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军警】为 爱(小小说)

编辑推荐 【军警】为 爱(小小说)


作者:鹰鸣老师 秀才,2334.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1发表时间:2016-08-22 12:20:18

为 爱(小小说)
  
   立秋已过,南方依然燥热,潮湿,气闷。
   严阿婆夜里睡不好,耳朵嗡嗡响,像秋虫吵得心烦。经常梦见死去的亲人瘦得皮包骨,向她讨钱。她无奈地说:“儿子管我吃穿住,钱不经手。老房子拆了,换成大的。凡事儿媳说了算,我不做主……”
   长辈恶狠狠地望着她:“都被你宠坏了!”叹着气走了!
   刚迷糊又想屙屎,摸索上卫生间。大便干结,屙不出,挣得血管暴涨,浑身汗,咳个不停,好容易刹住,觉得一股热流往上冲,咕噜噜地吐得满口血腥,浑身无力。强打精神用开塞露注肛门,坐了好一会,总算屙出一点,觉得轻松些,又回床上躺下。
   才打个盹,听儿子起来溜狗。儿媳打开炉子烧好早饭,叫孙子起床漱洗,背书,安排吃好,护送上学。
   阿婆无力地爬起,颤抖着拿碗盛粥,没牙的嘴刚够到碗边,却没胃口。强忍着吸了两口,便拿起扇子蹒跚着走出家门。
   屋边的槐树下是她天天守着的地方。在垃圾堆中拣一破藤椅,是她的专座。她每天来得早,走得晚。除了刮大风下雨,基本天天在。这里空气新,人放松。爱孩子望子成龙是人的天性,儿媳怕影响孩子学习,干扰用脑。电扇,空调,都尽孩子。大人尽量少说话,处处小心翼翼,电视也不看。阿婆觉得沉闷,不方便,不如外面松心。
   这里树下透风,靠马路,有看不完的车来人往,新鲜光景。看着农村的发展,人的变化,房屋不断翻新,电气化东西越来越多。房屋改造,不少乡邻搬到别处,同齡人也走了几个。天天是陌生面孔,时间长了,仍有人打招呼。“早晨好!”“阿婆早!”一声问候,一副笑容,觉得仍回到以前。距离近了,温暖许多。
   渐渐许多老人都聚集这里,他们自带马扎。坐树荫中,聊家庭,叙经历,讲孩子,述身体,侃见闻……有时上班人将包、菜、钥匙存放,有时让老人代传话。成了存放点,集散地,交流处……
   严阿婆没文化,很少说话。有时听几句,有时眯眼养神。
   严阿婆对这里最熟悉:做姑娘时,喜欢的人要抗美援朝,她送到树下,拉着手不肯放。左叮咛,右嘱咐,依依不舍。喜爱的小伙趁周围没人猛亲她的嘴,她坦然将身子给了他。
   他走了,她怀孕了。为了爱,硬着头皮走进了他家门,生下儿子,照顾起老人。领着儿子经常站在树下,眺望远方,盼他来信,期望早日凯旋……却不料他牺牲在异国他乡,再也回不来了。
   她痛苦了几天几夜,茶饭不思。最后抹干眼泪,撑起这个家。儿子是她的希望和支柱,她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培养好……
   大槐树叶生叶落几十次,树杆渐渐几人抱不过来。枝繁叶茂,遮住半边天。大槐树目睹了严阿婆艰难的一生:从漂亮泼辣的小姑娘,演变成老态龙钟的阿婆。
   晨雾弥漫,阳光如水。严阿婆找到椅子便坐下去。
   陆续来了几位老人,拉起天气反常,立秋还离不开空调。讲着讲着,白胡须老汉忽然说:“严阿婆好像不对劲,是不是病了?”
   这才引起大家注意,忙凑过去看。严阿婆眼神呆滞,身体冰冷,面色灰暗,嘴里流着口水,扇子掉到地上。
   大家喊她没反应,正焦急,凑巧见她儿子牵狗回来,慌忙招呼。
   儿子见这情况,也急了,一边喊救护车,一边嘟嚷:“家里宽敞,明亮,那么好条件不肯蹲,非要到这里,真让人寒心!”
   一戴眼镜的老汉反驳说:“你寒心?你们只顾自己,孩子和狗,对老人关心多少?认为给她吃饱穿暖就行了,你了解她内心吗?难道你妈不寒心?!”
   儿子一怔,无话可说。扑到妈妈身边声泪俱下:“妈你千万挺住!呜呜……”
  
   2016,8,22 蠡湖
  
  

共 13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作为儿女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如何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阿婆《为爱》,可以为爱的人以身相许,因为在这棵树下,有着她年轻时美好爱情的回忆。那是她喜欢的人去了抗美援朝的前线。所以阿婆宁愿天天在树下想着心爱的人,想着那些给她带来的感人故事。小说以穿插回忆的手法,来刻画一位文静朴实善良的阿婆形象,同时也细腻描写了阿婆凄凉的晚年生活。儿女的孝心就是不要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又给父母多少爱呢?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鹰鸣老师!【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6-08-22 12:21:00
  儿女的孝心就是不要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鹰鸣老师!辛苦创作!秋安!
林雨荷
2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16-08-22 12:45:21
  没有父母不为孩子着想,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不让孩子受委屈。这是人的共性。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但当父母老了时,有多少孩子想着养育自己的父母?有些真可说还不如关注自己的狗。这决非夸张丑化,我写这篇小说,只是举一例子,像这样的事身边真是太多了。尽孝不是供给吃穿就解决了,应该了解老人想什么,身体有什么异常,应在精神上给他们鼓励和安慰。严阿婆单身一人,抚育了烈士的遗孤,由于娇惯,滋长了孩子的任性,忽视了对老人的责任。这是社会上的通病,值得指出和纠正。感谢林雨荷编辑老师推荐和刊用,让我在江山文学展示!祝江山文学发展,祝编辑老师们健康愉快!
鹰鸣老师
3 楼        文友:光风霁月正扬帆        2016-08-22 14:22:09
  严阿婆爱丈夫,爱儿子。但儿子长大后却忽视了对老人的责任,只顾自己、孩子、和狗,不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鹰鸣老师的这篇小说,揭示了一个社会通病,针对心很强,这种社会通病造成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必须予以纠正!小说语言老道,人物感情描写细腻,意蕴深刻。
   问好鹰鸣老师!顺祝秋安、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