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民间艺人剪影(散文)

精品 【荷塘】民间艺人剪影(散文)


作者:乔山吕松柏 童生,742.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68发表时间:2016-09-22 10:02:28
摘要:本文讲述了陕北四位民间艺人的各自人生的奋斗史。

【荷塘】民间艺人剪影(散文)
   高手在民间,民间艺人,活在大世界,扮演小人物,他们在自己的艺术舞台上演绎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故事。
  
   一、王永的曲子班
   陕西省扶风县上宋乡西渠村土生土长着一支曲子班,班主名叫王永,王永曲子班演唱的曲子至今保持着清代曲子的原版原样、原汁原味,听起来古朴典雅、宛转悠扬。这个曲子班就像一簇常开不败的奇葩,在乡间的原野上顽强地存活着、艳丽地开放着。
   班主王永生于1933年,自小就特别喜欢唱曲子,他记性好、悟性高、嗓音亮、送字清、唱腔优美,尤其是“四页瓦”乐器打得有模有样,深得当时曲子班班主王通先生的赏识,10岁时就吸收他入班学艺,从14岁上起王永便成了曲子班里的骨干,他虽然不识字可他记性好,戏文全装在肚子里,装了整整四十八本戏,连唱五天五夜也唱不完。师傅王通临去世前将自己视为珍宝的四页瓦(用竹板做成的乐器)交给了王永,留下遗嘱:“我死后你就是班主,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你都要想办法让曲子唱下去,要让曲子班传下去!”王永满含热烈在师傅面前发下誓愿:“师傅,你放心,这辈子我都牢记你的话!我爱曲子,晚上做梦都在唱曲子,曲子是我的魂是我的梦,我要守住这个魂,我要一辈子去追这个梦!我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期望把曲子永远传下去!”师傅听了这话,眼角涌出一汪清泪,欣慰地合上了眼睛。
   王永一生酷爱曲子,他曾当过生产队的组长、队长、贫协代表,但为了演唱曲子,这些官儿他都辞掉不当了。王永有个幸福的家,他爱着相濡以沫的老伴,爱着机灵活泼的小孙子,可他更深爱自己演唱了一辈子的曲子。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他都牢记自己在师傅面前发下的誓愿,想尽千方百计让曲子演唱下去。解放前兵慌马乱,他的曲子从没断过弦;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虽经常忍饥挨饿,他的曲子也没断过弦;“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造反派说曲子是“牛鬼蛇神”不让演,为演唱曲子他被造反派批斗时打断了腿骨,三个多月卧床不起,刚一能够下地行走,他就又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去赶场唱曲子。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永曲子班的老艺人就有好几位已经去世了,连王永自己也一年不如一年了,他就着手培养新苗子,可是年轻人嫌唱曲子挣不了钱不愿跟他学,王永就苦口婆心地开导。男的不愿学,他就教女的,他把动员来的学员叫到自己家管吃管住,手把手地教乐器,一字一句教唱词,一板一眼教唱腔,一遍又一遍地纠正,他要求学员学唱曲子时“调儿不能跑,味儿不能变”,要把曲子的原汁原味唱出来。农闲时,阴雨天,一有时间就排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永的曲子班增添了七八位新成员,替换下了老人手,同样也能唱48本戏。虽说演唱曲子的场次不是那么多报酬也不高,但每次演出后如果钱太少他宁肯自己分文不要,把所得的报酬全部分给大家,学员们不忍心不愿要,他欣慰地说:“看你们这么热爱曲子而且唱的这么出彩,我真为你们高兴!只要你们坚持着把曲子唱下去,就是给我的最高的报酬!”
   但是好景不长,王永费心八苦地培养起来的那些女学员有的出嫁,有的跟上丈夫外出打工,而更让王永揪心的是曲子的演出台口越来越少了,一年里也唱不了那么几场曲子戏。王永自己也白了头缺了齿,体虚气短,心里鼓的劲再大,到了手上嘴上就力不从心了,眼看着曲子班要断毁在他的手里,他心里急得擦根火柴就能烧着。想当初,他向师傅发誓要把曲子传下去,要是就这样完了,他到了阴曹地府咋向师傅交代呀?万般无奈,王永倒退一步想到最后一招:由他演唱口授,让儿子执笔记录,将四十八本曲子戏文记录下来,以后也算有个交代,岂料儿子竟一口回绝:“记录那些东西有啥用?值几个钱?有那个闲功夫还不如想办法多挣几个钱。”
   就在王永失望而又绝望之时喜讯从天而降,他追梦了大半辈子,终于在垂暮之年圆梦了!
   2005年冬里的一天,扶风县文化馆一行几个人来到王永家又调查又采访、又录音又照相,还请来了村干部与王永填写了申报自愿书,准备将王永的曲子班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永早就盼着有这么一天了,这一天终于盼来了!一切都按程序办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22008年8月正式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永的曲子班终于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看,王永微正闭双目双手上下翻飞四页瓦,那抑扬顿挫的曲子久久地回荡在西渠村的上空……
  
