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傅菲故土散文赏析


作者:夏云泥 秀才,144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40发表时间:2016-08-04 16:22:36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傅菲,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特邀作家。有评论称他是“二十一世纪迅速崛起的散文名家”,对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其散文的评论更是灿烂若星。而我,更愿意把他看作是一个身上流着故土血液、笔端溢着乡土况味、情感沾满村庄忧乐、心灵盛满农民悲喜一直走在故土寻根路上的游子。
   故土,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也必将是归途。文学多元化的今天,很多作家带着乡土气息走进人潮拥挤的城市,生活在高楼大厦包围的都市圈内,吞吐着城市特有的气息。乡土情结正在从作家内心深处一点点被潜移默化地抽走,乡土之根的留存和生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很多作家对这种危机感始终抱着关怀敏锐的触角,用殷实的笔一次次丈量着故土的风物、文化、众生、精神,将对故土的情感灌注到文字之中,让乡土真实厚重的底蕴涂满自己的精神家园。走进、游离,喜悦、疼痛,前进、彷徨等故土情感,从城市里、从文字里、从内心里如浩荡的风,一次次吹向自己的那片故土圣壤。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乡土作家就是这群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恰恰傅菲也是这样的作家。
   傅菲笔下的故土,真实的能让人感觉到这片土地的心跳、故土风物的言说、乡村人物的挣扎、乡土精神的脉动。傅菲的故土散文,始终沿着两条线,或者说是两个主要的意象,一个是“村庄的脐带”饶北河,一个是躺在饶北河怀抱里的枫林村。地理位置的标识,让饶北河和枫林村居于不同的方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地理。但是在傅菲的文字里,它们显然是一体的。如果说,饶北河是故土的脐带,那么枫林村就是故土永不失散的骨骼,故土人物的人性和故土蕴含的精神实质就是血肉,是那么得密不可分。
   作家郁达夫曾说过:“散文是有散文心的,散文心就是散文的中心主旨和作意。”傅菲的故土散文,自始至终将这种骨血肉作为纸上故乡的灵魂,抑或是散文的心贯穿其中,以小说化散文的笔法,独具一格地对故土进行一次次的回望。故土在他的笔下,故土在他行走的路上,故土在他的心里,故土更镌刻在他灵魂挣扎、不断探求的思想里程碑上。下面,让我们沿着被时光荒草渐渐覆盖的小径,随着傅菲深沉的笔触,摸着其散文的心跳,还原一个在大地上不断挣扎、求索的故园。
  
   一、爱与疼痛交织的枫林
   中国的村庄,如一副副骨骼历经风吹雨打依然根植于大地的躯干上。在时间浩瀚无垠的长河里,经过几千年沧桑的变迁,一代代人踏着历史的节奏,顶着永远不变日升日落的天空,背着黄土地穿越洪荒的重量,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村庄,描绘着一片片朴素的乡土风情,承载着无数人最原始的梦想,安放着无数人的初心,同样烙着无数人的爱与疼痛。村庄,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原生态的发祥地,也成为了人们寄放情感和情感回归的精神家园。
   星罗棋布的村庄,占据了中国大半壁江山,是我们生活来源的基本保障,是我们观察国家经济发展和乡村变迁最为准确的窗口,也是我们共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与国家发展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国家已将农村的发展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村庄的发展与国家和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
