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红叶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红叶】许三多的家族(小说)

编辑推荐 【红叶】许三多的家族(小说)


作者:梦寐 布衣,407.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6发表时间:2016-09-06 21:27:24


   许三多早已失去了和家族的亲密关系,“家族”二字在许三多的心目中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尘封在遥远的历史中,变得苍白虚无。或许远离故土的老宅久了,他更迫切地羁恋它;或许那座老宅子就意味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强烈地感到家族与他有着宿命般的的亲和力。
   在许三多的记忆中,西安古城墙下的那口甜水井从来就是一片空白,但他知道那是和他的祖先和他血缘相系的一口井。他似乎触到了他家族情结伏藏已久的块垒。斑驳古朴而又高大的城墙似乎将他和祖先隔绝成两个世界,或者是相隔了几个世纪,他所想的也许并不是他们所想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后代一个个都成就了什么样的事业。他们也许认为圣人提倡的三立,立功、立言、立德才是他们西安老城墙根豆腐樊家后人应该成就的事业。隔着悠长的岁月他似乎看到了老城墙下那名叫白露湾大巷子樊家一溜四座院落默立着。都是两绺厦房,中间耸立着巍峨的堂屋,一色的清水砖房,门楼瑞兽,描金点翠。穿过幽深的庭院,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的甬道上,太爷爷就正襟危坐在堂屋里,眼前这四座院子该是他最辉煌的业绩。有时,他的太爷爷身着黑色绣花缎子长袍,头戴缀着翡翠的呢子圆口帽,在佣人搀扶着下了骡马轿车,全家的人都在门口毕恭毕敬地迎接着他。他那时便是家族的中心和荣耀。他那微驼的脊背、皱纹纵横的颜面以及发光的脑门,总是无形中给人一种压力。在吃饭的当儿,他有时会偶尔露一点笑容,或者用僵硬的手指捏一小块腊羊肉送到某个孙儿的口中,儿孙们才能感觉到一点老太爷勉强的爱意。此后在他的四个儿子当中,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精明和节俭。他爷爷作为长子,在自奉朱子治家格言为圭皋的太爷爷的约束下,总显得是那样的谨小慎微、劬劳无怨,他穿着和工人一样的破烂布衫,常年工作在豆腐坊,还不时地挑着一副担子到各大酱园送货收账。叫人看来颇有几分木讷的他爷爷,其一生的乐趣,也许就是当他太爷爷不在时吼出一两声秦腔。他的爷爷注定要死在劳作上,也许那就是他的宿命。1926年4月初,土匪刘镇华率领10万乌合之众的镇嵩军兵临西安城下。当时,西安城内只有督办李虎城所属的不到5000人的部队。就在李虎城退守不定的时候,城内一些商人、绅士组织了一个“和平期成会”,派出代表去见刘镇华。他的爷爷也无端地成了其中的代表。为人木讷不善言语身着朴素的他,被当作轿夫挡在了刘镇华司令部的门外。他爷爷趁机便去到一家酱园老板的家中讨账,代表们都回城了,它却滞留城外。这一待,就是八个多月,随身所带盘缠早被镇嵩军那帮土匪兵抢了去。饥寒交迫,心急上火,一病不起,等到十一月二十八开城之日,家人寻至时,他的遗体早已埋在了厚厚的黄土之下。那个老板说,他爷爷留下的唯一的一句话是:他丢先人的脸呢!他没有一句埋怨谁的话,对那军阀混战,兵燹人祸在其有限的认知当中也是含混不清的。他的死未必比西安城中成千上万的饿殍凄惨。黄土下埋着他的爷爷,也埋着1926年西安围城时一个人的故事。
  
