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那时学校(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那时学校(散文)


作者:碧古轩主人 秀才,144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7发表时间:2016-10-16 11:36:24
摘要:我在找寻近乎半个世纪以前的记忆。那所曾经留下过我少年梦想和希冀的校园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摸样。烈士塔和庙,饥饿的肚子,艰辛的上学路上,宿舍里的臭脚尿骚,夜晚去封了的图书馆偷书,拉地板车挣些伙食费,半夜里上街撒传单庆祝九大。那段朦胧的寄托,初始的历练,连带着许多的想象与期望,许多的抱负与向往,都聚缩于那个校园里......


   于流动的热浪里,我在找寻近乎半个世纪以前的记忆。
   嘈杂的蝉鸣声里,晃动着匆匆过往的车辆,斑斓耀眼的大小广告遮蔽了楼房原本的面容。路变宽了,楼变高了,人就显得矮小,显得无足轻重。
   印象中的学校完全没有了,我的母校,曾经装着一个农家少年许多冥想的摇篮,你去了哪里?
   人老了容易怀旧,游子远道来了,你却不在了。
   那是紧邻海边的镇子,如今镇子已经成了很像样子、也很成规模的开发区了,那所曾经留下过我少年梦想和希冀的校园如今也变成了商场,完全没有了40多年前的摸样。
  
   一、烈士塔和庙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了,课程已基本学完。升初中的考试在操场上进行,前后左右拉开距离,就地坐着答题。考完后成绩并没有下来,升学却成了三结合推荐。
   扛着铺盖卷进那所中学时,新鲜溢在心中,大门敞亮,校园敞亮,操场也敞亮。老师学生来来往往,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学问。
   学校的门口正对着烈士塔,烈士塔是为纪念龙口解放牺牲的先烈们修建的,塔上凹刻着黑色大字对联:海染坡山绿,以示解放大愿;血染国土红,而昭卫国忠诚。塔立在十字路口处,静静地观望着过往的行人。而今看来不甚高、也不甚显眼的纪念塔,当年在我们的心中却是那般高大,那般神圣。
   龙口有码头,当年日本人从这里登了陆,占领了胶东北边一带,修了公路、金矿、电厂,驻了重兵。那一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盘踞在龙口等地的日军拒不缴械,当地抗日武装配合北海主力部队发起凌厉攻势,一举收复这座小城。
   为悼念解放龙口等战斗而殉国的烈士,龙口军民碣石志碑,以鉴后世。
   如今,那烈士塔仍在,而学校却不在原处,搬到了公路的东面,建了新的校舍。
   学校紧靠海边,院墙的西面便是大海,墙不高,欠起脚尖伸长脖子便可以看见大海。操场南头为男生宿舍,操场的北边,教室、食堂、小工厂、女生宿舍依次排开。
   有座带院落的庙宇,堂皇着戳在教室后面。不知供奉过哪路神仙,庙里的大殿很气派,基座有一人高,殿外有台子,恐为祭奠时用。我们入学时殿里早已没了神仙,台子做了戏台,用作演节目或者开会做报告。大殿里面,外间摆了乒乓球台子,里面是图书馆,窗户已封死,并不开放。殿前为方正规整的四合院,几棵有了年久的柏树苍郁着遮蔽了阳光,使得院子有些阴森。老师和职员们于阴森里进出着两边的办公室,跨越着庙门前高高的门坎。
   天天听是在那座庙的院落里进行的,早晨六点半,集合排队,整齐坐下,于“东方红”音乐后,听半个小时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世界上、国家里的一些事情便从挂在庙的一角的大喇叭中了解到。
   烈士塔与庙,两种不相及的物件搁在一起谈论,实在是因为于我而言,这二者彼时留下的印象太深,不好忘怀。仔细想想,它们又有共同点,那都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前者裹挟无产者的浩瀚,令我们这些想象丰富的学生心生敬仰。后者一定也有过自己的辉煌,于缭绕与钟鼓声里抚慰着膜拜者的心灵。
   只是,那时我们还小,加之氛围缘故,不懂得世界原本可以丰富多彩,精神也是如此。
  
   二、肚子问题