   村庄的发展、挣扎,抑或沉浮,是这个时代脉动最真切的反映。无论是忙碌在村头乡野的农民,还是高居城市生活的工薪族,他们关注、深情的目光总会被村庄牵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拉长,越来越多的人当初选择从村庄离开,最终又沿着时光淌过的痕迹回到这里,找回自己。企图在乡土那里找到自己最初的情真,找到可以安放自己浮躁灵魂的居所,可以找到自己来时的路和最终的归途。
   傅菲,正是这样一个不断在路上寻找自我、寻找故土灵魂的作家。枫林,名字听上去有点诗意的村庄。“村名叫枫林,诗意葱茏,却没有一棵枫树,地头屋角耸立着泡桐,樟树,柿子树,桔树,柚子树,远远望去倒也一片青翠,炊烟在树间萦绕,隐隐约约间,低沉的人声在空中飘动。”这就是傅菲笔下描绘的枫林——他成长的地方。傅菲对枫林的感情是复杂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枫林山水天然之态的赞美,也有对这片土地深情的回望和思考。他笔下的枫林被赋予了绵延跌宕的生命力,是一个个生命组成的乐章,音节高低起伏,或高亢、或凝重、或喜悦、或悲凉。高山、树木、房屋、庄稼、花朵、村庄等在他笔下汨汨流着美丽、轻愁、情爱、无奈、疼痛相互交织的音符,这正是生命所具有的本质和颜色。他描绘的枫林,起底于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思考,镌刻着村庄的生命底色。他以不变通、不走样、不虚饰、不掩盖的笔法,真实再现了生活中走在崎岖路上挣扎前行的枫林。
   “对于枫林而言,所有的村道并不是通往外面的世界,而是通往大米。米是另一种庇佑人的庙宇,它聚合了光,也聚合了哀乐。它是我们肉身的全部。下种,翻耕,插秧,耘田,喷药,收割,翻晒,碾米,这是一条崎岖的路;吐芽,抽穗,灌浆,又是一条向上生长的路。我看到的人群,都是在这条路上往返,穿着盐渍漫散的衣裳,挑担粪桶,悬着沉默冷峭的脸。他们出发的时候还是个郎当少年,回来时已是迟暮老人。”散文《米语》开篇以上述富有诗意、禅意、灵性的语言和叙述,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枫林的生活之路,也可以叫做枫林的精神趋向。枫林地处山区农村,交通相对闭塞,大米是主要农作物,是历代枫林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枫林人的“肉身”是靠大米哺养长大的。看似是在说庄稼崎岖和向上生长的过程,实则是借此暗喻在这片土地上枫林世世代代一直走在不断挣扎、不断探索、不断成长、不断前行的土地上,借以自足、生存、慰藉。字里行间有着一股子沧桑悲壮的意味,透着生活的沉重,打着疼痛的烙印,含着收获的艰辛,溢着真实的情感,当然还有对庄稼的敬畏和枫林当下境况清醒的审视。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傅菲所有故土散文的眼睛,通过它看到了枫林真实的现状、面貌。
   傅菲的笔下之地是开阔的,思想捕捉是敏锐的,内心情感是充沛的。他的故土散文以寻找自我、还原枫林本真、再现枫林精神状况为线,始终贯穿他所有故土散文的脉络之中。他从记忆里对故土乡村风物的打捞,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还原,而是以作家的担当和审视的眼睛,对自己的思考和心灵深处原乡情结的一次次拷问。
   在他的散文之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他对故土所含乡愁,以及散落在内心深处故土因子的求索和追问。“一生是否太短暂,而一天是否太漫长。我执著地把家乡一层层剥开,想寻找什么,只见一堵断墙,一座倒塌的院落,一群来来往往的人;我曾经以走出那间土屋而自豪,而不需要像蜜蜂一样为一口蜜汁而忙碌一天。”这样的语句在傅菲的散文之中并不少见。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把故乡背在脊背上。故乡对傅菲而言,是沉重绵长的,如山在背。无论他游走在何处,故乡始终是那一双最为明亮的眼睛正在悄悄对他进行窥视;故乡的风物像一场场时光里渐渐老去的电影片段,时常浮现在他脑海里;故乡还是一根绵软的针,陡然从内心深处跳出的画面一次次扎疼他的心。
