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星月】故乡草根趣闻(诗歌)

编辑推荐 【星月】故乡草根趣闻(诗歌)


作者:白常学 举人,3035.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6发表时间:2016-09-20 23:40:15
摘要:写农村人物趣事

麦 种
   我在城市上班,
   老婆孩子都在老家。
   由于家里没有劳力,
   常挨队长数巴。
   说什么光有吃家没有做家,
   咱队里要是都象你们,
   没人种地都吃啥喝啥?
   那年乡亲们分到了责任田,
   种地一个比一个干劲大。
   推车挑担狠往地里送粪,
   又一个劲地把屎尿汤洒。
   队长在地里指着俺老婆,
   对乡亲们把话拉:
   “光靠娘儿们小孩能种好地?
   瞧他家往后吃啥?”
   俺老婆把话学给我,
   我听了光笑不说话。
   第二天去买了一袋麦子原种,
   带回家按规定往地里下。
   没功夫往地里送粪,
   就买来尿素往地里撒。
   到五月割麦子时,
   数俺家的麦穗大。
   比谁家打的麦子都多,
   都不知道我用的是啥法。
   乡亲们都来俺家取经,
   队长也找我把话拉。
   他家的地因上粪过多,
   把麦苗都烧坏啦。
   我说我买的麦种是原种,
   产量当然要大。
   我刚说完话,
   乡亲们就把俺家的麦子换完啦。
  
  
   锄 地
   玉茭从种到收,
   得锄两遍。
   第一遍是锄草松土,
   为的是保墒耐旱。
   第二遍是围土上堆,
   怕玉茭杆倒伏歪偏。
   捎带着锄草,
   让玉茭可劲猛蹿。
   锄第二遍时,
   正值烈日炎炎。
   天气热得够呛,
   蚊子打成独乱(多的意思)。
   人被蚊叮虫咬,
   脊梁一直流汗。
   玉茭有人脖高,
   那叶子故意捣乱,
   在你身上划来划去,
   还不停地打你的脸。
   弄得你全身都是血道道,
   被汗水一渍,
   疼得你直叫喊。
   我不让老婆去受那洋罪,
   不去锄第二遍,
   只是买了些除草剂,
   叫她洒到地里边。
   恰逢那一年雨水多,
   地里又稀又软。
   偏偏碰上刮大风,
   玉茭颗都倒成一片。
   队长家遭遇更惨,
   玉茭颗全部倒完。
   惟有俺家玉茭没倒,
   当然不会减产。
   有人就说——
   也宜勤勤也宜懒,
   也宜光吃不动弹。
   瞧人家老二多有福,
   不出力照样能高产。
   我说道——
   俺家地里洒了除草剂,
   杂草死了个净净干。
   玉茭根部没围土谷堆,
   霸王根都扎到硬土里边;
   你们拼命围谷堆,
   霸王根全扎在虚土上面。
   今年逢涝土松软,
   风一刮就会倒一片。
   往后咱种地不能出死力,
   得讲究科学种田。
   队长点头服了劲,
   说还是文化人知识面宽。
  
   买 麸 皮
   1980年以前,
   家里粮食很少。
   成天是粗糠野菜充饥,
   顿顿吃不饱。
   老婆说,
   你从城里买些麸皮吧,
   弄到家能换成玉茭。
   我就来到市面粉厂,
   把熟人找。
   买了两麻袋麸皮,
   让汽车往家捎。
   司机问——
   你家喂着几头猪,
   一月得几麻包?
   我听了又想哭又想笑,
   不知说啥好。
   你说喂猪就喂猪,
   反正我心里知道。
   那年青黄不接,
   我赶紧把麸皮换成玉茭。
   掺到糠里磨成面,
   蒸成糠疙瘩和柿糠糕。
   俩孩儿吃了一个又一个,
   让他们吃了个饱。
  
