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根】李清照,距离幸福有多远(散文)

精品 【柳岸·根】李清照,距离幸福有多远(散文)


作者:禾下土 举人,48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3发表时间:2016-10-20 18:24:14

【柳岸·根】李清照,距离幸福有多远(散文) 当年读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不仅为梁衡让人炫目的文采折服,也的确觉得李清照真的是一尊“美神”,在我的眼前光彩夺目。此去经年,回头重新阅读李清照的时候,我却悄然起了疑问:“美神”这顶桂冠,李清照真的愿意戴着吗?“美神”幸福吗?
   什么是幸福?《小尔雅》里说:非分而得谓之“幸”。《书经·洪范》则强调:“富、贵、康宁、好德、寿终”齐备谓之“福”。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李清照距离幸諨,其实很遥远。
  
   (一)幸福来得很自然
   公元1089年,6岁的李清照跟随父亲从山东章丘走进了富丽甲天下的京都汴梁。就目前来看,自驾的话,最短路程约411.5公里,耗时8小时9分钟,不走高速约428.8公里,耗时8小时45分钟,真的不算太远。
   可是在北宋时期,绝对没有现在的顺畅,即使1000里之遥,也是一个艰难的旅途。虽然艰难,虽然遥远,毕竟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只不过此时的李清照并不知道。当然,她也同样不知道,不到二十年,她又从这条道路上,远离了幸福,走向了痛苦。
   6岁的小女孩,不知是坐在马车上,还是骑在驴背上,可以肯定的是,必然一路颠簸。用了多少天,历史没有记载,个把月是必须的,旅途劳顿是无法想象的。
   来到东京汴梁,住在京城一座被称为“有竹堂”的幽雅之地。在这里,像花骨朵一样的李清照生活得很开心。读书,弹琴,写诗,作词,无忧无虑。
   那时节,汴梁的水土温和朗润,滋润了李清照幼小的心灵,也滋养着李清照秀气的身影。早慧的她,血脉里流淌着家族的文化基因,空中鸟,池中鱼,枝头花,林间蝶……无不飞上李清照的心头,无不落在李清照的笔尖。即使一滴雨,也能在她的心灵盛开一朵洁白的花儿。
   她像一只灵动的蜜蜂,从父亲的文友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陈师道这些鲜花盛开的大树上,采得了享用不尽的琼浆玉液。于是,赋诗填词,得心应手,让苦读寒窗的须眉学子们难以望其项背。
   李清照15岁时写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仅当时的文人学士赞不绝口,千年之后,有谁能敌?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纯真烂漫,多姿多彩。当时的汴梁,乃世界最大都市。众多的人文胜迹和北方水城的秀美,令李清照陶醉其间,每一寸阳光都照进少女的心房,每一滴甘露都滋润着才女的情怀。
   在著名的潘杨湖畔,她写下《怨王孙》一词:“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自宋玉“悲秋”之后,“逢秋悲寂寥”似乎成了文人常态。15岁的李清照却把秋天写得清新、清爽、清秀。这正是青春少女无忧无虑生活的写照,正应了那句话:“心中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才女李清照,已经家喻户晓。如果在今天,应该算得上“白富美”,起码也应该是“官二代”,而且是才华出众的“官二代”。红杏不用出墙,也能香飘万里,“踏破门槛”已经不能形容媒人之多了。李清照的幸福,指日可得,而且就在眼前。
   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有一个叫赵明诚的青年,与好朋友李迥结伴去游相国寺。赵明诚没有被秀美的景色迷倒,倒是被远处一窈窕淑女迷住了。那少女素面朝天,临水嗅花,一袭白裙,无甚装饰,俨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知是少女走进了赵明诚的心怀,还是他跳进了少女的魔界。
   李迥近前一看,那少女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堂妹李清照,便将二人作了介绍。
   赵明诚一听,大喜过望,心花怒放。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知道,上天赐给人的机会不会太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回家后,赶紧对父亲委婉提出自己的想法。其父赵挺之立马明白他的心意,这等好事,求之不得,迅速向李家提亲。李家自然是喜不自胜,爽然应允。李清照也是一见钟情,毫不推辞。
   幸福的雨滴,自然而然地落进了李清照的心田,催开一朵甜蜜的幸福之花。应该说,此时的李清照得到的,并不是“非分而得”,却还是很“幸”。
  
