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记忆中的穷困

精品 记忆中的穷困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2发表时间:2016-07-31 17:20:57
摘要:回忆过去老百姓的穷困生活状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干柴,细米,不漏的房屋
  
   小时候在农村住了几年,那时候还是旧社会,老百姓的日子很苦。不单锅上面缺粮少米,就连烧柴也不充足。记得每到雨天的时候,很多人家散放的柴草被雨浇湿,常常做不成饭。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一位本家的大伯就口中念叨:“干柴细米不漏的房屋!”显然,这是他未能实现的理想。
   大伯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也成了我立户安家后的理想。我安家后是住平房,烧煤炭,升火很费事。点炉子,得先用废纸木柈打底,然后加上块煤,才能把煤点着。如果能在木柈中找到松树油子,引火最好。再有那旧油毡纸,也能点火。松树油子和油毡纸,都是点火利器,平时遇到一定要拣起来带回家去。有了这些,有干柴的条件算具备了。
   再说细米:大伯提及的细米,只是加工较细的高梁米,还不是细粮。在改革开放前细米也不易得,我活了81年了,前50年,吃的都是粗米;就是粗米,也有几段时期里接不上流。我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吃饱饭,不能挨饿。我不敢说哪样食品不好吃,也没有“忌口”的怪习惯。我们也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定量低,缺副食,很难吃饱。代食品、增量法、人造肉,都糊弄不了肚子。这种情况下,不敢想细米,就是粗糠也是好食料。改革开放以后,北方推广种植水稻,我们可以顿顿吃大米饭了,从主食上看,如今是天天过年了。
   房屋不漏,是起码的要求,可是有时也难如愿。过去的平房,本就简陋,加上年久失修,漏雨是很多见的。我先后住过3处平房,都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拉拉。一遇雨天,上房铺油毡那是常事。待我年过50的时候,终于进了楼房,先后住过1楼、2楼、4楼,因为不是顶层,绝不会漏雨了。
   中国的老百姓太好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太好了!他们对生活只抱有基本的、朴实的要求,只要有“干柴细米不漏的房屋”,他们就会好好工作、老实干活!
   2015,09,22
  
   大豆――贫民的养命豆
  
   东北盛产大豆,它是贫民百姓的养命豆。说它养命,是因为贫民吃不起肉,蛋白质主要靠大豆供给。
   大豆的第一个贡献是:给东北贫民做大酱。大豆烀烂,打成酱块,吊在厨房棚上使其发酵,来年开春用盐水冲兑,再发酵即可。大酱是东北贫民菜肴的基础,沾酱菜是一年四季的看家菜,从野菜到家菜,沾了酱就可下饭。即使是炖菜,大酱也是主要的佐料。在东北,每家都有一口大酱缸,有了它,当家的心里就有底了。
   大豆的第二个贡献是:给中国贫民做豆腐。大豆磨成浆汁,熬熟之后,用卤水或石膏点兑,经压制即成。豆腐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可以称它为祖国第五伟大发明。它是一种万能菜,可凉拌,可红烧,可卤制,可清炖。据说豆腐能做出几百种菜,光是用这一种材料,就能做出豆腐筵席。
   大豆的其它众多的贡献是:它可以百般花样,随意成菜。炒盐豆,煮毛豆,生豆芽,磨小豆腐,做纳豆,等等。在没有塑料大棚技术之前,冬季缺乏蔬菜,大豆挺起饭桌上的半边天。
   我自幼生长在农村,又属贫民阶层,所以对大豆有很深的感情。即使今日各家生活水平已经大有提高,但是仍不能疏远豆腐。日常菜谱常有“鸡刨豆腐”“红烧豆腐”“豆腐汤”压桌,即使到饭店聚餐也常点一款“麻婆豆腐”。谢了!大豆。
   2015,09,23
  
