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昆明印象(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昆明印象(散文)


作者:冷锋 童生,90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0发表时间:2016-08-29 10:55:04
摘要:  从未到过云南,昆明在我的眼中更是朦胧的。

从未到过云南,昆明在我的眼中更是朦胧的。最初对昆明的了解来自几幅对联。一幅是昆明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还有两幅是昆明筇竹寺的对联:“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莽乾坤能得几时闲,莫辜负半日逢僧,共话沧桑堪小憩;好风景不愁无处觅,最难是万家生佛,关怀涂炭救群黎。”印象中昆明最美的景致应属滇池了:方圆五百里,烟波浩淼,那是何等的气势!此外由后两幅对联推知,昆明的寺庙也一定很多,那也许别有一番情趣。
   列车抵达昆明车站时,已经是万家灯火时分。因为桂林旅行社提前跟昆明方面进行了联系,下车后,旅行社的接站车正在外面等候。我们一行人坐车在市区内行驶了没多长时间,就到了旅行社。旅行社的条件还不错,两人一室的标准间,价格也算合理。我们此行准备在昆明逗留两天,重点想看一看昆明的世博园和石林景区。预计第一天游昆明世博园,第二天游石林景区,吃罢午饭后返回,下午时间自由活动。第三天早八点坐飞机返程。
  
   一、风光绮丽的世博园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的东北郊,距我们入住的旅行社约六、七公里的路程。我们一行人分乘两辆出租车,早晨七点五十出发,八点刚过,就来到了世博园。世博园园区依山而建,依坡就势、气势弘大。刚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面用上万盆花卉妆成的长方形绿墙。在一片新绿之中,用盛开的鲜花摆出的“昆明世博园欢迎您”几个大字让人感觉到十分温馨。
   沿着长方形绿墙向左上行,我们来到了昆明世博园的门前。世博园门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园门上方是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世界园艺博览园”的园名。七个大字鲜红夺目,五根银色的钢筋宛若五线谱状衬托其后,字后有江泽民主席的亲笔签名。字的下方是一行英文园名:“WORLDHORTI-EXPOGARDEN”。左侧是一个绿色的和平鸽,鸽子的翅膀和尾部呈鲜花状,这大概是想向人们诏示博览园与花卉有关吧!
   购票后,我们进入了世博园。距世博园大门不远处是一个巨大的花钟。花钟是用各色盛开的鲜花装饰而成的,圆形表盘上,时针和分针刚好指示标准的北京时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用鲜花制成的钟表,忍不住好奇地走到近处观看。花钟上的鲜花让人赏心悦目,色调搭配、摆放得十分精巧。花钟前拍照留念的人很多,同行的几个朋友也纷纷在花钟前拍照,想让这美丽的瞬间成为永恒。我站在花钟面前,只顾得惊叹于这制作的巧夺天工,竟忘记了在花钟前留下自己的瞬间。
   绕过花钟直行,迎面是一片花的海洋。长方形的花池一个紧接着一个,花海绵延百米不绝,数百万朵黄色的花朵盛开得烈焰一般。远远望去,在黄色的花海之中,一艘巨大的花船正张着帆迎面驶来。花船的帆是用绿色的花卉装饰而成,依稀可见高高的桅杆;船身以暗红色的花朵为主色调,乳白色的花朵装饰在船的上下两侧,排列成有规则的图案。黄色的花海、红色的船身、绿色的风帆在这广阔的空间里构成了一幅幻境般的人间春景图。
   我被眼前的景色迷醉了,流连于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我侧卧在花海边,以黄花、红船、绿帆为背景,让记忆在此处定格;我又沿船后的阶梯登上了花船,在上面拍照留念。当晚照片冲出后,我在后面分别写了两句题诗:“花轮扬帆渡花海,海边醉卧痴花人。”“我乘花船归去,人间天上遨游。”返家后,同事们看到这两张照片,都羡慕得不得了,这是后话。
   我们继续在世博园内前行,方砖铺地的步行路两侧,到处是花坛、花圃和花池。池子内盛开着粉、红、橙、蓝、紫等各种颜色的鲜花,花朵绚丽至极,美不胜收,宛若天上的五彩云霞。花海的尽处是五根高高耸立的花柱。花柱由红花、黄花和绿色的花卉相间妆成,呈螺旋上升状分布,远远望去,十分壮观、秀美。
   穿过世纪广场,我们来到了世博园大温室。大温室分为热带植物、温带植物、高寒植物和图片展览馆四个展区,三个植物区高度和屋面坡度依次加大,根据不同的气候带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态要求,各区内部的温度控制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许多原来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领略到了热带植物所独具的魅力。
   从温室出来后,我们又参观了盆景园和树木园,看看时间已近中午,就在世博园内找了一家餐馆就餐。餐馆的空间很大,来此就餐的人也不少。饭菜质量一般,服务一般,但价格却很贵。有一种被宰的感觉。这也许是这次游昆明世博园唯一让人感觉到的美中不足吧。
   下午,我们又参观了昆明世博园的国际馆。国际馆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体现出平等和睦的国际关系主题。馆外各国独具特色的庭院依托山势一字排开,院内植物和建筑风格各异,室内出售各个国家不同风格的旅游纪念品。
   参观完世博园国际馆,我们又在世纪广场上观赏了两场文艺演出:一场是独具云南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另一场是具有现代风格的文艺表演。之后,我们一行人就按来时的路线沿主路步行返回,出了世博园的大门。想想此次游世博园,虽是走马看花,不及全貌,但毕竟领略了世博园的绮丽风光,内心十分惬意。
  