   二、一代名伶的戏剧人生
   “快走,快走,去看杨晓华的《杀狗》。”这是当时流传在扶风县戏迷中的一句话。
   杨晓华,男,1931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北街村,幼小时因家境贫寒无力上学念书,但他自幼聪慧见啥学啥学啥会啥,县城每来戏班他就挤进去看戏,回家后就模仿戏台上的角色,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虽为童稚之趣,却模仿得有神有韵、有声有色,父亲见他爱唱戏,就在他11岁时送他到西安“晓中社”拜师学艺。
   那时候“晓中社”名家荟萃,刘毓中、李正敏、席纪明等秦腔名家都在“晓中社”挂头牌,杨晓华如鱼得水,孜孜不倦地吸收着艺术营养,他先拜刘毓中先生学须生,一年后又拜李正敏先生攻旦角,深得李正敏先生的真传,被人们称为“小正敏”,及至十五六岁时已名声鹊起红遍大西北。他演旦角扮像俊美,有勾心摄魄之艳姿,有闭月羞花之容貌,唱腔婉转,悠扬缠绵,一咏三叹,峰回路转;他演旦角功底扎实戏路宽,闺门旦、刀马旦、青衣、花旦、彩旦,他样样都能驾轻就熟,演得惟妙惟肖。
   在当时,观众只要一听有杨晓华演的戏就争先恐后买票,他一上场一开口台下就响起一片叫好声,一场戏演下来,给他披红挂花的绸缎面料多得用包袱包;一场戏演下来观众围在后台不肯离去想一睹他的真容,弄得他连家也回不去,剧社不得不请卫兵开路保护。据说有一次,杨晓华应邀去咸阳演出《杀狗》时,观众把戏园的围墙都挤倒了,差点弄出人命来。据说还有一次,兰州市排人来西安接杨晓华去演戏合同都签好了,不料西安的观众拦住不让去要他留在西安继续演,这还真把剧社的老板难住了,没办法只得将杨晓华裹在一体条毛毡里随行李车混出西安城。
   正当杨晓华走红之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演出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同时也埋下了他短暂生命悲剧的伏笔。
   1950年,年龄还不到20岁的杨晓华应邀回扶风为家乡父老乡亲们献艺演出,当时的县长姚鹏飞看戏时被杨晓华的演艺倾倒了,当下盛情邀请杨晓华回扶风组建扶风县人民剧团,在姚县长的鼓动下杨晓华心动了,为了生他养他的扶风大地能开出戏剧之花,他放弃了西安的高薪奉酬,不顾大家的劝阻和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扶风着手筹建剧团。为此,杨晓华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卖掉了家里的两头耕牛,他的搭当何振华也卖掉了家里的粮食,他们四处奔走八方运作,招收学员,购置戏箱,凭着对戏剧事业的痴爱,为使剧团早日建成杨晓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终于如愿以偿地建起了扶风县人民剧团。建团之初,他们一边演戏一边成立戏校培养新学员,为剧团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他先后招收了三批学生,这些学员后来都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并取“扶”字为艺名,如杨扶义、任扶新、王扶友等,剧团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规模壮大,能上演40多台戏,在扶风周边乃至大西北享有声誉。而就在这时时逢1959年,扶风县与兴平县合大县,剧团也因此而合并重组,当时为了支援水利工程建设将剧团一部分人抽调去水利工地搞宣传,杨晓华也被抽调到王家崖工地,工程结束后按说他应当回剧团,但事出意外,剧团的老领导调走,新任团长因与前任有过节,不认老帐,不肯接纳他回团,经过多次交涉而无果,杨晓华只好回到家里。从此,命运就将他推下了人生的底谷。
   回家后正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缺吃少喝,忍饥挨饿,再加上杨晓华原本是一个艺人从未干过农活,猛一下参加生产劳动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了。他曾伤感地说:“学了一身唱戏的本事,练功把骨头都练软了,不是我偷懒,干农活实在鼓不起劲儿。”生产队见他干不了大活儿,就安排他喂牲口、放羊、跑腿等杂活,每天只记他6分工,连个妇女劳力都不如(妇女7分)。他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巨大压力,其处境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文革”期间,各地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曾被周至县剧团请去排过戏,被眉县孙家崖大队请去排过戏,也曾被青海省西宁市某个剧团请去排过戏,但这都是临时的、短暂的。直到1978年传统剧目恢复上演后,县剧团才邀他回团。从1959年回家到1978年恢复工作,一眨眼就是19年,而这19年,正是他艺术的青春期,正是他人生的高潮期,却就这么学非所用地白白损耗掉了。
   杨晓华回到县剧团只一年时间就排出了《铡美案》、《三滴血》两本大戏,正欲排第三本大戏时他病倒了。19年的屈辱,19年的郁闷,19年的压抑,19年的愤懑,让他一病不起,1979年扶风县人民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一代名伶杨晓华先生溘然长逝,年仅48岁。
   他去世后,他的学生们无不悲叹伤心,安葬仪式上学生们齐刷刷跪了一院,从灵堂前一直跪到大门外,以表达对这位恩师的悼念和敬仰。
   “快走,快走,去看杨晓华的《杀狗》。”这句话,至今仍在家乡千万戏迷中广泛流传着、念叨着……
  
