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星月】我看宝钗(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星月】我看宝钗(作品赏析)


作者:蝶梦 白丁,2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78发表时间:2016-08-01 13:59:59

【星月】我看宝钗(作品赏析) 谈论宝钗和黛玉时,很多人都喜欢宝钗,不喜欢黛玉,作者也是这么写的: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我也时常思虑,既然宝钗论品格论容貌论人缘都比黛玉好,为什么宝玉爱的是黛玉而非宝钗呢?即使最后宝玉被迫娶了宝钗,也只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作者到底想表达一种什么想法呢?宝钗真的就那么完美吗?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宝钗如此完美,宝玉没有理由不喜欢宝钗呀?那宝钗真的如上所述那般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吗?
   在二十一回,一日宝玉漱完口发现湘云已梳完了头,便走过来笑道:“好妹妹,替我梳上头吧!”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前怎么替我梳了呢?”湘云拗不过宝玉,就像原来一样帮宝玉梳好了头发,我们可以想象湘云、宝玉还有黛玉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梳头的情景,不禁为他们的亲昵和可爱所打动,袭人进来知是梳洗过了,不但没有像其他女孩一样也玩笑起来,而是这样叹道:“妹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言外之意就是觉得男女有别,像梳理头发这样肌肤相亲的事情更不应该有湘云来做,应该有个避讳,应该规规矩矩的起坐说话,可见袭人跟同龄人的姐妹是不一样的,倒像封建家长的眼睛,盯着宝玉及姐妹们的言行,听到袭人这样说,宝钗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慢慢得坐了闲言,留神窥察,觉得袭人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可见宝钗跟袭人的想法是一样的,跟贾政和王夫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因此不知不觉的就成了家长意志的维护者,她更看重的是封建秩序,男女有别,拿到现在来说就是宝钗跟宝玉和黛玉是有代沟的,这样来看,也难怪贾母王夫人等人都觉得宝钗言行比黛玉要妥帖,这样的言行难道还不能深得王夫人等人的喜欢吗?
   在“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宝玉拉住黛玉的袖子要瞧笼着何物,黛玉因而冷笑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知是打趣自己,翻身起来,将两只手呵了两口,便伸手向黛玉胳肢窝内两肋下乱挠。这本是兄妹无间、天真烂漫的玩笑打闹,坐卧不避,嬉笑无心,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纯净和纤尘不染的美好!可如果袭人和宝钗看见了又会做如何想法呢?只怕他们会更担心,更觉不妥了吧?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一节,小红和贾芸通过坠儿交换手帕,不想宝钗滴翠亭戏彩蝶时正好听到,她听到之后心中吃了一惊,想到:“怪道从古到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也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细细体味,感觉宝钗心里真实所想跟平日里的言行判若两人,小红为了答谢贾芸就把自己的手帕送给贾芸,从言语中能够听出贾芸和小红是有情的,通过这种法子来交换手帕,在当时来说是有失妥当,通过小红和坠儿的对话,也可以听出贾芸和小红未曾有实质性的交往,怎么在宝钗的心里竟成了奸淫狗盗之人了,还说小红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王熙凤见了小红是这样评价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因此叫小红替自己办事,言语行动更是干脆利落,心思明白,就连李纨都交口称赞:“嗳呦呦!这些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凤姐笑道:“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说着又向红玉笑道:“嫂子你不知道,如今除了我随手使的几个丫头婆子之外,我就怕和他们说话,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得我冒火,他们哪里知道!先时我们平儿也这么着,我就问着她: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说了几遭才好些了。”凤姐又道:“这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并且凤姐认她做女儿,从宝玉那里要到了自己身边做事,王熙凤何等人物,她欣赏的人品能力自然不错。
   “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小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丫头即使被宝钗撞见了,又怎么会狗急跳墙?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鸳鸯曾撞见司琪和表哥在园里偷情,鸳鸯不但没有这样污浊不堪的想象司琪,还亲自前去开导司琪并保证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的,让司琪好生养病,不必担忧,以后别这样就行了!司琪这件事不知道要比小红这件事严重多少倍,两相对比之下,鸳鸯内心多么纯净,而宝钗内心又多么俗不可耐!她不但如此,还把偷听的事情转嫁黛玉身上,这件事以后如若暴露出来,没有他一丁点儿的责任,责任全在不知情的黛玉身上,平日里黛玉宝钗可谓是好姐妹,可见宝钗表面上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背后里却这样诬陷别人,况且诬陷的还不是陌生人,是姐妹,是朋友,试想谁愿意有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姐妹呢?鸳鸯想着姐妹的痛苦主动宽慰司琪,而宝钗怕生事连累了自己,就嫁祸他人,相比之下,鸳鸯又有多麽善良,宝钗又是多么的自私自利!
