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童话之秋”征文】秋游文山公园召文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童话之秋”征文】秋游文山公园召文台(散文)


作者:云上云上 布衣,45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2发表时间:2016-09-24 22:20:20
摘要:今天,文登人民秉承先贤遗风,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相信勤劳朴实的文登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文登学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把文登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这里的山水真风流;走了想你的山,来了爱你的水,这里的山水最风流……”一曲优美的旋律唱出了文登依山傍海、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象。文登,我的家乡,隶属于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这里不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更有着14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胶东半岛千年古县城之一。
   《史纪》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刻石颂秦德。……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元和志》载“黄”即黄县,“腄”即古文登地界。北宋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其中记载:扫平六合,统一宇内,乘兴东巡,途经文登,被这里厚重的人文积淀和升平的社会景象所吸引,又见一小山百绿滴翠,灵气万千,于是摆驾登山,更觉如临仙境圣地,遂在山上筑台招集文人为其歌功颂德,小山从此得名文登山。文登山后来简称“文山”,北齐天统四年,也就是公元568年,在山之西设县,遂称文登县。文登县城后来称文城。为纪念始皇帝登临,齐、宋时即在此建台,以“召文”名之。清乾隆年间,又大兴土木,“扩其旧制”,盛况空前,约定俗成了“不临召文台,未览登州府”之说。
   宋元丰八年苏东坡被任命为登州太守,他在此任只做了5天。尽管如此,大诗人在目睹文登民众勤奋好学风尚后,不由得发出“至今鲁东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赞叹。明万历四十二年,文登知县有禁令谓:“文山乃文邑祖龙。民命文运悠关,如有在此取土者,罚土千担,树千株。”一道禁令由取土而言及“民命文运”,足见文化在历朝历代文登人心目中的地位。1940年,召文台及其他古建筑群尽毁于日本侵略军之手。现在的文山公园召文台经过1980年重建,1991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扩建后,气势更加恢弘壮观,成为文登的标志性建筑。
   从公园的南门进入,文山公园在茂密绿植的衬托下更加古朴清幽典雅,展现眼前的是古色古香的仿秦城楼建筑,城楼的正前方嵌着一幅巨幅石雕,只见秦始皇威严地站立伸展双臂,左手持觚,宽大的衣袖随风飘舞,似乎是在接受万民的朝贺,朵朵祥云于手腕处次第升起,身下左右各有一名仕女纤手翻飞琴声淙淙,两名童子翩翩起舞,两侧各有九名朝臣凝神谛听,底层是皇家豪华的车马仪仗队。整幅浮雕气势雄伟、栩栩如生,完美再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英姿与霸气,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沿着侧面的台阶而上,汉白玉雕花栏杆素雅洁净,只见城墙上由黑砖砌成的68个城垛均匀分布,每个城垛上都设有瞭望孔,恍若时光倒流穿越置身于秦朝。红瓦红墙,雕梁画栋,主梁上绘有“双龙戏珠”,“金龙腾飞”等古典图案,瑰丽精美,端庄大气。飞檐下悬挂着门匾,著名书法家启功亲笔手书“文山公园”4个大字,笔力苍劲雄厚,与古朴的建筑浑然一体。
   穿过公园的大门,两颗高大的古玉兰树分列两旁,石阶上方矗立着高大的石舫,分列主门和东西侧门,四只石柱顶端镌刻着鱼鳞纹剑一般直至蓝天。正面额曰“秦代遗踪”,两侧各有对联一付,上联“黔首知书田夫晒字昆嵛佳话至今传”,下联“祖龙驻跸文士登山古县得名自昔始”,为现代我国著名学者于植元撰写;石坊背面为北京著名书法家大康手迹,额曰“文山毓岫”,上联“民丰物阜不夜代长夜”,下联“耕作絃歌文城胜武城”。石舫前方西边,设有召文台石碑,石舫东西两侧是宽阔地带种植着柿子树,每颗树下四角为花岗石,花岗石的中间嵌入防腐木条,上面坐满了游园玩累了的孩子,神清气闲的老人,纳凉的人群里不时地传出阵阵欢笑声。
   前方台阶两边两排高高尖尖的塔松傲然挺立,东边是一个钟楼,西边是文星石亭,亭内矗立的文星石,竖书“文星石”三个篆体字。整石呈柱形,从下向上逐渐变尖,如萌芽出土茁壮成长。亭内描梁画栋,“访友图”、“昆嵛山水”、“柳绿荷香”、“天外飞石”等水墨国画意境空明,清幽淡远,栩栩如生。
