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上部:道经(第一章到三十七章)

精品 上部:道经(第一章到三十七章)


作者:陈崇 童生,5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8发表时间:2016-08-05 12:31:51

上部:道经(第一章到三十七章)
   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译文]道,可说,可说出的却不是永恒之道
  
   [诗文]道,可道,非常道
   太阳燃着不熄的火焰
   银河满载星辉
   照着江河万古长流
   流动的还有茫茫无垠的时间
   这就是永远神秘的宇宙
   科学定律诠释着宇宙之谜
   它们能完全客观地揭示宇宙真相吗
  
   圣哲老聃将宇宙真相的总根源归于道
   道是无边无际的虚无状态
   虚无里却生出万物
   万物起源于道,终止于道
   道的生长性和虚无性始终伴随着万物
  
   道,可说,可说出的却不是永恒之道
   永恒之道不可完全揭示出来
   因为人类的认识具有主观性
   主观认识只能向客观无限靠近
   但不能完全贴近客观
   旧的科学定律只有不断更新
   才能更客观地阐释着宇宙真相
  
   永恒之道既然不可完全客观地说出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永远具有局限性
   也意味着人类认识永无止境
   所以苏格拉底告诉自己:
   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这是哲人在认识论上的谦逊与谦卑
  
  
   [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名,可说,可说出的却不是永恒之名
  
   [诗文]名,可名,非常名
   领袖是高山
   红卫兵的手臂竖起成森林
   接班人的红旗汇聚成海洋
   红口号发自红语录
   红色的年代一眨眼人情千变
   再一眨眼世界已面目全非
  
   形式变幻快,快,快
   新名词的产生如葡萄树上结葡萄
   一串一串又一串
   每一串炫光灼灼使人眼花瞭乱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三大革命运动,三项指示为纲
   三反五反,破四旧,五七指示
   红五类,黑五类,贫下中农
   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修正主义
   走资派,复辟狂
   打倒地富反坏右,反击右倾翻案风
  
   诸多革命名词对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命名
   能概括出它们的本质吗
   不能,不能,不能
   它们对事物进行了非本质化的主观命名
   所有革命名词一眨眼销声匿迹
   恰如树倒猢狲散
   它们成了文化博物馆里的语言古董
   供语言考古派研究其中的文化信息
   新新人类不识它们为何物
   也懒得却研究
  
   名,可说,可说出的却不是永恒之名
   事物的名称难以概括尽事物的本质
   这是人类认识上的悲哀
   认识主体的品德在于谦逊与谦卑
   人若不经慎重思考而轻易对事物命名
   就会比那些革命名词更可笑
   昨夜新生的名词今早就成了语言古董
   难道还不可笑吗
  
  
   [原文]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文]常从无,事物变化的奥妙
   常从有,事物发展的边界
  
   [诗文]论无与有
   我在山中
   见一花开而知天下春
   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芳草春生,逢秋化无
   冬天的荒原上
   逢春长出一片芳草
  
   我在官场上
   总见权力的后浪逐前浪
   曾见一贪官被免职后
   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烧、烧
   三把明火烧完再点暗火
   一把暗火是将一亲属从闲职调任去掌管财权
   二把暗火是挪用公款去投资
   三把暗火是大肆虚报冒领
   这时,法律握着扇灭火焰山的芭蕉扇而来
   前腐后继的权力从有化无了
  
   事物消失,曰无
   事物存在,曰有
   常从无,观察事物变化的奥妙
   常从有,观察事物发展的边界
  
   草木无知,有无变化不在心
   人非草木,有无变化应在意
   欲在有的边界里维持有而不向无转化
   官员对权力之道不可不察
   权力之道在于促进事物发展而不占有
   为而不恃恩
   功成而不居功
   唯有不居功寺,才会功盖千秋
  
  
   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译文]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便知什么是丑了
  
   [诗文]不知美,焉知丑
   西太后在二十几岁就操纵晚清政局
   她长相美丽绝伦,内心却丑恶无比
   丑恶在皇宫堆积
   她一恼,可随手一耳光打得身边的宫女踉踉跄跄
   她一怒,可任意叫人将身边的太监杖击而亡
   丑恶在天下横流
   她把丑话说得响亮:
   谁叫我一时不高兴,我叫他一辈子不高兴
  
   因为洋人的坚船利炮冲溃了大清的国门
   道光皇帝被迫乞和卖国以求苟延残喘
   西太后继承且宏扬了道光时代开创的卖国传统
   只要洋人支持她掌控万民的生死大权
   她不惜一切授权与洋人鉴定卖国条约
   她有丑话在先:
   量中华之物力,结洋人之欢心
  
