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走过】爱上咸鸭蛋(散文)

精品 【柳岸·走过】爱上咸鸭蛋(散文)


作者:范晓生 举人,445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39发表时间:2016-09-25 09:46:18

【柳岸·走过】爱上咸鸭蛋(散文)
   咸鸭蛋与我的机缘,出现得极晚,而且偶然。
   至二十三岁前,“咸鸭蛋”这样的食物,不要说是吃,是属于那种闻所未闻的东西。甚或就连这样的字眼,在此之前所读过的书报中,都未曾出现过。机缘的出现始于在杭州上学时的一次帮厨。
   为了密切炊事人员同就餐人员的关系,增强团结,提高炊事人员的工作热情,部队《伙食管理制度》中对周末帮厨进行了明确规定,部队的学校亦然。
   对于帮厨,其实大多数人并无太大兴趣。毕竟,它占用了自己有限的周末休息时间,况且要干的还大多是择菜、洗菜、切菜、刷锅、打扫卫生这些无趣的事情。但这个属于部队制度,纵使你再不愿,轮到你时就得无条件执行。而不曾想,就是这样的无趣帮厨,竟有机会使我与咸鸭蛋结缘。
   学员队为了让我们参与伙食管理,特意安排周末帮厨的人员与后勤负责采买的人员,一同去市场采购副食品。对于我们这些帮厨人员来说,其实并不太关心在市场如何采买以及买些什么,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出去,到外面逛逛才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毕竟,在学校的大院子里关着,两个月才轮得着请假外出一次,能利用这买菜的机会到外面看看,自然是高兴的,哪怕仅仅只是转转菜市场!更何况,还有机会吃上一餐外面售卖的早点,对于吃腻部队大锅饭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机会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那日轮到我和七班的另一个学员帮厨,早早我们便同炊事员去菜市场采买副食。说是陪同,倒不如说更多我们只是为去吃那份儿外面的早点,何况买菜之类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们操心。那些菜早已经是按照食谱定好的,买菜的炊事人员只是到相熟的固定摊位称好菜付钱就行。这之前他会在卖早点的小吃摊上为我俩要好早点,我俩只需边吃早点,边等他把菜买好就是了。
   早点极简单,一颗鸭蛋、两只麻团、一碗米粥。看着这几样食物,我不免心生疑惑:怎的连个佐餐小菜都没有?本以为会是包子、油条、豆腐脑之类的吃食,而眼前桌上所摆着的食物,看着倒使我有点儿手足无措感,竟一时不知该如何下口。
   我小声问七班同来的那个学员:“浙江人就吃这样的早点?”而那个学员虽是安徽人,却在杭州服役四年,又是部队搞接待的司机,能说一口流利的浙江话,也算得上是杭州通了。他笑答:“对啊,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你可别小看这几样食物,它们可是江浙食物中的经典!这个鸭蛋是咸鸭蛋,既是菜也是蛋。吃的时候需要对着光,找到有空气的那一端敲开,将敲碎的蛋壳部分剥出一个小洞,然后就用筷子一点儿一点儿往外掏着吃,吃到最后,要蛋吃干净而壳不能烂。”
