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喀什,“三个麻扎一个巴扎”

编辑推荐 喀什,“三个麻扎一个巴扎”


作者:孟梦 秀才,1020.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6发表时间:2016-09-03 17:31:13

八月二十日八时许,我们离开阿什图服务区,不到九时到达喀什。这里的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这时的街上,还没有多少车,也还没有多少人。
   跟着导航,我们首先到了香妃墓,这是来喀什必看的地方。
   走进香妃路,再拐进一条小巷。在小巷深处,一座淡蓝色的门楼矗立在眼前。门楣上的瓷砖脱落了两块,绿色木门旁有人检票——这就是香妃墓了!
   买好门票进去,看到两个很大的院落。一个在眼前,一个要从右手小门进去。
   眼前这个,正前方是讲经堂,挨着讲经堂左走,又进入一个小院落。走进去,路两旁是高高的白杨树,冲着门是一棵大榆树。大榆树有一搂粗,不知有多少年了,饱经沧桑的树干上绑满了红布条。有的红布条已经发白了,有的鲜红鲜红,显然绑上去不久。后面一排长廊的地上,铺着红绿蓝等各种颜色的地毯。知道的人说,那是做礼拜的所在。
   而右手边小门进去的院落里,有一幢淡绿色宏伟的圆屋顶建筑。
   那是一幢宫殿式陵墓,里面是明清时期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买买提玉素甫霍加、喀什噶尔“霍加政权”国王和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五代七十二人的坟丘。坟丘有大有小,上面盖着黑、蓝、绿、紫等不同颜色的绣花布单。
   有人告诉我,后面东北角上那座盖着金黄色布单的坟丘就是香妃墓。坟丘虽然不大,却十分醒目。
   关于香妃,史上有很多很多传说。
   有人说香妃是“世界的主宰”——叶尔羌王阿柏霍加的孙女。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即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患病而故。死后,由一百二十四人大轿抬运棺木,历时三年多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至今,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
   也有人说,香妃其实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后,霍集占酋长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乾隆皇帝。因其“玉蓉未近,芳香袭人”,深得乾隆皇帝喜爱。有人说,她的体香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而是别样的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
   后来,不知怎么又有人考证出,香妃并非“身有奇香”,反而是因其天生带有狐臭,必需借助香粉香水遮掩。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比较靠谱——我见过很多“老外”,都是因为体味太重,而不得不每天都往身上喷洒香水。
   还有人说,香妃被生擒献给乾隆皇帝后,她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死后,将其运回家乡安葬,所以才有了喀什的香妃墓。
   传说终究是传说,故事终究是故事,历史就是被人打扮过无数次的小姑娘。但有一点无容置疑,就是泱泱大国的皇帝三千多后宫佳丽里,一定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
   走出陵墓的宫殿,外面右侧是一大片家族墓地,坟丘一排排参差摆放在地面上,并且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有圆顶的,有鱼背顶的,有很大很大的,也有棺材那般大小的,都用土泥仔细抹过,场面肃穆而壮观。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游览完了香妃墓。我一边出门,一边问一个模样好像是来自“口里”的人,喀什还有哪些好玩的。他是一个腿脚稍微有点不利索的汉族汉子,是陪内地来的同学游玩的。他用新疆味儿的汉话高门大嗓地告诉我们说,要说喀什嘛,就是三个麻扎,一个巴扎。麻扎嘛就是坟墓,巴扎嘛就是集市。香妃墓嘛,就是一个麻扎。出了香妃街,一直往前走三四公里嘛,就是最大的巴扎啦!
   按着汉族汉子的指点,我们来到了这个大巴扎。这里人头攒动,电动车、摩托车黑压压挤得水泄不通。卖衣服的、卖花帽的、卖袜子的、卖核桃大枣的、卖烤全羊的、卖酸奶奶酪的……真正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略微一转,在最热闹的十字街口,一个维族烤全羊店生意火爆。
   一只烤的红通通的肥羊,趴在砧板上,头戴花帽的厨师拿一把铮亮的菜刀,顺着羊肋骨,一边一刀一刀地砍,一边用我听不懂的维族语吆喝着叫卖。喷香的烤羊肉味,满街飘溢,馋的人舔着嘴唇只咽吐液。买烤肉的都是维族人,有的几斤几斤的包了带走,有的只要一份坐在店里吃。