   沿着青石阶登上山顶,一座宏伟高大的建筑兀然矗立于山巅,这就是中心建筑召文台了。召文台是台体式建筑,暗合秦始皇公元前219年君临此地。整个建筑由台基、庙宇和台院组成,分上下两层,呈下宽上窄结构,四角各有一龙头探出墙外,四周为汉白玉围栏,飞阁流丹,气势恢宏,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富丽堂皇。陈列馆分为文登历史渊源、明清进士、近代战争、当代军政要人、文坛名将、海外赤子、文登经济发展等几个版块,是文登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1995年被威海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沿文登学陈列馆两侧台阶登上第二层楼便是召文台了。一对高大的石狮傲然蹲卧于正门两侧,石狮北面的召文台,红琉丹墙,飞檐跷脊,橼檩梁枓,端庄凝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朱漆大门向里开,扁额“召文台”三个大字为我国著名学者赵朴初亲题。门旁一对秦朝青石雕刻石狮惟妙惟肖,门内一组泥塑雕像引人注目,帐内秦始皇正中端坐,神态威武庄重,正执简观看,面前案上放着一册展开的竹简,两侧各有侍女执扇,赵高、李斯分列左右,一老者手举书简送于李斯,旁边站有几位文登学人代表,皆手捧书简等待始皇观阅。整个画面活灵活现地刻画了秦始皇登山召文的历史情景,无论是雄视宇内的始皇大帝还是丞相李斯、大臣徐福等各个人物形象神态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尽管时空转换已过去2200多年,但置身此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睹了天子威仪与尊严,领略了秦始皇当年聆听文人墨客争颂大秦一统盖世神功的威武神采。
   站在高高的召文台上远眺,天高云淡,秋风飒飒,令人心旷神怡;近处美丽的文山公园就在眼前,参天的古槐树、银杏树、紫薇樱花等点缀其中,松涛阵阵,百鸟鸣唱。今天,文登人民秉承先贤遗风,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相信勤劳朴实的文登人民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文登学的精神发扬光大,把文登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共 23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登,作者的家乡,位于山东半岛东部,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曾登临此山,因此而得名文登山。“田夫晒字”是秦始皇东巡路过文登而留下来的一个美丽的传说。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曾在此任过太守,留下了“至今鲁东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佳句。历史上的文山召文台也曾毁于日本人之手,后经扩建气势更加雄伟,成了标志性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仿秦城楼建筑,栩栩如生的浮雕,连绵的城墙,红墙黄瓦,雕梁画栋,苍松翠柏,环境清幽,召文台高高耸立,壮严肃穆,让人仿佛穿越了千年,回到了秦朝。文登学陈列馆已被威海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抚古思今,不觉让人感慨万千。文章语言优美,引经据典,构思新颖,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领略到文山召文台的辉煌历史,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9-24 22:21:57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6-10-04 11:47:29
  谢谢阿巧老师……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9-24 22:27:49
  云上老师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游记散文别具一格,语言唯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溢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值得一读再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6-10-04 11:48:13
  谢谢阿巧老师,辛苦了,祝您阖家安康,节日快乐!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9-24 22:28:50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6-10-04 11:48:33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4 楼        文友:天龙        2016-09-25 03:35:18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4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6-10-04 11:49:14
  谢谢天龙老师,祝您阖家安康,节日快乐!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25 15:01:31
  感谢老师参加荷塘“童话之秋”征文!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6-10-04 11:49:53
  谢谢红叶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辛苦了,祝您阖家安康,节日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