   粮食是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城镇孩子可用粮票,农村的没有粮票,要自带粮食。
   那时节胶东农村交上公粮后,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多,分的粮食不够吃,几乎家家都吃不饱肚子,都得省着吃。商店里物品凭票供应,别说没钱,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能让孩子上了初中,没休学回家干活,家长已经很不容易。各家各户是勒紧裤带,省出粮,让孩子上学的。
   隔一个星期,从家里扛15斤玉米面来学校,去食堂称了,到那有庙的院子里领出饭票,再用饭票买蒸好了的窝窝头。早晨二两,中午晚上三两。早晚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装在罐头瓶里,就着干粮“呼啦呼啦”喝玉米面稀饭。中午有二分钱的大锅菜,没有油水,每个班抬一桶回来,同学把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大碗摆一讲台,生活委员开始分菜,就着窝窝头连菜带汤吃进肚子。
   正是能吃能玩能活动的年龄,单调无油的饭菜自然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肚子常常发出求援信号,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原理最直接的证明来源于肚子需求。
   于是向海洋索取。我们翻过操场的围墙,跳到西边的海滩上,去挖海蚬子。涨潮时站在海水中,用脚去踩,把脚伸到沙里碾,一碾便是一个,用脚指头夹住捞上来。落潮了我们用手,那样更便捷。海滩已划给周围的村里,不允许随便挖蚬子,我们只能偷偷地去挖,挖了就生吃。剥开贝壳,用海水洗去沙子,吃起来很鲜。看海滩的老汉远远地瞧我们咋呼:“小兔崽子,都给我出来。海是国家的,海滩是逄家村的,知不知道?”。他喊他的,我们只管摸我们的海蚬子。他走近来,我们就往海水里游,老汉没有一点办法。
   还钓鱼,上到码头停放的旧船上,找一些尼龙绳绑上鱼钩,钩上放着海蚬子肉,把绳子拴到船上,一会儿就有鱼咬钩。运气好时一个中午能钓到七八条鱼,多是海鲫鱼,并不大。把鱼拿到食堂,让饭堂师傅给我们放锅底烤烤。熟了,吹着热气美美地吃,那鱼可真是好吃啊,鲜嫩的肉,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吃饱了我们就游泳,沿着港口游。那港多停些旧船,我们就鱼似的围着那船游来游去,累了就仰着脸躺到水上休息,海水浮力大,没有风时平躺到水面上沉不下去。兴致来时还跑到大船上往水里跳,把鼻子一捏,木棍似地直直跳入水中,然后再浮上来。
   说到游泳,我的游技之初是在村头西大湾里学会的,那是狗刨。来到大海里学会了踩水、侧游和蛙泳。并不规范,但至少沉不下去。没有教练,完全是自己在海里边喝水边试着游的。
   那一年夏天,学校北边的海滩上飘上来一具尸体。我们都跑去看,是具男尸,尸体已变黑肿胀,肚子鼓得老大。晚上我们几个人都恶心得吃不下饭,就这样也没减少大海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依然去海里游泳,从海里索取食物。
   能吃上一顿面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如果哪个同学从家里拿来白面,换成馒头票顿顿吃馒头,那定是一件新鲜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父亲到县里开会发了馒头,没舍得吃带给了我。我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吃馒头,就放到宿舍里,后来发现馒头坏了,掰开后有丝,并且有霉味。我实在舍不得扔掉这坏了的馒头,那毕竟是白面做的呀。那天吃饭我没买窝头,我把那坏了的馒头吃了,尽管有一股味道,但我还是把它吃了,那馒头里有父亲的爱,所以我吃了。奇怪的是我竟然没有觉得任何不舒服,肚子好好的,于是明白,上天也垂怜饥饿之人。
   或许自那时起,对于食物的挑剔于我而言便几乎失去了,妻常笑言,你是属猪的,好伺弄。她忘记了,我是从小挨饿长大的,自然不会挑食。
  
   三、上学路上
   村子离初中15里路,需要住校,每星期回家一次,结伴而行。带回空了的干粮袋、咸菜瓶,再将下一个星期的吃食背回学校。