   他边讲边示范,找到蛋壳空头的部位,敲开剥好,从剥开的部位下筷,轻扎然后慢挑。下扎的当儿,便有一股黄棕色油汁儿冒将上来。他告诉我:“咸鸭蛋一定要红心儿流油才算最好,吃到嘴里沙而回香。吃上一筷头鸭蛋,喝一口粥,再咬上一口麻团,这便是极好的搭配。”
   看他吃得香甜而悠然,我便也照他方才的样子去做:对光找壳空部位,敲碎、剥开、下筷,倒也有模有样。只是,在部队习惯了大口吃饭的我,第一下用筷子从蛋壳中挑出的蛋白过多,乍一放进嘴里,那股浓重的咸腥,便充斥了我口中所有的味感神经,忙不迭地大喝两口米粥,以释其咸。实在不曾想到,这鸭蛋竟是如此之咸,怪不得他只是用筷子一点点地掏着吃!看来,不仅仅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吃咸鸭蛋亦然。
   有了方才的教训,加上那咸味儿也的确让人心生忌惮,我只得学他慢慢地掏着吃。当有蛋黄和蛋白一起混合着吃到嘴里时,蛋白的咸而细嫩与蛋黄的沙而回香完美搭配,此时再喝上一口米粥,那鸭蛋的咸香与粥的滑软回甘,又在口中混合,形成另一种美味体验。若再咬上一口麻团,外皮的酥脆和着芝麻的清香,馅料的软糯与豆沙的甘甜,带给口腔的又是另外一种味觉体验。
   而这样的食物,在北方的早点摊位上是绝不可能见到的。第一次吃,我便被它们所征服。看来,这南方的水土果然有灵性,就连他们所吃的食物都是这么的不同和非凡,吃上一次,就能让你深深地喜欢上它们。
   我慢慢地吃,细细地品,想从这简单而美味的早点里,用慢和品去感受属于江南人的那一份恬淡和悠然。
   而这点儿食物,对于我这个北方大汉来说,纵使吃得再慢,也总是不经吃的,全部下肚,尚感意犹未尽。然这毕竟不是部队学校的餐饭,可以让你敞开了肚皮随便吃。何况,对于这样的食物,贵在精细,而不在多餐,或许多了,就会失却了那份美感。
   买菜回去的路上,我询问那个负责采买的炊事员:“以后我们学员队的早餐是否也可以吃上咸鸭蛋?”他问道:“这有何难?下次定食谱的时候,早餐把别的菜品换上咸鸭蛋就是了!”
   后来,我们倒真在早餐时吃到了咸鸭蛋。这鸭蛋也因我随口的一句问询,而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美味。相信学员队里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吃咸鸭蛋,毕竟学员还以北方入伍的士兵居多。再后来,我在又一次帮厨洗菜时才知道,那咸鸭蛋起先并不是白色或青白色的,而是包在一层含盐红泥里的生鸭蛋,外面还裹着一层稻壳。吃的时候是需要先将这外面的稻壳和泥洗净,然后再下锅去煮熟,方才变成我们吃时看到的那种白白净净的样子。于是,我便对这咸鸭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入学两年后,最后一个学期,整个学员队被分配到浙江总队所属的各基层单位实习。我被分配到嘉兴支队所属的桐乡市中队,因是实习司务长,得以同中队的文书和炊事员有了更多接触。恰好他们两人又都是江苏高邮人,闲聊时谈及彼此家乡的特产,他们便说高邮的咸鸭蛋最为有名。谈及此,两人已是神采飞扬,那感觉仿佛我们不是在谈论,而是他们已经吃到了嘴里一般。
   对于高邮咸鸭蛋到底如何,我不得而知。毕竟,我打小便一直生长在北方乡村小镇,又未见过什么世面,平素能吃饱肚子有件像样衣服穿,已经很是知足了,又如何会去关心肚皮以外的世界,哪有功夫去管某个地方又会有哪些土特产!于是,那高邮的咸鸭蛋便只停留在他们的回忆里,与我并不相干。于我来说,那咸鸭蛋或许就都是一样的,都用泥和盐来腌制,高邮的怎么就会与它处的不一般?
