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大山深处玉家沟(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大山深处玉家沟(散文)


作者:七彩阳光 布衣,21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7发表时间:2016-08-05 18:21:46

2016年7月2日,我们古村落采风人员一行7人6点半从县城出发,驱车南下,去走访岚峪乡一个叫玉家沟的小山村。雨后的早晨,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一路上薄雾如纱轻轻的笼罩着田野山峦、树木,汽车穿越着薄薄的晨雾,好象走进了朦朦胧胧的一片虚幻世界……
   在阳光照射下,晨雾慢慢地消失。一路上潺潺流水,层层梯田的秋作物,满山的绿树也清晰起来,我们如同穿越在绿色世界里。到岚峪乡后,又走进了东面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这里行人稀少,只有一辆汽车留下的痕迹。听文友们说村长也是从县城出发比我们早先一步赶回来了。
   车子在村前面的一个场地停了下来。一下车,村长和村里老人们已经在等候着我们。北面的高坡上绿树掩映着村庄,一片房子、土窑洞,新旧房子交杂在一起。我望着眼前四面环山满眼绿色,沟壑层层叠叠。让人感到,这里真是天蓝蓝,山青青,空气清新的好地方,真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天然氧吧——一个偏僻幽静,一出门就爬坡,深藏在大山最深处的小山村。
   玉家沟属于岚峪乡管辖,位于县城30多公里,距岚峪乡东面6公里的大山深处,在榆社县的版图上是一个小点。村名为什么叫玉家沟,有的村民说是历史上种植玉米而得名,总而言之,也无法考证。
   村长王眉珍,老村长张耀文引领我们穿越在村中小路上,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全村46户,98口人,有:郝、王、张、胡、肖,等杂姓。村民大多数在外打工,现有留守人员30余人,他们随后给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烽火岁月的悲壮
   走进一个个蒿草满地的旧院子,看着断垣残壁土坯墙,灰瓦房;看着一眼眼窑洞……他们给我们讲述着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海林游击队和八路军部队在这里与日军战斗。1942年,八路军驻扎在这里,一天晚上日军来这里疯狂扫荡,村民张碾锁回家里拿炒面准备逃难时,被日军抓住。他宁死不屈,决不说出八路军、游击队的下落。日军惨无人道,丧心病狂地砍下了他的头颅,炒面埋住了他的头颅,鲜血流淌,惨不忍睹。日军恼羞成怒还把张成全、张老三一边打,一边拉到村子的前面,强迫张老三跪在山崖边上。在月光的照射下,他看到游击队员们就埋伏在山崖下面的草从里,但他为了保护队员的人身安全,毫不畏惧,决不说出游击队的下落,被日军打得鲜血淋漓。最后,日军把他绑回左权县红都炮台后,吊在树上,惨无人道地用刺刀一块一块地割着他身上的肉,他就这样被活活地折磨死。同时,张成全也被日军带回武乡县北庄村杀害……还有一个叫王小三的村民,从他口中也得不到一点消息,被日军用绳子拴着带走,当走在龙王庙的路上,他跳下了深崖……
   听着这一幕幕悲壮的故事,眼前断垣残壁的土坯房,杂草丛生的的院子,土窑洞,好像也无声地讲述着这里曾经走过的岁月与艰辛;讲述着玉家沟村民们为了保护八路军、游击队他们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回望走过的岁月
   从龙王庙的遗址碑文记载:庙宇建于道光23年,由村民集资是由郝姓而建。
   玉家沟历史悠久,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村前流着一条小河常年不断,历史上吃水要到村中的河渠去挑,村民以农为主,生活贫穷落后。在上世纪2、30年代,全村有32套,72具牛马耕作工具,曾经是一片牛马成群的景象。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红红火火,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有时遇上天气大旱,村民们为了求雨保丰收,在村里找7个小男孩,拿上小擀面杖,去村南面的“龙王庙”磕头求雨,一边念叨着:“七个小子洗擀杖,屁股后头雨跟上”,求雨灵验,这里也曾经香火旺盛,香客如流。
   在历史上村里人喜爱习武,拳术有梅花拳,梅拳。出名的人有:王林林、王金书、张金贵、张二秀还有张虎海、张四海、张五海弟兄三人等。