   干 馍 块
   我当过几年石工,
   每月粮食定的是55斤。
   见天能吃六个白馍,
   还能喝两碗馄饨。
   有时吃不了剩一嘴半嘴,
   也舍不得扔。
   放到窗户台上晒干,
   准备饥了再啃。
   两三个月过去后,
   竟攒了好几大捧。
   那年探亲回家,
   我把它带回家中。
   两个孩子一见,
   抓到嘴里就啃。
   也不嫌是嘴把子,
   也不嫌它硬。
   疙喳疙喳地吃得十分香甜,
   一边吃还一边问——
   爹,再回来多带些,
   能办到不能?
   自那以后,
   我每次回家,
   都要把干馍块带回家中。
   让孩子们解馋,
   填那饥肠辘辘的肚窟窿。
  
   结 婚
   1964年腊月,
   我结婚典礼。
   因当时啥物件都缺,
   办得可不咋的。
   买啥东西都要证,
   有时凭证也买不到东西。
   布票每人每年一尺七,
   二两煤油半斤棉絮。
   为结婚俺娘到处借布票,
   为找粮俺爹上山西。
   新婚被用的是烂网套,
   铺底用的是旧被里。
   用蓝颜色染一染,
   冒充新的。
   办事那天,
   新郎新娘不骑骡子不骑马,
   也不骑驴。
   更没有坐车,
   而是步行来步行去。
   既没照像录像,
   也没用响器。
   只放了几把鞭,
   就把新娘娶到了家里。
   亲戚们吃的是大锅饭,
   饭食更不能提——
   玉茭糁稠稀饭,
   说稠不稠说稀不稀。
   把轿的也不特殊,
   甭想吃啥酒席。
   别看婚礼办得不咋样,
   跟人家比,
   俺家还数第一。
   有几家办喜事,
   连稀饭也喝不起。
   亲戚们来贺喜,
   都是饿着肚子回去。
  
   表 弟
   表弟脑瓜聪明,
   学习特别用功。
   从小学到高中,
   成绩都是第一名。
   由于离校太远,
   上高中是住校生。
   住校就得吃食堂,
   每月得不少费用。
   表弟因家里贫困,
   每星期都回家中。
   来时带一兜干粮,
   足有二十斤沉。
   每到开饭时候,
   他就悄悄溜回宿舍中。
   先把门闩上,
   再看看外面有没有学生。
   然后解开干粮兜,
   用两手轻轻地去捧。
   他吃的不是白馍
   也不是麻糖烧饼。
   而是粗糠菜团,
   不见粮食圪星。
   吃一口伸伸脖子往下咽,
   再用开水往下冲冲。
   为了不让同学小看和笑话,
   这个秘密,
   他隐藏了三年整。
   后来他考上了名牌大学,
   毕业后分到某市高中。
   如今是某学院副院长,
   再也不用受穷。
   但他生活很简朴,
   饭桌上经常不见荤腥。
   穿的还是布鞋,
   上班一直步行。
   人们说他不会享受,
   他只是干笑一声。
  
   吃 拽 面
   我十七岁那年,
   打工去山西霍县。
   当小工砸坯,
   一天能砸五百三。
   能干也能吃,
   每顿吃六个大馍,
   还得喝三海碗稀饭。
   踩百家门打工,
   看百种人脸面。
   掌柜们,
   有的抠抠索索,
   有的大大方方,
   有的光叫吃拍拍(黄疙瘩),
   有的还叫吃白面。
   那次去刘家砸坯,
   刘掌柜可是个滑蛋。
   说的比唱的好听,
   就是不做好饭。
   成天叫吃拍拍,
   不见一疙星白面。
   当地有个规矩,
   隔几天要让工匠吃顿好饭。
   老百姓叫做“犒劳”,
   必须有酒有肉吃大米白面。
   那天刘掌柜犒劳工匠,
   我早上就没好好吃饭。
   心想饿一饿肚子,
   中午吃好饭解解馋。
   谁知到了中午,
   还是拍拍稀饭。
   刘掌柜说儿子没有在家,
   等晚上回来一块用餐。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
   终于盼来了好饭。
   喝酒吃菜是个样子,
   主食是鸡蛋打卤拽面。
   我们三个砸坯匠,
   个个都是大肚汉。
   每人吃了五海碗,
   碗碗都冒尖。
   吃得刘掌柜哼啊咳呀直叹气,
   可又不能阻拦。
   本来我们三碗就吃饱,
   每人又加了两碗。
   一边吃一边恨怨:
   叫你刘掌柜刁钻!
   想让我们给你俭省,
   今晚你可失算。
   我们今晚要狠劲吃,
   吃完你省下的白面。
   那一晚连刘家十口人,
   总共和了十斤白面,
   全家人让我们先吃,
   我们都没怠慢。
   没等刘家人端碗,
   我们三人,
   就把十斤面吃了个净净干!
   每人三斤还多,
   只吃得肚皮滚圆。
   刘掌柜是哑巴吃黄连,
   又和了第二次面。
  