   “不要以为死寂的旷野没有灵魂。初秋的正午,村庄抱紧破旧的身子在安睡。它的内心深处却不断传出咳嗽声,咳-咳-,空洞乏力,有着对生活怨愤的无望,也像重病缠绕在身。咳嗽声时而激烈时而散淡……”这句话让人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感知到了发自村庄微弱的心跳。村庄的浮躁导致了人心的难以度量,一些不可预知的情感和事件在村庄上空发酵,拷打着人们的心灵,动摇着人们情感的立柱。作者因为意外生了一场大病,祖父在燥热的秋天死去,二姐因对感情的柔弱、偏执差点自杀。发生的这一切,让作者感受到了“生的卑微和死的庄严”。贫困的村庄,精神的高度缺乏,物质的极端匮乏,不得不让农民在卑微的夹缝中寻找活的希望。就像夹在两端壁仞之间的“一线天”,只有抱着敬畏的心,不断在压抑中进行仰望和渴求,才看得到渐渐露出的亮光。
   傅菲是一个善于将情感注入到文字每个触角的“画家”,笔法的细腻传神,情感的收放自如,情景的渲染描摹,画魂的深沉凝聚,一点点将读者带入枫林立体的光影之中。这些描写得益于他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和细致入微的思考观察。他是个有心人,心永远望向那片哺育自己的故土,对故土炽热的情感将他一次次推向自己朝思暮想的家园。离开、寻找;回来,感知;迷茫,探求。他又像一个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这部电影是多维的,从多个视角、多个人物将在时光里散落的故土或情感的碎片,一点点从记忆的深处打捞起来,重新根植到故土的土壤里,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在时光里穿行的枫林,赋予了散文很强的光影感和经纬感。这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对故土味蕾的记忆,生有一对审视村庄的瞳孔。
   故土的味蕾。“一个人,对故土的情感,有一半是来自于味蕾。”傅菲的故土散文之中不乏这样对故乡吃食的描述,他就像一个文学素养和厨艺高深兼备的“大厨”,将故乡一些菜肴的做法描绘得淋漓尽致。“母亲善厨,各种小炒、文火煮肉类、腌制菜,都是好手。即便是没菜,用酱油炒饭,都是喷香流溢。把锅烧热,爆炒饭,饭色略黄,用酱油再炒,酱色均匀了,放细葱,滴几滴猪油,再炒……口感松软,口腔里满是热气油香葱味,真是能吃上三大碗。”这些描述让文字变得“色香味”俱全,浓郁欲滴。这些对于故土味蕾的记忆,只不过是傅菲放入散文之中的一道道佐料,其真实用意是借以描绘故土人生活的本真和对故土真实的情感。他的母亲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渐渐老去的。
   故土经济条件的落后和物质的贫乏,让他的母亲学会了用山野、土地、河流淘来的原生态原料,不顾劳累,不顾病痛,常年为傅家十几口子人做饭,将母爱一点点熬成了一盘盘、一锅锅香喷喷的菜或汤。傅菲借助这些生动细致的描述,配以人物劳作时真实情感的形态,将母亲大爱的灵魂和自己深沉的情感倾注到文字里边,绘制了一幅幅细腻感人的连环图画。这些图画有着连贯性、不可逆转的特质。母亲从年轻、中年、老年一路走来,她手下炒起来的故土味蕾也随着故土风物的变化不断变换着花样,她将母爱的芳香化成故土最美的味蕾,养育了整个家,直到渐渐老去。
   他的母亲是枫林人的一个缩影,在她身上可以看到时代背景下枫林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的影子,也折射出了枫林人在卑微清苦的生活里挣扎前行的历程。
   傅菲散文中有关味蕾的场景随处可见。一则来源于他对美食的热衷,对各种吃食的做法如数家珍。二则是来源于他对母亲的爱,他曾经说过,自己最初的理想就是帮母亲做菜洗衣。三则是来源于他对故土的热爱,故土的味蕾是他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钥匙,因为味蕾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感触和体验。就像出生的婴儿贪恋母乳的奶香,而游子则贪恋母亲做饭的菜香。味蕾多像一本书,诱人的芳香让人不得不打开书的扉页,书里边是烙印着岁月痕迹、凝聚着深情的父母、爱人、孩子,家庭、村庄、河流、土地……
