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澳门往事(随笔)

精品 【山水】澳门往事(随笔)


作者:白说废话 秀才,108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1发表时间:2016-09-19 20:22:45


   西方殖民史并不总是刀剑林立,有时欺骗也能获得一块地域。从非洲的好望角和到亚洲的马六甲,很多殖民地都是用不值钱的玻璃珠换得的。晶莹多彩的玻璃珠,迷惑了当地酋长和土王的心智,以为是天下至宝,值得用最宝贵的土地来交换。既然不用付出高额代价,再跋扈血腥的征服者也会选择和平。欧洲最早的殖民大国葡萄牙,开始是用武力挑战中国,但接连遭到屯门之战和茜草湾之战的败绩后,就改变策略,以欺骗手段占据澳门,达到了在远东立足的目的。
   当然,中国还没有这么浅薄,几颗玻璃珠骗不了饱读诗书的官员。虽然那时中国还生产不出玻璃制品,但在儒家眼里,舶来品纯属奇技淫巧,只会让人玩物丧志。葡人也没想用这种小孩子伎俩,与中国人比智商。十六世纪的明朝还站在世界之巅,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慢。屯门海战之后,强势的明政府下令,凡发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一律击毁。可就有一艘遭遇风浪的葡萄牙商船,冒险驶进澳门。船主哀求香山县官员,借一块牛皮大地方晾晒海水打湿的货物。外乡人的可怜相,骗取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同意他们暂时落脚。谁知他们取出牛皮,剪成极细的牛皮丝,圈住了半个澳门。
   当时澳门地广人稀,只有几个小村庄,谁也没有把半岛南部荒凉的涂滩搁在眼里。葡萄牙人于1553年骗得这块土地后,又贿赂地方官员,逐渐定居下来。明廷虽然有主驱派和主留派之争,但由于后金(满清)兴起,北方边境告急,不愿在南方多惹麻烦,此事不了了之。作为骗来的土地,葡人没有名正言顺的底气,只能用贿赂的手段保住居住权。
   1572年,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让葡人居住合法化了。当年底,葡人向海道副使送上贿银五百两时,被其它官员看见,翻译急中生智说是地租银,海道副使也只好将银子送交国库。自此贿赂变成了地租,一直交至鸦片战争时。1849年,葡萄牙才借中国狼狈之机,重新签约,把澳门变成殖民地,并把辖境扩展到整个半岛。实际上,葡人在澳门谨小慎微的心态一直未变,上世纪60年代,葡萄牙外交部长诺格拉的一句话,将葡人在澳门的弱势统治表露无遗,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成为过澳门的人。我们一直得以生存,全赖中国方面的良好意愿。
   不合法的澳门,却有合法的管理。起初是葡人自治,1623年,里斯本派来第一任总督。澳门因其发展快和对西班牙不屈服,被誉为天主圣名之城。在香港繁荣之前的两百多年里,澳门不仅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也是殖民者入侵远东的情报中心,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转站。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思潮和科技,都打这里周转,去到咫尺之近的广州和万里之遥的紫禁城,扮演了西学东渐的重要角色。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华夏文明成就,也是通过澳门远播欧洲,助力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然而,地广国富的中国是香馍馍,一直为殖民国家所垂涎。自从宋元时期火药传到西方后,西方各国的武器不断发展更新,十七世纪火枪即被广泛应用了。于是,一些心怀不轨的国家以澳门为跳板,用进贡的名义,把最新式的武器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展示在清朝的君臣面前,以试探中国的虚实。
