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纽薇兰蜂蜜杯”征文】蜜蜂轻盈起舞的袁马村(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纽薇兰蜂蜜杯”征文】蜜蜂轻盈起舞的袁马村(散文)


作者:雏燕 秀才,215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57发表时间:2016-10-08 18:38:01


  
   8月31日,我们“讲好扶贫故事”礼县文学采风组一行,来到礼县南部白河片进行采访活动。
   巍巍的袁马山上以养蜂闻名的菜坪村的采访,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山顶上的村庄,可谓高矣。
   白河镇袁马行政村菜坪村就是位于海拔两千米的袁马山上。汽车从白河镇出发,车头一直上仰,人由于惯性一直向后背,爬了半小时才驶上村边的一个小平台上。菊月的阳光很媚人,照得四面的青山发着绿光,温馨的七彩光里透渗出微微的甜意,我不由得做了一个深呼吸,空气是甜滋滋的浸入鼻肺,浑身舒爽极了。极力四望,袁马行政村菜坪村坐落在一面坡上,白墙粉壁青脊瓦檐隐约在葱葱树木丛间,核桃树、槐树、柳树、杨树等树给全村搭起了绿蓬,居民屋舍依山分布,远处黛色的群山愈发蔚蓝。仙风送过来,我不禁深吸了一下,用“浸入心脾”实在的恰当极了。一只小蜜蜂顺风滑翔过来,绕着我盘旋起来;我紧盯住飞舞的蜜蜂,很警惕的扫描着它:“蜂,蜜蜂,这里养蜜蜂啦?”
   “养啦,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养蜂啦。”白河镇袁马村村长袁晒定兴奋地说。
   这时,我觉得附近的树丛里都飞旋着蜜蜂,侧耳倾听,嗡嗡的声音从四周压过来,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甜蜜。
   噢,袁马村是远近闻名的养蜂村,噢,山那边吹来甜蜜的风,甜透了村庄。
   在袁马村村长袁晒定的带领下,我们朝着甜蜜的风吹来的方向,走过一小块地,来到地边的一面小荒坡上。那只蜜蜂一路尾随着我到这里,就加入到这里的蜂群中,一晃就不见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它并没欺生啊,它是好客的迎接我呀。袁马村村长袁晒定指着排开的蜂箱说:“这是65岁的袁谢善老人养的,整整25箱,收入不错。”
   正在蜂箱前料理的袁谢善老人闻声,向我们走来。袁谢善老人佝偻着腰,银须微颤,岁月的印痕刻满了额头,看来老人的精神还好,满脸笑容。我握住老人的手,顿感岁月沧桑的厚重。老人说:县扶贫办扶助袁马村脱贫致富,村上镇上还有县上派人指导,在资金上帮助很大,在老年时能发家致富,是沾了政府的光,赶上了好时代,共产党好啊。笑容洒满了老人沧桑的脸,笑得是那么的舒意和欢畅。是呀,农民心里能不高兴吗,这不,阳光正洒满了蜂箱,在甜蜜的空气里跳舞,蜜蜂正闹着呢,酿造着生活的蜜,酿造着小康的生活。
   礼县白河镇袁马村位于白河镇西南部,与宕昌县竹院乡接壤,平均海拔2000米,全村264户,总人口1164人,其中贫困户132户名,贫困人口594人。秦岭石质山地,海拔高,山大谷深,土地贫瘠,是高寒阴湿地区,植被较好,袁马村四周绿树环绕,盛产野党参等多种药材,槐花,各种百草花,是优良的花源,为养蜂提供了天然优越条件。县扶贫办和各级部门领导调研勘察,利用本地优良资源大力推广养蜂致富,不几年全村除无能力老人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户都养了蜂,形成了大气候。村长袁晒定满怀信心地说,今年还成立了合作社,要依托合作社把蜜蜂产业推出去,加快全村致富的步伐。白河镇袁马村村长袁晒定,现年32岁,高中生,他全家共有四口人,两个孩子上小学,他带领全村人喂养蜜蜂,他家共养了五十箱,去年收入蜜800斤,收入24000元,蜡1700斤,收入1700元,总收入24700元,再加上村干部补贴,人均收入800元。
   村长袁晒定指着满山的绿色植被说:“蜜蜂十分勤劳,一直到2至5公里的山间采花粉,我想在养蜂的方面提取蜂王浆,每斤能买到35元,全村加起来数量不少,也在咱这山上连上网,网上销售,把大家组织起来,目前合作社已经成立了。”年轻有为的领头人,心怀着多么远大的理想,想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成立合作社,把甜蜜的产业搭上网络的快车走出山门,这就是他的中国梦呀!
   67岁的王成善夫妇一家6口人,儿子跑出租车,专跑宕昌县,媳妇去新疆打工挣钱,供应两个上学的孙子,他说大孙子18岁上白河高中,二孙子16岁上白河初中,儿子买车都是县扶贫贷的钱。
   庭院里堆放着剥皮扎把的玉米,既粗又长,颗粒饱满,我们十分的惊讶久旱山高的袁马村竟有这般好的玉米,老人说:“是山脚下川地里的。”经老人说明,我们才知道是山下河滩地里的。我们问他们:“这么高的山,怎么把河滩里的玉米搬上山来的?”
   “十里路,以前靠人背,现在路修好了,车拉来的。”山里人要有好收成,要花很大的力气啊。
   以前家庭收入全靠药材,种党参、大黄收入也不高,约几千元钱,过去去铨水买药8公里路全靠人背,好一些人家就是牲口驮,需要满满一天的功夫。他说:“共产党好,路修到门口上了。”
   快七十岁的老伴接着说:“路修到门上了,过去要几天,人背牲口驮的,现在只要半天时间,车拉就进门啦。”她指着那一堆剥好准备上架的玉米,笑啦。
   我们从王成善家里出来,看见一家院子里在建房子,就走进去。我们走进院子,看到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已经封顶,依山面沟,固定的支撑木料还在加固着,四面堆放着建筑材料。
   这家主人也姓王,正准备去地里干活去。他说给党参拔草移苗。我问:“你们家种了多少党参?”
   他说:“三亩,我一个人养不了蜂,多种一点党参,好让蜜蜂采好花酿好蜜。”
   “一个人还盖房子?”我指指兴建的房子说。
   他笑着说:他家共六口人,儿子往宕昌跑出租车,儿媳妇在新疆打工挣钱,两个孙子在白河镇上学,前些日子回来要盖二层呢,刚走不几天。
   他告诉我们,以前他种党参、大黄等药材,用背篼背着到八里外的铨水去卖,也卖不了多少。现在好了,路加宽了,硬化了,路到门上了,共产党好政府好,光去年卖党参收入了近一万元,说着又看了几眼新房子。我问起他的儿媳妇在新疆打工时,他说,他的儿媳妇是他攀进门的。
   原来这里的风俗和别处不同。娶儿媳妇叫“攀媳妇”,就是媳妇进门时不举行任何仪式,不举办婚礼之类的仪式,等到媳妇生下娃娃时过满月时才举行仪式。举行仪式的那天,山上吃水困难,是人背来的水过喜事,不像现在,现在多好,嘿,用自来水,便利的很呀。
   临别时,他说他家的三亩党参可好啦,白花花的小花,可招蜜蜂了,我村里的蜜蜂都是采党参花的,村长说的,是纯天然的,我也想养几箱试一试。是呀,山那边吹来甜蜜的风,甜透了村庄,甜透了农民们的心,能不心动吗?
   我们走出村子,坐上车时,一只蜜蜂在车门口盘旋,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先遇到的那只蜜蜂,车子开动,透过玻璃窗看见他一直尾随着车,我心里不由十分怜惜不已。礼县之南的袁马村,袁马村的蜜蜂,竟是这样有情有义。我怎么忘得了,心灵会颤抖,会纠结,于是,心里就有了一个情结。
   白河镇袁马村立足本地资源,强化蜜蜂养殖,围绕蜜蜂做文章,不断增强扶贫致富能力,特别是村领导思想活跃前瞻性强,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立足本地,“一村一品”做的活做的强,做得精做得新。全村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村民的生活真的如蜜蜂酿蜜越过越甜越幸福。

