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再上庐山(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再上庐山(散文)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4发表时间:2016-09-09 14:44:35

【柳岸】再上庐山(散文)
   这些年,每至春末夏初都要和老伴一起出去转一转,今年计划中的行程是赣北。
   早就有了再去一回江西的念头了,一是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曾在那里流浪过一个冬天。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经历过的那些场景仍常常在心头泛起,或许此行还能遇到几个曾经帮助过我的好人;二是听说那里有个庐山——西海——云居山风景区,很值得去游览一番。记得那年冬天曾上过一回云居山,过了二十多年后又在因公出差的途中上过一次庐山。至于说到西海,那时拓林水库才刚建成了一座土坝,山还没变成“海”,我只是在“海底”流浪了些日子,老是想去看一看现在的“海面”上是什么样子。
   因为年迈,跟不上旅游团的节奏,又为了图着一份自由,我们只能再当一回背包客。不过在眼下熙熙攘攘的旅游大军中,像我们这般年龄的散客已经不多了。因此,在到达九江的那天清晨我给亲朋好友们发了一条微信:“夕发泰州,晨抵九江,垂垂老矣,不知此生还能有几次这样的远行?”
   其实,江苏与赣北的距离并不远,中间就隔了个安徽。以前,长江边上没铁路,去九江都是从南京搭江轮,记得五等舱只有区区几元钱的船费。如果要乘火车就麻烦了,必须绕道上海、杭州至南昌,还要经过南边的鹰潭,要多花好几倍的钱。现在出行太方便了,从南京到九江几乎是走的一条直线。在家乡的小城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火车票,互联网已经将大千世界浓缩成一座小院。我们在一星期前就买好了从泰州至九江的卧铺票,连六天后的回程票都一并买好了。
   我们乘坐的K722次列车是从南通开往昆明的一趟过路车。这种K字打头的列车目前在国内算是最经济实惠的,与动车相比,只不过是要在车上多花费几个小时,却能省下一多半的车费,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并不值钱,因此,我们至今还没乘过动车。让人更觉得合算的是这趟车是晚上八点从泰州发车,凌晨到九江,正好在车上过一宿,两个人花了不足三百元,照样能睡觉,还省下了一夜宾馆的房钱。(呵呵,让你见笑了,这老头儿可能是精打细算惯了。)
   九江火车站好像仍然是在原址上扩建的,其规模已经比原来扩大了几倍,宽大的站前广场几乎与省会城市的车站不相上下。记得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那时九江只有一条南浔铁路通南昌,东西方向的客运主要靠长江客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九江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建成,这里才成了南北交通的枢纽。
   按照行前计划好的路线,今天不在九江停留,天亮后直接上庐山。庐山是这次游览的重点,准备在山上过两宿。记得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庐山之行,是从九江跟团上去的。那时在九江,庐山一日游的团费每人只有三十元(午餐自理),是名符其实的走马看花。因为上山的观光车在客运站发车,听说去客运站的公交要到七点以后才有始发车,此时时间还早,我们就进了一家通宵营业的餐厅吃早点,特贵,一小碗稀饭三元,一根油条两元,原以为江西的物价就是这么高,后来几天逛下来,并不是这情况,这是一家黑店。
   后来有个小老头听说我们要上山,他告诉我们有一辆庐山旅游公司的车昨天在九江过宿,可以带我们上去,车费跟客运站一样,每人十五元。上车后才知道原来是那个女驾驶员有个儿子在九江上学,她每天晚上都将车子开过来,早上还能带几个人上山,赚点外快。
   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进山口。庐山的大门票是每人一百八十元,我们照例是凭身份证免费进山,对七十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是各个景区的通例,只可惜到了这般年龄的人大都已经力不从心享受不起这种优惠了。与黄山二百三十元的门票相比,这里不算贵,因为这儿不但是一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而且还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景观。它浓缩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堪称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
   行前就从网上得知,庐山顶上的牯岭镇住宿挺方便,价格也不贵。在一家宾馆住下后才觉得果真如此。一间不错的标间,每晚才一百一十元。不过,后来却听人说,庐山上有每晚一万多元的豪华套间。
  
   二
   景区内公交车始发站离宾馆不远,每人八十元的的费用是对任何人都没有优惠的,听说凭这张车票可以在山上玩七天,随心所欲地往返于各个景点。不过,估计没人会一次在这里流连这么多天。对于我们这些免了大门票的人,觉得花这点钱也算是应该的,否则的话,平白无故地享受那么多的旅游资源和周到的服务也有点儿过意不去。
   第一天选择的一条游览路线不长也不短,估计四五个小时候后能回到牯岭的住处。这条路线就是先乘公交到花径公园,再从那里登山游览锦绣谷。虽然庐山上有很多景点,但这两处是游人必到的。
   花径公园在牯岭西南方向两公里处,旁边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山顶湖,听人说这个湖以前就叫花径湖,后来因为其形状酷似一把手提琴才将其更名为如琴湖。这里曾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曾被誉为“匡庐第一境”。传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即今九江)司马时,曾在一个暮春时节来此游览,其时山下桃花都已凋零,此处桃花正含苞欲放,他在感慨之余,留下了一首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园中有白居易草堂和花径亭等景点,传说亭中有一块巨石上所刻的“花径”二字是白居易的手迹。
