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我们家的“宗法”式年味儿(散文)

精品 【春秋】我们家的“宗法”式年味儿(散文)


作者:辽宁孙成文 童生,9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9发表时间:2016-08-11 15:05:02
摘要:送年,要稍晚一些。按照我们家的“宗法”,要让老祖宗们吃好喝好,才能送他们上路。待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供桌,将三个小酒盅里的酒倒掉,再斟满新酒。我们一家人才能上炕开始吃送年的饺子。

【春秋】我们家的“宗法”式年味儿(散文)
   过年的过程,接年、守岁、送年,在我们家是相当有讲究的,那是我们家族传下来的过年方式,按照我和弟弟的理解,是“宗法”式的过年。
   母亲回忆说,我们家过年的方式,自从她嫁到孙家至今就是这种过法。进而补充道:你奶奶告诉我,说是你太奶奶嫁到老孙家也是这种过法。哦,这至少也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家这种过年方式主要是围绕着供奉宗谱展开的,我们也俗称供养老祖宗。
   只是我们家这种过年的方式也曾经中断过近二十年,从“破四旧”烧掉了宗谱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后来是父亲从一位本家那里抄来了宗谱,才又恢复了“宗法”式的过年。
   在我们家“宗法”式过年中,最为繁琐和劳累的当属接年这一个环节了。
   接年的诸多准备是从除夕早晨就开始了。这一天,母亲和父亲都会早早地起来,也催促着我们起来。待洗漱完毕,母亲便从耳房的木头箱子里翻出搁置一年的供器。这里包括蜡台、香炉、香桶、供碗、酒盅。然后,用一条新的毛巾将这些供器擦拭得一尘不染;父亲呢,则是从宗谱盒里取出宗谱和宗谱两边的佩联(荷花和牡丹图案),铺在扫净的火炕上,也是用新毛巾捋平整了。
   擦拭完供器的母亲,紧接着她一系列的忙活。我们兄弟姐妹忙活锅下面,说白了也就是劈柴、烧火、切葱姜蒜等粗活儿,母亲呢,忙活锅上的,煎炒烹炸什么鱼呀虾呀肉啊地瓜丸子之类的细活儿。母亲说这是留着供养老祖宗“摆高碗”用的。母亲这样解释“摆高碗”,说是希望老祖宗们保佑我们日子节节高。
   “高碗”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的。首先要找出五个非常直溜的萝卜洗净,切掉萝卜头部分,修理掉萝卜根和须。将高矮相同的萝卜截面平放在五个供碗里,当底座。再拿出五个约20厘米长的高粱秸杆(必须是高粱秸秆,寓意也是节节高),将每个秸秆的一头均匀劈开五等份,分别架在五个萝卜底座上面;其次就是将那些烹炸好的鱼虾肉等五种食物分别用红线串上,披挂在高粱秸秆上,再把红墨水染好的红粉丝披挂在五种食物上,这叫“挂红”;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赤橙黄绿紫五种颜色的扇形供花分别插在五个高粱秸秆的上面。这样,高碗就制作成了。
   将近上午十点半的时候,父亲和我还有弟弟将宗谱悬挂在堂屋北墙中央的宗普衬子(是一个布帘上印着一个大福字,我们叫宗提子)外面,母亲将五个“高碗”和五碗供饭(每碗是两碗米饭扣在一起的)等距离摆放在供桌上,又给三个小酒盅斟满了酒,父亲点好了三炷高香,边往香炉里插,边振振有词:列祖列宗在上,先给你们捎个信,给你们准备了好吃好喝的,晚上就接你们回来过年。然后是我们一家人面对宗谱跪下,按照辈分依次磕头。
   除夕的黄昏时分,母亲忙活煮接年的饺子,其余的人将屋里的炕上地下收拾得干干净净,什么脏水啊垃圾啊都要收拾出去。然后准备了几个大小不等的空塑料桶子放在外屋。按照我们家过年的“宗法”,接年回来,脏水和垃圾就不能再往外面泼倒了,扫地都要从外向里扫,等到了初二晚上送年的时候才可以往外泼倒。说是如果过年这几天往外倒脏水垃圾之类的,那样就是对老祖宗的不敬,是要往外撵他们,怕他们见怪。
