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小芋》笔记

编辑推荐 读《小芋》笔记


作者:林志刚 布衣,34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3发表时间:2016-09-20 15:32:36
摘要:下乡老师的新作《小芋》让我久久难以释怀。小说的主题及文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等,都在作者笔下显得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前后贯通。其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都相当不错,在“伤痕文学”中堪称上乘之作、用心之作!

读《小芋》笔记 下乡老师的新作《小芋》,让我久久难以释怀。小说的主题及文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等,都在作者笔下显得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前后贯通。其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都相当不错,在“伤痕文学”中堪称上乘之作、用心之作!
   《小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小青被下放到安徽歙县一个叫李家坝的山沟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结识了当地农村姑娘小芋。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俩人之间萌发了原始的爱,那爱来得自然而纯朴,热烈而真诚。然而,由于小青母亲在来信中的极力反对,导致这对恋人最终是“棒打鸳鸯散”的结局。平铺直叙式的讲述,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故事中的人物,也从画面中走了出来,给人以直观的立体感和存在感。
   细读进去便不难看出,作者是以这段城乡青年之间的恋情,引出以“十年动乱”为背景、对当时社会大环境的讲述,并延伸至作者对那个荒谬年代所发生的事件,给予深度剖析和有力鞭挞!揭示了那段不堪的历史虽不堪回首,但却万万不能忘记,否则,会让悲剧再度上演!这是小说的精华所在。
   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形象、行为、心理、心态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腻而自然的描写,极具典型性并形成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如对主人公之一小芋的描述:“门楣下倚靠着一个姑娘,静静地看着我,眼睛里像有一股水在流动。山里的阳光从山墙上反映下来,映亮了她的头发,两条短短的小辫,和着她的脸庞,看着是那么漂亮,那么匀称。”
   “开门的姑娘又走了出来……眼睛偷偷地瞄我;白晰的脸颊,和着玉米的金色,一会儿一会儿的绯红。”
   “小芋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那;淡淡的光线,古旧红木的反射,使她的衣服抹上了一层朦胧,她清秀的脸庞有点泛白,美丽的像观音。”
   “……她忧郁的眼神里,总是含着满满的希望,装着满满的担心,叫人决不忍推开,因那就是一种罪恶……”
   “晚风里的小芋啊,还是那么亭亭玉立;柳枝下,还是那么楚楚动人。夕阳是这么顾惜她,胭脂一般淡抹上她动人的脸庞,灵眸一笑,她依然美丽。”
   一个鲜活、可爱的农村姑娘(地主的女儿),好像就站在读者面前,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又如对“直溜”的描述:“队长的名叫李泉,大伙儿都叫他直溜,大嘴巴子,真有半寸厚的嘴唇,三十三岁了,也没说上个媳妇;常常见他和妇女们说话,说说就嘴巴子抖起来,还流哈拉子,直溜溜地滴……”
   “直溜……他的农活特好,又精明能干;队里有两个石灰窑,而他对公社却说只有一个,隐瞒了一个,就是为村里的乡亲们谋点儿福利。”
   “直溜好像总是远远地看着我们,抖嗦着两片厚嘴唇,往下滴着哈拉子。”
   “书记儿子又这么一搅,猪肚里的东西‘啪啦’下全落地,落在直溜和老地主的脚下;直溜的鞋不知什么时候飞了一只,黑黑的脚丫子,又委屈又害怕地一伸一缩。”
   “四个人依旧绑在那儿,直溜垂着头,像是睡着了,鼻涕挂在鼻尖上,坠成了一条线;风儿吹来,银光闪闪地来回晃着……”
   “……他的脸部表情是诚恳的,那笑容并不是虚假的;我感到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爱,暖和而害怕。那细眯着眼里的神味儿,似乎已经稳稳地逮住了你:小子,你往哪儿跑。而我的脸部表情,就是光光的场圃,像僵硬的灰土;心里早已是矮了一大截。”
   “……直溜愤怒啦,杵出来的厚嘴高高扬起,活像当年他宰的那头猪。他双手‘哗啦’一下撕开了小芋的衣衫,露出了她白白的胸脯……。”
   “直溜回来也不安分,到处跑钱。有人说他是骗子,喜欢拿外面的事儿唬人;直溜说,你们都是井底的蛤蟆,没见过世面。可是,七弄八弄地他办起了一个水泥厂。几年过去发了大财,水泥卖到东南亚,县长见了他都哈腰。他见了人就说,我没钱,去过南边吗?深圳广州,那才是钱兜兜的呢!”
