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俺爹俺娘(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俺爹俺娘(散文)


作者:清江醉客 秀才,1736.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7发表时间:2016-10-17 14:50:27
摘要: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就是深深的母爱;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真真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爹在,娘在,家就在!

爹在娘在,家就在。有爹娘才会有了对家的牵挂。
   牵挂就是一种习惯,老家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根,无论天涯海角,家永远是最留恋的地方。
   爹娘老了,老了的父母不再健步如飞,老了的父母开始絮絮叨叨,老了的父母佝偻的身体让我有些心疼,但是对儿子的牵挂却日渐加深,冬天未到,便收到母亲厚厚的包裹,那是母亲一针一线为我亲手缝制的棉袄,虽然穿起来笨拙,但是却温暖无比,老了的父母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在遥远的乡下,每逢台风上岸,总要得到爹娘急切的叮嘱……我终于明白了,80岁的奶奶生前为什么到了春节都要回趟娘家,一个人再老,他们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孩子。
   我们都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个个飞出爹娘的怀抱,走出了乡村走出了黑土地,为爹娘赢得了尊严和骄傲,而牵挂,也刻满了爹娘的心,爹娘牵挂我们,我们也想念父母,爹娘在世,每个月都要回家探望已经成了习惯。
   跨着轻松的步子,一扫城市的阴霾和烦恼,看到乡村的一刹那,又回到了遥远的孩童时代,走进家门,总是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想给爹娘来个惊喜,想捕捉爹娘看到自己突然而至的惊喜。娘的第一句话总是亘古不变:“哎呀,老大回来了!”第二句话就是嗔怪:“看你看你,回来也不说一声,家里什么也没准备,吃什么?”
   其实爹娘早已经算准我回家的日子,丰盛的饭菜藏满了小小的饭厨,平时舍不得吃的爹娘,只要我回家了,会做出比过年还要丰富的菜肴,边吃边埋怨城市的伙食,还是家里的饭养人,絮絮叨叨之中,我就扒了一碗又一碗,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还一个劲地在劝:“多吃点,多吃点。”
   晚上最美妙的时光,就是陪着爹娘说话,不善言谈的爹会有很多话,谁谁家的棒子地里草比人高了,谁谁家的驷牛一下生了俩崽,东家邻居的儿子从深圳回来了,领回来一个洋媳妇,西家邻居在工地出事了,砸折了一条腿……老爹话匣子打开如滔滔流水,娘笑呵呵看着听着,不时为老爹倒上一杯水……看看爹娘眉飞色舞的样子,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孩提时代,那个时候,爹娘总是喋喋不休,只是那个时候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现在叙述的是富裕起来新变化。
   如今,爹娘都走了,唯有寂寥孤独的老屋,在瑟瑟秋风里伫立,那熟悉的院门,院子里的石榴树,还有那个磨盘改作的小饭桌,都在时光里长满了疯草和斑斑青苔,没有了爹娘失去了魂,再也不想回家,不敢面对那个老屋,不敢面对爹娘长眠的那堆黄土。
  