   三、李有才的“皮影戏”
   “看牛皮人人淌眼泪——替古人担忧”,而能把“牛皮人人”演得让人直淌眼泪,就数皮影戏老艺人——李有才了。
   李有才,因乳名满儿而起艺名“满儿娃”,1919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齐正村,7岁便跟随唱莲花落的父亲卖唱,他的父亲李雪娃碗碗腔唱得很好,李有才跟随父亲在乞讨卖唱中度过了民国十八年到二十一年的大年馑。后来,父亲与几位艺人组建了皮影戏班,李有才就在戏班里学“挑线”,他记忆力强悟性高,加之勤学苦练,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手挑线的绝活,成为戏班的“前手”,后来他又学会了碗碗腔的板路和唱功技巧,成为了戏班里挑、唱、吹、拉、弹奏的“全把式”。1942年李有才买下了一付皮影戏箱底,打出了“满儿娃”的旗号,从此,皮影戏就如影随形伴他一生。戏迷们一听到那里有满儿娃演戏,十里八里地赶去看戏。
   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李有才的满儿娃皮影戏班形成了“人和脾气马合套”的固定人员结构,皮影戏讲“七紧八松”,意思是最少需七人才行,而“满儿娃”戏班只有六人,每个人在各自的行当里都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每个人又都是交心知底的好连手。这样以来,演出质量无疑就会提高,演出场次无疑就增多,戏班的声誉无疑就越来越响。而班主李有才的挑线绝活,更让人叹为观止,一付毫无生气的牛皮人儿到了他手里仿佛吹了一口仙气,立马变得栩栩如生、风情万种。他挑的武将杀仗英姿勃,时而马上搏斗,时而马下相拼;他挑的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脉脉含情、楚楚动人、仪态万方。他还能挑出“亮靴底”、“摇纱帽翅”、“吹胡子”、“瞪眼”等绝活儿,令观众们掌声如潮、叫绝不断。
   李有才是位有心人,为了常有新戏上演,他与同伴们经常谈讨、商议,抄录新唱本,交流新技艺,吸收新的演艺手法,因此,他的戏常演常新,演出的剧目多达50多本。他唱皮影戏唱成了“铁嗓子”,嗓音宽厚宏亮、送字清晰、字正腔圆,一个人能把戏中的生、丑、净、旦演唱得性格鲜明。皮影戏中,一场戏要变三个调,开场唱头调,随着剧情的发展,中场就变二调,演到高潮处时,就变成了三调,又高昂又激越,勾人魂魄,难怪群众都说李有才唱的皮影戏“看起来有门道,听起来有味道。”
   解放以后,全国文艺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李有才更加焕发出了艺术生命的青春,这位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获得了新生,他的演出活动更多了演技也更高了。1955年,在法门镇七里桥古庙会上,李有才的皮影戏和一家秦腔大剧团“斗台”演出,皮影戏班的六个人凭着高超的演技硬是把几十个人的大剧团给“斗”过了。1956年,陕西省举办首届民间戏曲调演,李有才的皮影戏班经过层层筛选一路闯关夺隘,最终参加了县、地、省三级汇演,并以一出大型剧目《鄱阳湖》而荣获一等奖。“文革”中皮影戏被封杀、戏箱被焚毁、老艺人遭迫害,李有才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从此多病多灾一厥不振,皮影戏也从此销声匿迹。
   1990年,这位才华横溢、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人与世长辞,终年71岁。他去世十多年后,扶风县民间演出公司经理席宗虎找到了他的徒弟齐俊乾于2003年将皮影戏重新恢复演出。2005年,宝鸡市组织民间艺术团赴法国贝尔夫市交流演出时,皮影戏作为参演项目之一,赴法演出后大获成功载誉而归,老艺人李有才若是泉下有知,也该稍许有些安慰了吧?

共 62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艺人剪影, 人物写明,神奇描绘,精彩人生。本篇散文《艺人剪影》,作者文写善于搜集,乡土题材鲜活,用凝炼语言,将四位艺人的各自人生的奋斗史浓缩在简短的文字里。一、《王永的曲子班》, 二、《一代名伶的戏剧人生》——杨晓华,三、《李有才的“皮影戏”》——李有才,四、《一口三腔咪咪戏》——孟启祥。民间一代艺人,一生奋斗,一生执着,几多坎坷,成就许多;民间艺人,孜孜不倦,奋斗追求,艺术门类,百花盛开!文写人物有个性,每个艺人的艺术特征描述得活灵活现,作者对艺人的崇敬之情尽洒在字里行间。欣赏了,力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92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6-09-22 10:04:45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6-09-22 10:05:01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6-09-22 10:09:42
  人物记载,个性写来,字里行间,乡土热爱。
4 楼        文友:天龙        2016-09-23 01:18:07
  祝乔山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演绎更多精彩!!
5 楼        文友:天龙        2016-09-27 19:25:07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27 20:06:3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7 楼        文友:阿巧        2016-10-02 15:14:4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