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广仁寺(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广仁寺(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83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4发表时间:2016-09-07 22:58:56

城墙根下。
   走过街的一角,路边,一簇细竹里立着一块石,上刻“广仁寺”三个血红的大字,落款是“贾平凹”。对面,隔着红墙能看到大殿的金黄的顶……贾平凹题字,不在字有多好,而是字以人名,文化,文化人的文化,文化着的文化人。重檐翼舒,四闼霞敞,这是一处喇嘛庙,城的西北僻静的一隅,灰色高大的古城墙仄着臂膀拥抱着它……
   同一片天的那头,遥远的西藏,我看到,清亮的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高原摇曳着格桑花,一朵朵粉色的小花寂静绽放……风在呼啸着,匍匐在沙石路上,有人,一起一伏,用身体丈量着没有尽头的路……向前,向前,一步步向前,紫铜色脸庞的男女信徒们虔诚而平和的目光,朝着路的前方……这也是一种文化——信仰。佛给了你八万四千法门,你用这些离苦得乐的办法去修“世间圆满”去追求“即生成佛”,这或是解脱吧?在现世的苦难中期待着来世,用身体的曲卑去释放灵魂。朝圣之路的尽头,晨晖里,红衣喇嘛戴着鸡冠帽双手合十诵着经,虔诚的信民在摇着经筒……山上是布达拉宫,耸立着。
   这是一种文化。信仰成为习俗。宗教使世人麻木于现世的苦难,没有信仰却让世人在欲望中堕落……我不知道去如何选择,在西安明城墙的西北角,我仰望着广仁寺。这里曾是康藏大喇嘛进京朝见皇帝路过陕西时的驿馆行宫,后,康熙赐名为广仁寺,遂成喇嘛教格鲁派弘扬“缘起性空”学说的专门道场。
   我,再向前走去,阔绰的寺门两边是一座座白塔,区别于汉传佛教。朱红的寺门前,导游身后是一队游客,从他们嬉笑中可以看出,他们很滋润,很快乐……这,或又是一种文化——围观。广仁寺,寺内有一慈禧挂衣柏,那柏也怪,树干有着一排排的小孔,细细密密,如梳刺针扎,人们看个稀罕: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携满清朝廷西逃于此,栖息于此。当年,慈禧和光绪皇帝坐着骡子拉的车,一路颠簸,说是“西狩”,恓惶得紧。人和皇朝一起垂暮,那个说“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让他一辈子不痛快!”的老佛爷……大清还是亡了。清亡,广仁寺荒冷了一百年,重修后,已是一处旅游的好去处,每年的腊八施粥,每年春节的祈福法会,每年的十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纪念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成道日灯会……届时,这里人山人海,西安城里唯一的一座喇嘛庙,寺内钟号齐鸣,梵呗振耳,香烟缭绕……
   为何叫密宗?佛渡有缘人,密,不可宣。语密身密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我和佛隔着一堵墙。“嗡,嘛呢,呗咪吽——”,您,莲花宝,赐予我一切的遍知吧!
   佛哦,生与死,苦难和灵魂,现世和来世,欲望与困惑,爱与孤独……你能给个答案吗?文化人,旅游者,朝圣的人们,还有偶然走过你身边的我,在问。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寺庙的飞檐上铁马在摆动。
  
  
  
  

共 1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广仁寺,藏传佛教的喇嘛庙,曾是“康藏大喇嘛进京朝见皇帝路过陕西时的驿馆行宫,后,康熙赐名为广仁寺,遂成喇嘛教格鲁派弘扬“缘起性空”学说的专门道场。”历经风雨,也是慈禧和光绪皇帝避难的临时行宫。虽有佛光普照,但也没有改变清朝衰亡的脚步。当宗教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它的教义使人麻木于现实的苦难,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失去反抗与改变现实的宿命论的奴隶。所以宗教历来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禁锢人民精神的枷锁。当然,信仰自由,对于宗教存在的意义,也是有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作用。只要不成为反社会的暴力武器,那就是万幸了。达赖喇嘛就是利用宗教对西藏的影响,在境外兴风作浪,对国家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宗教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提到宗教,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此不再多言。广仁寺,在新时代又兴旺起来,成为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也是国泰民安的象征。感谢秦老师赐稿菊韵,让我再一次对宗教的寺庙产生了思考。【编辑 秦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孺        2016-09-07 23:02:11
  拜读秦老师佳作,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令读者眼前一亮!
2 楼        文友:叶雨        2016-09-07 23:04:30
  读了这篇文稿使我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大概是人们从善的多了,但愿是好事,让人间充满善良仁厚。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6-09-07 23:07:19
  谢领导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6-09-07 23:05:53
  谢谢秦孺编辑并留评,问好!
4 楼        文友:哑冬        2016-09-08 14:02:26
  问佛篇,作者对宗教的认识,是一位资深佛学家.有破不了的局和许多迷,才会有一些深度思考,总有莫名的失落却也爱莫能助!
回复4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6-09-08 14:20:04
  我读佛,哑冬读我,很欣慰,内心的磕问,朋友读出来了,谢谢,知音者,哑冬也!问朋友好!
5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6-09-08 14:19:28
  我读佛,哑冬读我,很欣慰,内心的磕问,朋友读出来了,谢谢,知音者,哑冬也!问朋友好!
6 楼        文友:荷溪        2016-09-08 19:58:37
  我想,去西藏,
7 楼        文友:荷溪        2016-09-08 20:04:25
  以前我总想,如果我去西藏回来,心肯定就能解脱了!或者,至少能看淡很多东西,可是我看完伯伯的广仁寺,心里却充满了惆怅,我看过仓央嘉措,看完后也是惆怅,也许,是我还没有想明白,得继续修行。
回复7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6-09-08 20:38:07
  谢荷溪留评,佛讲求自悟,其实,人是世间的人,佛也是世间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人却总放弃不了当下。问好朋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