   村庄的瞳孔。傅菲散文之中对于枫林风物的描写不惜笔墨,他的每一篇故土散文几乎都有山水、树木、花草、街道、土屋、田野、黄土等风物的描写,哪儿长着一棵棵树,哪儿开着一簇簇花,哪儿横着一条条街道,哪儿矗着一间间破旧的房屋,他随手拈来。描写细腻形象,富有诗意,富含韵味,深藏意蕴。不得不说,他就像村庄的瞳孔,从细微处观察着这个自己热爱的枫林。他对风物的描写,沾染着一股子黄土的味道,还有一股子山水的气息。他笔下的这些风物,接地气,绘真形;不拔高,求实韵;不包装,见真情。既有村庄牛粪的味道,也有自然生长的花香;既有破败的土屋断墙,也有自建的宽大庭院;既有不起眼的荒草,也有参差不齐的各类树木。这就是傅菲笔下真实的枫林,让人感觉走进傅菲的文字就能摸到枫林的脉搏,就能描摹出枫林的真容。
   这些风物描写,为故事的叙述、村庄的外延与内涵支撑起了一个个真实富有底气的屏风,屏风的风格因势而变,含蕴了十足的气场。要想感知风物的意境或内涵,必须走入屏风的背后,那里有着我们想知道的答案。比如在描写自己家的土屋时,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远看土屋就像一粒空谷壳。幽暗。封闭。我看见了时间的颜色和内质,看见了生命的面容和境地。”这句话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他祖父建筑了一生的梦想在这间土屋终结,劳累了一辈子的祖父祖母的生命都在土屋结束。作者纸上搭建的梦想在这间土屋面前第一次有了失败的感觉。作者曾经以走出土屋而自豪,但循着来时的路回头看终于明白:土屋教会了自己一生只有在辛勤劳作中生活,睡觉才能踏实,吃饭才能香甜。
   这样的描写,傅菲的散文中比比皆是。有的营造了故事的氛围,有的点明了故事的主旨,有的深化了故事的背景,有的打开了故事的一扇门。傅菲的瞳孔,小到可以种下一棵小草,大到可以涌出一条河流。有时,他的瞳孔紧缩,可以把事物的本质看得更加透彻。有时,他的瞳孔放大,可以把生命之中的虚无纳入眼帘。这样据实的描写,让他的故土散文有了精气神,既有前台或美丽、或悲凉、或无奈、或沉重的背景,也有幕后喜怒哀乐的人物故事,丰富了散文的血肉,扩展了散文的外延,内拓了散文的含蕴。

共 1253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他是时光旅途中的望乡者,他是生命历程中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是外表硬朗,内心温软的男儿,他在赣东的那一片土地上,嗅着花草与泥土的清香,从幼年到少年、青年步入中年……他的目光,穿过城市的钢筋水泥,深情地望着远处的故乡。他说过,散文是一个人的时间简史,在过去的长达十几年的时间简史中,他从一个写诗的人成功转型为一位散文写作者。从二零零二年开始写散文至今,已出版了《屋顶上的河流》《星空肖像》《炭灰里的镇》《生活简史》《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等六本散文集子,而他的新书《大地理想》也将在今年八月中下旬与读者见面。 文学界对他的赞誉不绝于耳,称他是二十一世纪初迅速崛起的散文名家,但不论界内和读者给予他多少美丽炫目的光环,他还是执着地坚定地要做自己,他就是令无数文学青年倾慕的写作者——傅菲。 傅菲的散文,注重的是材质的创新,意境接续灵魂而新境频出,他的写作,可谓方寸不乱,心神俱朗。有些东西,必须深爱,才能传扬;必须入乎其中,才能出乎其外,这点我深信不疑。能邀请到傅菲先生加入流年作家团,于我不能不说是一件欣喜不已的事。我迷恋他的散文已久,第一次阅读,就被他的语言以及抒情之外的抒情所吸引。他的散文魅力在于真实的贴近生活的表达,他用整个心灵融入到生命的体验中去,那些虔诚的倾听,那些繁复幽深的情感触发,饱蘸着生命的汁液,泼墨于他的生活图卷中。他的语言,能将散文的力度传递给阅读者,充分感觉到那种力量所带来的震撼。 本文作者在书写这篇赏析之前,深入阅读了傅菲先生的散文作品,分别从“爱与疼痛交织的枫林、使命与宿命交集的饶北河、人性和命运羁绊的众生”等三个层面进行评析。