   二
   那堂屋在白天也显得昏暗,在它的一侧有路通往后院,那里堆放着晾干的豆渣,散发出酒糟一样的酸甜味道。到了晚上,各屋都散发出昏黄的灯光,不时听到栓在后院的那匹骡子打响鼻的声音。在夏日闷热的下午,他的四爷手提鸟笼,笼子罩着礼服呢的黑布,笼中是一只能吐五个字的麻鹨鸟,哼着秦腔,从人群中招摇而过。走到城墙根下,将鸟笼挂在柳树上,掀起罩布,那只麻鹨便跳上跳下,还“久久句九九”叫个不停,即可招来一帮好家,提着各自的鸟笼围了过来,羡慕不已。那是1930年蒋冯阎群雄逐鹿中原,民不聊生的日子,当地的报纸登着这样的一条消息,西城墙大巷子豆腐樊家的四少爷用够买一头牛的钱买了一只鸟。后来他从父亲口里知道这事时,竟也为他的那个纨绔子弟的四爷脸红。他的父亲说,他的四爷也是一个十分精明而又吝啬的人,当他的太爷驾鹤西去后,分家时,他偷偷藏匿了他太爷的一部分银票。此后,他四爷用一部分钱买了西安城一个老中医的两个秘方,其一为避孕药;其一是专治黄疸型肝炎的,治肝炎的药为两幅帖子,头一副贴上七天后腹上开一洞,从中渗出脓血,人便痊愈;第二贴是专治那洞的,贴后不久洞也便自愈了。为此,他四爷靠这两幅秘方衣食无忧地生活了一辈子。至死也没有将这两个秘方传给别人。他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常有卖各种小吃食品的商贩在巷子里吆喝,热晶糕、糖花生、腊羊肉。这时,他的四爷便提着一个十分讲究的描金漆盒款款而来。他的父亲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亲亲的叔叔,他却没有一回给自己的侄儿一口小吃。分家后,家族中人也神情诡秘地谈论过四爷的作弊,然而在少奶奶的庇护下不了了之。
   他随父母离开那片曾经钟鸣鼎食,煊赫一时的家族时,已经是解放以后的1955年了。那古老的城墙和瓮城中那口绿苔斑驳的甜水井,以及大麦市街口那个圆圆的光溜溜的石头和记忆中的钟楼,碧色琉璃瓦和金光闪闪的球形楼顶,楼下有贯通的卷洞门,哥哥经常带着他穿梭其间嬉戏。这些都是他童年的记忆。
  
   三
   许三多知道那口甜水井的珍贵。大自然不为人知的神秘造就了那口井,以西大街为界限,以南的井水是甜的,以北却是苦水。那口甜水井也成就了他的太爷,靠做豆腐成为一个在西安城拥有七处铺面和红庙乡下三十垧土地的地主兼资本家。他是后来听他父亲用极平淡的口吻向他简单地讲述了太爷的传奇。父亲说,他的祖籍在蓝田县孟村,那里就是作家陈忠实著名小说《白鹿原》故事发生的地方。他一直都没有机会去过那里,后来只是在一张照片中看见过高高耸立在一片丘陵地带上的作为旅游标志的白鹿的雕塑。四周是一片连着一片的麦田,在舒缓的山坡上衍生开来,一条公路从中穿过,带来些许现代气息。从照片上看,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原始古朴的民风也许刚刚从它的头顶飘过。听父亲说,光绪年间(1902左右),蓝田逢旱,庄稼歉收。西安府听信蓝田县衙谎言,无视人民生死,催缴田赋。当时,蓝田农民交纳田赋时,要用独轮车将粮食运往西安西门外的官仓。那年,他的太爷爷脚穿一双麻鞋随着乡党一同前往。当时仓库粮吏索贿成风,贿则顺利入仓,不贿则百般刁难。