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永远飘香的鱼汤(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永远飘香的鱼汤(散文)


作者:中国陶瓷 举人,344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8发表时间:2016-09-27 12:41:20


   上小学时某一年的某一天,一位语文老师给我们朗诵了一首诗歌——
   “黄河啊——母亲……”
   教室里澎湃起一阵笑声,觉得老师不正常,哪有管河流喊娘的,如果黄河是母亲,那永不停息、奔流到海的河水不就是甘甜的乳汁么?
   年龄渐长,从历史文化的字里行间了解到黄河与中华民族的血缘关系,便时时看到老师那被激情燃烧着的眼睛。
   离开家后,我常常会想起老师的朗诵,也常常想起从家乡胸膛上流过的灌河。我不知道,灌河对于两岸人民有没有那样滋养的意义。
   实在说,自己对灌河的感情是复杂的。小时候,到了夏季,一旦暴雨锥地,灌河河神定会挥兵上岸,几天之间便将父老乡亲种下的希望掠夺殆尽,害得我们冬春时节一天只能吃两顿饭。
   然而,我又不可能让她在我心中干涸,正如天上只要下雨,地上就有流水一样,只要心中还有一缕情感,灌河就会随着血液一起在我胸中流淌。那挠痒脚板的黄沙,那浸润身心的清波,那霜染白头的芦花,那静卧雪河的候鸟,总是时时入梦来。工作以后,没梦见城市的身影,常常是灌河的一切带着思念在梦里追寻着我。
   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有那灌河中的鱼。
   这些年来,自己捉到不少鱼,也吃过不少鱼。什么鲫鱼、黑鱼、鲶鱼、草鱼,皆曾入我网中;什么鲤鱼、鲈鱼、鳜鱼、武昌鱼,也都膏润我口。记得1990年代中期在东莞樟木头,与一位朋友在养鱼的民家玩,中午自然是吃鱼,而且说是非洲鲫鱼。做时,将各种佐料铺一层在锅底,上面摆一层鱼,再放一层佐料,再摆一层鱼……最上层用细嫩的水豆腐紧密地封起,添上水,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地焖,焖到有水汽从锅边滋出来,表明鱼已焖熟。掀开锅盖,随着一团乳白的水雾腾起,那腥甜、爽滑的香气便弥漫开来,把日子都浸鲜了。连香味都如此,更何况那鱼汤!得,想吧!
   然而,与用灌河小河鱼——俗称沙锥——炖出的汤相比,那所谓的非洲鲫鱼汤真得好糗噢!
   灌河小河鱼汤并非家长的手艺,而是我们少年自己的厨艺杰作。那时,大人们天天在广阔天地里劳作,捕鱼的机会极少。一般来说,洪水过后,庄稼是溺毙了,但河神却把他的兵将——鱼鳖虾蟹抛弃在沟沟坎坎里。大人们便漫天漫地地蹚,一不小心,就可能在小水洼里蹚到十几斤重的红鲤鱼来。
   但是,少年们用来炖汤的鱼可不是这困在田中的东西,而是从河里活捉的沙锥。
   每天夏天,灌河滩便成了少年们的好战场。他们在这里放牛放羊放鸭鹅,打草打仗打牙祭。这打牙祭除了指偷生产队里的西瓜甘蔗花生红薯之外,再就是指喝鱼汤。
   夏日晴空,赤日炎炎,少年们在灌河滩上摸爬滚打,弄了一身泥汗后,一个个脱下仅有的裤衩,光屁股“扑嗵嗵”跳进清澈的河水中,鸬鹚似地潜水出没。乌蓬蓬的头还没钻出水膛,那手已举起来,手里一定握着一条沙锥。
   沙锥本是极灵活的,游速特快,尾巴一动倏忽而逝,即使河水再清澈,也很难用手捕捉到。但它有一个极坏的毛病,极其胆小又极不老练,稍有波兴水响,便恐惧地往沙里藏身。既然藏身,就该头尾深卧沙中,但它不,而是像感到危险的驼鸟一样,只将那头藏起,尾巴高高翘着;恰好那尾鳍上洇着微微的红,便如欢迎的小旗在水里飘扬。少年们得了这样的招引,便轻易地将它们捕捉了。
   记不清谁出的点子了。反正说出来后,少年们轰然叫好。于是带锅的带锅,带勺的带勺;带油的带油,带盐的带盐。任务一一分配完毕,少年们便做起了梦,极芬芳,充满灌河两岸;极灿烂,鱼香幻成彩虹。有的说,跟大红鲤鱼亲口口呢,口水沾湿了花枕头。
   第二天下午,少年们开始以实际行动将梦想变为现实。两个人在河岸挖了个像模像样的灶,锅坐上,葱姜佐料在油里煎出香来,便将四五斤洗干净的沙锥倒进锅去,加上清清的河水,盖住,焖起。柴薪是不着急的,灌河滩十几里长,长满了芦苇。
   焖好了,掀开锅,一团热腾腾、白蒙蒙的香窜起来,散进顺河风里往下游溜。傍晚时分,一位渔翁从下游上来,说:小娃子们,你们炖的鱼好香,俺在夹河都闻到啦!嗨,夹河离老家几十里昵!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觉得天下最鲜美的莫过这灌河小河鱼汤。真是因为它特别肥美吗?还是因为年成欠收,饥肠寡肚,产生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回味昵?抑惑因为它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或者是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灌河滩上喝鱼汤的那段时光里,少年们是幼稚的,也是真诚的。有一位少年,觉得这灌河小鱼是天下的美味,于是在老师要求写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首诗:灌河水啊清亮亮,灌河的鱼呀香又香。把它送到北京去,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尝一尝……

共 18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永远飘香的鱼汤》通过对精心细做的非洲鲫鱼汤和少年们从灌河活捉来的沙锥炖的汤作比,描写出两种过程两种味道。非洲鲫鱼汤虽然烹焖讲究,但其远离家乡,虽然其味也鲜,但其未曾陪伴少年的成长,所以,粗犷的灌河的山水情怀入锅,才足以让其物产沙锥之鱼汤入口入梦,入得一纸怀念旧时光的篇章。文字饱含深情,场景描写逼真,乡土气息较浓。推荐欣赏。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青苔与岩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6-09-27 12:55:53
  拜读。问好中国陶瓷秋安!期待更多精彩。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回复1 楼        文友:中国陶瓷        2016-10-15 10:53:20
  谢谢点评鼓励!祝愿编辑秋安,一生幸福!
2 楼        文友:中国陶瓷        2016-10-15 10:52:38
  谢谢编辑精彩点评!
让人生充满歌声!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6-10-19 14:53:11
  欣赏老师美文,闻到鱼汤味道了。。美味佳肴,正。问好写真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中国陶瓷        2016-10-19 18:06:11
  谢谢点评鼓励!秋天鲈鱼堪烩,味道正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