   祭 烟 筒
   那天犒劳工匠
   田师傅去了城南。
   赶黑没有回来,
   耽误了一顿好酒好饭。
   田师傅是个酒缸,
   一顿能喝斤半。
   刘掌柜耍了个小聪明,
   趁老田不在时吃好饭。
   他知道田师傅的酒量,
   想趁机省下酒钱。
   田师傅回来之后,
   刘掌柜假意道歉:
   “犒劳就恁隔接(不凑巧),
   看碰上你去城南。
   这事弄得瞎不得劲,
   少了你一顿酒饭,”
   田师傅嘴说没啥,
   心中却有了打算。
   他可是一个好匠人,
   盖楼起屋都会干。
   那天给刘家砌好火炕后,
   烟筒不会冒烟。
   刘掌柜就问田师傅,
   是啥原因不会冒烟?
   老田说烟筒想喝酒,
   你拿瓶酒往烟筒里灌。
   只要烟筒喝了酒,
   我保证它会冒烟。
   刘掌柜只好拿出一瓶酒,
   登高往烟筒里灌,
   一瓶酒倒完后,
   那烟筒果真咕嘟咕嘟冒开了烟。
   后来我们才知道,
   是田师傅设下的机关。
   他在垒烟筒时,
   把一张绵纸平铺在中间。
   刘掌柜倒下的一瓶酒,
   会把绵纸冲烂。
   烟筒里排除了障碍,
   自然就会冒烟。
   刘掌柜精打细算,
   还是没省下酒钱。
  
   棋 友
   老马和老刘,
   俩人是棋友。
   互相不服劲,
   一对冤家死对头。
   那天俩人下棋,
   一直争吵不休。
   原因是老刘没操心,
   贪吃小卒把炮丢。
   老刘想悔一步,
   老马直摇头。
   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水泼地下岂能收?
   老刘说就悔这一步,
   你就发发慈悲抬抬手。
   老马坚决不同意,
   老刘一劲苦哀求。
   老马说,
   你就是割掉我身上二斤肉,
   这个炮我死也不放手。
   老刘说,
   你这号人真少见,
   就像茅缸里的硬石头。
   俩人越吵越厉害,
   谁也不把情面留。。
   为了一个小棋子,
   就撕破脸皮骂不休。
   老刘说你是小气鬼,
   老马说你是死犟牛。
   老刘说你是癞皮狗,
   老马说你是疙尥头。
   老刘说你比狗屎臭,
   老马说你是二混球。
   俩人越骂越带劲,
   互不相让狠顶牛。
   直到家人跑来叫吃饭,
   他俩仍旧骂不休。
   第二天老马到棋场,
   下棋仍旧找老刘。
   老年人忘性就是大,
   昨天的事,
   他早就扔到了脑后头。
   老马东瞅西踅到处找,
   就是不见老对手。
   有人说,
   老刘早起突然得了病,
   现在医院正抢救。
   老马失急慌忙就往医院跑,
   前去看望老棋友。
   但只见老刘躺在病床上,
   看样子就要把命丢。
   老马说:
   “老刘你别在这儿装狗熊,
   有本事起来咱再斗。”
   老马说罢眼噙泪,
   转身去把医生求:
   “你们要想法把老刘的病治好,
   我请你喝北京二锅头。
   要钱我去给你取,
   要血从我身上抽。”
   老刘昏迷不醒三天整,
   老马日夜就在病房守。
   给老刘端屎倒尿忙前后,
   又喂饭喂药细伺候。
   还献了300CC血,
   并拿出两千块钱给老刘。
   没几天老刘病好转,
   老马依然骂不休:
   “你这个家伙不像话,
   吓得我差点把魂丢。
   真怕你去找闫王爷,
   我从此下棋没对手。”
   老刘问:
   “那个炮你还让不让?”
   老马说:
   “不让,让了我就是条狗。”
   后来老刘出了院,
   俩人还是老对手。
   一兵一卒不肯让,
   谁也不把面子留。
   见面仍旧互相骂,
   还是冤家死对头。
   过了棋瘾过嘴瘾,
   在斗骂声中度春秋。
  
