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檀香】济南寻幽:波罗峪、清虚观、小三峡、古商河(随笔)

编辑推荐 【檀香】济南寻幽:波罗峪、清虚观、小三峡、古商河(随笔)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1发表时间:2016-08-19 21:22:09

【檀香】济南寻幽:波罗峪、清虚观、小三峡、古商河(随笔) 采薇波罗峪
  
   波罗峪,据说是城区外距离省城最近的景区之一,栖守在从省城南大门到卧虎山水库的群岭之中。望文生义,我想所谓“峪”,意在“山谷之中”,乃山岭夹持的谷地。它的景色,一定是山势逶迤,苍翠环绕。顾名思义,我想象中的波罗峪,到处弥漫着菠萝的甜香——可是,我们北方的山,哪里来的菠萝呢?新年伊始,随森林巴士的团队来到波罗峪,才发现原来是在“波罗”之上,谬加了一顶“草帽”——看来最好将文字先看准了,再放飞想象的翅膀。
   齐鲁故国,文物之邦。南部山区不仅仅是开辟未久的省城后花园,自有其独特的人文记忆。历史上,它曾孕育了终军这样的西汉俊杰,秦琼这样的大唐猛将,山环水绕之中,收藏着丰富的历史印记。波罗峪,也曾梵宇佛堂,香火旺盛,在唐末的战乱中,一度成为黄巢军的驻地。而今历尽兴废,早已在荒草顽石中,成为遥远的往事。
   深山之中,较市区更觉寒冷。隆冬时节,园内枯草萧索,而柏木尤绿;山路之旁,几方寒塘,次第相望。碧绿的池水,冻的翡翠般晶莹可喜;一泓金泉之水,从石壁上流淌下来,将岩石冲刷成一坨土豪金。我想,当一座山有了累累之石,才有了风骨;当有了潺潺之水,便有了灵气。这碧绿的潭水,岂非波罗峪的眼睛呢?水波之横,翠柏罗列,让一方山峪活波起来:也算对“波罗峪”的一种新解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座知青村——几座破败的瓦房,毫无生机的在寒风中兀立。曾几何时,这里演绎着主人们青春的火热,和身心的创痛。而今,他们早已各奔东西,追赶着人生的归宿。古人云:“三十年为一世”。这些幼时还颇觉熟悉的瓦房,恍然之间,似已变成另一个时代的文物。屋内张贴着上山下乡时代的资料和照片,让我们在灰暗的色调中,看到一个举国若狂的年代。所谓城市,乃百工之所聚,商贸之所通,自古是财富、权力与文化的汇聚地。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天地自有生生之德,万物自有向荣之心,此谓天道无为。一座城市和它的人民,本来有着蓬勃的生机,发展的动力。为什么,非要给它的孩子们扣上“知识青年”的高帽,一路敲锣打鼓,送到饿殍之余的乡野?是为了寓兵于农,垦荒戍边,还是为了疏散人口,转移矛盾?在一个号称进入了现代的社会,让那时还是孩子的父辈们,失去学业、离开家庭、没有工作,穷的只剩下懵懂和信仰!近代中国,百年大乱。沧海横流,让强者倒旋乾坤,让民命微若草芥。于是一时之强权,将举国之生计,操持于铁腕之中。倒用人性之至情,假借世间之令名,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愚天下之人而弄之。就使劲折腾吧,高烧之余,是一片诞妄的乱语。这场据说空前绝后的运动,扭曲了一代国人命运的轨迹。而我们,正是这些知青的后人。历史,从未走远。
   枯枝萧萧,荒草凄凄,但这个世界,从未失去勃勃的生机。等寒冬过去,依然会有芳菲的原野。
  
   路遇清虚观
  
   清虚观,今为济南道教协会所在地,坐落于济南的西郊。而今山门重辟,虽远未恢复历史上的辉煌,在广大信众的努力之下,已经初具规模。眼前的清虚观,似乎刚刚在历史的浩劫中苏醒,虽然元气未复,但终于重现在省府的地平线上。走入清虚观,依然可以看到大明万历和清朝乾隆年间的碑刻,而引起我注意的是,大殿上供奉着鼎鼎有名的六十太岁之神,原来都是历史上的先贤,因毕生的修为,实现了从人到神的蜕变。拜读神像下关于神灵生平的介绍,原来神鬼之间,善恶殊途,一者爱人,一者害人。及盖棺之日,天堂地狱,于是乎在。
   历史上的清虚观,始建于宋,兴盛于明清,直到近代毁于战火。明朝时,曾是“后七子”李攀龙的读书之所。在文化断裂的当下,它的身世与存在,在济南已经鲜有人知。中国道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滥觞于汉,唐宋已降,曾长期作为国教,深刻影响着时代的面貌,深入国人的内心。乃至鲁迅先生以为:“中国文化根柢全在道教。”千百年的时光里,道教文化与它宏伟的宫观建筑一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尽兴衰运劫,而今又在现代化的历史跨越中,与国民的精神一道处于迷失之中。唯有山门外的马家庄人,千百年来与之世代相守,终于以一己之力使其浴火重生,成为济南道教文化重新发展的基地,可谓功德无量。
   我对宗教一无所知,也许不为物欲所汩,则清;不为尘俗所累,则虚——乃超然的人生态度,与生命本体之观。既然宗教关乎灵魂之事,我想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人类不能没有灵魂,不能失去自己的内心,不能舍去我之所以为我。我虽不信教,但我相信,在千百年的积淀中,中国道教一定承载着东方文明的精髓,愿它与传统文化一道走向复兴,在未来的历史航程中,继续点亮我们民族的心灯。
  