有一乡党人叫冯大侠,性格刚烈,好抱打不平。当年,他曾组织数百乡党由鹿原赶至三里镇,将县令陈熊虚报的田赋粮车挡回。陈熊上奏西安府,将冯等捉拿,要求“严以正法,以儆来兹”。西安府派员调查,至五里头一带,见有父食子、夫食妻之类事件发生,冯才免于受害。见此情况,冯大侠倡议拒贿交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粮食在露天搁放数日,时逢阴雨连绵,粮粒涨大,口袋崩裂,损失严重。冯深知控诉无效,采取果断措施,带上部分胆大年少的农民上街呼口号拦官员轿子,告诉粮仓索贿恶习。一时满城风雨,广传粮吏索贿,粮食霉坏之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不得不下令急收。事后,官府在蓝田捕人,冯大侠遇害。他的太爷爷便连夜逃亡西安,投奔同乡李松山。当时,蓝田人在西安当厨师的很多,市声称蓝田人为“勺勺客”。李松山是西安出名的“御厨”,人称他是“全勺勺把式”,专门承办高级宴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同光绪皇帝西逃,在临潼零口行宫停辇,陕西支应局将其介绍临潼知县施绍祥,他做的菜肴得到慈禧的夸奖,次日随驾入西安,为行宫主厨。经李松山介绍,太爷爷去了古北池一家豆腐坊帮忙。古北池的豆腐从唐代开始有几百年的传统工艺,在西安名气很大,全村人都靠做豆腐生活,日子过得比一般农户强。1911年武昌起义,张凤翙、张坊在西安积极响应,李松山带领一帮厨子参加起义,人称“火头军”。太爷爷便也加入到火头军中,作战勇猛,受到李松山的表彰。陕西军政府成立后,委任李松山为政府官员,他坚辞不受。只求支援他一批资金在西安开个饭馆,军政府答应他的要求。民国元年(1912),他在西安开设了“曲江春”饭馆。于右任为其题写匾额。李松山还在西安劳务巷创建蓝田会馆,接济来西安谋业的同乡。那一年,在李松山的帮忙下,太爷爷在西大街白露湾开了一家自己的豆腐作坊。
   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立足并建立基业,是他太爷爷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一篇人生华章。此后,他的儿孙们一代一代在这里生活繁衍,聚合离散,有南下江苏北上甘肃的,有在民国中执教南京航空学校的教员,有在甘肃武都为政的官员。他也绝不会料到,在他的孙子辈中还有参加革命的他的父亲。
   他更没有料到的是,由他建立的豆腐王国没有被自己的后代继承,而是落入了自己侄儿的手中。他的那个侄子也是在1926年刘镇华围城时靠卖他家后院的那堆发霉的豆渣发了家。当他爷爷陷身城外时,全家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当儿,聪明的侄子拉走了那堆豆渣。围城到7月时,城里没有了粮食,树皮、城墙砖缝里的糯米浆、观音土也都稀罕的时候,那发霉的豆渣也就卖到了天价。他父亲不无惭愧地说,人都饿疯了,成片成片的人倒下了,满城尸臭熏天,那个黑心的人竟然一小碗豆渣卖到一个袁大头。银元用板柜装着,摞了多少层不知道,要偷的人不取零的,一次偷拿一层,他也不知道。
  