   “……后生们说他残了,酒驾,出车祸锯了一条腿。每天早上场圃边晒太阳……”
   直溜的老婆小芋(小青的前女友)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个男子汉,有责任,有担当。”
   小芋的父亲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仅凭下面这段文字,一位刚强而内敛的老人赫然在目!
   “小芋的爸扶着那百年的老杨树,低头看着两个孩子,抬头似乎就看见了妻子,金色的光照里,她搂着两个女儿在哭;他伸手去搀她,却扑了个空。支撑已经没有了,他再也没有力量了。他蹲在工作队给他们留下的六亩地边,双手捧起黑黑的泥土,呆呆的傻傻的;看着大水碾子慢慢地转着,像要断了气似的吱嘎着……”
   作者对小说中环境的描写十分细腻,如:“晏公镇的历史很久,听说是明代就有了;两里路那么长,房子都是黑色的小片瓦儿,灰灰的砖墙,木格栅的小窗户;大青石板铺就的道儿,溜溜地伸过小镇,暮晚的一抹夕阳落下,小镇被照的金黄,也映到了那几块石板路,进了一家半掩的门儿。”
   “顺着河边,山里的青石块儿铺成的小路,我找到了小芋家。门前几棵杨柳,柳枝几欲垂到水面;清一色细砖砌成的围墙外,若大的一个场圃,打扫得干干净净;站在场圃上,眼睛翻过围墙,可以看到她家的楼上一层,青瓦下的木窗格子,瓦的尽头还雕着花。”
   “……小芋家刚好在村尾西头,山豁口那一道夕阳过来,抹在她家屋顶上,穿过杨柳停在院子里;烟囱里吐出的炊烟,慢悠悠地升起,又轻悠悠地落下,白绸子一样,绕在村舍的瓦上山墙上。”
   “进了小芋的家,就是一个大院子,当间是一个天井,四个角上顶着四个地儿。进门左右是两个厢房,堆着农民的家伙什儿;天井左右空空的走廊,天井的尽头就是厅堂;八仙桌八仙椅,一抬头是主席像,那上面规规矩矩写着四个带金粉的字儿:万寿无疆。顺手边是厨房,反手边就是上楼的梯儿,上了那梯子,就可以到小芋的房间了,那楼梯的阶儿,叫我心里暖暖地想往了好久。”
   “……老人坐在太师椅上,在主席像下;西边的夕阳从那像上反射下来,落在他的脸上,落进了那一道道皱纹,一道道岁月的沟坎里,好像在和他一道叹息。傍晚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和主席像被抹上了一层蜡,焦黄焦黄的。”
   “对着门的是一张长长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八吋的相框,玻璃后面的照片,背着光看不清楚,像是两个人的半身合照;桌子上方的墙上,贴着毛主席和一群少年儿童的年画,老人家无比慈祥的目光,看着小芋,看着我,也看着那相框里两个人的合影。”
   “激动而又兴奋的情绪,从每家每户飞扬出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升腾;它随着人流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里弥漫,在人心里肆无忌惮。好奇,新鲜,刺激,把人从饭桌旁,从教室里,从田地里,从商店里,从作坊里招引出来;在新郎新娘的喜庆里,在没有底线的羞辱里,无所顾忌的暴力里,寻找到了感官的最高刺激,得到了心灵里的极端享受;此时此地,失去了人性道德的路,竟然是这么的宽阔,这么的叫人开心快乐。”
   “……车窗外的景色却是日新月异。没有了草棚土墙,没有了褴褛的公路。大建设的疯狂,真是摧枯拉朽。道路两边我曾经熟悉的低矮建筑,以及古村旧祠已是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摩登的高楼,道路的立体交错。现代化就是这么无情地摧毁了过去……”
   “……整个镇子被修缮得焕然一新。那高高的山墙脱去了斑驳,洁白高耸。百年的黑色瓦片还是静默无语,脚下还是岁月的大青石板,光滑粗糙的沟痕里,留下一代一代的故事。那门墩忠实地守护着黑漆漆的大门,山墙上的光反映下来,台阶一片晃晃的青色。屋檐下,窗棂上,那雕花脱了尘螨,果黄般的簇新,经年的原汁原味的韵色依然炫亮……”
   作者对故事情节的描写更是“精耕细作”,令我感觉事情就好像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如:“我喜欢在小河边柳树下拉二胡,我拉得不错,是市红卫兵宣传队的首席。月上柳梢头的时候,小芋在小河边洗衣,我就沉醉在自己的琴声里。常常是她停了手里的棒槌,入了迷;一件衣服在水面上漂了下来,那是我的衬衣。”
   “一次,在那深深的巷子尽头,我拉住了她,她紧紧地攥住我的手,就再也没有松开。”
   “……我们常常去镇上,装着不是一道的,就这样一会儿你看看我,一会儿我看看你。”
   “……我们也去小溪边撒撒野,我一下就跳过去啦;她也不顾一切地跳,跳进了水里,我拉她,她顺势就倒在我的臂膀里。”
