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檀香】夜游青岛栈桥(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檀香】夜游青岛栈桥(杂文随笔)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9发表时间:2016-09-30 23:23:47

夜游青岛栈桥
  
   岁月忽如梭,旧游梦如昨。
   今夕栈桥上,散步乘秋色。
   沧溟夜幕垂,琼楼华灯错。
   红光逐人来,霓虹海中烁。
   回澜今何在?万里荡清波!
  
   诗后:
   丙申秋日,余以公务再访青岛,入夜始达。蒙青岛友人格瑞尔工业装备公司盛大全兄盛情相邀,把酒持螯,剧饮于泛海名人酒店。余先至栈桥等候,漫步其间,忆去岁与二三小友秋游青岛,恍然已期年矣。俄而夜幕渐沉,华灯初上,夜色琴岛,方之白昼,别有一番风味。虽碧海长空,笼入夜幕之中,而海畔琼楼高耸,华灯交错,更添繁华富足之气。及楼顶霓虹闪烁,倒映海面之中,游人愈往大海深处,则红光相随而愈长,一时饶有兴味。
   青岛昔为默默无闻之渔村,及海运大开,列国交通,以胶州湾深水港之故,汇通海陆,遂由大陆之尽头,而为深蓝之起点。百余年间,中外大国之角逐,中西文明之交汇,此消彼长,于是乎在。而岛城历尽沧桑,与国势相起伏,在其中矣。青岛于全国之战略布局,有独特之作用,非唯一城一地而已。至民国时,尝为五大直辖市之一,今为山东首富之地。以藩篱腹心之故,北海舰队、首艘航母,皆以青岛为母港。栈桥之回澜阁,为民国遗物,素为青岛主要标志,细品其名,则有海波平静之意。观今日环球大势,吾国必走向深蓝,发展海洋事业,而后可以自立自强,海波平静。青岛于海洋战略之实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而其城市之发展,方兴未艾,故诗中有“万里清波”之句云。
  
   译文:
   今年秋天,笔者因出差办案再次来到青岛,抵达时已是傍晚。承蒙当地朋友青岛格瑞尔工业装备公司的盛大全总经理盛情相邀,到泛海名人酒店小聚,老友重逢,席间喝啤酒吃螃蟹,直到半夜尽欢而散。笔者下火车后先到栈桥等候,漫步于栈桥之上,想起去年秋天与几个年轻朋友一起畅游青岛,眨眼间已是一年时间。不一会儿夜色降临,海岸和栈桥上的灯都亮了起来。华灯璀璨,比起白天的青岛,别有一番风味。虽然碧海蓝天都笼入了茫茫夜幕,而海畔高楼林立,灯光交错,为城市平添了几分太平富足的气氛。高楼顶端的霓虹灯,映入海波之上,游客沿着栈桥朝大海深处走,则满面的红光好像跟随游客的步伐变得愈长,一时间饶有兴味。
   青岛在历史上曾经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了近代航海业日趋发达,世界各国频繁交往,全球逐步一体化。因为有胶州湾深水港的缘故,加上青岛地处胶东半岛的东端,与广袤的内地都会珠联璧合、遥遥相望,于是从历史上偏远的大陆尽头,变成连接大海、走向深蓝的起点。一百多年来,中外大国之间的激烈角逐、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国力此消彼长,在这块热土上惊心动魄一幕幕上演。在这个过程中,岛城历尽了沧桑,随着我们的国运起起伏伏。青岛在全国的战略布局中,有独特的作用,而不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地区。到了民国的时候,青岛一跃成为五大直辖市之一,迄今在整个山东省经济最为发达。因为在海上捍卫着华北和首都的腹心之地,北海舰队和我国的首艘航母,均以青岛为母港。
   栈桥上的回澜阁,是民国时代的遗物,素来作为青岛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仔细品味其名称,则寄予着海波平静的意思。纵观当今国际大势,我国只有走向深蓝,大力发展海洋事业,而后可以自立自强,获得和平发展的环境,实现大国崛起的目标。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青岛对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而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是前途无量,方兴未艾。所以,在前面这首古风中写下了“万里清波”的句子。
  

共 1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首古韵,开篇精彩。夕阳下的大桥,漫步的人群,还有波光闪闪,夜幕中的风景清新醉人。诗情一缕萦绕心间。文情景交融,文笔秀美,景色宜人。从写作的手法到文化的描摹,都带着清新的感觉。让读者在感受风景的同时,了解那份历史背景增长文化知识。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彩云伴海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6-09-30 23:30:42
   欣赏,问好,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彩云伴海鸥
回复1 楼        文友:胡春雨        2016-10-01 13:10:07
  问好社长,假日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