在作者眼中,除去散文名家的称谓,傅菲更是一位身上流着故土血液、笔端溢着乡土况味、情感沾满村庄忧乐、心灵盛满农民悲喜一直走在故土寻根路上的游子。 通过这篇赏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对傅菲饶北河系列散文的钟爱,作者用文字,剖析着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于我本人而言,在傅菲所有的散文作品中,我尤爱他的饶北河系列,我想本文的作者也是。在傅菲笔下,饶北河和枫林村是生命丛林里响起的暗语,是他永生的注目。在此文中,作者对傅菲以及傅菲散文作品的视线落在那里:在第一部分“爱与疼痛交织的枫林“中,重点关注的是村庄的境况,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外延和内涵。十分赞同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傅菲描绘的枫林,起底于一位写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思考,镌刻着村庄的生命底色。傅菲以不变通、不走样、不虚饰、不掩盖的笔法,真实再现了生活中走在崎岖路上挣扎前行的枫林。在第二部分“使命与宿命交集的饶北河”中,饶北河强调的是它的母性,所以这一段重点写了傅菲的母亲;傅菲在描写母亲的时候,是蘸着饶北河沉重的水和自己身体里流淌的骨血,一笔笔勾画出来的。作者所表述的观点,无不出于一位普通文学爱好者的欣赏与喜爱。在第三部分“人性和命运羁绊的众生“中,写到了傅菲散文作品中枫林人的生存、生命存在状态,以及命运趋向。信、封、父亲、祖母等都是典型代表。这一段是重点,也是傅菲散文的重点。确实,如作者所言,傅菲的散文是典型的在场散文,生命的在场,心灵的在场,情感的在场,在他的散文中一一体现,因此,作者说,傅菲在写枫林、饶北河有关场景和故事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置入其间,行文中没有浓重煽情的描摹,没有刻意的雕琢处理,就像一个老老实实的工匠,不会去干偷工减料或哗众取宠的事情。但是等你转到山的背后,钻到水的深处,山水背后的意蕴就从文字里流出来了。 阅读此文,心中的感动远不能用一则编者按去表达。洋洋洒洒万余字,而作者从开始阅读傅菲的散文到完成这篇赏析,可谓用足心思。作为编者,除了给予本文作者掌声,我想说的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将天遥地北的陌生人在精神的世界里相识相知甚至于相惜。写作是私人的,而阅读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却是无法估量。作为一篇作品赏析,此文笔法娴熟,脉络清晰,可堪佳作,编者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6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08-04 16:50:26
  谢谢你们。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4 21:11:34
  雪,不要谢我昂。要感谢,咱还是感谢傅菲老师奉献了这么多精彩的散文,感谢傅菲老师对流年不离不弃的支持!
2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4 21:09:29
  雪的编按非常强大,我非常喜欢。
   编按前边,雪先对傅菲老师的散文给予了简单准确的评价,我心有戚戚焉。
   之后对我的编按进行了总结评价,点评中肯,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可以说点到了赏析的骨肉。
   前后一致,相互映照,非常妥帖。
   非常好的编按。
   雪辛苦了。改天梦回青岛,请你吃青岛大虾昂。哈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4 21:17:18
  傅菲老师的散文,我非常喜欢。特别喜欢他的饶北河和枫林篇章,是那种入心的喜欢。虽然以前没评论过,但都看。
   我可以说是傅菲老师的粉皮,忠实的粉皮!