   “……后来干脆,什么都不管啦,我和她一道走在村子里,紧紧地挨着;一道去上工,一道下工;拉着她的手,在开满油菜花的地里,一个劲地疯跑,她笑着喊着,慢点,怕有花蛇呢。”
   “……小芋紧紧地依偎着我,她在发抖。‘冷吗?’我说,她抬起头看着我,眼睛比静下来的溪水还要透澈。”
   “……不远处有了人声,像是一大帮人朝这儿走来。老地主的脸色马上退了红晕,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白了。他看到了大队书记,身后跟着八个人,一人一杆半自动步枪;还操着步子,神色庄严,像是去升旗。书记右边就是妇女主任,他老婆;左边是贫下中农协会主席,他儿子。一帮人来到当院一站,书记要了老命似地一吼:“老东西,你是半夜的那东东哇!来了硬劲了……”
   “两个民兵上来,把那猪大肠捧起来,直接地就套在小芋姐姐的颈子上,缠绕着脖子一圈一圈的;那猪肠冒着热气,发出阵阵的臭味。姐姐已是披头散发,打破的头上流着血,血滴在猪肠上,滴在地上;猪肠里挤迫出来的粪,又盖在血上。书记儿子又继续使刀,把个猪的尿泡又剜了出来,一刀挑破,猪尿四溅……把尿泡割了个洞,也是直接地套在小明的脑袋上。此时的书记大手一挥,号召似地宣布:“给他们办喜事,游街……”
   “民兵们用脚踢她,她倒向小明;小明已是一半被拖着。她一个趔趄,脸儿朝下栽在青石板上,血从牙齿里嘴里缓缓流出,震耳的口号声随即响起,淹没了小明的呼唤;她侧歪着头,费力地用下颚依着路面的青石板,向小街的深处望去;阴暗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她看见了妈妈在对她笑,向她走来,张开了双臂。”
   “……没有被炸死的人,从队部里跑出来,火光的映照下,有三个人天王一样地站在门口,每人手里一柄利斧,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砍杀着每一个逃出来的人。一时,惊恐和激动,痛快和痛苦,解脱和陷入,聚拢和释放,都交织扭曲在鲜血里;在这你死我活的缠斗里继续,继续着这古老的血腥……”
   作者对运用“拟人化”方式描述自然景物时,也是十分老道,如:“新月就那么悬在天上,明净的脸儿,朝着这大山野,村庄,河沟,那停下来的水辗子,看着我们俩,新月在笑。”
   “楼梯发出了令人心疼的呻吟,百年褪旧的楼板,费力地支撑着小芋,小心翼翼地托着她的步子,托着她的心思……”
   “……风儿夹着焦心的呼喊声飘进树林里,钻进沟野里;颤巍巍的瘆人……弱弱的斜阳,不忍心地映着她苍白的脸……”
   “……白色的云朵儿,托起了瓦蓝瓦蓝的天,迟熟的晚稻,一阵欢喜的浪儿,掀过一阵朗朗的笑声。那小路傍着小河,喜滋滋地伸过了稻田,去向宴公镇,去向红村……”
   “……那猪前挣后蹬,威武雄壮地嚎叫着,做一次最后的斗争。”
   “……几只喜鹊扑啦啦地高飞上天,看着这个美丽的村子,欣赏着初秋的景色,看着世世代代善良的人们,热热闹闹地向宴公镇涌去。”
   “……美丽的大山里,晏公镇静静地卧在那,像一个午休的贵妇低垂着眼帘。她变了,却是依然的旧时模样……”
   “……夕阳是这么顾惜她,胭脂一般淡抹上她动人的脸庞,灵眸一笑,她依然美丽。”
   作者对小青爱恋中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纠结,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描述,实际上是对那个摧残人类灵魂的年代,给予的无情鞭挞。如:“誓言,赌咒,爱;在利益、原则和现实面前,原来是这么苍白,这么的不是东西。”
   “几十年了,心底的东西挥之不去。有时我是故意淡忘,但却是愈发浓烈。有时我刻意忆起,撩起的痛苦又让我几欲逃遁。我找过无数个理由,为自己的良心开脱,却更是沉疴一般愈发缠身。我把美好的回忆用来得意自己,把行为的可鄙推诿环境。把自己的残酷,释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用自己的成功,来掩盖自己的肮脏,去涂抹别人的美好善良。”
   “我的心里阵阵的纠结,阵阵的绞杀,两个原始的爱,为什么这么不可调和?为什么非得制造出一种人间没有的恨?把炽热的爱和这种恨放在一起,把真实的美和丑同呈人间;把善和恶无数次地颠倒,让道德和利益赤裸裸地相见;历史的绞肉机,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
   “她哭了,像风,像流水那么畅快清澈;对着我,一个她深爱的人,尽情地哭着。而我,一个男子汉,仍然把那深深的可耻藏在心底。”
   “我看看我那自豪的宝马车,那里面的五百万人民币。对她算什么呢?能弥补她的苦难?能治愈她的伤痛?能抹掉我的卑鄙吗?!”
