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散文】有朋自远方来

精品 【江南散文】有朋自远方来


作者:大漠心歌 举人,435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67发表时间:2009-08-29 10:21:34

一、携友周庄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心情已经挂了几天,朋友却姗姗来迟。十七号晚上打电话说上了火车,从网上查知朋友乘坐的那趟车于次日早上七点到。五点起床、六点赶往火车站去接她。
   六年不见却没有生疏感,我说:你眼角添了些花纹。她说:你两鬓多了些白发。
   依然是肥肥的身躯,依然是踏实有力的脚步,依然是“呵呵”的憨笑。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接过朋友的行李坐上地铁,两人亲亲热热地聊着,好似昨天才离别。
   朋友的上海行程只有五天,要去的地方实在太多,来不及筹划,到家扔下行李就走。上了公交车,直奔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十点半钟已经坐上了去周庄的旅游大巴。
   车开出城区,路边出现乡野的广阔,突然发现没带相机,不免有些沮丧。还好,手机有摄影功能,凑合着用吧。
   路上很堵,车子开得很慢,摇摇晃晃十二点多才到周庄。司机把我们中途放下,让我们从则门进去,说是那叫“腰眼”,可以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并且一再强调:车子四点返回上海,决不等人,嘴上不说心中有一点点的埋怨。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走进去就是周庄的老街,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因为是自助游,没有导游随同,无头苍蝇似的乱窜,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一处景点沈厅。沈厅是沈万山先生后裔沈本仁的故居,整座建筑黛瓦粉墙、飞檐翘角,朝向正厅的砖雕门楼,砖飞檐、翘刁角、砖斗拱,两侧垂花莲,上面镌雕着人物走兽,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自有一番气派。沈万山是朱元璋时代的巨贾,当年富可敌国,为朱元璋所嫉妒,留下许多传奇佳话。斗转星移、岁月无情,他子孙的这座宅院,已经显得斑驳、灰暗、陈旧。不知主人可曾想到,当年首富的豪宅,只是我们后人研究历史、建筑、美学的一处课堂,究其豪华程度不敌如今任何一个富豪的一座别墅。
   走出沈厅,挤进人群,穿过密密匝匝的手工艺品小店,我们来到了叶楚伧先生故居。这位据说生来就有幽燕之气的南社诗人,著有《世徽堂诗稿》、《楚伧文存》以及小说《古戌寒笳记》、《金阊之三月记》等作品,而今却首先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被人们凭吊。面对着叶先生儒雅的遗容,我在想:诗人和政客,不知他生前更看重哪种身份?
   离开叶宅,因为怕错过返程的车子,来不及吃饭、来不及休息,沿着小河在一座座古桥上穿行,我们寻找着张厅。走进这座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的怡顺堂,感受到了古代官宦人家闲静小院、临池水榭、扁舟泊岸,“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情景。又是因为何故,这位明代官宦的后裔,要在清代把这座玲珑秀丽的居所转让给张姓子孙,成为张姓的玉燕堂?