   一、爹走了
  
   夜里又梦见了老爹,恍恍惚惚之中,我又回到了考上师范的那天,爹送我去车站,爹特别高兴,穿上了娘给他新缝制的连襟黑袄,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爹才舍得穿,背上压着我的被褥,手里提着大书包,里面是我的生活用品,突然发现,爹的头发白了,爹的背驼了,我那个永远不老永远健壮的爹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苍老孱弱了呢?我去抢老爹的行李,他不让,说这算啥,很轻松的,你别管……
   睁开眼,哪有老爹的影子,起来点支烟,看着老爹的遗像,思绪回到了那令人痛心的日子。
   老爹一生勤恳如牛,顶着星星下地没了太阳回家,把十几亩地伺候的叶茂根壮,村里不用问,那片庄稼地长势好,那块就是我们家的。老爹不善言语,唯一嗜好便是喝酒,忧在其中乐在其中晚年尤甚。每次放假回家,老爹总要娘炒几样小菜,和我一同畅饮。老爹酒量不大,每逢酒罢,老爹微带醉意的时候,脸就发红,话也愈多了。老爹谈的最多的自然是祖父——私塾先生的清贫迂腐,三下考场的晦气和落魄。我最崇拜的是我的祖父,他是铮铮傲骨的男子汉,在那艰苦的年代,不畏汉奸的利诱,大义凛然的教孩子们国语,虽屡受磨难依矢志不渝。不过,那时我只认为老爹在领我寻根,后来,我真正理解到,祖父在老爹心中永远存在。
   在我考上平原师范的时候,我的地被撤了,姐姐出嫁也没有了土地,只有老爹老娘的2亩口粮地,尽管生活上富裕了,我们都成家立业,都能够给老爹老娘经济上的资助,可是失去了土地的老爹却惆然若失,没有了土地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消沉。他的晚年便是一份长长的寂寞和期待中打发日子。每次次的电话透露出心情的凄惨和悲哀,而陶醉于城市欢乐中的我从未在意过,只知道多回家陪陪他,给他多买点好吃的,那就是孝顺那就是报答,殊不知我还没有真正领悟老爹的内心世界,直到夜里突然接到了老爹病危的电话,我才突然觉悟自己欠老爹的太多太多了。
   当我赶回家的时候,老爹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任凭我怎么呼喊,他始终一言不发。
   我每日守护在老爹身边,真正会到了树欲静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面对昏迷的老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那次我住院,老爹听了连夜走了三十里的土路,为的就是能干上去省城的早班车
   等老爹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我已从手术室推了出来。老爹见我鼻子插着氧气,右手打着吊瓶,竟抱头痛哭起来,怎么也没有想到我那一向高傲坚强的老爹竟会冲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扶在门框上,肩膀一耸一耸的,我也不觉落了泪。
   妻赶紧走过去,爸,没事了。老爹这才擦干眼泪,轻轻走到我的床前,默默地注视着我,此时无语胜似千言,在老爹柔情的目光里,我被一种博大的父爱温暖着……
   老爹一生倔强好胜,小时的我除了逃学就是打架,没有少挨老爹的揍,对老爹当然敬而远之。老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考上大学,长大的我没有辜负老爹的希望,终于考上了平原师范,这是我们这个村几十年所没有的。老爹高兴的变了一个人,逢人便讲孩子考上师范了,端上铁饭碗了。那个时候的老爹,骄傲自豪。
   以后的日子,每次回家,娘总是红着眼圈跟我说这说那,而老了的爹只是在一旁默默谛听娘的唠叨,久久不愿离开。
   去年回家,老爹见我头发掉得厉害,就说你写东西不要熬夜,我打听了,掉头发就是熬夜熬的,再加上你吃饭没有个点,这样会把你的身体搞垮的。
   这次应验了老爹的话,胃切除了三分之二。老爹说出了院就接我回家,让你娘给你熬粥喝,五谷杂粮最养人。望着唠唠叨叨的老爹,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孩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老爹的嘴唇在轻轻翕动,我知道,老爹舍不得离开我们,他在同病魔顽强地抗争,我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老爹能闯过这一关,他会醒来,静静听我给他讲城市发生的故事。
   老爹命硬,身体硬朗,自小到大从没有和医院打过交道,感冒了喝点酒出去干点活出身汗就好了,可是这次老爹没有打过病魔,老爹走了,走得那么不甘,老爹双目圆睁,向远处久久凝视着,他死不瞑目。永远失去的往往是从前未曾留意的珍重老爹的突然辞世,使我的心绪陡然间陷入了一种空旷,当灵车从我视野里消失后,我似乎才突然领悟到我失去了老爹,从此不再拥有父爱。
   老爹走了,可是走不出我的心。
  