   四
   从那时候,他爷爷长房长子这一门便每况愈下,他奶奶三十几岁上便守了寡,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她的肩上,自太爷去世后分了家,因为他爷爷是长子,便继承了老宅和豆腐生意。他奶奶拉扯着三儿一女于艰难竭蹶中聊以度日。当时刚成年的大伯便成了家中的强劳力,所幸还有一个忠诚老实的名叫王铎的长工,帮忙料理乡下的十几亩土地,农闲时便回来帮忙磨豆腐。后院连着豆腐坊,在一个由黄土和石块垒起的圆锥体平台上架着两扇石磨盘,用红胶泥粘住下面的那盘磨,上面的一扇套在一根实木的轴上,还有两眼一粗一细的洞,称为磨眼。边上固定一磨杆,连着骡子的套项,骡子一走,磨扇便轰隆轰隆地转了起来。磨齿间便流下奶白色的浆液,散发出有点苦涩的香甜的豆腥味道。他奶奶抱着他那还幼小的父亲,坐在磨子一边,往磨眼里加着浸泡了一夜的黄豆。奶奶盯着磨眼久了,眼睛困了便流出眼泪,他的父亲便一边用小手擦着她的泪一边说,妈不哭,娃听话呢。他奶奶便呲地一笑说,他娃知道疼妈呢。家中的那头骡子很是通人性,只要套上磨子,不待人吆喝就飞快的走开了。有时转得快能把人的鞋踩掉,王铎就走在它的前面限制它的速度。那头骡子就这样整日价默默地拉着石磨,奶白色的豆浆夜以继日地流淌着。他的大伯晚上害怕瞌睡误了点豆腐,就在两手指间夹一只点着的香劳作,瞌睡了,被香头烧醒,又继续干活。他的大伯也是一个诚实而又勤快的人,他念过几年私塾,一生恬淡,谦和处世,有着长子对家人的责任,单薄的肩上挑着一家人的吃穿受用。而他的二伯夫却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赌博、抽大烟,沾染了纨绔子弟所有的恶习,他的二妈虽说也是西安一家大酱园掌柜的女儿,可是无法忍受他二伯父那些毛病,便离他而去。二伯父的花销很大,便不时地向别人借钱,一年四季家里总少不了讨债的人。尤其到了年关,小年一过,家里总会有几个来讨债的人守在房檐下。那时家里的财政不是宽裕。奶奶镇定自若地坐在堂屋里,指挥儿女们料理年关的事情,过年要用的白面细米、蔬菜猪肉、白酒清茶、卷烟水烟、洋布绸棉、炭柴、灯油、手纸、笤帚、簸箕、针头线脑等,叫王铎赶上骡车装扎实,拉运到宅院门前一一搬卸到家中。媳妇们大扫除、做年饭、厨房里整天都是冒着雾样的蒸汽,飘出诱人的煮肉的香味。等到晚饭前,他奶奶便打发他大伯去把巷子里一个姓师的绅士请来,给每一个债主六个银元,师绅好言相劝,那些债主才怏怏不快地走了。开饭了,他二伯父也回来了,他的奶奶不说一句话,为的是过年讨个吉利。其实,他的二伯父那时已经有病在身,吃不下饭,经常呕吐,发烧。不久的一天晚上,他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静静地离开了大家。那时,大家只知道他有噎食病,后来才明白他得的是食道癌。大伯是卑微的,被他的爷爷起了一个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的名字,名生鑫,可在他的一生中却与金钱没有缘。他常穿着对襟短褂,头戴一顶黑丝绸的瓜皮帽,一双牛鼻梁的麻鞋噗哒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吆喝着,白露湾老樊家豆腐、麻绳子提不断的豆腐、双折晶交的豆腐皮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西安便聚集了许多官员、军人、学人、商人、演艺界名流。日本兵打到潼关,日本的飞机经常来轰炸西安,炸死了不少的人,古都一片惊慌。就在那时,大伯放弃了豆腐生意,参加到了抗日的洪流中,被推举为当地的保长,宣传抗战、组织募捐、派粮派款、动员轻壮年上前线,显出了非凡的才干。此后,他突然地发现,自已原来麻木隐藏的热情焕发了出来,他的眼中充满了抗日必胜的亮光。他知道现在的劳碌是为了民族的利益。那时,他就站在大巷子街口,站在那口甜水井和那盘石磨旁边,如果,他可以,他一定会说,他活在民众之中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又起,他便毅然辞去了政府的职务。重新打理豆腐生意。他卖了在举院门的铺面,用所得的钱在乡下购置了几亩地,谁知却被官司缠身,原来他买的地是骗子用伪造的假地契诳他的。不久那头骡子也得了结症而死了。家里人都舍不得吃肉,又怕人偷着吃,他大伯和王铎便趁夜色将它悄悄地埋了。为此,他的刚刚懂事的姑姑还哭了几天。后来,他的大伯回忆说,人应该吃一点亏,了解一下自己意志的坚强与薄弱,用发麻的舌默默地舔舐伤口,重新打造自己的魂魄。当然,大伯的原话是很通俗的,不像他这里如此书面而又挠舌。解放后,历经多次政治运动曾有人揭发说,他大伯当过伪保长。但一经调查,都悄悄地了无声息。后来他想,一是和党的政策有关即在抗日战争后脱离伪政权的不计历史问题;二来还是他大伯的口碑好。由此不得不佩服老人的远见与智慧。

共 15817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篇容量很大的家族史诗传奇,讲述了从清末民初到文革前,许三多家族错综复杂的兴衰变迁。以十三朝古城西安为依托,以上下百年四世人物为角色,以各个时代为背景,以一个豆腐坊和一口甜水井为参照物,详尽地描绘出不同历史条件下各代人的家世命运。清末,他太爷爷参加了抗清抗粮斗争和著名的辛亥起义,在西安建立豆腐坊基业,继而兴旺发达,此后,他的儿孙在这里繁衍生息,聚合离散,各行各业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去,组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分支体系。小说用平铺直叙的语言,并不夸张的情节,娓娓道来,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缩影;作者文笔精细,构思井然,不失为传奇力作。倾情推荐,感谢投稿。【编辑:梦外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09-06 21:30:41
  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时代性突出,人物个性各具特色。大赞出声!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16-09-07 06:13:28
  欣赏老师又一篇巨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营养卫士        2016-09-07 06:33:22
  小说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四代人,刻画了四个典型的时代人物形象,波澜壮阔的场面,犹如迎面铺开的一副描绘社会百态的“清明上河图”,具有详实可靠的史学研究参考价值。问好老师,欣赏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