   二、千峰竞秀看石林
   石林公园位于昆明东南郊的石林县境内,距昆明市区约83公里。早晨我们乘座旅行社的客车七点半钟准时出发。八点半钟左右我们来到了石林景区的门外。还没进入石林公园,就分明已经感受到了石林的氛围:公园一侧的路旁,鲜花绽放似火。花带的里侧是如茵的草坪,草坪一直延伸至山脚下。山坡上到处布满了一簇簇、一片片的怪石。石块的形态、大小、高低各异,先声夺人,早已把人诱入了浓厚的石林情境之中。
   此次出行前,曾在网上了解到,石林最早的题诗和题刻是1922年(民国十一年)诗人张炽的《题石林》:“万亿石针万亿门,迷离惝恍欲销魂。数声玉笛响云外,惊怯龙蛇坠却猿。”还有《石林即景》:“重重千屏障,叠叠万峰临。道绕花冈畔,风吹游客襟。小池几垂钓,短笛数声响。觅得前人迹,挥毫闻蝉吟。”从这两首诗中即可窥得石林奇峰怪石之一斑,也可以得知石林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在来石林的客车上,导游给我们讲了“避秦疑无路,到此别有天”的传闻。据说当年楚王派庄蹻到云南拓展疆域。庄蹻欲归时,楚国被秦王所灭,秦将截断了庄蹻的归路。庄蹻率军队边打边退,隐入石林。秦军见石林怪石林立,心生惊惧,不敢进击,最后只好退兵。秦兵退却后,庄蹻在石壁上题下“避秦疑无地,到此别有天”几个大字。实际这个故事是人们杜撰出来的,石壁上的字是李秉均先生在1942年题写的。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林怪石的险峻。
   我们一行人走进了石林公园。公园向左,不远处有一石壁,刀削一样挺拔直立。上面竖刻着两行红色的大字。走到近处才清晰地看到,原来是用行书雕刻的朱德同志的题词:“群峰壁立,千嶂叠翠”。雕刻与石壁浑然一体,字体苍劲有力,与左右众多高耸的石峰交相呼应,间有绿树掩映其间,构成了一道优美独特的风景群。据导游讲,石林曾经留下过许多名人政要的足迹: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李先念、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都到过石林。国外政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英国女皇伊利莎白、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也到过石林参观游览。著名诗人、作家方纪、冯牧、贾平凹游过石林后,都留下了关于石林的游记文章。
   我们在石林中穿行。路时宽时窄,曲折环绕,每走几步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致。路的最窄处,仅容一个人侧身通过。置身于众多的石峰、石柱、石壁之间,若不是跟着前面的游人,真疑心还能否寻得到前面的路。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了夹路的峭壁。峭壁危耸,距离很近,抬头望去,一块崩裂的巨石夹在两峰的缝隙中间,悬千钧于一发,让人不禁望而怯步,胆颤心惊。我们走到一处开阔地带,回头再看那些石峰、石柱、石壁,有的像利剑直刺青天,有的巍峨高耸,摇摇欲坠,还有的似南天一柱,拔地擎天。石峰、石柱、石壁百态千姿,竞相显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一处湖畔旁,我们寻到了阿诗玛的足迹:传说当年在一个村寨里,住着聪明伶俐、能歌善舞、人见人爱的阿诗玛。财主热布巴拉家的丑儿子阿支在“火把节”上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想强娶阿诗玛为妻。阿诗玛不从,热布巴拉便指使打手,强行把阿诗玛抢走。阿黑哥历尽千辛万苦,将阿诗玛救出。可财主热布巴拉不死心,又施诡计。阿诗玛身陷绝境,无法脱身,最终化成石峰,留在了石林。据说眼前的石峰就是由当年的阿诗玛化身而成,你看她头戴围巾,身背竹篓,酷似一个美丽的撒尼族少女。石峰与传说互为印证,阿诗玛的形象愈显生动逼真,让人呼之欲出。
   游过大石林,我们又来到了小石林景区。我想起了来时车上导游讲过的又一个传说:有一位大力神力大无比,手执神鞭,施展魔力,像赶羊群一样赶着这些石头去阻挡肆虐的洪水。走到这里时,或许是神鞭失灵,也或许是石头有了灵性,恋上了这里的山水,石群停止了脚步,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这里。你看眼前的小石林,大若卧牛、熊罴,小如蘑菇、莲花,壮似石碾、磨盘,尖像玉簪、春笋,漫山遍野,争奇竞秀,各显神奇。使人们不得不惊叹这大自然魅人的艺术杰作。
   看看时间已过中午,我们在小石林留影后,就顺着环石路出了石林公园。客车行驶了一段路,在一家饭店前停了下来。我们在这家饭店匆匆吃过了午餐,就坐上了开往昆明市区的客车。
  