   一份肉二十元钱,一个盘子大小的馕一元。厨师给馕切几刀,放进一个套了塑料袋的盘子里,称一份肉放在馕上,再从烤炉上的锅里舀一勺滚烫的羊汤泼在馕上。一个年轻漂亮的维族姑娘接过来,满脸微笑着送到顾客的桌上。
   我们也找个座位坐了。漂亮的维族姑娘拎着一锡壶茶和茶杯走过来,给我和老伴倒满,然后微微一笑,用汉语问我吃什么。
   她的汉话和她的模样一样漂亮,尽管带着一点儿维族味儿,却十分流利、地道。我要了一个馕和一份烤肉。一边学着维族朋友那样,用手抓着吃,一边劝老伴也品尝品尝。老伴闻不得羊肉味儿,不但不吃,连茶都不喝。我坐的桌子一边是一位帅气,又颇具绅士风度的男人,看不出是维族还是哈萨克、抑或是外国人。一边是三位有点肥胖的维族妇人。我看他们都是一手抓一块烤肉,一手撕一块馕,蘸一下盘子里的羊汤,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学着他们那样,撕一块馕蘸了羊汤塞进嘴里。哇,馕像酥软的奶酪,热乎乎的滑进肚肠,那味道还真是鲜美!最后,我也学着他们,用剩下的馕把盘子里的汤水蹭得干干净净,再吃进嘴里。
   吃完出来问路时,恰好一个在乌鲁木齐工作,来喀什出差的四川小伙子,他对这里非常熟悉。
   他建议我们,把车停在大巴扎附近。然后,沿着那边的芦苇荡,步行走过一座吊桥,去游览喀什有名的高台民居。
   他说,不到高台民居不算到喀什。看完高台民居再步行游览喀什葛尔古城,最后去艾提尕尔大清真寺,来回三四个小时,喀什老城就算游遍了。新城没有必要看,各地的新城都长得一摸一样,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任何特色。
   按照他的指点,我们走过吊桥,果然就看见了高台民居。这是建在高土坡上、有着悠久历史的喀什人居住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大部分已经拆完了,剩下的留给各地的游客参观。
   我们在一条条破烂不堪但很干净的小巷里穿梭,一家一家地参观维族人的家庭生活和手工制作。
   这些小巷里,充满了久违了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虽然民族不同、建筑不同,但是,看着孩子们在小巷里追逐嬉戏,看着稍稍大点的孩子抱着小点的弟弟妹妹玩耍,看着妇女坐在门口穿针引线、编织花帽,看着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木凳上拉呱,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我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孩童时代。那时,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也都在这样破破烂烂的巷子里,住着破破烂烂的平房,过着这样平平淡淡但又亲亲切切的生活。
   高台上的每家每户都很好客,看到游人走来,都弯着腰,拱手请到家里看看。但是他们不喜欢游人给他们拍照,特别是那些维族孩子,只要你的手机、相机对准他们,他们一边急急地说“不要拍,不要拍”,一边扭过头跑开或者用小手、裙子什么的,遮住小花猫般脏兮兮的小脸儿,手指缝里偷偷地忽闪忽闪着长长的睫毛……
   几乎高台民居的每一家都有一门手艺,都有一个匠人,尤其以陶业、手工缝制维族花帽的为多。游客可以亲眼欣赏他们精湛的手艺,如果你喜欢哪件物件,还可以和他们讨讨价钱。
   高台民居里没有厕所,内急了就要赶快去出口。那里有一个旅游收费厕所。顺便说一句,喀什的旅游厕所要么都收费,要么铁将军把门——紧锁!
   喀什的清真寺很多,但享有盛名的只有艾提尕尔清真寺。它始建于公元1442年,占地一万六千八百平方米,不仅是新疆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紧赶慢赶,当我们穿过喀什葛尔古城,到达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多了。寺里正在做礼拜,游人不得入内。寺门口一个外地导游告诉我们,做完礼拜就可以进去了,但还要两个小时——乌鲁木齐时间下午两点!
   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以后,我们离开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当然,带着些许遗憾,也带着些许无奈……
  
   206.8.21夜,初稿于和田草原宾馆
   8.22夜,改于民丰恒顺宾馆
  

共 31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新疆之行,由阿什图到达喀什后,游览了著名的香妃墓,讲述了有关香妃的传说。游玩了大巴扎,品尝了烤全羊,享受着美丽的维族姑娘热情周到的服务。之后又游览了喀什有名的高台民居。游记记录了在喀什的游玩过程,以及看到的,品尝到的许多新疆特色,感受着以前没有过的经历。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6-09-03 17:31:32
  喀什之行,可谓收获多多,既大开了眼界,也品尝到了正宗的烤全羊。作者好有口福啊。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