   听同行的导游说,白居易草堂原名庐山草堂,亦称遗爱草堂,始建于唐代。现在的这座草堂是一九七六年按文献资料重建的。乍一看,形似成都的杜甫草堂,也同样是茅屋三间,门前有一石雕像,都是仿造的人工景点,有些雷同也是不足为奇的。堂内陈列着白居易的著作和他在庐山活动的文献资料。
   上山前,我们在湖边的石凳上歇了会儿。五月的如琴湖畔繁花似锦,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后来,我们又在山口的小卖部里买了两根可以伸缩的金属拐杖就跟着人流登山了。
   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庐山之行,我和我的两个同事是从仙人洞那头走锦绣谷的,这一次是反方向,仙人洞是终点。锦绣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向游客开放的,它是庐山大林峰和天池山的交汇处,海拔一千零三十五米,全长约一点五公里,全是蜿蜒于峭壁上的栈道。这里是庐山的一处观景绝佳处,碰到晴好天气,在庐山云雾的间隙中不但能看到九江全城,还能看到滔滔东流的长江!千百年来,这里曾留下了许多历代伟人的足迹,宋代王安石曾在此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家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陶渊明在这里吟诵过他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毛泽东主席也在此留下了大气磅礴的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上山后第一个景点是天桥。那是一块横空而出的巨石,形似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一次兵败至此,前有深渊后有追兵,突然天降金龙化成一座桥,才让他逃过劫难,成就大业。
   与黄山相比,山路不算十分陡峭,但走得相当吃力。记得当年正值壮年,走这条路并没觉得有多累,毕竟岁月不饶人,不服老不行。老伴走在前面好像比我灵便一些,但显然也是勉为其难。心想,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登山了。
   一路上走走歇歇,经过了险峰、采药石、人头石、谈判台、竹林寺等诸多景点,沿途用手机拍了好些照片(这次没带像机)。走到仙人洞时已经过了中午,天气很好,气温比山下低得多。我们在洞前的树荫下吃了点东西,还花十元钱买了两大杯热咖啡。
   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洞高有六七米,有十好几米的进深,因其外观形似佛手,故又称佛手崖。洞里有两处泉眼,俗称雌雄泉,终年不断,清澈甘甜。这里飞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颇有远离尘世之感,所以这里又是道家的洞天福地。传说,正是因为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才将佛首崖改为仙人洞的。洞内有一石制殿阁叫“纯阳殿”,殿中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雕像,殿前有一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在洞的右侧还有一所挺气派的道观叫“老君庙”。
   离仙人洞不远处有“访仙亭”和“新访仙亭”。据说,民国时期,在一个月明星朗的夜晚,蒋介石、宋美龄和马歇尔曾在此品茗赏月,他们闲坐亭中,看奇峰吞月,星斗闪烁,悠然自得,惬意非常。
   回到牯岭街时已是下午,我们在一家不算小的饭店里吃了一顿饭。还点了一道庐山的名菜,喝了点酒,那道菜叫“石鱼爆蛋”,听说石鱼是生长在瀑布中的一种极细小的鱼,味道挺鲜,有点像家乡的麻虾炖蛋,其实那种“鱼”也比麻虾大不了多少。
  
   三
   第二天选择的线路是:从芦林湖畔上山步行至电站大坝,再从那里乘缆车去石门涧景区,然后再根据体力情况,走到哪儿算哪儿。
   芦林湖是庐山上又一个较大的山顶湖,位于牯岭西南方向,海拔一千零四十米,有一条大河与北边的如琴湖相通,河上有座芦林大桥。湖边有条山路可通至黄龙寺、三宝树、摩崖石刻、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景点。
   山路上人不多,一路上密林遮日,十分凉爽。说是上山,其实大部分路段是往下走。路程好像不算远,但我们却花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走到万山环抱中的黄龙寺。这里是庐山上惟一的佛教活动场所,老伴在庙门前请了十元钱香烛,她有点信佛,习惯逢庙必拜。其实到这里来的人大都是为了看那庙门前的三棵古树。
   听庙里的僧人说,那三棵树已经有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树龄了,因为是黄龙寺的庙堂之宝,故称三宝树。我们在浓荫蔽日的树前拍了好几幅照片。算来距离上次来这里已经隔了近三十年,那树好像还是老样子,树高约四十米,粗约需四人合抱,它们依然是像慈祥的老人那样的荣辱不惊、从容淡定。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慨万端。虽然二三十个寒暑足以将人青丝变白发,但对于这三位一千六百多岁的老者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
   在黄龙寺的西北方向不算太远的地方就是黄龙潭瀑布。人还没走到那儿就听到了哗哗的水声。近前一看,只见一股急流从十多米高的崖上跌下幽谷,发出悦耳动听的涛声。游客至此,纷纷下去洗手,听人说此处又名“好运泉”,在此洗手能得到好运气。在黄龙潭东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瀑布叫乌龙潭。这里是传说中的乌龙栖居地,潭上有一排六米多高的断岩,水分五股落入潭中。虽然看起来瀑布的落差不大,但其形式十分美观。据说电视剧《西游记》中有不少镜头取景于此。
