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黄山:逶迤五百里风光四时绝(文化散文)

精品 【流年】黄山:逶迤五百里风光四时绝(文化散文) ——行走中国·在北纬30°神秘线上


作者:潘小平 秀才,146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9发表时间:2016-10-23 20:58:28

【流年】黄山:逶迤五百里风光四时绝(文化散文) 自序:三生烟雨梦皖南
  
   皖南是指安徽的南部,是一个与皖北相对的地理概念。
   近代意义上的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经济发达的安庆和徽州两府首字合成,以安庆为省会,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和古皖国,简称“皖”。作为一个皖北人,在40岁之前,我从未去过皖南。因此在我成为一个作家之后,我的文本中,曾多次郑重使用“皖北”的概念。我喜欢这一概念,因为淮河,因为淮河以北的大平原。在安徽的境内有两条大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淮河;在这两大河流之间,有一片狭长的原野,俗称江淮地带,而它的之北和之南,就习惯上被人们称做皖北和皖南。这样,安徽就被天然地分成了皖南、皖北和江淮地带三大版块。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省份像安徽这样,文化上具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性;也没有哪一个省份像安徽这样,南部和北部的地理风光,有着如此显著的差别。
   在这里,河流是一种有力的划分,如同古人所描述,橘在淮南为橘,橘越淮河为枳。枳俗称枸橘,小而酸。从省城合肥出发,一路向北,能感到风在一点点变硬,地势却在一点点平缓。丘陵如波涛般奔涌而去,一过了淮河,便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皖北的冬季十分辽阔,若是晴朗的冬日,能看见青青的冬麦子无边无际,村庄、草垛和落尽了叶子的老树,都在平原上一目了然。这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满了亲切和向往。在来省城工作前的差不多38年的时间里,我就生长、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我深爱它的一望无际和一马平川。
   平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植入生命深处的记忆。在冬闲的日子里,我曾无数次地深入到平原腹地,走过一座又一座村庄,随便进入一户又一户人家,端起碗来,吃皖北乡村的家常饭,听他们用我从小就熟悉的乡音,称呼我“闺女”。太阳在一点一点升高,路边草垛上的晨霜,在一点一点消去。村头上,一些老人和孩子依着南墙晒太阳,墙是斑驳的土墙,散发出干燥的泥土气息。
   我的爷爷、奶奶,祖爷爷、祖奶奶,曾祖爷爷、曾祖奶奶,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用疼爱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这片土地。而我,他们的后代,就是在这样的注视中慢慢长大,并一直生活至今。
   而皖南,皖南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象不出,也不感到吸引。
   我终于与皖南相遇,是在1997年的4月,明媚的春光下,我站在徽州村落的水口,只一个感觉,就是震惊。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我又十数次地进入皖南,在黄山的无边云海之中,在徽州的烟雨廊桥之上,我一次次陷入美的震惊。有时在某个瞬间,还会有今世前缘的恍惚。我想我与皖南的河流山川,村落风物,一定在前生有过相遇,“三生烟雨梦皖南”,对,就是那样的感觉。
   在史前漫长的世纪中,江淮大地历经了多次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地质演化,这一过程之中,原始江南古陆不断地隆升,最终隆升出一片海拔1000米以上的峰峦,这就是黄山。原始江南古陆,是安徽最早的两块远古陆地之一,另一块远古陆地是淮阳古陆,包括今天安徽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黄山绵延500余里,习称72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
   明朝万历以前,黄山一直寂寂无名。黄山的名满天下,是因为一个名叫徐霞客的人,他的出现,让黄山的命运从此改变。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这一年的2月,徐霞客从他的老家江阴出发,游历皖南的名山大川。不过那个时候,安徽还不叫安徽,皖南也不叫皖南。这个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从他21岁新婚那年起,开始辞别母亲和妻子出游,每年春季离家,秋冬以归,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春寒料峭,薄雪覆野,他初到黄山的第一件事,便是洗了个温泉澡。后来,他以“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而汤气郁然,气本香冽”这样华美的辞藻,形容了他对黄山“汤泉”的感受。在随后写下的游记里,他更是以奇丽绚美的语言,向世人展示了黄山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这是徐霞客第一次登上黄山,黄山的美让他震撼。两年之后,1618年的9月,他又再次登临其上,秋季的黄山,又别是一番景象,万山红遍,野菊烂漫,层林尽染。他不知该用怎样华美的辞句,才能描绘黄山的景色,只能感叹“藻绘满眼”。
   几百年后,我们重读他的这两篇黄山游记,仍然被他饱满的激情,豪放的襟抱,浪漫的情怀,张扬的文字所感染。这时的徐霞客,足迹已经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曾经沧海。沉浸于黄山的鬼斧神工,美伦美焕,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忍不住发出了“登黄山天下无山”的千古之叹。
   这就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由来。徐霞客的这一评价,犹如闪电霹雳,震古烁今,黄山从此,在云遮雾罩中露出了她惊世骇俗的美丽容颜。
   黄山脚下古徽州,以其保存完整的徽文化形态,同样令世人惊叹。
   虽然,因为历史上的徽商,徽州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声名鹊起,但是她引起现代社会的关注,却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1991年,轰动中外的首届黄山国际旅游节在黄山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参观了黄山脚下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几乎是第一次眼,人们就惊呆了。在峰峦掩映的狭小盆地之间,坐落着一些人家,徽派建筑所独有的粉壁黛瓦马头墙,在青山和绿水之间,显出分外的醒目和幽雅。那是一种多么美丽的存在啊,对于久居烦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它们美得仿佛不再是一些真实的村子,而是一张张水墨洇染的山水画。
   仿佛一夜之间,徽州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旅游概念,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清代诗人黄仲则,这样来描绘徽州的山水:“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徽州地势高峻,在浙江最高的天目山,到了徽州境内,就仅与平地一般高了。而且徽州的水也比一般的水险峻,在徽州,不仅是最大的河流新安江,就是西接鄱阳的名不见经传的阊江,也有八十四个险滩。“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所以人在徽州,最能感受到山水萦绕的美好。而前往徽州,也最好是“杏花春雨江南”的四月,其时新安江水春来如染,阳光下两岸的村舍、塔桥,农人和茶树,水洗一般的清彻;或是“橙红橘绿蟹肥”的九月,其时天高云淡,山花烂漫,峰峦起伏,川谷跌宕,如奔涌而至的波涛。万山环绕之中,新安江奔流而出,两岸坐落着无数古老而美丽的村庄。新安江的走向,始终在北纬30°神秘线上,而地球的这一纬度附近,有很多诸如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农架野人等等人类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许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也大都分布在北纬30°线附近,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钱塘江大潮;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等等,北纬30°还是飞机经常失事的地带。而在安徽的南部,人们习称“皖南”的地方,黄山和徽州,也正在北纬30°神秘线上静静站立,神秘而美丽的容姿,惊世骇俗。
   朋友,从喧嚣的都市走出来吧,出来看看黄山,看看徽州。
  