   走出张厅,一路的拥挤、疾走,终于感到了疲惫。坐在小摊上吃了碗豆花,舒展着酸胀的双腿,计算好剩余的时间,还来得及再找一处景点。寻觅着丝竹之声我们来到了古戏台,台上正在演出折子戏《红娘》。看得出朋友有些疲惫,陪她坐下休息,听着悦耳的昆曲,看着台上俏丽的红娘边舞边唱,前面是雕檐翘角的古戏台,周围是木棂蠡窗的看台,刚刚寻觅到一点优雅古韵,一看时间,还剩下一个小时,急急忙忙寻找旅游车的去处。
   一直对陈逸飞先生作品十分欣赏,尤为喜欢那幅“浔阳遗韵”,很想去“逸飞之家”感受一下这位画家对九百年古镇的那份情,剩下的时间肯定不够,只能留下遗憾。
   路上想找一点垫饥的食品,满街都是浓油赤酱的“万三蹄”,看着那油亮的肥肉就没了胃口,买几只黑芝麻饼,边走边啃。好不容易找到预约的停车点,却不见车子的踪影,寻寻觅觅大费了一番周折才见到车子,时间不到还在等人。
   坐在路边的小桥上,看着桥下的流水、水畔人家,朋友感慨地说:南方真好,绿水青山,小桥流水,好令人羡慕。我说:正逢双休日来的人太多,失却了很多的韵味,如今的周庄商业气息也太重,品味不到逸飞画中水墨周庄的静谧和意境。朋友说:到底能感受到一种别样风情。哦,我明白了,南方的山清水秀于朋友,正像大漠的浩瀚、雪山的雄伟于我,因为距离遥远不得多见,尤为看重。
   车子徐徐离开周庄,携朋友第一天的旅游行程结束,带着许多的不解、疑问和遗憾,感觉不是在品玩山水,而是去周庄签到。
  
   二、携友上海游
   朋友来上海,虽然不是第一次,也隔了些年头,要让她看看上海的变化,尽尽地主之谊,于是,到上海的第二天,邀她去几个标志性地段走走。
   这一次我们没忘带上相机,走出地铁站,进入人民广场,我就开始狂拍,把上海大剧院、政府大楼、建筑设计院、博物馆统统拉入镜头,陪衬在朋友身旁。
   边拍边走、边走边聊,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公园原址是清同治年间英殖民者强征的跑马地,上海解放后一半辟为人民广场,另一半就改建为人民公园。公园树木很多,有些已飘起了落叶,山坡、甬道上到处都是锻炼身体的人,避开人群慢慢溜达,一块南极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是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从地球的南极带回赠给上海人民的,朋友在那块珍贵的南极石旁留影,表情显得有些庄重。
   从人民公园出来,穿过九江路到了南京路。这条被称着“十里洋场”的南京路,西起静安寺、东至外滩,被誉为中华第一街。我们所走的从西藏中路至河南路一段,就是享誉中外的南京路步行街。因为正在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大广场举行天天演活动,我和朋友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两个节目。街上游人很多,走走歇歇,不知不觉就到了外滩。
   外滩东临黄浦江,西面是五十二幢风格各异的大楼,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因为银行众多,是一条金融街,又被称为东方的华尔街。站在外滩临江而立,隔江相望的是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十一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球体,宛如珍珠般晶莹夺目,从湛蓝的天空到绿茵茵的草地,与塔下两个圆珠形建筑“国际会议中心”,构成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瑰丽奇景。朋友站在外滩江堤上,望着江岸如诗如画的风景,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还是由衷地发出声声赞叹。
   沿着江堤南行,我们到了城隍庙老街。有人说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去过大上海,朋友对这一点深信。当彩椽画栋、翠瓦朱檐的老街出现在眼前时,我看到朋友的眼中着实有了异样的光彩。在美食城吃了午餐,往城隍庙方向过去,又见到了天天演的舞台,说是一场云南风情展演。
   看看开演还早,决定不再等候,穿过弯弯曲曲的九曲桥,买上门票,我们走进了被誉为“海上名园”的豫园。
   这座建于四百多年前的园林,据传是明代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了"愉悦双亲,颐养天年”而建。因古时“愉”与“豫”通用,故取名“豫园”。