   幸遇古商河
  
   齐鲁大地,不仅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气象,只要耐心探寻,到处留有先民的足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长河,在这片东方文明的沃土上,一路奔腾。
   历史上的山东,曾同样水网纵横。而今从济南城北行,不仅可以穿越黄河、徒骇河,这些哺育神州或者润泽一方的大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河,在旷野间默默流淌。行至商河境内,一条风貌不俗的河流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使我不得不停下车子,在雨中一览它的身姿——询之野老,名曰“大沙河”。山东似乎有不少以沙河为名的河流,而今经过的这段沙河,河面宽广二十丈开外,沿岸植被茂密,一片葱茏。偶有小亭曲桥,点缀其间。也许是因为有了足够的深度,杳然深碧的河水,令人无法透视,一路从容流淌,泛着清新的绿波。这条河流,正是开凿于西汉的古商河,商河的母亲河。
   所谓山河,奠定了一方邦国的地理格局。名山巍巍,乃一方地理之坐标,决定着地脉之走向;河流奔腾,因其润下之性流淌其间,惠泽着一方生灵。或因山川之险,或因灌溉之饶,或因交通之便,于是名城大都,棋布天地之间。《汉书-沟洫志》引《夏书》叙大禹治水之绩云:“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顺从山势疏浚河流,根据一方水土之物产所宜,制定地方给中央的贡赋——我想其中包含了地势、水利与建设、开发的这种内在联系。然而历史上的河流,曾长期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患,于是兴水利、除水患,五千年来总是一个常读常新的重大课题。从大禹治水到开通运河,正是一项项改天换地的伟大工程,开拓着中华民族栖息的家园,为中华文明的华丽绽放,奠定了丰饶的水土。
   在这个过程中,汉成帝年间山东地区曾河水泛滥,时任河堤都尉的许商开凿了这条河流,将洪水疏往大海,解救了一方倒悬。正如明代《商河县志》所云:“自许商凿河纾患,黎民赖之,思许君而不得,托名于河,以寄其思,商河之名,遂至今不改。”至隋文帝开皇年间,遂以商河为名设置了本县。直至清朝及民国年间,许商被列为商河宦绩之首,祀于“名宦祠”中。今之沙河,所以风貌不俗,自有源流之深远。
  
   会饮小三峡
  
   题记:雪野,亦省城之后花园也,其游客以济南为多。
  
   三峡之名,其声甚壮。其余苟以三峡为名者,余以为其地必断岸千尺,江流万丈,浩浩乎不可及也。及山东莱芜之北,省城逾齐长城锦阳关而南,有雪野之湖,名于鲁中。湖畔有村,曰邢家峪;峪有水库,今辟为景区,号曰三峡——然素未知名。丙申孟秋,友人张君为余道此,盛称其美,遂与二三友人挈壶而往。余往来莱芜多矣,以为平湖之侧,群山碌碌而无奇,窃以为不然也。是日薄雾朦朦,秋雨时作,及至雪野,沿途沟渠盈盈,绿波徐徐,掩映柳丝之畔,不觉心意惬然。及逶迤山径之间,忽临碧潭之上,山色袭来,顿觉别有洞天。两峰夹峙,其最高峰遥当谷口而立,阴晴之间,时隐时现。山不甚大,然而数峰重叠,谷幽以深,草木葱茏,巨石块然。下临深潭,宽广逾百步,日出则清波粼粼,云归则杳然深邃。自幽谷下至雪野之湖,因山势之沉,阻水为坝,二三深潭,相望若珠。虽未足与山东诸名山相颉颃,然方之余畴昔所游余杭之山,自有昂然之气。友人曰,三峡至高处约八百余米。余笑曰:“然则非山势之宏,何以储水丰盈若此乎?”于是饮酒乐甚,烹清波之鱼,煮壶天之酒,高谈阔论,不觉日之将西。山之深处,遂未及往,曰:“异日重来,且穷其深。”
   于是拊髀而歌曰:
   碧潭天上落,峡谷幽且长。
   何暇烦恼事?衔杯慨而慷!
  

共 3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采薇波罗峪,波罗峪,据说是城区外距离省城最近的景区之一,曾经以为是菠萝的故乡,充满甜香,到了才发现原来不是那样的。是一处险峻的地方,历史上有名猛将的故乡。历史文化的背景和风景一起写出来,让人们在领略风景的同时对那段文化有一番了解,也是增进知识的一种方式。路遇清虚观,道教圣地,全真七子所在的地方。风景中带着几分仙境的意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幸遇古商河,齐鲁大地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衬托,有着美丽的风景线,从古到今的一番论述,让人们对这个古老的地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会饮小三峡,三峡是壮观的,豪壮之处岂可无酒?酒给这个地方增添了另一种豪迈。附上一首古韵,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文化底蕴在笔下熠熠生辉,风景在笔下展出迷人的风采。推荐阅读。【编辑:菊逸潜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卡米        2016-08-19 21:26:34
  古色古香的散文游记,充满引力,读罢受益匪浅。问好,感谢赐稿檀香,期待再创辉煌。
卡米
回复1 楼        文友:胡春雨        2016-08-21 10:55:22
  问候朋友,顺祝秋安。
2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6-08-19 21:52:20
  欣赏,问好。感谢赐稿,欢迎精彩继续。
彩云伴海鸥
回复2 楼        文友:胡春雨        2016-08-21 10:55:41
  感谢品读,多多交流。
3 楼        文友:聆雨        2016-08-21 00:34:35
  欣赏,作者写作辛苦!
回复3 楼        文友:胡春雨        2016-08-21 10:56:17
  游走四方,留下印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