礼会让你感到胆怯。所以生活在弄堂里的人出门是可以不用锁门的,任何别有用心的人走进这样的弄堂,这注目礼会让他无处遁形。
   每天清晨,上海的弄堂是在整齐划一的“刷……刷……刷……”声中醒来的,那是家庭主妇清洗马桶的声响。晨曦的空气中夹杂着粪便的混合味渗入尚未苏醒的鼻腔,富有音律的“刷……刷……”声和邻人们互相招呼的问候声唤醒弄堂的梦酣,人们开始一天的忙碌。
   离开弄堂生活已30年,然而这“刷……刷……”声响还是会时时出现在我的梦境里。这是对弄堂质朴生活的怀恋,也是对童年记忆的追思。
   弄堂生活是喧嚣而嘈杂的,有纷争也有矛盾。公用水龙头的水池旁即是邻人们交流的俱乐部,也是争夺龙头的角斗场。高高搭起的晾衣架既是各家衣柜展示的万国旗,也是为占一缕阳光而起硝烟的导火索。
   弄堂的生活是粗线条的,没有现在小区生活的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彼此的招呼也是粗门大嗓,单刀直入的。赤膊的大叔与晃荡着长奶子的阿奶相安无事地打着招呼,时而顽皮的儿童会跑过来淘气地撩起阿奶的长奶子试图把它甩到后面而引起旁人的哄笑和父母的佯怒。据说阿奶有着把孩子背在身后,甩上长奶子喂孩子吃奶的特异功能,这样的传说一直激发着我童年时代的好奇,总有一种想趴在阿奶背上吮一口阿奶长奶子的冲动。
   弄堂的生活是随意的,一早把衣被晾出去的双职工,不必担心突然而降的暴雨。尽管早上还在为占一竿之地亮过嗓门的邻家姆妈,此刻已热心地像收起自家衣物般急急地在大雨下来之前帮你收起了衣物,折叠好了,等待主人的回来。
   弄堂的生活是充满友爱的,无论谁家有了急事,所有的邻人都会不约而至,也许白天还在为龙头使用时间的长短红过脸的阿婆,此刻却穿着睡衣,沓着拖鞋抱起父母正上着中班而突发急病的孩子冲到了医院。
   身居高楼,孵着空调,却总是会怀恋高温天一身臭汗的纳凉童年。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电视机,却有晚饭后,竹椅围坐听三海经的盼望。
   最神往的是弄堂的晚餐,那是丰富的,桌上既有自家烧制的红烧肉,也有苏北姆妈夹过来的狮子头,老宁波端过来的臭冬瓜,苏州阿姨送来的豆腐干。
   对着屏幕想着儿时的弄堂,经济飞跃的上海,大多的弄堂早就被矗立的高楼所取代,家家户户蜗居在铁门后面的空调里,早没了夏日纳凉的喧嚣,没了大食堂的菜肴。邻里相见不相识是太过寻常了。此刻,我竟有了一种回归童年的渴望,怀念着弄堂生活的喧嚣与温情,怀念着邻里的热诚与纯真。
  