   过了乌龙潭,山路平缓了许多。路边还有一条山间小河,河边树木葱茏,山花烂漫。偶遇水面开阔处,可以从河面上看到两岸青山的倒影,令人心旷神怡。据说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徜徉于山水间,留下了“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名句。
   临近中午时,我们到了庐山电站大坝。这里是庐山东西旅游线路的分界点,又是一处交通枢纽,从这里可以乘公交到山上任何一个景点,也可以乘缆车去西边的石门涧景区,往西还有一条通神龙潭的山路。我们在那里歇了会儿,花三元钱加了一大杯开水,吃了些随身带着的点心就登上了缆车。
   从旅游图上看到,石门涧那边有一座横跨山涧的悬索桥,过了桥有条山路可以走到大天池,沿途还有卧龙松、龙首崖、文殊洞、文殊台等景点。大天池那边有公交站,可以从那里回牯岭。如果体力充沛,那里还有一条山路至天心台、天池塔、圆佛殿等景点,这是一条上次没走过的路。
   下了缆车就看到山脚下的那座悬索桥。下山的路十分陡峭,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在陡坡上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是挺难的。好不容易走到桥头时,正好遇到一支旅游团队在树荫下休息,我们也就坐下来听了会儿导游的讲解。原来,这是一座桥斜拉组合的铁索桥,是一九九三年才建成的,有了这座桥,庐山的众多景点就连成了一线,又能让游人近距离地看到铁船峰和石门的雄姿(两山夹一涧谓之石门)。那支二十多人旅游团中大多数是中年妇女,数领队的导游最年轻,她们是从大天池走山路过来的,大都疲惫不堪叫苦不迭。听到身边有个稍年长一点女人问导游:“下一个景点去哪儿?”导游告诉她:“等会儿上山乘缆车去电站大坝,再从那里去三叠泉。”那人又问:“还有这么难走的山路吗?”导游笑了笑对她说:“三叠泉那边的路比这一段还要难走一些。”大家听了都觉得有些无奈。
   后来,我跟老伴商议了一下,估计再继续前行至大天池会吃不消,于是就决定放弃,仍从原路乘缆车回电站大坝,再从那里乘车回牯岭。听人说,离悬索桥不远的将军河下流有石门瀑布和青龙潭两处景点,我们就想就近去那儿看一下再回缆车站。后来看到通往下游的下山路同样十分陡峭,怕回来爬不动。有个当地的环卫工人也劝我们别去,他说,你们已经看过了黄龙潭和乌龙潭,大同小异,没必要去。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我们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向来时的缆车站攀登。

共 1349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再上庐山》是一篇游记散文。如果是青壮年游庐山,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可是,七十多岁的老者,作为背包族再上庐山,游遍各个景点,能有此想法,并能付诸行动,的确令人钦佩,尤其令一些出不了家门的、凡事拿不定主意的年轻人人艳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许多人的梦想,作者和老伴两个老人却毫不迟疑,说走就走,在朋友圈发的微信“夕发泰州,晨抵九江,垂垂老矣,不知此生还能有几次这样的远行?”更是令人感动。作者一路的艰辛、劳累自不必说,期间的收获更是多而又多。作者是一位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良善正直的老者,一路的见解和处事方式可见一斑。散文按旅游的路线展开,一路走,一路说,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了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厚、风光奇险秀丽的庐山风光。行文流畅,思路清晰,所观、所感流注笔端。多处采用对比的方法,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瞬息的变化和庐山作为一个风景区独特的魅力。一些旧址的介绍,更是让人获益多多,引人心向往之。感谢作者如此用心的大作,感谢赐稿柳岸,柳岸推荐赏读!【编辑:异乡的默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9-09 14:45:32
  欣赏文友力作,写作快乐!祝在柳岸收获多多!秋安!
2 楼        文友:老百        2016-09-09 17:40:26
  同样写庐山,
   李白使用具象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形象生动,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而苏轼使用艺术抽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跳跃飞动,可谓“舍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李白是从“遥看”这一个角度摄取画面,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苏轼则从“横、侧、远、近、高、低”等多个角度组成蒙太奇,庐山的景色到底如何,他并不具体去写,而只是传达出自己的意绪和感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9-10 19:21:50
  谢谢老路对拙文的高评与鼓励,辛苦你了,问你好。
回复2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9-10 19:24:23
  谢谢老朋友的关注与鼓励,问好,奉茶。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9-10 13:26:08
  欣赏苏中老农先生的精彩游记散文,为这篇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9-10 19:26:17
  谢谢社长鼓励,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