   三、民族村、滇池行
   车到达昆明市区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同行的朋友要去商业区购物,我觉得来昆明一次,说什么也要领略一下滇池的风光,就独自一人打车去了滇池。出租车大约在路上行驶了20分钟左右时间,在民族村公园前停了下来。司机说滇池就在前面不远处,那里不让停车,只有步行去。下车后一想,既然来到了民族村公园前,何不先进民族村看一看?
   购票后我走进了民族村。云南民族村现已建成傣族、彝族、白族、佤族、纳西族、藏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景颇族、德昂族等12个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园内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和购物长廊。园内各村寨建筑、服饰、礼仪、歌舞都独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是一个集观赏、游乐、度假、为一体的好去处。
   我蜻蜓点水式地在每个村寨前都看了看。在经过傣族村寨时,年轻漂亮的傣族姑娘用草叶在银钵中蘸了下水,轻轻地掸在我的身上,以示欢迎。我在欣赏了傣族姑娘的孔雀舞以后,又去了佤族村寨。在佤族村寨露天的舞台上,欣赏了佤族民族舞表演。穿过了几个村寨,沿着公园的步行路,我来到傣族的白塔前。在这里我观赏了高耸入云的傣族白塔和寺庙建筑艺术后,就步行出了民族村公园。傣族姑娘孔雀舞的柔美,佤族姑娘、小伙民族舞的热情、奔放,白塔的高耸和一尘不染,少数民族寺庙建筑艺术的辉煌和金碧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像。
   出了民族村公园已经是3点40左右,我又步行向前面的大观公园走去。待走进大观公园,已经接近下午四点钟。我在雕刻着“滇池”二字的巨石旁稍作停留,就向通往滇池深处的水泥路走去。路在离滇池岸边约三十多米处嘎然而止。我站在路尽处,向滇池放眼望去。远处水天苍茫,烟波雾缈,辽阔的滇池一望无际。置身于这浩渺的滇池之中,人显得是那样的卑微和渺小。在岸边时并没有感觉到风的踪迹和滇池的水深,深入到滇池之中,衣襟翻动,风声入耳,水波宕荡,方知风的存在和滇池水的深不可测。
   静立了一会儿后,我返回滇池岸边。寻了一艘飞艇,向滇池纵深处驶去。驾驶员怕我发生意外,上艇前让我穿上了橘红的救生衣。艇在滇池上飞一般的行驶,船舷两侧水花飞溅,四周的景物也模糊不清。置身艇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滇池的辽阔和浩渺。此时的感受,是古代那些文人骚客们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艇在滇池上飞驶了20分钟后,终于返回了岸边。这时,天色也开始慢慢变暗,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这次昆明之行虽然惬意,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假期已过,第二天必须返程,没有欣赏到昆明的寺庙文化。来到了大观公园,却未能登上大观楼赏长联、眺望滇池。云南大理之行也未能成行。本来我对寺庙、楼阁的楹联是颇感兴趣的,想借此次旅游增长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但终未能如愿。昆明,我还有机会再来吗?看来这也许是我终生的遗憾了。
  
   2007.1.24

共 4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有人说且行且珍惜,也有人说边走边思考。其它不管何种,都是在说,在旅程(不管是看风景,还是品人生)不要只是匆忙赶路,认真看看自己身边的风景,看身边的人,要有所思,有所获。当然,在旅程,有所获,也会有遗憾。可是,换个角度来说,遗憾又何尝不是收获呢?那不正是对比,思考之后形成的结果吗?[编辑:风残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2:53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2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3:11
  且行且记录。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3 楼        文友:风残云        2016-08-29 14:53:30
  期待您再次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