   秋 英 嫂
   本家叔伯哥叫冬生,
   长得条干又聪明。
   找了个媳妇也不赖,
   娘家姓杨叫秋英。
   她长得云盘大脸很耐看,
   说话办事也稳重。
   老实善良心眼好,
   吃苦耐劳能受穷。
   对公婆尊重又孝顺,
   对自己汉门很痴情。
   操持家务是好手,
   亲戚邻里都说中。
   几年后,
   她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儿,
   一家老小乐融融。
   祖孙三代共六口,
   小时光过得热烘烘。
   那年冬生去县城开门市,
   生意做得很兴隆。
   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还混上了一个狐狸精。
   他喜新厌旧不沾贤,
   要给秋英来离婚。
   秋英死活不愿意,
   两眼哭得红通通。
   他娘气得有了病,
   他爹气得中了风。
   亲戚邻里劝不下,
   冬生铁了心要离婚。
   老爹说:
   “离了婚马上给我滚,
   往后甭登我的门!
   从今后我不认你这个儿,
   我也不再是你父亲。”
   秋英是离婚不离家,
   守着公婆儿女过光阴。
   婆婆哭得瞎了眼,
   秋英就给她当拐棍。
   给婆婆梳头洗脸抻床铺,
   扶她到当街去串门。
   老公公半身不遂难挪动,
   她成天伺候得很细心。
   照时照晌端茶送饭
   擦屎刮尿不嫌坷尘(脏)。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
   一双儿女已成人。
   有一天,
   门口来了个要饭的,
   胡子拉碴没人形。
   蓬头垢面很难瞧,
   破衣烂裳裹在身。
   只见他,
   跪在门口不肯走,
   把头磕得响咚咚。
   秋英上前仔细看,
   原来是冬生回家门。
   因为做生意赔了本儿,
   狐狸精又把他一脚蹬。
   秋英说:
   “既然回来就进来吧,
   儿女盼你回家门。
   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俺这辈子都是你的人。”
   她一没有埋怨俺冬生哥,
   二没有指责狐狸精。
   心平气和很冷静,
   好像啥事都没发生。
   到后来,
   冬生重整旗鼓做买卖,
   生意做得更兴隆。
   没几年就成了大富户,
   全家迁移到县城。
   还买了一辆面包车,
   小日子,
   过得比以前更火红。
  
   穷 命 人
   保全和玉兰,
   是一对好姻缘。
   就是家里穷,
   手边时常没有钱。
   点灯买不起油,
   用鸡蛋去换盐。
   没鸡蛋就一直喝淡饭,
   不管它咸与甜。
   小两口没穿过新衣裳,
   铺的是破床单。
   他家的布证油证棉絮证,
   年年都用不完。
   做饭没有擦灯(火柴),
   用麻杆去邻居家引点。
   那年保全发高烧,
   烧到四十一度三。
   嘴上起燎泡,
   浑身直打颤。
   因为没钱去买药,
   活活受熬煎!
   拿身体和生命来硬顶,
   想想真可怜。
   有一年,
   供销社收杂条,
   每斤五分钱。
   保全一听来了劲,
   掂起镰刀就上了山。
   什么土姜条黄萝条,
   见嫩枝条他就往下砍。
   一天就割了百十斤,
   卖了五块钱。
   从此保全更带劲,
   天天进深山。