   在“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节,姨妈和宝钗同来看望黛玉,姨妈谈到了姐妹两个的婚事上曾说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于他,岂不四角齐全?”紫鹃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虽说是笑谈,但也可以看出在众人眼里,宝玉和黛玉是天生的一对璧人,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节,黛玉把宝钗引为知己,倾诉心事,自此两个应该更为亲密,交流更多的吧?
   在六十六回,兴儿也曾和二尤闲聊时说过:“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两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八十二回,宝钗打发的一个婆子来给黛玉送蜜饯,对袭人笑道:“怨不得我们太太说这林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一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临走还咕咕哝哝的说:“这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得起!”可见整个大观园几乎无人不默认宝黛是天生的一对,宝钗作为黛玉的闺中密友岂能不知黛玉的心思?
   可是黛玉后来病重期间,宝钗来看望黛玉时,紫鹃私下就求过宝钗,说黛玉实是心病,姑娘可否再向姨太太提一提那‘四角俱全’的话,宝钗回想起当日情景,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斥责了紫鹃说,“我一个姑娘家哪能说那样的话!”说着扭头就离开了潇湘馆,一个姑娘家也许说这样的话确实有失妥当,但是要看对谁说,对贾母对王夫人说当然是不妥当的,但是作为女儿跟薛姨妈私下里聊这个话题就很自然了,可以半撒娇半正经的和母亲谈论黛玉的病情,谈论黛玉的病的蹊跷,谈论黛玉的婚嫁,央求母亲为了颦儿对贾母提一提或可救得颦儿性命,让宝黛二人都得圆满,这岂不是体谅别人、善解人意的最好表现吗?即使薛姨妈不答应去说,或是薛姨妈说了贾母王夫人还有自己的打算,那都是另当别论,可宝钗在母亲面前并没有说过一言半字,可见宝钗是怀有私心的,并没有大家说的那样行为豁达、善解人意!
   宝玉和宝钗成亲之时,正是黛玉辞世之时,看起来,一边热闹非常,吹吹打打,笑语频传;一边凄凉异常,悲悲戚戚,呜呜咽咽,掩卷沉思,却觉宝钗实则荒唐,情无所依,内心凄凉早胜过往日任何时日。
   宝玉失玉,失了灵性,变得痴傻,宝钗就在这样的状况下应婚,成婚,婚姻乃人生大事,宝钗恐怕不会不想将来会是怎样的光景,可她还是应了,这就说明她每每关键时候总是以家长意志为基准,放弃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明明知道宝玉不能给她爱情,明明知道是好姐妹的至生所爱,况且妹妹因此病重床榻,良心需要受到多大的谴责?就因为家长意愿吗?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宝钗的抗争,宝钗的意愿,她为什么嫁给宝玉呢?是家世?凭着她的才貌和家姿,她完全可以找一个更优秀的男子,对于宝玉黛玉的从始至终的情深义重,他都一一目睹,难道心里就没有一丝芥蒂吗?亲耳聆听宝玉的梦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不就是宝玉当面对她的严词拒绝吗?但凡一个女儿亲耳听到这样的告白都会决绝的离去的吧?宝钗不但没有离开反而在宝玉糊涂之际成婚。
   身穿嫁衣应该是女人一生最幸福的时刻,可宝钗在盖头底下屡屡听到宝玉对颦儿的爱惜和珍重,“妹妹身上好了?好些天不见了,盖着这劳什子做什么?”“林妹妹是爱生气的,不可造次”,宝玉每欲要揭开盖头,一家人都心惊胆战,当然也包括宝钗,当揭开盖头,宝玉睁眼一看好像宝钗,心里不信,一手持灯,一手擦眼,这不是端详新人的美丽和欣喜之情的流露,而是不可置信,是怀疑,是否定!待确定眼前的人是宝钗之时,呆呆的伫立一旁,不是黛玉的事实让他失去了大半心性,更加痴傻。宝钗身处其中,尊严何在?幸福何在?这样的大婚不是闹剧吗?不是透着悲凉吗?放到现在,就是一个个性不突出的姑娘也早就脱下红袍,掩面逃跑了吧?可宝钗竟能安安静静的看着这场闹剧在自己身上延伸,活脱脱一个“家长之命,媒妁之言”!活脱脱一个封建家长的奉命者和执行者!一个封建秩序的维护者!