   有辆自行车简直就是一件奢侈至极的事情,家家户户节俭着填饱肚子,哪里会有钱买自行车。于是就用腿,用肩,用不需要花钱的一切。
   这样也好,用不着专门锻炼身体了,每星期的来回30里路,以及每两个星期扛一次的玉米面,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好的锻炼。依赖、娇气、享受,这一切,与这些少年无法近身,因为,生活现实不允许这些想法存留,哪怕一点点。
   玉米面上了肩,你就要一步步走到学校,不管有多么吃力。一些女同学实在扛不动了,便说好话请路上赶马车的师傅帮忙代一下脚,放车上走一会,然后再背起。
   路是平路,好走,但由于年龄小,那两个星期的粮食和萝卜丝咸菜,对于吃不饱肚子的稚嫩肩膀来说每一次都是考验。
   年轻真好,年轻什么都不会在话下,自然也包括那段路,那些累,那些汗水。依然是那般无忧无虑,那般说笑打闹。夏日的艳阳里循着白杨树荫,扎一束柳枝顶在头上。冬天的风雪中弓着腰,面袋子围在腰间,高歌着“穿林海跨雪原,气冲宵汉”,觉得浑身豪气满怀。田野里茫茫一片,人们都在家里避着风雪,只有我们这些要往家里赶路的孩子点缀在那一片皑皑白色之中。
   回到家鞋都湿透了,出一身汗,却并不觉得有多冷。
   那时的冬天,我们每个人手上脚上几乎都有冻疮,不可能没有,我们要用手写字看书,要用脚走路,手和脚都没有足够可以抵御寒冷的条件。
   胶东的冬天可真是冷啊。
   现在想想,不光我们,那时上学的人可能都这样。二姐那会是到县城上的高中,她要比我多走10里路。还有那些山里的孩子,翻山下岭去求学,路会更难走,路途会更远。
   生活就是这样,你付出了,一定会得到回报;你享乐了,也一定会被找补。早年的艰辛,其实是件益事,且不说身体的康健,只说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挫折的毅力,也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历练。
  
   四、一屋臭脚尿骚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学校也不例外,按连队编班。高中叫抗大,按年级分别叫抗大一、二、三连。初中称红卫,我们刚入学,就叫红卫二连,实际就是初一。连下有排,每个班级为一个排,排下有班。刚入学时有高中同学带我们军训,每班设一个老班长,我们班长是抗二来的,个子不高,扎俩小辫,穿一身黄军装,束一腰带,背一个绣有“为人民服务”的书包,很精神,也很活泼。学校宣传队演出她扮演过李铁梅,说来凑巧,这个老班长后来嫁给了我军校的同学,这是后话了。
   宿舍是大通铺,长凳子上铺上床板。冬天在床板上垫上麦草,夏天再把麦草抽走。也有同学从家里带来草垫子铺上,草垫子也是用麦草或是蒲草编的。
   开始时很兴奋,这么多人住一起,挺热闹。后来就觉得不方便,互相间总有些习惯不一样,有打呼噜的、有说梦话的、也有磨牙放屁出洋相的。不过总归是年龄小,睡得死,睡着了互相间也就相安无事。
   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油灯在宿舍里莹莹发光。九点半熄灯,油灯也要熄。九点半我们是睡不着的,就议论女同学,说谁谁如何好看,完了又议论老师。有一天夜里刚好议论到一位老师,那老师也刚好查铺到我们屋里。没有灯,老师就在黑地里站着听,听完了议论就说了一句:“说够了吧,说够了就睡觉”。我们一听赶紧都把头钻到被里,谁也不敢再出声。
   春秋两季最好,不冷不热。夏天里有蚊子,挂上蚊帐也无碍。天最热时,就拿脸盆到水管处冲一冲。也去海上,跳到海里凉快一下再回来。住在海边,晚上睡觉也并不显得有多么热。
   最难捱的是冬天,宿舍里没有炉子。因放夏秋两季农忙假,寒假时间便短,寒冷便时时地伴随着我们。白天上课,教室里生个小炉子,人多,能暖和些。夜晚的宿舍有些难捱,门窗封闭不好,屋顶一层瓦,梁下没封顶棚,显得房子空荡荡的。北风怒号时,屋里温度冷到极点。为抵御寒冷,同学们尽可能地想一些办法。合被窝打通腿,把多余的铺板立起来挡风。记得我和另一男生打通腿,那同学有鸡毛褥子,被子比我的也厚许多,和他打通腿我觉得很划算。然而他比我干净,常常地我的臭脚把他熏得难以忍受,最后还是分了开来。
   天太冷,无法去屋外解手,便将尿罐子提到宿舍里。人多,罐子小,睡眼朦懵中只管往罐子处尿,不一会尿罐子便满了。清晨起来,尿罐子早已结成一个冰坨子,门里的砖地上一片尿冰,泛着阵阵尿骚味。
  
