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时光】恶的罂粟花(随笔)

精品 【时光】恶的罂粟花(随笔) ——读克莱儿·麦克福尔新作《黑石之墓》随感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82发表时间:2016-07-30 21:58:50

【时光】恶的罂粟花(随笔) 自从读了克莉丝汀·汉娜的友谊小说《萤火虫小巷》之后,我就明白自己中了畅销书的蛊,欲罢不能而一发不可收拾,紧跟着读了克莱儿·麦克福尔的灵魂救赎之作《摆渡人》,接着网购她的新作《黑石之墓》,一整天都沉溺其中,大有食不知味、夜不安寝的架势。
   “是什么隐藏在黑暗之中?”
   “这一次,她的文字,宛如魔咒,带你踏上一场神秘暗黑的探险之旅。”
   这些都是《黑石之墓》封面及中页宣传上的文字,“黑暗”“魔咒”“探险”几个词,似乎给这部小说贴上了标签,表明它的受众更多的是对魔法、探险等感兴趣的青少年。起初,我纯粹是抱着一颗熊熊燃烧的好奇心来读的,就想比较比较这部书与《摆渡人》有哪些不同,了解了解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只是没想到的是,它犹如一块强力的磁铁,牢牢地吸引了我,继而使我仿佛在一个暗不见光的黑洞里沉陷、挣扎、恐惧、呼喊乃至窒息……
   那么,《黑石之墓》到底讲了什么呢?又是什么样的探险旅程呢?为什么让人有恐惧、窒息之感呢?
   其实,《黑石之墓》的表面故事很简单,主要讲女孩希瑟为了跟心仪的男孩道奇关系更近一步,同意和道奇、道奇的好友马丁、她的好友艾玛以及艾玛的男友达伦一起去一个叫“黑石冢”的小海岬露营,为道奇庆祝生日。在露营的过程中,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乱石墓,道奇甚至从那个墓中拿走了一个胸针。从那时开始,厄运就降临了,马丁、达伦、艾玛相继莫名其妙地被一团黑影“吞噬”,消逝得无影无踪,道奇也受了严重的伤昏迷一年,唯一剩下的希瑟被警察当成了杀人犯,后又被医生证实患有精神病而投进了精神病院。希瑟唯一的希望只有等道奇醒来,以证明她的清白。
   但是,克莱儿·麦克福尔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并没有像《摆渡人》那样顺着故事的发展,单一线索来组织来架构,而是别具心裁地设置了双线索,一条线索是过去,一条线索是一年后的现在,两条线索相互咬合、交织,最后汇合揭开故事的真相。她有意将整个简单的、平面化的故事拆成碎片,揉烂,然后根据两条线索的需要,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游刃,把故事碎片穿插、黏贴、组合,形成立体的、复杂的存在,从而在形式、结构上与故事的探险、恐怖氛围相匹配,达到了增添故事神秘性、可读性和吸引力的目的。
   我先来顺着克莱儿·麦克福尔从字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理一理这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
   女主希瑟是个相对保守、斯文、内敛、害羞的女孩,不到十七岁,喜欢考古学,准备跳级直接申请大学并读考古专业。她与道奇从小学开始即同班,进入青春期的她喜欢道奇却不敢表白,幻想着通过露营,通过给道奇过生日,让两人的朋友关系升华变成恋人关系。
   男主道奇是个俊美的男孩,对考古学异常地狂热,尤其着迷异教徒、黑魔法、德鲁伊教、活人体献祭等东西。他已经收到希瑟所申请的那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业自然是他钟爱的考古专业。对希瑟,他也是爱慕的,不过是都没有戳穿那层窗户纸而已。
   马丁,道奇的朋友,是个做事认真、有些固执和羞怯的男孩,没准备跟希瑟一样提前毕业申请大学。因为跟当修理工的堂哥经常在一起,所以对汽车修理比较了解。他暗恋希瑟。
   艾玛,希瑟的好友,是个爱美、活泼、大胆、性感又懒惰的女孩,自从恋上达伦后,就成了缠树的藤,时刻都想跟男友黏在一起,而且什么都以男友的意见为意见。
   达伦,艾玛的男友,五个人中唯一不是学生的人,比其他四个大两三岁,是艾玛父亲手下的一个工人,粗俗、冲动、嗜酒,有些让人讨嫌的那种。