   (二)幸福碎得很突然
   幸福,有时候就是一颗漂亮的玻璃球,拿在手里,光彩夺目,珠圆玉润。一不小心,就会掉在地上碎成许多片。每个人都会恋恋不舍地去捡,运气好的可以捡到很多片,捧在手心,唏嘘不已;运气不好的,在拾碎玻璃片时,如不小心翼翼,就会被尖锐的碎片扎破,鲜血淋漓。这就告诉你,生活,除了快乐、甜蜜,还有一些伤害,一些无奈。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上天似乎特别恩典李清照,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而且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幸福满满。
   李清照沉浸在甜蜜之中,禁不住秀一下自己的幸福:“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不就是婚后幸福的真实写照吗?李清照内心的甜蜜,让天下女人心生羡慕。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由少女变成少妇,李清照的感情世界变得丰富起来。丈夫似乎成了身上的一个部件,不能稍有疏离。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李清照便倍觉思念与伤感,孤寂难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就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耐不住思念之苦,借秋风与黄花抒写真挚情怀。据说,赵明诚读罢,彻夜未眠,也写了很多的词,不几天就急匆匆打道回府。
   婚后,琴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李清照在京城度过了7年快乐时光。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可以说,与幸福是零距离。
   谁料,平地起风波,李清照的彩色玻璃球瞬间落地,碎得很凄惨。
   正当他们埋首书斋,沉浸在金石之中,政局却发生了大地震,瞬间天崩地裂,樯倾楫摧,日月无辉。父亲李格非与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谓“元祐党人”有牵连,罢职远徙。一时间,李清照被阴霾笼罩,尝到了痛苦的滋味。让她苦上加苦的是,这个案件恰恰是丈夫的父亲赵挺之审判的。
   李清照看着碎在地上的玻璃球,依然闪烁着细碎的光。她不甘心自己的幸福就这样从身边溜走,她小心翼翼试图把破碎的玻璃球捡起来。便亲自写诗给自己的公公,试图营救父亲。
   可惜,亲情有时候很软弱,战胜不了强大的利益。赵挺之似乎没有平常人的软肋,没有被儿媳的苦苦哀求打动,坚持了所谓的原则。三天之后,李清照家产被封,自己的丈夫也被罢免官职。
   那一年,李清照只有二十二岁,幸福的玻璃球再也没有发出璀璨的光芒。
  