   走进豫园大门,迎面可见悬挂“城市山林”匾额的三穗堂,绕过三穗堂、穿过仰山堂,就可以看到迂回曲折、山石峥嵘的大假山。这座“奇秀甲于东南”的古园林,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遭到很大破坏。上海小刀会起义时,园中的点春堂曾作为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更是饱受创伤。修缮后的豫园内现存有快楼、得月楼、玉玲珑、涵碧楼、古戏台、听涛阁等。走进豫园,感觉闹中取静、顿时远离了喧哗。园中树木苍翠、清幽秀丽,亭台楼阁、玲拢剔透,像一件精雕细琢的古玩让人爱不释手。
   在观看听涛阁时,恰逢阁内举办《历史印迹——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帝后印玺展》,没有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我们参观了展览。展出的帝后印玺共110套170件,完整地展示了清代帝后玺印的全貌。在所有御玺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雍正皇帝的“兢兢业业”、“为君难”两枚宝玺,我想它们应该真实地反映了雍正帝在位期间的心态和为国为君的艰辛。从御玺的材质和雕刻的精细程度也清楚地反映了一个朝代的兴衰。清初御玺为檀香木质工艺较为简单,随着清王朝的兴盛,御玺的材质出现了金、银、玉,雕刻也十分的精细复杂。而到了晚清宣统年间,御玺又变成简单造型的檀香木质玺,真是方寸之间见乾坤。
   从听涛阁出来,走过一处通幽曲径,眼前突现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有许多彩色鲤鱼,这一发现让朋友大大地兴奋起来,她像孩子样的蹲到水边嬉戏鱼群,脸笑得如一朵盛开的菊花。正想用相机记录下这过程,谁知相机没电了,事前没有带备用电池,只好用手机抢几张。
   坐在飞檐翘角的亭阁,背靠一池秋水、几片残荷,与朋友聊起了家常。从眼前的锦绣园林,到大漠的浩瀚遥远;从工作的艰辛,到儿女的成长;从昔日大学同窗的逸闻趣事,到相识时的默契真挚,任凭思绪如脱缰的马在时光的原野上奔腾驰骋。“阿姨,请帮个忙,好吗?”一个俊秀的男孩站在面前,请我帮他拍照。赶快拾起思绪的缰绳,端起相机,为他留下一张倩影。
   告别昔日繁华的荷塘,走过迂回曲折的小路,从豫园出来,只见夕阳西下晚霞金红,跳上公交车,回到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
  
   三、携友无锡游—游鼋头渚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上苍真的很眷顾我们。双休日过去了,避开旅游高峰,可以携远道而来的朋友作二日游。我问:想去哪里?她说:出去再说。为了更加自在、没有绊束,我们决定不加入任何旅游团队,完全自助游,于是,直奔火车站。
   坐上开往西施故里无锡的动车,风驰电掣般一小时,十二点到达无锡。人地生疏、不知往哪里去,朋友买了一张地图,地图加广告看得人天花乱坠,还是去旅行社寻了一处半日游。
   到无锡就要游太湖,郭沫若曾说过:“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我们奔鼋头渚而去。那位陪同的司机兼导游是一个热心人,边开车边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看得出他很为自己的家乡自豪。熟门熟路的,一会儿他就把我们拉到鼋头渚公园后门,感动于他的率直热诚,道别时我让他留下了手机号码。
   坐上公园的游览车,根据导游的指点我们首先来到太湖边,登上去太湖仙岛的轮渡。渡船荡漾在太湖上,湖面清风习习,遥望远处水天一色,太湖仙岛如蓬莱仙境若隐若现,顷刻间生活的烦恼、都市的喧嚣统统丢在脑后,沉醉在如诗如画梦幻般的湖景中。不经意间看了看朋友,那双眼睛像见了母亲的婴儿,又快乐又渴望,顿觉心中生出许多的感动。我说:你那么爱着江南的山水,不如买所房子乔迁到南方来吧。她哈哈大笑:好啊!好啊!我正想如此。我端起相机把这感人的一刻定格在了永恒的记忆中。
   太湖仙岛越来越近,此刻望去犹如一只神龟静伏湖面,岛上松翠枫红、仙姿绰约,景色非常动人。渡船靠岸,穿过长长的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大理石牌坊,上面镌刻着一条形态逼真的蟠龙。盘绕“太湖仙岛”四个大字,牌坊后是一幅浮雕“玉帝巡天图”,图中玉帝众仙刻画得栩栩如生。
