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罗布人村寨

编辑推荐 罗布人村寨


作者:孟梦 秀才,1020.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7发表时间:2016-09-01 21:32:10

今天可应了那句老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一大早,昨晚下榻的库尔勒“都市118全国连锁酒店”就停水。我们起床后既无法如厕,也无法洗漱。总台说,欠了别人的物业费,被停水了,正在交涉。让我们稍“等”毋躁。
   既然“正在交涉”,我们就先出去找地方吃早餐吧。谁知,一个多小时后回来还“正在交涉”。跟大堂请求,设法先弄一壶水给我们洗把脸,正在开晨会的十几个人,竟都装聋作哑,无一人理睬。
   眼看快十点了,不能再等,只好心里默默记住:以后到任何地方,再不住“都市118全国连锁酒店”!
   然后,退房走人。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外桃源——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人,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在沙漠中的海子边,在塔里木河畔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最原始、最独特的文化和民俗,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们要去的罗布人村寨,距离库尔勒八十五公里,在尉犁县城西南三十五公里的地方。
   跟着导航,十一点多我们进入了去罗布人村寨的乡道。路旁隔不远就有一尊反映罗布人生活的雕塑,有渔猎的,有弹唱的,人景融合,栩栩如生。
   进入村寨,迎面的大门形如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的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的罗布人,对鱼情有独钟。
   罗布人认为鱼是人类的祖先,也是代表男女生殖的象征。罗布人家的门上是鱼的图腾,两边则是罗布人,男子在左,女子在右,表示他们崇尚爱情、对爱情忠贞不移。
   罗布人结婚前,准新郎先要到新娘子家,跟着未来的岳丈一起下海子捕鱼。
   早期的罗布人的主食就是鱼。吃法很简单,锅里添瓢水一炖,或者烤着吃。罗布人烤鱼和别的地方不同。先把捕来的活鱼沿鱼腹剖开,但让鱼脊相连,用细细的红柳枝将鱼展平,就像插上了新的肋条。再找一根粗的红柳枝,一端沿鱼脊肉穿过,另一端插在沙土里,好像是张开了翅膀的鱼压弯了红柳。然后,点着一堆枯胡杨,燃烧的火焰正好烘烤着展开的鱼。烤的时候只放一点儿盐,吃的时候蘸点儿叫“蒲黄”的调料。可别小看这种调料,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花粉。后来专家鉴定,这种花粉是一种很高级的保健品原料。不过,随着罗布泊的干涸,以捕鱼为生的罗布人逐渐成了牧民,吃鱼也越来越少了。
   这个罗布人村寨很大,听说方圆有七十多公里。我们沿着村寨的道路,走到一座长长的吊索桥前。
   桥头铺着红色花毯的台子上,两位头戴奇异毡帽的罗布族老人,面对面盘腿坐着雕刻着什么。旁边一个懂汉语的年轻姑娘告诉我们,老人都九十多岁了,一辈子靠木雕手艺为生。
   老人身后,一块古朴的木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塔里木河”字样。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宽阔的河面一眼望不到边。我走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看着浑浊的河水翻旋着浪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而去,不由得一阵眼晕。
   过了吊桥,我们没有跟在大群的游人后面凑热闹,而是走上旁边一条小路。
   小路的一边是塔里木河。今年雨水多,河道漫上了附近的湿地,把一泊泊海子、一片片胡杨林都淹没了。这边的河水和吊桥上看到的不同,一点儿都不浑浊,也没有泛浪,就像微风吹拂了一匹无边无沿的淡绿色的绸缎,悄无声息地流淌。一棵棵、一片片胡杨树屹立在漫漫水里,别有一番风情。树在水中长,水映树影深。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不由得醉了!
   小路另一边是大片的草地,和一泊湖一样的蓝蓝的海子。海子边上的大树下,泊着两艘独木小舟,长长的木桨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海子中间,一个头戴小花帽的罗布人驾着独木小舟拉网捕鱼。鱼在网里挣扎着,不时掀起雪白的浪花。
   小路的尽头通往沙漠。我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往沙漠走去。
   沙山下面搭着一个彩钢大棚,里面摆着桌椅,外面停着几辆沙漠越野车和沙漠摩托车。我们走过去时,乌鲁木齐来的一家人正爬上越野车,呼啸着往沙漠冲去。老板是一个库尔勒的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不像西北汉子,倒像一个江南的文弱书生。书生以为我们也是奔着冲沙而来,赶紧告诉我们,老年人不适合这种刺激惊险的运动。
   在棚子里小憩片刻,我们按照书生的指点去看沙漠。爬上一座山丘,我们就看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了。近处,一队队骆驼摇响驼铃,载着游人颠簸在金色的沙滩上,让人联想到,久远的丝绸路上跋涉的古人;极目远望,大漠莽莽,浩瀚无垠。猛烈的漠风造化了一座座绵延起伏的流动沙丘,犹如一群蛇蟒逶迤而来,让人顿时心生敬畏。
   告别沙漠,我们穿行在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里,探寻村寨里罗布人的神秘足迹。
   我们首先看到了闻名遐迩的太阳墓。