   (三)幸福走得很必然
   公元1107年秋,虽然满山红叶,遍地金黄,李清照却无心欣赏。沿着6岁那年走向幸福的遥遥路途,凄凉凉地往回走。她发现,山没变,水没变,连树上的鸟儿似乎也没变。变了的,是自己的岁月,是自己的容颜,是自己的生活。
   最终,迁居于青州,将居室命名为“归来堂”。从汴梁的“有竹堂”到“归来堂”,简直就是一个意味隽永的过程。“有竹堂”,取竹子“出土有节,凌云虚心”之意。父亲的志趣深深影响了李清照,让她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归来堂”,取“去官归田,瑰宝归聚”之义。家道中落,落荒而回。生活堕入困顿,志向与爱好却从不缺失。
   这一住,就是14载。生活,则每况愈下。
   一次,两人在市场上寻寻觅觅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出售徐熙《牡丹图》,出价20万钱。两人怎么算计,也拿不出这20万。于是,就设宴邀请卖家在家里住宿,利用晚上多欣赏了一段时间。卖主还没等两人欣赏够,就坚决抱着《牡丹图》睡觉去了。第二天,卖主离去,二人相对,默默垂泪。数日之后,仍然惋惜惆怅。
   如果说,能够苦中作乐,与相爱的人相伴终生,也是一件幸事。不料,公元1127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李清照的幸福,倏忽之间,又飘向远方。
   赵明诚的病,应该说与李清照有关。南渡第二年,赵明诚任京城建康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吊下城墙,偷偷溜走。
   对此,李清照感到莫大的耻辱。当他们逃亡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挥笔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在她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羞愧难当,就好像有千万根钢针扎进心怀,鲜血淋漓。这让堂堂须眉的心里,永远压上了沉重的大山。以致到后来,赵明诚在各个职位上,都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最终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我并不是在指责李清照,而是在感叹人生际遇。
   如果不是有那么高的才华,有那么高的理想,有那么高的觉悟,是不是可以在赵明诚身边待得时间长一点呢?她的幸福是不是可以长久一点呢?
   如果不是那样精通金石铭文,怎么会在丈夫死后,还要历尽千难万险保护那些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她追随着一路逃跑的皇帝,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最终,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丧失殆尽,自己贫病交加,身心憔悴。
   如果不是识人不明而错嫁张汝舟,怎么会遭遇自古以来罕见的“闪离”?这次离婚,不仅让她背上了告发丈夫的罪名,被判坐牢两年,更是在孱弱的心灵上重重地撒下了一把浓度很高的盐。她深深后悔“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肮脏低劣)之下材”,万般愁苦何人相诉?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她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颠沛流离的悲惨,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卒于何年何地,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历尽悲欢、荣辱之后,她在寂寞凄凉中,悄无声息地结束了多舛的生命。不知是李清照的悲剧,还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富”,有过,时间不长;“贵”,有过,不算太贵;“康宁”,有过,去也匆匆;“好德”,因为太有才,也就没有;“寿终”,史无记载,可悲。
   倾倒无数男人的李清照,幸福的路,很短;痛苦的路,很长……“美神”,似乎应该叫“苦神”。李清照的幸福离她而去,在那个时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那个女人永远是附属物的年代,就是个必然。

共 43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这位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的宋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距离幸諨到底有多远?作者用流畅的文笔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娓娓道来。散文按李清照的生活变故分三部分进行阐述:(一)幸福来得很自然,轻松愉悦的基调写出了冰雪聪明、文采斐然的李清照童年和少女时期的幸福生活;(二)幸福碎得很突然,伤感的基调写出了李清照婚后本来幸福甜蜜的生活突然破碎的无奈与凄凉。(三)幸福走得很必然,凄婉的基调写出了家道落魄和丈夫离去后李清照冷清、凄惨的后半生。散文联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渲染了文章的氛围。生活和情感的变故让李清照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作者的散文结合幸福这一主题将李清照的一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引人深思。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令人叹服。好文章!力荐赏读!【编辑:异乡的默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022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乔乔        2016-10-20 18:41:47
  作者好深厚的文字功底!
喜马拉雅山也万家灯火
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0 19:01:31
  欣赏禾社精彩散文,再一次领略禾社独特的写作视角。学习!
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0 19:02:58
  禾社文思泉涌,佩服!写作快乐!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10-20 20:53:57
  欣赏作者脉络清晰的剖析的李清照的一生经历。
5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6-10-20 23:50:27
  我也一直极喜欢李清照的词,喜欢她词中那种凄婉的韵味,只是才疏学浅,今日学习了。欣赏禾社精彩美文!
6 楼        文友:胭脂落        2016-10-21 08:33:37
  文字凝炼,将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诠释得精彩绝伦,拜读学习!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7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0-21 13:12:56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0-22 17:29:56
  祝贺禾社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9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10-23 06:52:46
  高人美文,点赞,点赞,必须滴。(*^__^*) 嘻嘻……!好喜欢哦。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