   我称不上是文学爱好者,充其量是文字爱好者。如果有赏析不到位的地方,有机会见到傅菲老师的话,一定以薄酒请罪昂。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4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4 21:21:00
  最后,再次谢谢傅菲老师带给我的文字的享受。期待您更多的佳作!届时再仔细拜读、学习。遥祝夏安,工作生活顺利!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5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8-04 22:29:39
  最深沉的爱
   ——读云泥《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随记
  
   1、首先为云泥点赞。这样的赏析文章费心费力,写起来真不容易,如果没有对原作倾心的热爱或喜欢,是很难有耐心和心力写这样的赏析文章。将心比心,我要为云泥点赞和表示心中的敬意。
   2、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读傅菲先生的《南方的忧郁》这本书,我常常想起诗人艾青的这句名言,或者说读傅菲先生的《南方的忧郁》带着这样的心情或心境去读,对书中的文字所表达情感会有特别的共鸣。
   3、非常认同云泥对傅菲先生身份的认同。云泥说,我愿意把作者看作是一个身上流着故土血液、笔端溢着乡土况味、情感沾满村庄忧乐、心灵盛满农民悲喜一直走在故土寻根路上的游子。因为《南方的忧郁》这本书我已经初读了一遍。因此,我有理由与云泥共鸣。同时赞同,傅菲先生的散文是典型的在场散文,生命的在场,心灵的在场,情感的在场,在他的散文中一一体现。
   4、傅菲的故土散文,两个主要的意象,一个是饶北河,一个是躺在饶北河怀抱里的枫林村。无论是饶北河还是枫林村,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上饶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饶市有一所最高的学府——上饶师范专科学校,我在这里读书三年,因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人物风情烂熟于心,因此读傅菲的散文有身临其境之感。傅菲先生对故土的那份炽热的情感我感同身受。
   5、非常赞同雪社长对傅菲散文的高屋建瓴的概括。雪社长说“ 傅菲的散文,注重的是材质的创新,意境接续灵魂而新境频出,他的写作,可谓方寸不乱,心神俱朗。有些东西,必须深爱,才能传扬;必须入乎其中,才能出乎其外,这点我深信不疑。”深度共鸣。
   6、感谢傅菲先生倾心为家乡为乡村立言!云泥辛苦!雪社长辛苦!
   7、阅读,欣赏。向你们致敬!此处有鲜花。鲜花表示敬意!
回复5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5 08:05:06
  谢谢明月大哥的精心点评。傅菲老师的散文,我关注已久。特别喜欢他那种写实的手法,读来内心的感受非常震撼。他对乡村的描述,立体、质感、真实,非常有嚼头。
   再次谢谢明月大哥对我的鼓励。
6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6-08-05 14:26:31
  一直不会写赏析,看过云泥大哥所书写的,并非有什么格式,规则,而是真的深入到文章之中,出入若行云流水般自然。
   欣赏,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5 16:53:31
  真真,若有时间,不妨写一篇赏析,定然精彩。好期待吆~
7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8-05 20:03:38
  【读后感谈话赏析】
   1:流年青岛聚会归来,看到云泥老师写得热情饱满的游记,一张纸充满欢声笑语的照片,大家兴致盎然的样子,左看右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因为都是平时神交已久的师友,虽然未能前往,但也如身临其境般的开心。身为齐鲁文友,知道云泥老师就是热情好客的青岛人,心里感觉更近一些。再加上云泥老师擅长写作品赏析,心中早就无比佩服,只能默默学习,未敢冒昧留下只言片语。今日终于鼓起勇气前来支持和鼓励,因为我也非常喜欢作品赏析。
   2:正因为喜欢,才知道写作品赏析的艰难。作品赏析是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业,是需要牺牲自己大量创作时间的。或者说擅长写作品赏析的,都是很少进行文学写作的。凡是写作成绩突出的作者,又是很少进行作品赏析的。凡是愿意写作品赏析的人,都是能安静下来读书,并思考的人。写作品赏析是投入的感情,非常的热爱之情,都是读后有感而发的,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所以才真诚感人,肯定作者,引导读者。
