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秋游黄鹤楼

编辑推荐 秋游黄鹤楼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7发表时间:2016-09-28 15:35:20


   今秋,到武汉小栖,约几个文化人游黄鹤楼,到武汉的机会很多,可是游黄鹤楼的机会却不多,每每因为事务缠身,不得一见黄鹤楼的真容,今秋,遇桂平教授和我在汉的几个学生,午饭后终于登上黄鹤楼,一睹江城的烟波浩渺,万绿丛中的黄鹤楼承载着江城文化的点点滴滴。
   黄鹤楼因建于黄鹄山而得名,桂教授告诉我们:古文里“鹄”与“鹤”属于同音字,故也读黄鹤山,建于此山的楼台,顾名思义:黄鹤楼。而“黄鹤”则是道家文化的一个传说: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存在,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黄鹤楼的文化底蕴很深厚。黄鹤楼保存着一尊清代楼顶的青铜楼塔柱,这是黄鹤楼唯一的历史见证。黄鹤楼从建楼开始到现在的建筑为至,其间,历代都有重修的记载:楼内陈列着宋,元、明、清几朝黄鹤楼建筑的模式,足见毁楼者,建楼者的春秋故事之多。
   桂平教授带我参观了最能够代表黄鹤楼文化的一处景观:黄鹤楼诗刻。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武汉文化界对古本《黄鹤楼诗集》进行了整理,在展厅,我们一睹了诗集的真容。感慨于文人墨客对黄鹤楼的情有独钟。与黄鹤楼一省之隔的岳阳楼,只有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比较有名,而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有一千多首。可能因为这个缘故,黄鹤楼几次被央视《国宝档案》节目采录。
   我与桂教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历代文化人对黄鹤楼情有独钟?桂教授认为:这个与黄鹤楼的地理位置有关。黄鹤楼位于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地---武汉,武汉又是古城,交通的便利是一个原因,名人效应应该是主要原因。历代文人到过黄鹤楼的屈指数来,比较有影响的有:崔颢、李白、王维、岳飞、宋之问、白居易、范成大、陆游。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名人效应。李白仰慕崔颢的诗才,可是李白还是在此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名句。
   登于黄鹤楼楼顶,我有一种威然立于天地之间的感觉。龟蛇之间,一江东去,岁月把历史尘封于此,登此楼,观此景,心中一种豪气油然而生。登泰山之顶,为云中山之壮美而感慨,登鹤楼楼泰之顶,为大江浩浩之雄伟而感叹!
   今秋登于黄鹤楼楼顶,赋一小文以记之。
  
  

共 13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文字走进黄鹤楼,感受它悠久的历史和醇厚的底蕴;随着话题的展开,作者引领着读者走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黄鹤楼以及由它萌生的诗意和传说。结尾处是文章的亮点,更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通篇读来,内蕴饱满,行文老道,若能在细节处再精准些,更具可读性。问好作者。【编辑:文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如烟        2016-09-28 15:37:11
  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的精彩。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