   西太后的小名叫小兰儿
   小兰儿小时候冰雪聪明
   爱读书善写楷书能吟诗唱曲
   唱江南小调唱得像兰花一样清悠
   她入宫后爱上了权谋
   这使她在宫廷竞争中被封为兰贵人
  
   兰贵人尤其爱美
   她经常派人采摘深谷幽兰
   四处点缀她的寝宫
   她叫太监李莲英为她精心梳头
   梳得仙发如云美不胜收
   她每天要喝一杯奶妈的乳汁
   再用人乳洗脸
   以葆青春红颜常驻长美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便知什么是丑了
   不知美,焉知丑
   爱美的兰贵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
   所以她变成了丑妖精
   在中国人面前摇身一变为恶狼
   在洋鬼子面前屈身一变为驯羊
   自古权谋皆丑恶
   权谋把人性变成了妖性
  
   一个人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掌权就会把权力变成丑妖怪
  
  
   [原文]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译文]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便知不善了
  
   [诗文]杂文的价值观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便知不善了
   善与恶对峙
  
   圣经上说:豺狼与羔羊,岂能有友谊
   罪人与义人也不能有交情
   圣洁的伊甸园已经堕落
   邪恶如蛇
   顽固地算计着善良
  
   鲁迅式的杂文拒绝正面歌颂
   专从反面戳穿世界的假相
   永不妥协地亮出斩恶的利剑
  
   千里牧场需要战刀来守护
   赞美诗无法为牧羊人抵抗恶狼
   杂文亮出这样的价值观:
   批判比歌颂更具有意义
  
   [原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译文]生而不占有,为而不恃恩,功成而不居功
  
   [诗文]道与母亲
   道对万物
   生而不占有,为而不恃恩,功成而不居功
  
   而母爱,则如巨岳释放出的小溪
   缓缓自流
   默默滋润着孩子的灵魂
   母亲,生而不占有孩子的意志
   为而不恃恩
   助子女成功而不居功
  
   道性与母性相同
   道如母亲,母亲如道
  
  
   [原文]圣人处无为之事,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译文]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办事,为而不恃恩,功成而不居功
  
   [诗文]无为与有为的辩证法
   阡陌相通,田田相连
   这边耕者驾机犁出一卷卷泥花
   那边村妇手持秧苗趁青栽
   七月谷黄时节
   收割机开进田里割出禾束排列成行
   一切农事忙而不乱
   乡干部清闲无事,两袖清风
   以无为的原则办事
  
   如果旱灾蒸裂了田畴
   如果乡民广种而薄收
   乡干部就两袖一挽
   去领导乡民抽水浇水抗旱
   并成功地研究出增产的方案
   为而不恃恩,功成而不居功
  
   只要权力运用行当
   权力便如同圣人
   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办事
   为而不恃恩,功成而不居功
  
   但没有绝对的无为,也没有绝对的有为
   百姓工作有条不紊时
   官员没必要为百姓工作操心,故无为
   百姓工作出现问题时
   官员必须去为百姓事务操劳,故有为
   无为与有为构成人类的行为链
   彼此交替,循环不息
  
  
   三章
   [原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译文]不重视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诗文]商业与法制
   那是一只唯美主义的古瓶
   上面缀饰着玉琢金镶的耕男与织女
   以及茂林与青草
   春天被雕刻在芳菲深处
   牧童的笛声在画面上飘荡
   绿色永远那么新鲜
  
   那是一颗雕成了舟的桃核
   核舟上
   有舱,有篷,有窗,有栏
   八扇小窗面对赤壁之水
   雕栏相望
   左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右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船头坐着三人
   中间峨冠多髯的是苏东坡
   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三人形态神情各异
   栩栩如生
   桃核浓缩了一幅东坡泛舟赤壁的画卷
  
   古瓶与桃核的价值不菲
   它们是雕刻工艺中的极品
   是商业与美学结合的难得之货
  
   中国道家却对商品胡说八道:
   不重视难得之货同,使民不为盗
   这是道家拒商抑商的农业哲学
   也是于理不通的强盗逻辑
   强盗固然爱窃取难得之货
   但也会偷一袋便宜的米,一件易得的衣
   难道因为害怕强盗
   社会连衣食也不重视了吗
  
   社会沿着文明的三角形向上
   重视难得之货是商业文明
   使民不为盗是法制文明
   商业与法制可以并行不悖
   注重法制建设的商业社会
   既重视难得之货,又不使民为盗
   这才是一本文明发展的道德经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译文]不崇尚贤能使民不争利
  