   但不论怎样,在浙江学习生活过的两年,却让我喜欢上了吃咸鸭蛋。以后的日子里,方便时我总会买上些来吃。结婚后,妻曾劝我,说常吃那些腌制的东西不好。我知她是出于好意,却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欢,照吃不误。
   一次,因要写篇关于故乡端午吃煮鸡蛋习俗的小文,从网上查相关资料时,却无意中百度到汪曾琪先生的那篇《端午节的鸭蛋》。拜读学习之余,我始知先生也是高邮人,而且也甚以高邮咸鸭蛋为傲,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的话语来。又从他文中知道了高邮咸鸭蛋的特色:“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看了汪先生文章,再忆及当年与两个桐乡中队高邮籍战士的谈话,始才知他们所言非虚。难怪谈论起高邮咸鸭蛋时,他们两人会口中滔滔不绝,脸上又神采飞扬。
   汪先生在忆及端午节挂“鸭蛋络子”的事情时,又是不吝笔墨,将儿时端午挑蛋、挂蛋、吃蛋写得生龙活现,然后以“白嘴吃也可以”收句,已将高邮咸鸭蛋在孩子们心中的那份美好记忆表达得尽致淋漓。
   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便对那高邮的咸鸭蛋有了想品啖的向往。好在现时网络购物发达,使你可足不出户便能尽享购物之便。对于异乡特产已经不必再去实地现买,网上一键下单便可搞定,只坐等快递上门既可。
   有了这样的便利,我便专门订购了高邮的咸鸭蛋,以解夙愿。才下完单,便仿佛那美味就要跃然于唇齿间了。当鸭蛋真真邮到的时候,可能是期待和想象太过完美,我急急地打开品尝,却并没有吃到他们话语中所描述的那种极致美味,倒是与我平素所吃过的咸鸭蛋并无多少异同。如果非要说出它们间的异同来,我倒是觉得这网购来的高邮咸鸭蛋味道没那么咸,入口盐味儿会稍淡一些,倒真成了汪先生所写的“白嘴吃也可以”了!
   我不知道这网购来的鸭蛋到底是本身就不够正宗,还是因为我的期望值太高,抑或高邮的咸鸭蛋本身就是这个味儿,也或者是那些商家利欲熏心未待完全腌好就拿出来售卖。总之,它没有带给我想象中的那种味道。或许,在每个人心目中,自己故乡的东西永远才是最好的,我也一样!
   前几年,赋闲在家的母亲,因为退耕还林的缘故,没有了土地,就饲喂了些家禽:十来只鸡,四五只鸭,两头鹅。它们产蛋倒也勤快,所下的蛋,除了可供父母自己日常食用,还可余下些禽蛋换钱贴补家用。因是自然饲养,主要以草、虫为食,偶辅以碎粮、麸皮添加,相较于现在时下工厂化饲料喂养禽类所下的蛋,其味道更香,乡邻也多有求购。一只鸭蛋可卖到一块五,尚且供不应求。最离谱的还是那鹅蛋,因现在极少有人养鹅,鹅蛋便成了稀罕物,竟有人出八块买上一枚。
   母亲打电话在告诉我这些事情的时候,话语中透出无比的喜欢和得意。只是说话到后来时,话锋一转,说:“可惜你们不在身边,不然这些蛋咱就不卖了,可以天天给你们炒着吃!”我明白,母亲是想我们这些在外的孩子和小孙子了。只好劝她几句:“放心,我们啥也不缺,一家人都很好,不用担心。咱不图换钱,那些蛋你们自己也多吃些。”母亲应着,便说这长途费钱,没啥事,就挂了罢。
   过了个把月,父亲又打来电话,说给我们邮了些东西过来,这两日就该到了,让我注意查收。问是啥东西时,并不细说,只说是点儿吃的。
   果不然,第二天东西就邮到了。待我拆开包裹,里面竟是两只“五粮醇”酒的铁制包装盒,盒子口上用胶带密封着。费力拆开,里面竟是煮熟的咸鸭蛋和咸鹅蛋,满满当当两铁盒。纵使用铁盒装着,蛋壳已经有不少被挤烂而碎掉了。
   看着那两铁盒咸蛋,我心戚然。有心的母亲,把本可以好价钱卖掉的鸭蛋、鹅蛋留存下来,以极细腻的心思,专门以盐、泥裹了腌好,怕烂又煮熟了再包装好寄来。这是怎样一种深沉的爱啊!他们将自己那不善表达的情感,都寄托在这蛋里面,用时间来沉淀,再以邮包传递。这样的方式,也唯有父母才可以想得出,真真的是至爱无言。
   待全部取出时,我挑那些完整的存入冰箱冷藏,烂的尽快这两日吃掉。那几日,这些凝聚了浓浓亲情的咸蛋,便成了我的佐餐必食之物。它们的味道虽不及市场上买来的咸鸭蛋好,每每吃之,却总会有满满的感动在里面。
   这样的咸蛋,来自故乡,来自父母,不论何时,行至何处,想起这样一种情感,你又如何能够忘记得了?