   罗布人崇拜太阳,太阳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葬制,说明罗布人就是死了,也不忘太阳之神。那是茵茵绿草之中原木制的太阳图腾祭坛。围绕祭坛,有八颗星,象征诸多自然现象和跟他们生话息息相关的事物。如,有风、水、“大头鱼”、“羊”的图案;有反映部落时代相传的“女人”和“小孩”的图案;有反映他们朴素的哲学思想“手”的图案。罗布人认为,手能创造美好生话,绝不能拿别人的财物,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太阳墓过去是一条小河,胡杨木搭起的架子告诉我们,过了河是一户罗布人家。沿着架子摆着几条长条木凳子,要过河,就得踩着高低不平的木凳、扶着木架小心翼翼地通过,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里。一个胳膊残疾的罗布人汉子站在水里,一边不时摆正一下游客踩歪了的木凳,一边打手势欢迎过河的游客。
   过了河,是他家的羊圈、鸡鸭窝、废弃了的茅屋等。几只羊咩咩叫着在羊圈里吃草,一群鸡鸭在草丛里扒拉虫食,几个年久老化了的大车轱辘,散落在草地上睡觉。远一点的水中央有一个圆形的茅草窝棚,有窗,有门,被高高的木桩架起来。踏着水上一块长长的木板,可以上去。有人说,那是家里老人给新婚的新人准备的婚房。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被送到这里渡过新婚之夜。
   紧挨着塔里木河有几间大房子,房前大树下停着一辆农用三轮车,两颗胡杨树中间摆着一张破旧的木床,一个两三岁的小巴郎子,光着屁股在旁边的破沙发垫子上爬上爬下,一位六十多岁的婆婆一边在土坯锅灶上烧烤着什么,一边笑着打手势让我们进屋里看看。我走进去看了看——木质大房子宽宽敞敞,像东北农村那样,对面支着两张通铺大床。床上红红绿绿,墙上壁毯艳丽,屋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屋门外两侧的廊檐下,也有两个大木床,铺着毡、毯,天气热的时候,夜晚就睡在外面。
   房侧一边有个小菜园,种了芫荽、小白菜、蚕豆什么的;一边是一棵大树。树上挂着一只刚刚宰杀的羊,剥下来的羊皮还在地上冒着热气。一个头戴花帽的中年罗布汉子,站在树下收拾羊肚羊肠。他拎起一根细细的羊肠子,来到塔里木河边,对着嘴吹口气,手从上往下一捋,黑乎乎的羊粪蛋就捋到河水里,顺着河水流浮游浮游地漂走了!我们问他,旁边灶前洗羊蹄的是不是他女儿,他好像听不懂汉话,洗羊蹄的女人赶紧搭了腔:“是媳妇!”哈哈,看面相俩人相差悬殊,差点闹了乱子!媳妇汉话说得很标准,一问,才知道是出外读过中专的!
   媳妇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有二百户人家,不愿意过这种日子,都迁走了。现在,只剩下他家和塔里木河对面的两家了。
   告别了这家人,我们来到长寿路。这是一段水上木栈道,前头的木亭子上挂满了金黄色的葫芦。
   罗布人都长寿,百岁寿星比比皆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据说,这里的百岁老人和年轻人一样唱歌跳舞,做新郎也不足为奇,下地干活、下河打鱼更是不在话下。他们不吃水果蔬菜,不食咸盐,虽然缺医少药,却很少生病。国内外专家经过多次考察、探索,终于揭开了罗布人的长寿奥秘:除了远离城市污染外,他们的健康奇迹,得益于天赐大漠神物——罗布麻。
   专家说,罗布人长年累月用罗布麻的叶和花泡茶饮用,起到了调节血压、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疗效。我不知道专家的结论是不是属实,但罗布人长寿却是毋庸置疑的。走一走这里的长寿路,沾一点儿罗布人长寿的“寿气”,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不知不觉,我们在罗布人村寨游览了四个多小时。离去之际,我又回头望了望村寨前胡杨木搭起的大门。门顶上“阿不旦”三个大字,是趔趔趄趄地和我挥手告别,还是依依不舍地牵着手奔我而来?
   阿不旦,维语,罗布人定居的好地方。
   阿不旦,南疆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2016.8.18 旅途中初稿
   8.30 修改于嘉峪关

共 34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罗布人生活的环境怎样?罗布人生活的方式是什么?文章都在生动的描写中,给我们做了展现。文章写了作者进入村寨见到的图腾图案,揭示了图腾的象征含义,揭示了罗布人的婚俗特点;文章给我们描写了塔里木河,描写了河道上的一个个海子,一片片胡杨林,描写了沙漠,这些内容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风景,而且给我们揭示了罗布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特点。文章描写了罗布人的房屋,牲畜喂养,旅游经营……这些内容把他们的生后方式和民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该文不仅给我们表现了一处旅游去处,而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情况。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9-01 23:42:52
  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是让我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认识了一群陌生的人,让我开阔了视野。谢谢朋友,辛苦了。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孟梦        2016-09-03 16:58:08
  谢谢春雨阳光,看了你的点评让我心中也充满了阳光!谢谢
2 楼        文友:孟梦        2016-09-03 16:59:29
  谢谢编辑老师编发拙作,并给予精彩评点!祝编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