   3:散文家傅菲,实话实说,我还第一次听到。但看到云泥老师高度的、精准的、提炼概括,我今后也会关注欣赏傅菲的散文,会按照你说的他书写的乡土况味,村庄优乐,农民悲喜几个关键词去读。去体验傅菲的生命的在场,心灵的在场,情感的在场。这就是作品欣赏的引导意义。就像茶语清心的《执念悲歌》作品赏析,让我喜欢湘籍作家姜贻斌的小说。流年一作者写的曹聚仁的《天一阁人物谭》作品赏析,我立刻网购的这本书,有时间就读上两篇,再去分析这篇赏析和我的理解。这就是作品赏析的魅力和号召力、吸引着相同的兴趣的人,很自然地走到一起。
   4;如果云泥老师自谦到连文学爱好者都不是,充其量是个文字爱好者。那我就是文字发烧友了,心血来潮一阵子,说不定哪一天因某一因素,就远离文字了。写赏析难,写小说作品赏析可以按照主题,人物,情节,作家的创作历程去赏析,而写散文的作品我感觉更难。散文是一篇篇文章组成的,没有一条主线索的。而你却能把傅菲的散文文心准确无误的提炼出来。如果说你的前三篇写雪社长和山地老师作品赏析,我只是欣赏学习的话,但读完这篇傅菲的作品赏析,我就更加敬佩你了,散文的作品赏析有多难写,你的字里行间所花费的时间和心血,就可想而知了。虽然我写不好作品赏析,但我作品赏析是有心感的。
   5;在这里向一海明月老师,雪社长问好!很钦佩雪社长管理社团的能力,把流年社团打造的这么好,这么有魅力!吸引着慕名全国著名作家和一些不知名的文字爱好者,支持流年、关注流年。就拿我来说吧,只要我一打开电脑,我先打开流年社团网页,看看有没有我熟悉的作者是否发表新作,或者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文章或小说,如果有,先分享到手机上,再慢慢细看,随时的读。然后再去关注我的博友动态。如果再有点时间的话,就看看手机微信公众号了,哈哈!
回复7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06:33
  老乡齐鲁的点评,我认真仔细读了。这么一大篇的评论,让我着实感动,写得真实在、真好,说出了我的一些心里话。你说的很对,写赏析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研读作者的作品,并且还要仔细品读,边读边思考。读几遍之后,心里才能找着方向感,才能把准作品的脉络。傅菲老师的《南方的忧郁》,说实话,我读了五遍。快读、慢读、重点段落品读相结合。写赏析是很费脑筋的活儿,但是一旦进入赏析状态,就会体会到写作的快乐。谢谢齐鲁老乡,欢迎以后经常交流,共同进步。
8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6-08-05 22:01:33
  最深沉的爱+最细心的反复品读+最深厚的文学底蕴=一篇精彩绝伦的赏析佳作。读两天了,因为写得太好,不敢妄加评论。云泥兄,我想说,你真是块写赏析的料昂!呵呵,佩服,佩服!欣赏着,学习着。
回复8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08:50
  谢谢明月的鼓励。我现在也是磨刀阶段。深知自己的刀还很钝,需要进一步打磨。期待自己逐渐有所进步吧。
9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8-05 22:35:24
  云泥写得真好,我仔细阅读完毕了,你用优美的文笔,解读了博菲文章,读罢,很是收益!
   谢谢云泥!
五十玫瑰
回复9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11:57
  感谢老姐来访,谢谢老姐的鼓励。青岛一别,甚是想念。经常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一些片段,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好怀念啊。祝福老姐写作快乐,期待你的聚会作业早日问世昂,一定仔细拜读。
10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6-08-05 22:48:00
  赏析文精彩,编者按精彩,名家散文精彩。以上各位老师的点评中肯、实在、精彩。四彩合一,绝了!云泥兄,对散文真的是情有独钟,从赏析中就渗透了你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它!
回复10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16:34
  明月锐眼呐,俺目前只会写散文和赏析,对小说还未开斋。这段时间,写赏析占去了很多时间,故而散文好久未写了。期待明月佳作连连。谢谢明月,欢迎经常交流。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