   二、娘走了
  
   娘这一辈子不容易,除了拉扯我们兄妹五个长大成人,还亲手盖起了五间大瓦房,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最能干的妇女之一。
   娘脾气大,风风火火不拘小节,属于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豪爽仗义嫉恶如仇乐于助人,博得一个好口碑。
   我是唯一的男孩,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的地位应该是最受宠的,奶奶特别溺爱我,而老娘却一点也不偏袒我,我长大了,照样赶着我去拔草砍柴,没有一个宝贝儿子的优越感,相反,我还被老娘遗弃在家里差点丢了命。
   娘天生好干活,风风火火的,从不爱惜作为家庭的唯一衣钵继承人的我,我刚刚两周岁的时候,把我自己放到院子里去生产队上挣工分。老娘很会想办法,把不会走路的我放到一个大簸箩里,就像一只小小船,我想爬出来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娘却忽视了一个安全问题——当然不是被人偷了拐卖,那个时候小孩子比比皆是,又不计划生育,家家户户人满为患,小孩子是没人稀罕的。
   娘忽视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的人身安全,说来一定不会相信,伤害我的竟然是我家里的那只芦花母鸡。也许芦花鸡看到幼小的我孤独可怜,用它们最亲近的方式逗我玩,那就是伸出长长的脖子啄我,结果我的嫩嫩的鼻子被芦花鸡啄得伤痕累累,幸亏奶奶那日回娘家,否则我的鼻子早就被这些鸡们给报销了。
   奶奶和娘大闹一场,全家人开了对老娘的批斗会,奶奶最疼我,从此不离我半步。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养活我们兄妹六人何谈容易,娘基本上没有睡过囫囵觉,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给我们纳鞋底做衣服,夏天的时候,在朦胧的月光下,一辆纺车伴随我们进入梦乡,一觉醒来,老娘哼着小曲,还在穿针走线,床下留下了勤劳的剪影。
   童年的冬天好像比现在还冷,儿时,娘亲手缝制的棉袄,新絮的棉花均匀地铺上去,棉布上红艳艳的细碎花儿,是春阳般的暖意。老娘不是年年给我们做棉袄,总是凑合着穿两年,棉越洗越硬,第二年翻出来再穿时,小手便瑟缩着不想往里伸,老娘总是笑着哄我,出太阳晒晒就暖和了。
   娘看我们疯跑的头上冒汗,一边嗔怪,一边帮我们脱下,将棉袄里子晒晒,我们也享受般地晒会阳光,像一群安静的羊。对着阳光闭上眼,能感觉到一小团一小团的橙红色的光在睫毛上跳动。
   娘的手是闲不住的。她将家里的旧布烂衣剪剪裁裁,在门板上刷一层浆糊贴一层布,连续贴好几层,家乡叫打革被,红红绿绿的,晒上几天,革被就有了硬度,拿旧报纸画好鞋样放上去,剪出个鞋底状,接下来就是纳鞋底了。天气既是这般温和,人们手里的针线自然也一样素朴祥宁起来。冬阳中,母亲手里正给棉拖鞋上黑灯绒的鞋面,针在头发里擦出银狐,那一刻,低头缝线,笑意从眼角皱纹里漾出来。
   那次回到家看娘,老娘住进了镇里的卫生院,看到娘,心里竟然第一次有了想流泪的感觉。望着老娘消瘦憔悴的脸庞,不再挺拔的脊背,莫名的心酸漾出胸膛,人在疾病面前总是不堪一击。一系列繁琐的检查后医生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输液、吃药量血压、测体温,当自己把生命交给别人的时候,蓦地产生了一种悲哀,望着医院里形形色色穿梭的人群,突然与浑浊之中蓦然清醒,人最本质的核心就是那么简单的两个字:活着!经历了百转千回后,看透生活不过是一粥一饭而已!
   爹不在了,娘身体又不好,我决定把娘接到城里,回家接娘时,娘虽然很高兴,但我看得出她对老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留恋。竟然有一丝犹豫。看我欢天喜地的样子,她踌躇了半天,终于把家安顿好,又和左邻右舍一一打了招呼,然后才依依不舍地随我上了汽车。
   我私下认为,娘会和我一样,爱上这个繁华的城市,爱上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单一星期之后,我发现娘严重“水土不服”,她无法习惯坐式马桶,狭小的空间,窗外的喧嚣,更因为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而日日憋屈。
   有好几次,她听到楼上的吵架声,竟然急急忙忙准备上楼劝架,为我好说歹说才让他明白,这不是乡下,人家是不喜欢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的,况且我们对邻居的事情一无所知,这样跑去劝架似乎过于冒昧。
   娘过了许久才明白我见到对门邻居连招呼也不打的“无礼举动。”而她自己也因为屡屡热心与邻居打招呼而屡屡碰壁。我看到娘在陌生人戒备的一瞥里尴尬的微笑时,我便觉得难过,忍不住抱怨她热情过度,娘嘴上没说什么,看得出她很难过很无奈。
   我和妻子每天上班,无法陪伴娘,怕她寂寞,特意买来一大堆她最爱听的河北梆子碟片,叫她如何使用vcd,晚上问她好听不?她总说好听。晚上打开电视让她看,自己在屋里备课,每次推开门,总瞥见娘倚在沙发上轻轻的发出鼾声。我忙把娘摇醒,她总内疚地笑一声:“有点累了,不小心睡着了。”扶娘回了她房间,等我回到客厅,无意瞥见冷冷清清的客厅,突然意识到娘撒谎了,七十岁的她,对热播的韩剧根本不明白,
   她说好听的碟片,原封不动地摆在抽屉里。对于学习使用影碟机,娘不亚于看一本天书。我开始尽量抽出一些时间陪娘,可我的体贴却让娘局促不安,她总说你忙吧,我自己在家挺好的。后来她终于自己可下楼活动了,他很兴奋,他可以一大早去楼下不远的广场活动活动筋骨,还可以去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我有些犹豫,可拗不过娘三番两次的“哀求”,终于把买菜的大权下放。娘从此精神了许多,开始几天,她都顺利地按原路返回,没有出什么问题,但一个星期以后,她为了给我买我爱吃的鲤鱼,去过更远处的海鲜市场,结果迷了路,最后被交警送回家,
   她假装不在意地说,这只是小事一桩,可我听民警说,在人声嘈杂的海鲜市场,娘急的落了许多泪。
   我坚持不再让娘去买菜了,她勉强同意,但却趁我不在家偷偷跑出去,结果又发生了两次“失踪事件”,我忍不住对她发脾气,她坐在沙发上无助的看着我,低声说:“连街都不让我去我呆在城里还能干什么?”
   我想起了她为了消磨时间,把家里的家具和地板擦了又擦,把我弃之不穿的衣服都翻出来洗了又洗,还变着花样的为我们做饭,甚至连公共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她这样勤劳,除了真心为儿女尽一份力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很寂寞,而我却认为她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娘最终回到了老家,用她的话说他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她离不开老家的土地老家的邻居,甚至自己养的鸡鸭。
   娘回家还没有半年,一天凌晨我接到叔叔的电话,说你娘病了,快回来吧。我哪里相信,前天我们还通了电话,娘说他很好,不要挂念她……叔叔只是不住地督促,我半信半疑地往家赶。
   车到了村口,却没有发现来接我,心里就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要知道,每次回家,娘准早早等在门前的槐树下。
   叔叔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娘已经不行了,她清醒的时候,总是不让我们给你打电话,说这么黑,路不好走,说你眼近视,夜里开车不安全……我泪眼模糊,我的娘啊,在那个时候她想的还是他的儿子!叔叔说一年前,娘在镇里县城中医院下来的免费查体中就查出了癌症,已经是晚期了,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过去一样乐呵呵忙到闭上眼睛,并且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
   叔叔说娘临死前让我告诉你,每年清明记住来给她和你爹的坟头舔舔新土,她还说院子的石榴树一定留住,因为她的孙子最喜欢,她还说孙子最喜欢的牵牛花开满了墙头……
   听着叔叔的话,我的泪已经倾盆直下,泪眼模糊中,我看到了娘笑盈盈在向我挥手,娘留下了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就是深深的母爱;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真真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
   爹在,娘在,家就在!
  