   弄堂奏鸣曲三:漫步英雄路
  
   沿着西藏路北上,穿过繁华的南京路,泥尘桥(现在叫西藏路桥)就映入了人们的眼中。穿过泥尘桥,就到了大都市人称之为下只角的闸北区。这条河,这座桥,多年来一直令我魂牵梦萦,因为那是我从小居住的地方。从小到大,我从来不因生活在这下只角而自卑。反而一直为生活在这座桥畔而有着一种无形的自豪感。这自豪感来源于我生活的路名——晋元路。
   小时候,每当夏天纳凉,老人们就会很自豪地问我们这群“小八辣子”:“知道我们这条路为什么叫晋元路么?”
   每当懵懂的我们还未来得及回答,问的人会立马略带自豪地自问自答:“那是为了纪念一位抗日将领谢晋元。呶,就是前面的四行仓库。”说着,就会伸出手,指着离家不远,靠近苏州河边的那座六层高楼,用特自豪的语气继续告诉我们:
   “1937年,谢晋元将军不顾上司的撤退令,率领他的八百勇士坚守仓库,和小日本几万人打,那个勇敢啊。”说到这,讲故事人的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了崇敬与自豪的神态。在他的眼中仿佛看到了那在硝烟中飘扬的国旗。
   在淞沪会战的1937年10月29日,日军攻占上海的第三天,市民一早出门,突然看到四行仓库楼顶上飘扬着中国国旗!自从中国军队撤离后,上海浓烟翻滚的天空中,就只能看到租界的英国米字旗、美国星条旗、白俄三色旗和日占区的“膏药”旗了。
   三天前,与日军苦战了75天的中国军队,就像他们来上海时一样,一夜就消失了。占领上海后的日军先是推倒了先总理孙中山的塑像,继而到处悬挂太阳旗――中国人形象地称之为膏药旗。中国报纸称之为“被正义的子弹打穿的一个血洞”的旗帜。
   现在,这些房顶上挂着膏药旗的中国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国旗!他们还是中国人,他们还在自己的家园!怎不激动万分。
   当天的《申报》有这样的一篇特写:“天亮时分,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在沦陷的上海,在数万日本陆、海、空军围困中,升起上海市唯一的一面国旗的,这就是谢晋元和他率领的名震天下的“八百壮士”。这飘扬的旗帜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
   讲故事的人又说:谢晋元将军殉国后,上海各界6万多人为之吊唁。政府下令追赠他为少将,并将孤军营之路改名晋元路。
   原来,晋元路是这样来的。原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条有故事的路上。我们这帮“小巴辣子”们,随着讲故事人的描述,胸中升腾起一股自豪感,仿佛我们也占了英雄的光,添了一股英雄的气概。
   从此,只要有人问我:“你住在哪里啊?”我就会用特自豪的语气告诉对方:“晋元路!”如果看到对方没有反应,我就会觉得很气愤。
   “怎么?连谢晋元都不知道么?他可是个英雄。”接下来,我就会把从讲故事人那里批发来的有关谢晋元的传说,神采飞扬地复述一遍。随着学识的渐渐丰富,我的故事也就会越来越精彩。
   身在晋元路,我仿佛觉得谢晋元就是我的一位先人,觉得和他有着某种渊源。也许这与生俱来的民族的自豪感也是在那时扎下了根。
   如今离开晋元路已经30多年了,但我还是时时关注着晋元路,怀恋着晋元路。缅怀着这位抗日的英雄。
   四行仓库已今非昔比,一座上海的新地标“苏河湾”即将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这是继新天地之后,上海的又一个繁华标志的商业街。
   但现今,我生活的老路依旧,老房在飘飘欲坠中亦然。不知道居住在这条路上的老邻居的后代们,他们是否还在讲着这英雄的故事,是否还在为生活在这样的一条路上而自豪。真的盼望着,被谢晋元八百壮士鲜血抛洒过的这条路,能尽快兴旺起来,能建成一条纪念英烈之路。漫步晋元路,能看到八百英烈群雕耸立,维护着他们曾经不惧强敌,负隅顽抗的阵地。
   致敬!为抗击法西斯抛洒热血的英烈们!
   致敬!晋元路——我心中的英雄之路。
  

共 36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小弄堂,鸣奏着生活的千啭百曲,描画着生活的千姿百态。昨天的贫穷、今天的发展、明天的繁荣,弄堂是一曲历史的长歌;平民的百态人生、英雄的豪气壮胆,弄堂是一部社会的长卷。作者做了一生的文学梦,留下了这多文字的脚印,可敬可贺。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于湘女士        2016-07-29 12:20:23
  一曲婉转多情的回归曲,一个念旧洒脱的巢中人,欢迎你,老巢友:))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7-30 09:29:39
  一个弄堂的过去今朝,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副美丽的发展画卷!老师写的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