   被郑成功从台湾赶走的荷兰人不甘失败,二十年后又取道澳门,出现在天子脚下,献给康熙皇帝一把蟠肠鸟枪,以此炫耀他们的军事实力。蟠肠鸟枪不过是一把单发步枪,杀伤力有限,比大刀长矛强不了多少,可它代表了武器发展的方向,给冷兵器判了死刑。荷兰使者演示了操作过程,然后略带微笑地环顾大清君臣,面容里藏有道不出的自负。
   康熙不一定有这个认识,中国当时也确实没有这种火器,然而,使者的态度刺激了他,他冷冷一笑,不屑地说,这算什么稀罕物,天朝多的是。你回国的时候,朕送你十把。一席话,打掉了使者的傲气,尽管使者心里不服,还想等着看康熙的笑话,看中华帝国的笑话。
   康熙在信口开河吗?一个皇帝的金口玉言可开不得玩笑。康熙有底气,中国虽然没有这种武器,但中国有制造武器的天才。把这种武器拿去仿制,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个人叫戴梓。
   几年前,康熙平定三藩后为康亲王庆功,也特地召见戴梓。戴梓曾进献连珠火铳给康亲王,在征讨耿精忠时大显神威。连珠火铳能连击二十八发子弹,称得上是冲锋枪,在冷兵器时代可以横扫一切。可惜他没有把制造方法献出来,而是藏器于家。中国文化里传统的仁慈思想,让他对这种大杀器忌惮莫深,生怕流传于世,而受到断子绝孙的报应。康熙也没有逼他献宝,作为自幼攻读儒家文典的君主,虽然强势凌人,但在坚硬的心脏里,也有柔软的一角,装着对天地的敬畏。
   康熙不仅没有责怪戴梓,反而更加器重他,授其翰林院侍讲官职,入南书房,并命他参预纂修《律吕正义》。《律吕正义》是本音乐百科专著。这对戴梓来讲,也不算不务正业,他不仅幼年就是机械和兵器发烧友,也当过文艺少年。他的一首《云岩飞瀑》七绝,以其雄浑和逸情的交融,被时人所交口称赞:
   倚天迭巘势难攀,望似奇云不似山。
   终古晴雷天上落,一枝藤杖伴鸥闲。
   这次荷兰使者作难,康熙第一时间就想到戴梓。戴梓也不负君命,仿造出十支蟠肠鸟枪,为康熙长了脸面,也为帝国保全了体面。然而,他一支也没有多造,康熙也没有要求他把制造方法送到兵工厂批量生产,以装备禁卫军和八旗子弟。兵者,国之大事,只能不得已而为之。有冷兵器足以保卫国家安宁,何必又用杀伤力更大的热武器来多造杀孽。别把统治者看得太冷血,他们更愿意享受太平盛世。西晋统一三国之后,就解散了全国的正规军。这是历史上唯一不要军队的统一王朝,没有浩大的军费支出,成就了经济繁荣太康之治。可惜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连治安也缺人手维持,爆发了八王之乱。
   中国不重视火器的发展,其原因不是不能,而是不愿。火药都是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的使用方法,难道难得倒中国人?同样从澳门入境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吹嘘他的国家发明了一种冲天炮,威力无穷。康熙要他仿造出来,他用了一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没有成功。戴梓了解了其原理,只用了八天功夫,就打造出相当于现代迫击炮的大炮。校场演示,弹无虚发,康熙大喜之下命名此炮为威武大将军。这种大炮装配部队,日后在平定准格尔之乱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因此,戴梓得罪了南怀仁,埋下悲剧的祸根。
   南怀仁是清初极有影响的传教士,为西学东渐作出了重大贡献,人品应该是不差的。不知是不是南橘北枳的缘故,染上中国官场的通病。嫉妒心令他坐卧不宁,非得除掉戴梓才能安枕。他上疏诬陷戴梓私通东洋,康熙不察,将戴梓流放到白山黑水。戴梓出狱口占一诗,流露出无限的家国之痛:
   已解囹圄困,翻生离别伤。
   遥凭南去雁,不死慰高堂。
   作为兵器专家,戴梓生错时代和国家。以他的聪明才智,本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武器,为国防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却因道德文化的缘故,他和康熙都犯了短视的毛病,放弃了高端武器的开发和使用,致使中国在热兵器发展上一步步落后于西方,最终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恶果。如果他们能预料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会不会改弦易辙呢?