共 1303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麦种:那年单干责任田,科学种田用尿素,种的麦子比都谁大。锄地:锄地松土除草,刮风玉茭倒,使用除草剂,草除玉茭壮实。买麦麸:80年代粮食少,粗糠野菜充饥,“我”买来麦麸充玉茭,一家人吃得饱。干馍块:在外做工吃剩的膜晒干攒起来,带回家,孩子吃了说好吃,还想吃。结婚:60穷苦年代结婚,用旧被套,旧家具,走路迎亲,请客吃稀饭,跟别人比,还是第一。表弟:表弟聪明学习好,读书住宿没饭吃,带粗糠菜团偷偷吃三年,没人知道,考了名牌大学,生活依然朴素,被人说不会享受,他乐呵呵。吃拽面:十七岁打工很能吃,掌柜抠门给稀饭,几天后才犒劳吃顿好饭,“我”拼命吃,把掌柜的锅底吃穿了,吃得掌柜哑巴吃黄莲。祭烟窗;刘掌柜趁田师傅外出就吃好酒菜,田师傅回来后,他假道歉,田师傅砌烟窗做手脚,做的烟窗不冒烟,田师傅说想烟窗喝酒,只好拿酒灌烟窗。刘掌柜算来算去算自己。棋友:老马和老刘是棋友,也是冤家死对头,老刘得病老马服侍,还献血救命。病好两人继续下棋,两人吵完还是朋友。秋英嫂:秋英嫂善良勤劳,孝顺公婆,一家美满幸福。生活好了老公找情人,公婆不赞成,气病了,秋英嫂服侍公婆。最后老公生意失败情人跑回来讨饭,秋英嫂原谅老公,他们重新生活生意火红。穷命人:保全和玉兰,穷得叮当响,保全高烧没钱看病,差点丢了命。后来保全赚了钱,买新衣,买好吃,生活红火,玉兰却长奶疮,花完五百钱看病,没治好。后来钱没了,病反而好了。村支书:支书的女儿春菊吃饭浪费挑剔,支书教育她要节约,发扬好传统好习惯,女儿改了坏毛病。外号:队长泼辣叫滋辣糠,三爷慈祥叫老绵羊,四婶腰粗叫骨碌缸,张三人懒说话粗叫二尿壶……外号总是幽默或讽刺,或顾名思义,耐人寻味。吃肉:平时没肉吃,日子干巴巴。那年打工,中秋节吃了三大碗,拉肚子,把肚子的肉拉得一干二净,亏了。生命:三嫂病床躺八年,屁股流脓吃药打针不好。后来顽强与病魔斗,多活了十几年。爱生命的人,健康长寿。过大年:老百姓,过大年,备年货,买新衣,杀猪宰羊,放烟花炮竹,压岁钱,欢天喜地喜洋洋,从初一到十五,拜年走亲戚,吃喝玩乐,节目多多,其乐无穷。对响鞭: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牲口放假,吃嫩草,吃饱喝足,家家户户像过节,对鞭比赛,其乐无穷。作者用地道朴质风趣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旧时农村平穷生活时的苦与乐,悲与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大时代活生生的现场场景,十分活泼生动,感染力十足。感谢赐稿,推荐欣赏。【编辑:冯无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冯无知        2016-09-20 23:48:21
  感谢作者赐稿,星月因你更精彩!
冯无知
2 楼        文友:冯无知        2016-09-20 23:54:01
  很精彩的农村生活场景,惊叹作者的细致入微的生活态度,把草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叙事诗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故事性与感染力十分强烈,令人叹为观止。欣赏了!
冯无知
3 楼        文友:冯无知        2016-09-20 23:55:51
  问候作者,别具一格的叙事方式,学习了!祝秋天愉快!
冯无知
4 楼        文友:白常学        2016-09-21 10:00:04
  冯老师对拙作看得那么详细认真,使我很感动。向老师致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