   上了仙岛向左走,是一座五洞连环的“会仙桥”,桥上的长亭雕龙画凤,站在长亭可以极目四周。从桥上走过就是南天门,顺着台阶一步步登天,似乎真如“天门”对联上所说的:“离尘了却凡间事,到此逍遥星汉间”,可以“梯云直上”天国仙境了。
   登上南天门,朋友想走捷径直上最高处的灵霄宫,目测了一下距离,左边有条山路最近,果然,攀上灵霄宫后山的三层圆形天坛,灵霄宫就在眼前。在天坛遇到一对耄耋老人,老夫妻俩搀扶着慢慢地攀爬天坛的台阶,经过镇山之宝太乙丹炉,他们尾随我们从玉皇大帝身后的一扇小门径直走进了天庭。天庭四周都是各路神仙的彩绘壁画,我们转到了玉帝对面,这时才清楚地看到双手合十昭示天下的玉帝十八米高的塑像,不觉肃然起敬,我向玉帝深深地鞠了一躬,向这位天国的主人表示诚挚的敬意,那对老夫妻也学着向玉帝鞠一躬。
   本想从前门出去,大殿里跪着叩拜的信众,朋友不信佛,也不想打扰他们,我们仍从后门悄悄退去。
   从南天门下来,我们没走会仙桥,而是沿着湖边的沙滩慢慢前行。这里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天、地、树木、湖水,一切返璞归真,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释放,一种纯净、一种安宁。我想:当年吴国灭亡后,范蠡携西施泛舟五里湖上隐居,追求的是不是这种感觉,这种心灵的释放和安宁呢。在那些未经修饰纵横交错的芦苇边、柳树前,我给朋友拍下了一些留影。
   顺着湖岸,慢慢地走过太湖仙岛的牌坊,走进了洞天福地景区,刚刚钻进洞天,就听到远处喇叭在喊我们这一批游客登船。匆匆忙忙离开仙岛,登上了回归的渡船。
   鼋头渚、顾名思义,一个鼋头型三面环水的半岛。下了渡船,回到鼋头渚,我们沿着湖边径直去了鼋头的鼋渚灯塔,塔旁一座两米多高的黄石石碑上镌刻着“鼋头渚”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据说是“梁溪七子”之一秦敦书手书。石碑背面的“鼋渚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遗墨。
   站在岸边,居高临下,虽然风和日暖,太湖依然泛起阵阵涟漪,发出轻缓、流畅、和谐的涛声。朋友大约是爱极了这一湖碧波,急急忙忙地爬下那些嶙峋的岩石,站到水边,痴痴地凝望着一湖粼粼秋水,那样子又迷恋又愉悦,我迅速按动快门为她留下一幅幅水情交融的画面。
  

共 825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有朋自远方来,携友游过周庄、看过沈厅、叶宅、张厅,再游上海,无锡。五日的行程结束,送别时分,彼此不愿说离别,山路迢迢、大漠茫茫,今再见亦是两鬓如霜,此一别,不知此生能否再见。夜幕沉沉、月倚窗棂、万家灯火将人间点亮。踏着清辉、拎着行囊、你我相对无言。梧桐下、小河旁、似十里长亭送君郎。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尽显字里行间!文章描写细腻。问好作者,欢迎再次赐稿江南!【编辑:WS:004787】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83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ws004787        2009-08-29 10:22:15
  有朋自远方来,携友游过周庄、看过沈厅、叶宅、张厅,再游上海,无锡。五日的行程结束,送别时分,彼此不愿说离别,山路迢迢、大漠茫茫,今再见亦是两鬓如霜,此一别,不知此生能否再见。夜幕沉沉、月倚窗棂、万家灯火将人间点亮。踏着清辉、拎着行囊、你我相对无言。梧桐下、小河旁、似十里长亭送君郎。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尽显字里行间!文章描写细腻。
1983年在文山报社印刷厂排版,1987年调至玉溪印刷厂排版,1993年在环球彩印纸盒公司做烟标质量检验,2004年回文山养病至今
2 楼        文友:ws004787        2009-08-29 10:22:28
  问好作者,欢迎再次赐稿江南!
1983年在文山报社印刷厂排版,1987年调至玉溪印刷厂排版,1993年在环球彩印纸盒公司做烟标质量检验,2004年回文山养病至今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