   不会。
   落后不一定必然挨打。如果这个因果关系能够成立,世界早就被强国统一了,哪来越来越多的独立国家。况且历史上的中国,大多数时间领先于全球。即使在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还是让世界各国不可小觑的巨人。按照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只要没有外患发生,中国也会走进现代社会,也会发现原子的秘密,也会造出核电站,核动力商船。甚至核动力飞船,恰恰不会造出核武器。因为这种毁灭一切的大杀器,违背了中国人天人一体的的终极信仰。今天中国人被迫造出原子弹,只是为了现实的生存。向世界宣布不首先使用它,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民族的传统道德。
   武力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方面,不能说不被重视,但在文化传统里,不能用其极。战国时期白起活埋四十万赵国降卒,受到几千年的谴责。因果报应永远存在,在明代,还有被雷打死的牛,身上显出白起二字。在敬天敬地敬祖先的袅袅青烟里,没有出现过像阿瑞斯一样的战神影子。唯有一个关羽以武入庙,人们钦佩的却是他的忠义,更多的时候,敬奉他的人把他当成财神。
   戴梓过了三十年流放生涯,靠写字卖画谋生。幸而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样样精通。七十七岁遇赦南归,不久即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他的存在和去世,并不能挽回或者加速中国的颓势。一千个火器天才戴梓在世,也改变不了民族心理。火器落后只是一个枝节问题,即使没有戴梓了,也很容易解决。巨人身边就是小小的葡萄牙,它对中国一直是诚惶诚恐,百依百顺,找它要几个新式武器做样品拿回来仿制,它还不是屁颠屁颠送来。要知道,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枢纽,也是欧洲先进武器的展览大厅。

共 34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澳门往事】作为兵器专家,戴梓生错时代。以他的聪明才智,本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武器,为国防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却因道德文化的缘故,他和康熙都犯了短视的毛病,放弃了高端武器的开发和使用,致使中国在热兵器发展上一步步落后于西方,最终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恶果。虽然戴梓是忠于满清的,而且立过大功,这才得到康熙的接见和提升。即使这样,过度精明的康熙仍迫害这样有潜在危险的汉人。这样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专家的结局是可悲的。给人一种痛彻心扉的深切感受。康熙为了一己的利益,因为一个可能的潜在危险,不但扼杀天才,而且使中国武器的发展停滞不前。这些往事背后的故事,揭开一些内幕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文章含蕴深广,笔法率直,风格冷峻,用典精妙,为世人以警钟长鸣。感谢赐稿山水!力荐赏阅!【山水神韵编辑:gaogao高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922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gaogao高原        2016-09-19 20:25:11
  为世人以警钟长鸣的好文章。问好白说废话老师!秋安!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2 楼        文友:禾钧天        2016-09-19 22:36:30
  文章给人耳目一新。作者对历史及进程,条分缕析,娓娓道来,透彻的解说前因后果,对国与国和人文、义理,都作了详尽剖析,阐释非常独特,让我们感知到了真实的历史与人文精神实质。作者之真知灼见,远胜过司马迁。这是我看到的中国迄今为止有关史实的最好的一篇文章!感谢作者的大智慧,中华民族复兴有望!赞,点赞,并祝福!
-v 诗帅剑与酒,人物数风流! v-
3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6-09-20 08:47:51
  拜读。学到了很多堪称精髓的东西,受益匪浅!问好白说废话老师秋安!创作辛苦!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4 楼        文友:温柔侠心        2016-09-20 19:15:41
  我最喜欢这句话:中国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一段历史,一段警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5 楼        文友:宏声        2016-09-23 05:36:47
  该文虽短我欣赏了赞不绝口。文章不论长短,长文短文质量优都是美文。向远方的作者问好,相聚大型文学网--江山文学网是缘份,祝老师万事如意!宏声又去欣赏老师美文。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