共 27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山村的旧貌新颜,作者随采风的团队来到这个村进行采风。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作者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再根据当地农民的介绍和交流,基本了解了这个村的一切。这个村大部分人依靠当地资源搞起了养蜂产业,收入颇丰,为该村立下了大功,成为采风的重点。作者也是采风团的一员,根据所见所闻写下此文。不管怎么说,作者的出发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故!鼓励推荐!希望看到你更好的文章哟!【编辑:轻至无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至无痕        2016-10-08 18:40:03
  拜读大作!问好作者!
喜欢写文字快乐自己,从好心情过来学习。
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6-10-08 18:46:27
  采风山村见蜂蜜,感受甜蜜幸福!
馨语馨愿
3 楼        文友:雏燕        2016-10-08 19:43:03
  感谢轻至无痕按语,感谢鼓励
4 楼        文友:雏燕        2016-10-08 19:44:51
  感谢轻至无痕按语,感谢鼓励
5 楼        文友:潇男        2016-10-09 10:40:15
  弘扬正能量,歌颂甜蜜,主题很好。感谢赐稿天涯征文!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回复5 楼        文友:雏燕        2016-10-09 13:37:43
  谢谢关注
6 楼        文友:雏燕        2016-10-09 13:38:27
  谢谢亲关注,多指正
7 楼        文友:雏燕        2016-10-09 13:38:39
  谢谢亲关注,多指正
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6-10-09 19:45:04
  一村一品,生活甜蜜。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9 楼        文友:丙凡        2016-10-10 11:31:04
  欣赏实地采风文章,问好作者。
做兰花一样的女人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