   接年,要赶早。时间一定要控制在天还没黑下来的时候才行。当母亲将三小碗接年的饺子端上供桌时,父亲便拿着三炷矮香和三张黄裱纸往外走,我和弟弟紧随其后。在村外的一个十字路口,对着祖坟的方向,点好了香,插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小袋沙子里,再烧纸,最后下跪磕头,父亲依然振振有词:列祖列宗在上,现在接你们回去过年,你们有马的骑马,有轿的坐轿……然后起身,朝着家的方向紧走,当来到院里的时候,父亲催着我们哥俩赶紧回家把鞭炮拿出来,准备燃放,迎接祖宗回家。而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三根木头杆子横放在甬道上,说是这是老祖宗们的拦马杆,为骑马的祖宗拴马用的。我和弟弟燃放了鞭炮后,回到堂屋,我们一家再一次面对宗谱跪下磕头,这才能开始吃接年的饺子。
   吃饭的过程中父亲讲起当年在老家的时候,是爷爷领着他和几个叔叔亲自到祖坟去烧香烧纸,接老祖宗回家过年的。现在离得远了,只能在十字路口,朝着祖坟的方向,望空接祖宗们回来过年……
   除夕的子夜时分,全家人洗脸洗手换上新衣服,互相问好、长辈发压岁钱,这些跟其他家的守岁无二,在此不赘。我跟弟弟和儿子一起在子夜的整点,放了一大通鞭炮之后,按照我们家的“宗法”,得把供桌上的“高碗”拿到院子中间的一张大桌上摆放一会儿,上香磕头。这叫敬老天,祈祷上天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从接年,宗谱挂上,到送年,宗谱取下。这几天几夜,香火是不能断的,一炷香烧完了,另一炷香马上续接上,而上香的时候一定要洗手洗脸的。一炷香的时间大约四个小时,尤其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的两个晚上,父亲和我还有弟弟是轮班执守的。父亲去世之后,这项任务就由我和弟弟还有儿子来接续上了。
   大年初一的上午,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孙姓至亲,都陆陆续续地赶到我们家来拜祭祖宗。供桌上那红色的供器、五种颜色的供花以及花花绿绿的外包装的供品,加上一拨又一拨拜祭的至亲,还有彼此的问好声……屋里屋外都被迎接新春的喜气簇拥着,热闹、温馨、祥和。午饭,至少也得有三桌人。大家推杯换盏互致祝福,吉利的话顺嘴就来。
   送年,要稍晚一些。按照我们家的“宗法”,要让老祖宗们吃好喝好,才能送他们上路。待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供桌,将三个小酒盅里的酒倒掉,再斟满新酒。我们一家人才能上炕开始吃送年的饺子。
   初二晚上八点,我和弟弟先燃放鞭炮,欢送老祖宗们。然后父亲拿着水舀子,舀了些许的煮饺子汤,我拿着三炷矮香和三张黄裱纸和弟弟一起跟在父亲的后面,父亲将横在甬道上的三根“拦马杆”搬开放到一边,出了大门,又奔向接年的那个十字路口。烧香烧纸磕头,之后,听父亲念叨:列祖列宗在上,年也过了,现在送你们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不来接你们了,路也熟了,你们自己回来就是了。
   我们前脚送年,母亲和家里的其他人后脚就紧接着忙活开来,拾掇起供桌上的“高碗”之类的、打扫屋子里的卫生、泼倒过年这几天“囤积”的脏水和垃圾……一定要在赶在我们送年回来之前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回来之后要取下宗谱,卷好放进宗匣里。留下宗谱衬子,在供桌上摆上五盘水果,直到正月十六早晨撤除供桌为止。
   在我们家,接年和送年有一项规矩是比较严格的——接年去几个人,送年也去几个人,而且人是固定的不能替换;无论接年还是送年,路上都不能说话也不能回头,关于这一点,我曾经问过母亲缘由,她说一则怕惊扰了祖宗的魂灵,二则是怕其他的鬼神跟着回来。听着这些,我有些糊涂也有些惊悚。
   对于过年这些繁琐与劳碌,我是心怀怨言的。而母亲总是用那句顺口溜“尊敬父母勿许怨,孝敬祖宗走天边。”来化解我的怨言。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我们家传下来的“祖训”。母亲是一个颇讲孝道的人,对于过年这样“供养老祖宗”,直到现在,她也是乐此不疲,从未抱怨过,尽管她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了。