   五、偷看闲书
   那时的课本是工农业基础知识,没有太多内容。于是,我们便想办法寻找课外书看,物质的匮乏并不能扼杀我们对精神的渴求。
   大通铺宿舍对我来说,最大的益处莫过于使我多看了许多的课外书,也有了可交流的对象。我发现爱看书的人并非只有我,很多人都爱看。有同学隔三差五将一些书带到学校看,只要发现没看过且心仪的书,我注定是要想办法看的。
   有两个同学是我的书友,我看了不少他们的书。看过书后便在一起谈书的内容,当中夹杂着一些自己的评论。
   初中生正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什么都不放到眼里的年龄。记得有个同学说:“谁看过红楼梦?我从头看到尾,不是吹,红楼梦是天下第一黄的书”。于是有人附和,有人质疑,有人兴致勃勃问黄在哪里?其实,相信那会很多同学没看过《红楼梦》,文革中别说《红楼梦》了,连三国这样的书也是不允许看的,那时很普通的书都是封资修的东西。然而,那种朦胧中的好奇心,那种正是精力充沛之时对知识的渴求,谁心里都明白,都想看那天下第一黄的书。
   终于,那年的伏假里,我想尽办法借到了《红楼梦》。先前也曾看过民国间老版本黄纸印的书,前后不全,看不太懂,翻翻就放下了。这次我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尽管还是似懂非懂,但里面的人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那林黛玉叫不平,也恨那贾宝玉负心,也敌人似地仇视薛宝钗,心想若没有她,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就可以在一起了,林黛玉不会死,贾宝玉也不会出家。开学后我专门找那同学,问他《红楼梦》到底黄在哪里,同学一口咬定反正是第一黄,再无余话,我心里暗自发笑,心想他并没看或者没全看。

共 68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50年代人,回忆起当年青葱岁月在母校时光永远难以忘怀,学校就在烈士塔与庙之间作者开始了自己求学之路,当年物质并不丰富,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什么都要凭票,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饥饿感时刻困扰着作者,为了解决肚子问题他们向海洋索取可吃的食物,上学路上稚嫩的肩膀开始承担生活中的苦难。苦难是一种人生财富,不但强壮了身体也培养了人的意志。寒冷冬天尿罐子散发的特有气味成了作者永恒的记忆。那个时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精神层面是很匮乏的,名著都被当成封、资、修被禁读,尽管这样也阻止不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就打起了图书室主意去偷书。勤工俭学也有了“偷”吃苹果经历,也增长了除了庄稼活之外不知道的劳作。 “九大”召开那晚鞭炮声、锣鼓声和呼喊声那激情燃着的年月深深印在作者脑海里。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向读者诉说文革期间,通过几个侧面向读者展示自己当年求学的不易,与自己成长的路程。最后作者以梁启超先生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结提升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6-10-16 11:41:20
  作者所描述的时代我都经历过,特别是“九大”那晚更是难忘,疼爱我的外婆去世,穿越满街游行的队伍回家报信记忆忧新。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永远难忘的记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1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10-17 15:35:51
  谢闲妹编辑并点评。此文原在我的博客文章中,是分开写的,现合在一起,做了些修改,起了个名字叫“那时学校”。那个学校是我读书的初中,第一次离家跑到15里路的海边镇上的中学里读的。因为艰辛与清苦、因为渴求与幻想,又因为那个有着激情的岁月,所以印象深刻,因之记下。