   过冬
  
   咱东北三省,冬天很冷,过冬是个麻烦事,特别对穷人家来说,是个大难关。天冷,身上要加衣服,屋子里要供热取暖,这都得多花钱啊!
   记得小时候,家住沈阳,虽说地处东北的南部,那冬天也是挺难熬的。那时的屋子,窗户就不保温,上扇糊纸,下扇装玻璃,根本挡不住冷气冲进来。经济状况好些的人家,屋里升火炉,还好些;穷困小户,屋里没火炉,可就挨冻了。到了乡下,没有能安火炉的,都是靠热炕和火盆散热。那时各家,屋内北墙挂霜,外屋厨房酸菜缸冻实心,是常有的事。孩子们不愿圈在屋里,总想去滑冰车,撵野兔,免不了要冻伤手脚。乡下的老太太,拿火盆当宝贝,一天离不开它。火盆都是自制,挑最粘的黄泥,掺上剃头攒下的头发,合好干泥,做成盆形,阴干即可。家里做饭,都烧高梁杆子,乘着烟尽火旺的时候,把通红的火炭装在火盆里,装满压实,热乎劲能挺大半天。搂着火盆坐在热炕头上,就着火盆点着旱烟,扯着闲白,算是乡下人的最高享受了。
   1953年我进了中专学校,地处长春,可是没挨冻,因为生平第一次住上了有暖气的屋子。一间40平米的寝室,住了20多人,人气加上暖气,睡觉常常蹬被。那时各单位的供热,真是实实惠惠,因为不涉及某个人的利益,实报实销。一个乡下出来的青年,能够在热乎乎的教室里上课,在暖洋洋的阅览室里看文学期刊,特别是能够看到自己的稿子在这些文学期刊里出现,这幸福是应该永远烙印在记忆里的。
   1961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师专教书。从地域上看,我的住地是一路向北,这里距离我的家乡,竟然有800公里之遥,跨了5度纬度。安家立户,排班苦等,总算分了一间平房。这平房颇有些来历,是当年吴俊升的“小姐楼”。这是一间西厢房,共有20平米,中间砌墙隔开,外间6平米做厨房,里边14平米住人。间壁墙有半截是火墙,烧热了,里外屋都暖和。在这间小屋里,我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为了给婴儿保暖,我在每天晚上,用无烟碎煤合上黄泥,封上火炉,可以通宿保温。
   1971至1984年,我家住平阳街平房,也是20多平米。当时已是六口之家,显得拥挤不堪,于是自建小房。小房虽然窄小简陋,却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和续妻住了5年。这是个四面冷山的小房,墙体很薄,屋顶也没有保温层,白天升火炉勉强维持热度,晚上不敢持续加煤,温度急剧下降。第二天早上,水杯积水成冰,尿盆冻成一坨。为了保暖,我们想个土办法,把水瓶装上热水,放在被窝之中,当做热宝。这个办法真灵,把热水瓶放在被窝下部,脚部生暖;同时还有另一妙用:一觉醒来,将脚伸到水瓶上,如果尚热,说明入睡不久,继续安睡;如果水瓶已凉,说明天已大亮,需赶快起床做饭。小小水瓶,竟然可以代替钟表,妙哉,妙哉!
   1984年是我安家后第一次住进了楼房,此房共60多米,二室一厨一小厅,是三阳开泰的格式。当年,我50岁,工龄28年。如同长途奔跑的行者,总算有了一个栖息的停靠站。屋子向阳,前面又十分开阔,单位自家供热,这居室的温度如同夏日。我有了这套居室,底气十足,终于可以把老人接来尽尽孝心了。遗憾的是当时父亲已经去世,幸亏老母顽强地活着在等着儿子的反哺,她老人家以八旬的高龄,在成全我这个无能的儿子的愿望。1989年,学校又为教授们调整了住房,我得到了三室一厅的大套房屋。1993年,经过房改,我以低价购得此房的产权。
   楼房,用暖气供热的楼房,在严寒面前,有尊严地屹立着。大棚里的青菜,改变了自然界的季节。四季没有了差别,南北缩小了距离,东北人可以夸口说上一句: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2016,04,07
  