   这样五个人,坐着达伦的破沃尔沃老爷车,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从一开始即不顺利,老爷车蓄电池没有电了,在荒郊野外抛了锚,两个女孩不得不步行很长一段距离去借回临时电源。到了海滩,扎营结束,晚上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时,马丁和达伦多次发生冲突闹得很不愉快。也就是在这个晚上,达伦胡编了一个有关异教徒和黑魔法的故事,道奇则头头是道地讲了一个与“黑石冢”地名由来有关的德鲁伊教血祭、幽灵复仇的真实故事。从这时开始,故事就有点诡异的调子了。
   紧跟着,第二天白天,道奇提出要到附近的城堡废墟探险,这个提议得到了希瑟和马丁的响应,他们一起向山顶的城堡废墟进发。在那儿,他们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乱七八糟地散着,道奇却一口咬定那是个石冢,埋死人的地方,并且从乱石堆里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圆环,还据为己有带走了。那个金属圆环后来经过仔细清洗,发现是个闪亮发光的胸针,上面还有蚀刻的并不知道意思的图案。
   从道奇拿走胸针这一刻起,一切都彻底不一样了,诡异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马丁与达伦再次在沙滩上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并且差点打起来。友谊的小船这时倾覆了,达伦跟艾玛一起,希瑟拒绝陪马丁出去走走,失望的马丁选择一个人向石冢相反的方向出走。而跟道奇一起下海游泳,裤兜里装着胸针的希瑟,老觉得有什么冰凉的、滑溜溜的东西缠绕她的手臂、腰和腿,却又不像是水母。一场狂风暴雨突如其来,天地一片混沌,糟糕的是独自出去的马丁并没有返回营地。暴雨过后集体出去寻找马丁,却一无所获,手机也没有信号。回到营地后,达伦发现马丁的行李不见了,推断说马丁肯定是因为生气自己搭顺风车回家了。
   次日清晨,为了确认马丁是否搭车回家,道奇和希瑟决定开达伦的车出去,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给马丁家里打电话。找车钥匙的时候,意外地在达伦的背包底发现了马丁的东西,道奇因此跟达伦打了一架,达伦拒绝让道奇开他的车,道奇和希瑟只有步行到大路,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给马丁打电话。奇怪的一幕又发生了,道奇的手机突然没电了,希瑟的手机突然死机了,道奇还从树上摔了下来,崴了脚踝,行动不便了。
   等他们好不容易返回露营地,却发现达伦和艾玛不见了,他们留纸条说去了不远的小海湾捡木柴,一个小时后回来。道奇准备让希瑟开车他们一起再出去给马丁打电话,车却又没电了。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巧。
   久等达伦和艾玛都没有回来,不放心的希瑟决定去小海湾找他们。等到了小海湾,希瑟谁也没有看到,费尽心思寻找,最后找到了迷失心智的艾玛,艾玛说达伦被海里的一团黑影给带走了。场面越来越惊悚。
   祸不单行的是,艾玛疯了的同时,道奇发起了高烧,呕吐不止。道奇决定和希瑟带着艾玛走到大路上去寻求帮助,艾玛却死都不走。道奇和希瑟两个人上路,却因为道奇的病太重,不得不又返了回来。希瑟决定再去小海湾找一找达伦,结果她出现幻觉,一会儿看到达伦死了漂浮在海上,一会儿达伦又活了过来,一会儿达伦干脆消失了,一会儿又是马丁在呼救,最不可思议的是,原先被道奇扔进露营地外面大海里去的那个胸针,居然出现在了小海湾山坡上涨潮线以上,并恰恰被摔倒的希瑟捡到。
   惊恐万分、被吓得半死的希瑟赶回露营地。不久,她跟艾玛去捡木柴,亲眼目睹那团黑影从她手中将艾玛卷走了;那团黑影又来袭击她和道奇,并又将道奇从她手中卷到了高空。情急之下,她把那个她怀疑的胸针扔进了帐篷,黑影扔下道奇冲进了帐篷。她破釜沉舟,将打火机油淋到帐篷上,点燃了帐篷,烧死了黑影。