2 楼        文友:曾利和        2016-10-16 11:58:59
  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从老师的文字中,感受到当时求学的不易,成长的艰辛!那一段艰难的岁月仿佛在眼前。欣赏,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10-17 15:46:23
  谢谢点评。那个年代的求学,尽管学到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是,就一个人的历练与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书本上的东西可以随时学,那个年龄段的历练却是不会再来的。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10-16 16:22:35
  我们是同时代的人,经历太多的相似,读起来如此亲切,每一个题目、每一个代表时代的词汇,都让我走进那曾经的时间隧道,看到那熟悉的景色!真是我们难忘的记忆!老师写的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3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10-17 15:54:01
  谢泥儿老师点评。记的写过一篇小说集的序,里面有那时早晨起来给生产队牲口割草,每斤二分钱的情节。战友的孩子看了文章,死活不肯相信,对他爸爸说,二分钱扔地下都没人要。如此,有必要写出那个年代,让如今的年轻人、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幸福生活,什么叫知足知恩。
4 楼        文友:月落窗台        2016-10-17 15:52:40
  忆往昔岁月,少年求学,文革耽误学子梦。
回复4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10-17 16:04:36
  思今番生活,知识遍地,索取何愁无处有。
5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10-18 01:56:14
  不知为何,读了几段之后,感觉老师的文风有点改变?以往,老师的作品多以厚重深邃理性取胜,能感受到老师的思考深透文字的内核。
   这篇显然不同了,笔触轻松活泼感性,充溢着生活的气息,甚至能感觉到一种男孩子的淘气——
   烈士塔和庙,饥饿的肚子,艰辛的上学路上,宿舍里的臭脚尿骚,夜晚去封了的图书馆偷书,拉地板车挣些伙食费,半夜里上街撒传单庆祝九大。那段朦胧的寄托,初始的历练,连带着许多的想象与期望,许多的抱负与向往,都聚缩于那个校园里......
   我最喜欢作者读《红楼梦》的感想,因为,与我想的一模一样。呵呵,懵懂的孩提时代,五光十色的校园生活,原来承载了那么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和美好,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仿佛跟作者做了一回同学——虽然按年龄我应当是你的学姐,呵呵!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5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10-18 13:41:07
    是啊,月楼社长总是能抓住要害。以前的作品多状物抒怀,写所见所闻所感。这篇则是少时生活,而且那时确实有着不少的荒唐事,应当说是懵懂年龄里、荒唐年代下,做的一些个可笑之事。直接写了,带有些个那个时代、那个年龄的语法特点,让您见笑了。
   今年夏天回老家,特地去学校的原址看了一下,便勾起了一些酸甜的回忆,将先前写的一些文章又看了一下,改成了这篇作品。未加精雕,心想着就这样记下便好,就写了。承您指教。咱们是同时代的人,有一些个感受或许相同,读此文可能便会共鸣。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