共 57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开篇抒情直叙胸臆,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感恩感激之情!全文围绕俺爹俺娘这个主题而蕴墨,用细腻深情的笔触详细记录着有关爹和娘的经典回忆片段,道出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无论子女在何方,无论子女多大岁数,在爹娘心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对子女的那份舔犊之情深深嵌入文字中。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突出勤俭善良朴实的父母,倾尽所有的爱给予子女,父母伟大无私的爱点点滴滴浸染于文字中,令人动容不已,回忆的片段有温馨,有甜蜜,有伤痛,也有着无奈,勾勒出一幅幅触动人心的画卷,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文末抒情首尾呼应,拓展升华文章主题,突出“家”的实质性,表达作者对父母深刻的眷念之情!接地气的语言,缓缓道出真情实爱,给人心灵的洗礼和冲击,传递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呼吁世人及时孝敬父母,父母之恩一辈子都难以报尽,文章思想内涵丰韵,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老师赐稿!【编辑:蓝色宁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6-10-17 14:53:24
  “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就是深深的母爱;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真真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爹在,娘在,家就在!”这句话道出文章的精髓,诠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愫,更是对故乡,对父母的眷念和感恩,纵然父母离开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父母的精神品质,父母的音容笑声永远深刻在心底,陪伴到永远!
你若贵,一切贵。
2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6-10-17 14:56:25
  这是一篇讴歌父母的佳作,这是一篇充满爱和眷念的文字,这是一篇洗礼人的心灵的佳作,这是冲击人的视觉和触觉的良药……字字句句都诉说着父母伟大的爱,包含着子女对父母那份孝敬之心,通过文字可以看出作者人品和精神令人敬佩和尊重,一个孝敬父母之人,人品也如金子般耀眼!
你若贵,一切贵。
3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6-10-17 14:58:38
  如果对文章理解不透彻,导致编者按有不妥当之处,还请老师见谅和指点!非常感恩老师赐稿风恋,感恩老师分享佳作,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社会,给人心灵的洗礼和启迪,朴实文字却掷地有声,给人震撼,传递正能量。问候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演绎,祝老师文笔丰盈,佳作不断,创作愉快!
你若贵,一切贵。
4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6-10-17 16:30:00
  难忘亲爱的爹娘,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品读老师美文,体会浓浓的亲情。
5 楼        文友:兰芷        2016-10-17 16:30:08
  本文别具一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淳朴、自然、文笔细腻,流畅, 感情细腻和真挚、勾勒出一幅幅触动人心的画卷,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佳作力荐共赏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6-10-18 09:10:09
  拜读佳作!已申报精品。2016.10.18.
碧潭飘雪
7 楼        文友:兰芷        2016-10-19 16:53:35
  感谢老师赐稿风恋碧潭文学社团,辛苦了!问好老师秋安吉祥,文丰笔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