   这是过去那条线索里的故事。在一年后的现在这条线索里,故事就更为简单,道奇脑袋受重伤在医院昏迷一年,希瑟在烧黑影的过程中烧残了自己的右手,作为五个伙伴中唯一的幸存者和清醒者,希瑟被警方认作杀人嫌疑犯从而逮捕。希瑟始终不承认自己杀了马丁、艾玛和达伦,她在法庭上诉说是遭遇到了德鲁伊教的诅咒,她的朋友都是被复仇的幽灵带走了。所有人都认为她在胡言乱语,经过精神病院医生彼得森的诊断,她被作为精神病人而被关进了彼得森的医院,长期进行各种精神病相关治疗,承受被彼得森医生反复问询的巨大精神压力。她除了无言的抗争,除了祈盼道奇早点醒过来证明她的清白,别无选择。
   在两条线索的缠绕里,在惊悚、诡异的氛围中,故事到了落幕的时候。那场噩梦发生后的一周年之际,道奇醒了,出庭表明另三个伙伴都是被一个神秘的男人带走了,证明了希瑟的清白,也证明了希瑟不是精神病人,希瑟获得了自由,准备不久后与道奇一起到同一所大学报到,读同一个专业,研究考古学。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真相?经历了漫长的心理折磨之后,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心里很是不甘,不禁叹道:唉,这就是畅销书!真正只是适合喜欢冒险、魔法、奇幻等的青少年阅读。
   然而,克莱儿·麦克福尔真的就这样让故事终结了么?以她说故事的能力,这似乎也太平庸了些,而且按她在写处女作《摆渡人》时所透露出的创作个性,她似乎并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走别人老路的人。
   果然。当总共281面的故事进行到274面,26节最后一节时,克莱儿·麦克福尔笔一抖,犹如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让我们窥见了故事真正的结局,也就是事情的真相。在墓园,马丁、艾玛、达伦三个人的墓碑前,共患难的道奇和希瑟关系和感情又进了一步。从道奇说“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开始,故事叙述的口气有了变化,不少语句都是话里有话,一语双关。而一句“事情确实与计划的不太一样”直接点燃真相的引线,真相就那样像礼花一样炸开了,血淋淋的,天空红得发黑:杀马丁是道奇和希瑟在露营之前就计划好的,他们把他杀了,埋在了山顶的那个石冢里,却对达伦和艾玛说马丁生气了,带着自己的东西搭顺风车离开了;而达伦在道奇的包里发现了马丁的东西和一本书,去了石冢,知道了马丁被杀的事实,又告诉了女友艾玛,准备一起去报警,不幸的是这些都被道奇知道了,道奇杀了达伦,希瑟杀了艾玛。只是艾玛毕竟是希瑟的好友,希瑟一时下不了狠心,出了点意外,最后导致道奇昏迷,她自己烧残了右手。
   至此,我的确看到了这部小说终结的句点,句点意味着什么,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可是,心里的那口气反而吐不出来了,总像是提着,似乎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克莱儿·麦克福尔费尽心机设计两条线,又设计出一个出乎意料的高明的结尾,难道就只是为了讲一个惊悚的杀人故事吗?我的脑子里反复出现的是俄罗斯套娃,明明看着是一个娃娃,左扭扭右扭扭,大娃娃肚里生出一个小娃娃;再将小娃娃左扭扭右扭扭,小娃娃肚里再生出一个更小的娃娃。如此类推,克莱儿·麦克福尔在我们面前扭出了一堆大小不一的娃娃,最小的不过一丁点儿了,看起来也似乎是最后一个了,但是观者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盯着看那个小不点儿娃娃,总觉得那个微型肚子里还藏着什么。
   放下书,在脑子里把故事从头到尾再捋了一遍,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大,道奇为什么要杀马丁?难道仅仅只是因为马丁也喜欢希瑟,他就有理由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么?抛开他不谈,希瑟又为什么同意并与道奇合谋杀了马丁?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她喜欢道奇,所以道奇怎么说她就怎么做,毫无道德底线和法律观念了么?还有,就算这些原因成立,克莱儿·麦克福尔花费心力来完成这样一部小说,难道就只是钻人们猎奇的空子,来讲述一个情杀故事,并幻想和《摆渡人》一样,登上畅销书的宝座,获得不凡的成绩?