   对于我们家的“宗法”式过年,我和弟弟甚至还有儿子和侄女都极少妄加评论,而且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宗法”。况且还有母亲那句顺口溜的“训诫”呢。眼瞅着,快过年了,我们家的“宗法”又要实施了。

共 2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家乡除夕和春节期间的供奉祖先的过程和场景,作者的叙述非常详细,逼真,犹如现场一样真实。这也让编者想到我们这里的习俗,大多都类似、区别不多。尊老爱幼,孝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风俗。至于除夕和春节的那些繁琐至极的过程和坚守,作者虽没有明白表示自己的反对,但还是于无声中胜于有声有些抵触的情绪。面对传统的除夕和春节,该怎么去做?这是个大问题,需要民族专家们来解决。是前进?还是后退?民族专家一语定乾坤。总之,泱泱大国,风俗各异,能够一统江山不更亲近吗。至于除夕和春节的这些习俗是遵从还是如何?就交给研究民俗的民族专家吧。欣赏了!文章很详实,就像作画一样工整。推荐欣赏!以资鼓励!【编辑:轻至无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81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至无痕        2016-08-11 15:07:59
  读此文,好像又回到了春节前后,好喜庆呀1
喜欢写文字快乐自己,从好心情过来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6-08-11 18:40:40
  问好朋友!!秋安!
2 楼        文友:三微花        2016-08-11 16:12:29
  欢迎文友来到春秋,感谢您对春秋的信任与支持,愿在春秋发文愉快!
三微花
回复2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6-08-11 18:41:05
  承蒙抬爱!问好!!
3 楼        文友:娇娇        2016-08-11 17:44:27
  好美的文字。接年、送年、守岁,这些都是“宗法”式过年。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母亲去爷爷家拜年,爷爷家也供祖宗,叫“三代宗亲”父亲母亲都要磕头拜谢,感谢先人的积德厚爱,才使得家族兴旺。
   读作者这文章,更深刻理解年味的文化底蕴,这篇文章欢快喜庆,将家族中的一些过年风俗风趣描写得淋漓尽致,亲切温暖。
   感谢成文赐稿春秋社团,春秋有你真好!欢迎您的加入,愿写文愉快,期待成文更多精彩!
   问好成文!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6-08-11 18:41:57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支持!!
4 楼        文友:老学士        2016-08-11 18:07:18
  宗法,中华民俗传承中的瑰宝,是维系亲情继承家训的纽带,几次想写此文,一直没能兑现,很美,呵呵。
老学士
回复4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6-08-11 18:42:36
  谢谢朋友来读!问好!!
5 楼        文友:寻君        2016-08-11 19:08:56
  恭谨,严肃,传承。也是一种家风,也是家族凝聚的纽带。应该很少见了。
寻君
6 楼        文友:木斯塘        2016-08-11 20:19:18
  读朋友文章,感觉又到春节时刻,忙碌中的年味很美,欢迎新朋友,呵呵。
木斯塘
7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6-08-12 08:07:47
  年味是中国味道,宗法是家族荣耀。
天使的左翼
8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6-08-20 19:01:14
  谢各位友!承蒙抬爱!问好!!
闻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