   “十年动乱”是我国历史上一块不忍触摸的伤疤。一九八一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的核心,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和评价。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近代西方哲学界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犹太裔荷兰籍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有句名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研究过去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能忘记过去。《小芋》所提示给读者的就是: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有可能再度倍受伤害!

共 53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芋》这篇小说我还没有读过,但从作者的这篇赏析文章中,我又对《小芋》这篇小说充满着向往。文章对《小芋》在写作上的成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其中包括对小说在人物的语言、形象、行为、心理、心态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腻而自然的描写,称赞其极具典型性并形成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文章高度肯定了作者对故事情节的描写,更是“精耕细作”,作者对运用“拟人化”方式,描述自然景物时的生动,以及作者对小青爱恋中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纠结,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描述,实际上是对那个摧残人类灵魂的年代,给予的无情鞭挞。文章认为,《小芋》所提示给读者的就是: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有可能再度倍受伤害!文章语言流畅,叙述自然,赏析到位,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9-20 16:10:16
  很喜欢这篇赏析文章,欣赏了,问候林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林志刚        2016-09-20 16:49:20
  谢谢武戈编辑辛勤编辑!谢谢您对俺的“笔记”给予深度理解和支持!谢谢您的编者按语!写得好!祝一切都好!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9-20 23:06:31
  真的写的好,向林兄学习。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下乡        2016-09-21 01:38:07
  谢谢林老师:
   你能如此费心地读我的小文,并给了我赞扬鼓励,真是由衷的感谢。
   我确实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去告诫如今的人们,把过去忘记就是忘记社会发展的基石;就是对民族的浮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不负责任。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中依然有人刻意地去回避这段历史,我们的年轻人并不知他们的国家和社会在不远的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那对民族的巨大伤害就这么轻描带过,那刻骨铭心在一些人的心里如风吹柳枝;还有一些人雄心壮志地想造一个锅盖把大海罩住。
   我无意造海,却会阻挡你去造这个锅盖;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大海。
   谢谢志刚!
4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6-09-22 15:03:07
  刚刚读完那篇精妙的小说,意犹未尽,再来看看对应的赏析。
深深地思考,浅浅地表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