   我不知道,对于汪曾琪先生和那两位高邮籍的战士来说,高邮故乡的咸鸭蛋在他们口中是那么的令人难忘,是不是也有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在里面。但我知道,对于身在他乡的游子来说,与故乡有关的美食自是不能忘的。牵着他们魂魄的,或许并不是咸鸭蛋本身,而是那咸鸭蛋里所承载着的浓浓乡情。
   而他们所不能忘的咸鸭蛋,便是心灵上的故乡。那故乡,有他们永也忘不掉的儿时记忆!那故乡,有养育了他们的爹娘!

共 43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某种食物一旦侵占过你的味蕾,那余香便有可能一生都在唇齿间萦绕,如果再赋予一定的情感在这种食物上,便更加成为心中的一种念想,甚至是一种情思。此文开篇点出与咸鸭蛋的机缘,并通过对咸鸭蛋的回忆,引出一段难忘的求学时光,继而又在高邮籍战友对其家乡极富盛名的高邮咸鸭蛋的赞扬和汪曾琪老先生的怀念里,想到老家父母自制的咸鸭蛋。那是带着家乡淳朴的乡情、裹着父母浓浓的爱意、寄托了对远方亲人思念和祝福的咸鸭蛋,也许没有买来的好吃,但绝对有着家的味道,有着父母的爱、故乡的情,有着离开多远都始终魂牵梦萦的对那片土地的怀念。正如那两位高邮籍战友和同为高邮人的汪先生,他们口中及笔下的咸鸭蛋,同样承载了浓浓的乡情,饱含了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一篇构思缜密的文字,从咸鸭蛋里品出亲情、乡情,品出岁月和怀念的味道,不光只是味蕾上的留痕,还是回忆里的永恒。真情佳作,倾情推荐!【编辑:梓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925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郁        2016-09-25 09:48:55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2 楼        文友:梓郁        2016-09-25 09:51:17
  咸鸭蛋承载了浓浓的亲情、乡情,永也品不够,吃不烦。因为,那是自己喜欢的故乡的味道。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5 16:52:01
  感谢梓郁的辛勤编辑、点评!秋日问好!
3 楼        文友:梓郁        2016-09-25 09:51:59
  感谢赐稿柳岸,柳岸因你更精彩!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4 楼        文友:三省        2016-09-25 10:58:14
  咸鸭蛋不仅仅是味蕾得到满足,里面更有对故乡的眷恋、家乡的味道!
回复4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5 16:43:25
  感谢您的阅读点评!秋日问好!
5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9-25 14:03:27
  咸鸭蛋里有如此深情的父母之爱,谁不会爱上咸鸭蛋?
回复5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5 16:44:34
  谢谢默默的支持留言!
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9-25 17:29:33
  欣赏晓生佳作,从咸鸭蛋中感怀浓浓的乡情!感谢赐稿柳岸征文,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6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5 17:52:37
  问好琴姐!
7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09-25 22:08:58
  买的咸鸭蛋再好吃,也抵不过对妈妈邮寄来的咸鸭蛋的美味,那是蕴育了妈妈对儿子浓浓的情感深深的爱
回复7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5 23:22:51
  感谢寒梅的阅读支持!
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9-27 07:44:18
  祝贺晓生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8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7 08:08:08
  都用上“斩获”了,看来这为得精品,大家也是提刀拼了!嘻嘻…
9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6-09-27 15:15:50
  咸鸭蛋情缘,娓娓道来,真切生动,读者仿佛也随同您一起品味它的诱香,就在眼前,掏一下蛋黄,喝一口粥,再配上一口香酥的麻团......品读范老师佳作,细腻的情感,满满的感动!向您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范晓生        2016-09-27 19:02:01
  感谢云儿百忙中的阅读留评!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