   [诗文]尚贤与尚争
   人才市场里人流穿梭
   涌起一股股热烘烘的气浪
   一格格方正的档位排列整齐
   里面张挂着花花绿绿的职业信息
  
   职场如战场
   一个职位即便只聘一人
   也同样有一群求职的战士
   握紧学历与学位的冲锋枪
   装上从业经验的子弹
   去面对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中国道家不尚争不尚贤
   曾对天下放言:
   不崇尚贤能,使民不争利
   这是农业社会怕贤怕争的蜗牛哲学
   只能蜷伏在三五小生产者居住的小山村
  
   在机器大生产化的工业社会
   尚贤尚争的千里马哲学日行千里
   夜行八百
   不贤不争的懦夫将被人才市场淘汰
  
   既尚贤尚争,又使民不贪
   这才是文明在竞争中的生存发展之路
  
  
   [原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译文]不显现可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心不乱
  
   [诗文]商道之一:不见可欲
   一西洋女子在T型舞台上舞动
   双手弄乳
   硕乳圆滚滚,沉甸甸
   两团饱鼓鼓,颤巍巍的艳肉
   勾引看客的目光
   撩拔起一片唏嘘、欢呼、尖叫
  
   裸化人欲
   诱人心乱
   这是商家以色情为卖点的秘方
  
   不显现可引起欲望的东西
   使人心不乱
   将挑逗感官的恶之花连根拔起
   经商之道便拥有大美而不言了
  
  
   四章
   [原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译文]挫掉自己的尖锐,解除自己的纠纷
   调和自己和光芒,同入尘世
  
   [诗文]官待民的四字箴言:挫、解、和、同
   官员恃权尖锐如矛吗
   ——挫掉自己的尖锐
   官员闹出纠纷如麻吗
   ——解除自己的纠纷
   位高以至光炫如日吗
   ——调和自己的光芒
   不能同入生存着百姓的尘世吗
   ——同入尘世
  
   官员应是扎根于大地的向日葵
   抬头向着太阳,又低头俯向泥土
   挫掉自己的尖锐,解除自己的纠纷
   调和自己和光芒,同入尘世
   始终向泥土般的百姓感恩
  
  
   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天地看似不仁,实则把万物当祭物刍狗般敬重
   圣人看似不仁,实则把百姓当祭物刍狗般敬仰
  
   [诗文]爱民主义
   倾斜的天空倾落斜斜的雨丝
   雨丝停停落落
   雨味亦苦,雨温亦寒,雨性亦恶
   苦寒恶迷迷蒙蒙
  
   一残疾人伏卧在一处宽敞的屋檐下
   一只旧碗空放在地上默然求乞
   往碗中投币的行人若有若无
   两名执勤而来的警察宣告其辖区内严禁乞讨
   乞丐哀叹天下雨,无处可去
   警察怒称雨已停了,乞丐回答雨还没停
   警察就电告救助站派车来拖走乞丐
   救助站终究没派人来救苦助难
   因为苦难者显然无力偿还救助费
  
   警察是法律和权力的执行者
   救助站是慈善的代表
   如此警察和救助站能代表什么?
   代表法律,权力和慈善的官员
   竟如此待民吗?
  
   权力必须回归于仁道
   仁道在天地和圣人之间
   天地看似不仁
   实则把万物当祭物刍狗般敬重
   圣人看似不仁
   实则把万物当祭物刍狗般敬仰
  
   掌权者应该敬畏百姓

共 1860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诗人这组《道德经》新解,可谓立意高深,博古揽今,今昔对比,结构明朗,线条清晰,文辞流畅,风格绮丽,意蕴深曲,含蓄委婉,跌宕低回,奇思巧语,妥帖轻圆。笔力清倩劲健,笔如游龙,层次分明,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真实的灵睿感悟。语言质朴典雅,议论抒情皆细腻温润,气势雄浑,显示了作者高远的眼光和坦荡磊落之魄力,行文走笔现出高屋建瓴之势,触处皆情、皆故事、皆抒怀,构成此篇磅礴之气势,无可替代!力荐赏阅。【编辑:文阁书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8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6-08-05 12:33:09
  立言有体,深刻隽永。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回复1 楼        文友:陈崇        2016-08-05 12:57:51
  这是《道德诗经》是我根据《道德经》写的一部诗集,分上部:道经,以及下部:德经。全书收纳约九十首现代诗,现在刊登了一半,还有下一部德经,没有张贴出来。感谢你们刊登我的上部。但我的目的是签约,希望你们能助成这本签约,只有签约后,我才会把下部也张贴出来。关于诠释传统文化的诗集,我写了六部,此外,还有《诗解儒学》、《诗解易经》,《诗里圣经》,《如是我闻》,《唐诗如糖》,分别用诗歌的艺术形式诠释儒学、易经、圣经、佛经和唐诗。希望你们能助我的签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