   种种,都不能说服我自己。
   再一次地仔细回想整个故事。突然,灵光一现,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克莱儿·麦克福尔在书的前面部分几次提到希瑟喜欢考古学,道奇更是着迷;在露营的第一天晚上,道奇给大家讲了女巫从祭品中汲取力量的故事,“一个生物会流血,就会感到痛苦,女巫就可以从中得到能力”,“如果敌人非常强大,女巫需要进入他们的黑暗灵魂深处,那么祭品就必须是人”。由这个故事又套着讲出了德鲁伊教成员被古罗马人全部杀死后,神明让他们复活成为幽灵,在“黑石冢”一带游荡守护自己家园的故事;彼得森医生在问询希瑟时,曾提到她的书架上有《镰刀和槲寄生:德鲁伊教解密》和《血色尘埃:黑暗的人祭仪式》两本与黑魔法相关的书,这两本书是道奇借给希瑟的;而在小说最后,道奇和希瑟密谋杀死马丁时,希瑟是躺在道奇的双人床上,读着道奇扔给她的《血色尘埃》,这本书估计就是达伦在道奇包里发现马丁的东西时同时看到的那本书……
   如此,就说得通了。小说看似到了最后才抖出事实和真相,其实,在那之前,克莱儿·麦克福尔已经作了诸多铺垫,埋下了很多伏笔,而那个最后才揭开的谜底,并不是真相,或者说并不是真相的全部。
   事实是,少年道奇迷恋黑魔法,迷恋德鲁伊教,迷恋活人血祭,都到了疯狂、变态的地步;而喜欢考古学的希瑟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希瑟对道奇的感情就像道奇迷恋血祭那样,也达到了疯狂、变态的程度。这样的两个人,可以说一拍即合,做出了一个疯狂、变态的计划,那就是把马丁带到黑石冢,作为活人祭品杀掉,他们从别人的垂死、死亡中获得力量和快感。至于又多邀请了艾玛和达伦,一则是因为希瑟的父母不允许她跟两个男孩子在外露营,而艾玛又离不开达伦,达伦又有车。不过,想通所有的事后,我甚至揣测邀请艾玛和达伦也是道奇的计划,至少希瑟父母的反对带给他的反而是兴奋,又会多两个活的祭品,又会多两次体验黑魔法的机会,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

共 71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有人说人性本恶,即堕落与犯罪是人类的基本欲望,这没有错。人性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同时包含善与恶,以及善恶之间的不停转换。人的恶念是天生的,它伴随着争夺与杀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快感,使人欲罢不能。《黑石之墓》中,克莱儿·麦克福尔最后所揭示的真实状况是道奇与希瑟在恶念之下处心积虑杀死了三位好友,仅仅是为了一个邪教的血祭,获得了杀戮的快感。而在所谓回忆的叙述中却是另一番景象,道奇与希瑟是无辜的,他们是善的,是为了好友不惜牺牲自己的勇士。实际上,这个回忆并非只为蒙蔽法庭,而恰恰是人性中善恶争斗的内心折射。人性就好比自由落体,堕落时毫不费力,上升时却需要不懈努力。编者相信,作者在阅读《黑石之墓》这部书时,一定经历过困惑、惊讶与感叹。在克莱儿·麦克福尔自由的、无节制的、恣意的想象背后,折射出来的正是人性中的各种可能性,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因此,作品所描绘出的景象也都是极致的,无论是他的《摆渡人》亦或是《黑石之墓》都是这种情况,《摆渡人》将善念发挥到极致,《黑石之墓》将恶念发挥到极致。我们知道,人类为了整体的生存,不得不进行法律与道德规范,使其阻遏人性中的恶,因为“稍稍禁不起诱惑,把持不住自己,罂粟种子就会发芽、开花”。这篇读书笔记是深刻的,《黑石之墓》仅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本文却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它探究了人心深处的恶之渊与暗之源,与原著相得益彰,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鸿渐于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1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6-07-30 22:03:41
  素馨,看你的文字,就是一种享受,很过瘾,每次都符合我的预期,这篇更是。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6-07-31 10:06:14
  三哥过奖了!其实,对于这部书我也不确定我是否解读对了。就像昨日跟你所说,我不相信作家只是单纯地穿一件魔法的外衣来讲述一个情杀的故事。《摆渡人》最后落脚点在爱,也即是善念;这部是相反面,即恶念。
   因为是作家新作,国内上市不久,目前我还没看到系统的书评。我会关注,看书评人如何评价。
2 楼        文友:素馨        2016-07-31 10:02:51
  感谢三哥辛苦编辑并写出精彩的按语!
   探亲的日子,不需要做太多家务事,除了检查儿子的作业,主要就是看书,然后啰嗦点文字。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