   黛玉静静的焚稿离世,看起来柔弱无力,实则是默默的抗争,无声的控诉!她的爱情高贵到可以生命相抵!爱情没有了,生命再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如果她也像宝钗那样,完全可以再嫁作他人妇,一样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可她不愿意苟且,不能畅心如意、如己所愿的生活,她情愿死!这是怎样的倔强和刚烈?做人如果像宝钗一样活着——为了家长,为了别人,为了社会制度,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的生活还有何意义?话是如此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有所妥协,像黛玉这样义无反顾的追求自己的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从此宝玉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生机和热情,心心念念的仍是黛玉,宝玉对宝钗也不过“止乎礼”罢了,这样的婚姻又有何趣?这样的婚姻也不过徒具一个空壳,两人真真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了!在大考之后,宝玉就毫无留恋的离开了这个家,徒留宝钗一人孤灯相守!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结局。

共 40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起宝钗和黛玉,大多数的人会欣赏宝钗的果敢豁达、落落大方,而多病的黛玉似乎不被人们看好,连红楼作者也是高度赞扬宝钗。即使宝玉娶了宝钗,可心心念念的还是那满腹才情却又令人心疼的黛玉。作者眼光独到,提出对“完美的宝钗”的质疑。从文中情节里仔细分析,原来宝钗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和豁达。相反,作者认为她甚至具有封建落后的思想,不仅俗不可耐,将自己做的事嫁祸于他人,在婚姻问题上,明知宝玉心系黛玉,还丝毫不抗拒地嫁给他,活脱脱一个封建家长的奉命者和执行者!一个封建秩序的维护者!作者通过对第六十六回,宝钗看望生病的黛玉一事,向我们证实了宝钗是怀有私心的,并没有大家说的那样行为豁达、善解人意!都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作者用不一样的眼光发现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并不是爱情的结果,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宝钗性格上存在的缺陷,并不是人们眼中的豁达完美,用黛玉对封建制度的默默反抗来反衬宝钗是一个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宝钗一直是故步自封。因此,作者表明自己的立场:情愿选择如同黛玉一般义无反顾追求自己的内心。文章见解独到,主题鲜明,将对原文的分析和对现实的思考加以融合,论据有力。不仅仅是在表明自己对宝钗的质疑,同时也启示我们对人物评价不可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推荐阅读。【编辑:周子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周子默        2016-08-01 14:01:55
  问好蝶梦,感谢赐稿星月。
2 楼        文友:周子默        2016-08-01 14:07:01
  欣赏作者独到的见解。
回复2 楼        文友:蝶梦        2016-08-01 17:20:31
  谢谢编辑的欣赏!在鼓励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
3 楼        文友:周子默        2016-08-01 14:08:54
  我更喜欢黛玉,看似不争,实际上却赢得漂亮
4 楼        文友:墨托铁鹰        2016-08-01 14:50:05
  我觉得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姻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封建社会婚姻媒妁之约父母之命,完全没有自己的爱与不爱的权利的牺牲品。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可现实的社会身不由己,有多少人为了家庭,孩子的责任勉强的在一起搭伙过日子,来维护婚姻和家庭的表面上的稳定。尤其是现在社会腐败道德沦丧,私底下三妻四妾,小三横行,私生子的存在,爱情和婚姻更为混沌。其实爱情是自私的即使薛宝钗使用了手段,如若迫使贾宝玉就范也能过下去,恰恰是贾宝玉屈从于封建礼教,私底下默默地抗争把自己弄得没了心性,“高考”不回家,导致薛宝钗独守空房,婚姻悲悲切切不得善终。林黛玉可以说忧郁而死,贾宝玉痴颠而亡。薛宝钗成了孤家寡人,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牺牲品。它们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也有值得遗憾的地方,薛宝钗做到了敢爱敢恨的地方,没有做到放手也是一种爱。林黛玉和贾宝玉没有做到对爱情的坚守,只是自怜自爱,毁了自己的婚姻和性命。爱是一种权利,不爱也是一种权利,拒绝爱也是一种权利,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是一种责任。关于《红楼梦》每一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想要全方位的理解明白的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就连教授探轶著名学者,也就诠释个大概,这已经就很不错了。我没有看过《红楼梦》原著,只是在百家讲堂中听了许多讲座,再加上作者的剖析片段才写出上述文字和作者共勉。
回复4 楼        文友:蝶梦        2016-08-01 17:27:53
  谢谢文友的精彩分享!实际上宝玉黛玉是无法维护自己的爱情的,因为他们对抗的不仅是家长,更是整个社会。对于整个封建社会而言,他们的力量何其薄弱!
5 楼        文友:墨托铁鹰        2016-08-01 14:52:26
  墨托铁鹰,也就是江山文学墨拓。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人。我还有一个文集也在江山文学:《草原鹰文集》
6 楼        文友:何太痴        2016-08-23 11:33:45
  作者读红楼梦也算是细心了极了,其实,我觉得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更应该是精神上的爱情。第五回中,警幻仙姑就说了“意淫”二字。当然,这个不可以从当代去理解,我觉得曹公那时候应该理解为精神上。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对世俗就是一种不屑。高鹗续书中,把林黛玉写得如此俗气,不成时代的悲剧都难。而且,我觉得如果是曹公的原笔原意,贾母应该不会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在前面八十回中,贾母是不喜欢过薛宝钗的。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