   今年85岁的张二秀老人,12岁开始学武,是当年的武术高手。一说起武术,他告诉我玉家沟武术在抗战前和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春节前后,走村串乡,还到武乡等地表演。当年王林林,三角棍还到县城表演,深受群众喜爱。他激动地告诉我,有一次我们去讲堂村表演时,打了两次锣鼓,聚集不起人来,后来表演开后,村里的人都来了,还有在讲堂赶集的村民和商人小贩,也都来看表演,人越聚越多,就打不开场地……表演结束后,就走不出讲堂街道……老人一边自豪地说着他心目中一直记着的往事,一边身不由己地站起来给我耍起了拳。他虽然年迈依旧动作连贯,出手不凡,好像又回到当年的岁月。他告诉我,一年四季每天坚持锻炼,几年前在梁峪村教人们练了一年。我从小穷家没有念书,但耍拳一辈子……
   这里的人不仅仅习武练功,男男女女都爱唱“开花调”,祖祖辈辈传承着唱到今天,曾经也是红红火火。在历史上,春节前后,走乡串村表演,唱过“小姑贤”“十二花”等等。民国时期出生王金书(已故)不仅仅武功好,从小喜欢唱歌,现编现唱,看见什么唱什么,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喜爱;还有妇女张改英(故)一边担水和推磨干活时,都唱着开花调……
   这时,几个妇女告诉我们也喜欢唱开花调,我们说,快给我们唱一唱,一开始她们还有一些羞涩和腼腆,在我们的一致要求下,74岁的王爱仙老人,放开嗓门唱起来。她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一边唱,一边笑着对我说:“你快记到本子上哇”,生怕我遗漏了;70岁的李春兰老人也有模有样唱起来……年玲爬在桌子上记着,宝银拿着手机拍着。老人们唱出了村里人祖祖辈辈喜爱的开花调,唱生活艰辛、唱对爱情向往和旧社会妇女没有地位的心酸……
   在这个小山村还有心灵手巧的手艺人,张留文(故),编花篮、席子、盘炕、等。还有75岁王兰英老人,从小喜欢剪纸,窗花、刺绣样样精通,村里娶儿嫁妇都请她去……
   村民们与我们像久别的亲人,一直和我们叨叨絮语,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乡音,给我们回忆着念叨着玉家沟村的人和事。
   今天,新农村建设温暖人心,给村民们实现了“低保”、“五保”,原山西省省长李小鹏来曾经到这小山村访贫,给村里建起了信号塔,村里人也融入到了网络世界。热情淳朴的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过着他们平平凡凡的日子,但快乐地生活着。让村民们感到骄傲的是,从这个小山村里,还走出了不少人物。抗日战争时期,替父报仇的放羊娃张拴柱积极报名参加了八路军,保家卫国,在南征北战中英勇杀敌,当了师长,成长为一名将军;有担任市纪检副书记王友文、有担任过县司法局局长;作家协会主席王砚儒和现担任市工行领导的王效如等等。
   采访结束了,我们与村民们挥手告别。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还留在那里。耳边回响着妇女们唱的“开会调”,还在想着这里传承的武术。岚峪乡不愧为是“武术之乡”,真是名不虚传.我想,寂寞的山里人,不寂寞……

共 26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山深处的村落,因为交通不便,远离人口密集的繁华地方,在人的感觉里就是偏僻落后,但在今天,那里没有受到污染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身居现代化城镇的人新奇而羡慕。这篇文章开篇满怀深情地介绍了去深山古村落采访途中,优美的自然景物。作者的心情也通过文字传递给了读者。接下来对村庄的历史人文,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其中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文章占有浓重的一笔,表达了后人对为了民族自由解放而献身的先烈的敬仰缅怀。文章自然清新,充满正气。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6-08-05 19:20:03
  美丽的景色,折射出大山深处的真情故事!问好阳光!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七彩阳光        2016-08-10 18:25:03
  谢谢娇娇老师点评,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摩高        2016-08-06 22:28:49
  老师好,请代我向榆社的老师们问好!
接地气的人最好。
回复2 楼        文友:七彩阳光        2016-08-10 18:27:45
  谢谢摩高老师来访,问好!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