   换季
  
   小时候,每到清明是要换季的:脱掉棉衣,换上裌衣。我所在的沈阳地区,一般在阳历四月初,白天温度达到零上17、18度,孩子们的棉衣确实穿不住了。何况还有俗话在警告他们呢,说是:“清明不脱棉袄死了变家雀,清明不脱棉裤死了变野兔。”
   那时候各家都穷,孩子们没有毛裤、绒裤,脱下棉衣,只是在外衣里面加穿一件破旧的裌袄、裌裤。裌衣,一般是旧衣补衬而成,底子两层,加上补衬的层数,也就很厚实了。尽管如此,这样的冬春换季,跳动还是太大,早晚感到很冷。最可怜的是赤贫人家的孩子,冬春换季的时候,只能是把棉衣裤里面的棉花掏出来,继续穿;待到冬天再来,就又把棉花塞进去。
   我有一套裌袄、裌裤,一直穿到读中专时候,因为有了稿费,买了毛线织了毛衣,又买了一条绒裤,才把它们替换下去。说起毛衣,那还算是我和发妻的定情之物呢,1955年冬初,我用稿费买了二斤毛线,我的是褐色,爱人老张的是深红色,在全班女生的帮助下,很快就织成了。这套换季的衣物,我一直在穿用,足足有20多年之久。
   上世纪50--70年代,是毛衣流行的时期。秋冬之交,冬春之际,是毛衣最当令的衣物。毛衣的编织,是女人们显示技巧的平台,上海妇女的手工编织,时时领导此类衣物的潮流。
   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编织毛衣不知不觉淡出人们的生活,机制的羊毛衫占领了换季的首席;而那各式各样的绒裤,更是任人选择。要感谢合成纤维的发明,人们再不用补袜子了,那适应换季的绒衣、绒裤,又便宜又耐穿,穷人也能置办它三、五套。
   我不知不觉进入了老年,负担减轻,月有余钱。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我习惯慢慢增减,所以棉衣由薄而厚,置备四、五套,绒衣由厚而薄,也是五、四套之多。换季,最忌陡增陡减,缓慢过渡,最为科学。想到这里,我觉得不如把“换季”改为“渡季”。
   2016,04,05
  
   口挪肚攒
  
   过去在乡下,提及节省这一话题,老庄稼人常说一个词“口挪肚攒”。我小时候听了这话,并没在意,到了中年,对这个词就深有体会了。穷人攒钱,开源无望,只能节流,从哪里节省?只能从嘴里节省。
   我有个本家大伯,每当家人做饭的时候,他总要再加一瓢水,以便这饭烂糊些,体积增大些。他说:“吃三年烂饭买条牛,吃三年硬饭卖条牛。”
   有一位老庄稼人,节省成性,拉扯6个孩子,成了14口人的老家长。对待子女的不够节俭,他常常发脾气。一次,跟孩子们生气,盛怒之下,发下大狠:“我辛辛苦苦为了谁?我也不省了,我去大吃一顿!”他真的破例到了县城,大吃一顿:一碗豆腐脑,两个烧饼!
   我有个本家爷爷,一辈子苦待自已,日子宽绰些了,还是死抠死攒,不许家里人改善伙食。子孙们实在馋极了,就趁他每天拣粪在外的时候,偷着吃肉。一天,他照例出去拣粪,一般需要两个多小时,家里就炒上肉了。可是,正当大家炒熟了肉的时候,老爷子突然回来了。在门口放哨的小孙子,慌忙跑回来报信,家人十分惊慌。大儿子灵机一动,抓了一把黄豆,在大门口撒了一地。然后,大儿子回屋对大家说:“放心吃吧,他得一个点才能进来!”果然,老爷子一见满地黄豆,慌忙哈腰拣豆。一个多小时之后,屋里的肉吃光了,开窗把香味都放净了。老爷子进屋,对一切毫无察觉。
   再说说我自己,中年时生活困窘,也是习惯从嘴上节省。那时候,豆油定量,猪肉凭票,这些平时都要留着,以便过年时充裕些。说来惭愧,我们这代人,因为没有吃饭店的经历,如今遇有聚会的场合,不会点菜,而且觉得哪个菜都贵。长期形成的克扣自己肚子的老习惯,总是觉得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是浪费掉了!
   穷困时代形成的错觉,应该抛掉它:不克扣自己,也不放纵自己,科学地对待自己的口腹之需,才是正道。
   2015,10,30

共 43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了作者记忆中的吃、穿、住、用的故事,写出了那个时代的贫困,这贫困不是个人的,是整个社会的。这些故事,有辛酸的,比如作者的住房带给作者的遗憾;有幽默的,比如撒豆阻止抠门的爷爷回家,好改善生活的故事。记忆这些故事,这是经历者的事情;阅读这些故事,则是现在青年们应该做的事情;只有阅读和记忆,我们才有比较,才能明白我们今天社会的好,才能明白我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2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7-31 22:29:46
  我个人,是很喜欢作者的这些文章的。从文章中,我再次回到了家庭贫困的岁月中,而且让我从成年的眼光角度去审视那段岁月,比用儿童的眼光审视,更具有了理性。谢谢作者。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宏声        2016-09-30 23:16:58
  这个祝福一定要提前祝福,祝福我喜爱的文章作者,在国庆节里全家快乐!万事如意!伟大的祖国秀丽江山,我们聚在江山里友谊万岁!遥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