   第一章:黄山:逶迤五百里风光四时绝
  
   在蜚声国际影坛的电影《卧虎藏龙》里,李安以东方文化的细腻,处理武侠世界的情感与伦理,得到了东方和西方的普遍认同。这使它一举夺得了包括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而影片所创造的幻美风格和悠远意境,也引起世界影坛的瞩目。
   《卧虎藏龙》的外景地,就是在黄山。
   传说黄山的得名,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轩辕,曾在这里采药炼丹,而在唐代以前,黄山叫黟山。“黟”是黑的意思,因为黄山岩石多为青黑色,古人就给它起了这样一名字。唐明皇李隆基很相信黄帝炼丹的说法,就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
   如此说来,黄山的英文翻译,应该是“黄帝的山”,而不应该是现在的“黄色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的南部,北纬30°08′,东经118°09′,盘垣于歙县、黟县、太平、休宁四县之间。黄山古称黟山,标高约1800米,自东北向西南逶迤过境,号称“五百里黄山”。《潜确类书》上说:“黄山三十六峰,其中八峰属太平……旧以光明顶为界,其北属太平,其南属歙县。”其实黄山又何止三十六峰,但天下名山胜境,无论峰峦多少,古人习称三十六峰,或七十二峰。《太平县志》上就说,黄山群峰,“莫可数计”。登上黄山之后,只觉千峰竞秀,万壑峥嵘,风云变幻,大气磅礴。我是去过青藏高原的,在拉萨的日子,遍游了周遭有名的寺院,因此不认为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能够吸引我。但登上黄山的一刹那间,我还是惊呆了。那样无边无际的云海,翻卷着,变幻着,在你的眼前涌动,三十六峰若隐若现,而云雾就在你的身边缭绕。这时,你会恍然不知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我想人们常说的“人间仙境”,大约就是指黄山了。黄山的美还不仅仅是秀美,或是奇丽,黄山的美是一种如梦如幻。
   黄山,是一座有幻美风格的山。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黄山为群峰构造,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玉屏楼、狮子林、始信峰、西海、散花坞、松谷庵6大景区,400多个景点,无一不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1800米以上,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周遭延伸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黄山遥望苍黛,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是长江、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黄山山体为花岗岩,源于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地壳运动,又经第四纪冰川和长期分化,形成了气势磅礴、险峰林立的山岳奇观。
   黄山是中国最早确立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黄山,已是世界黄山。
   今天,很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来,就是为了上黄山。登临黄山之上,只觉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日出、晚霞、佛光、雾凇,变幻莫测,五彩斑斓。雨后或是雪后,日出或是日落,黄山更是气象万千,美轮美奂。
   从黄山北麓下来,迎面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黄山情侣”的太平湖。太平是吉语,《庄子·天道》上说,“太平,治之至也”,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太平湖水平如镜,碧波万顷,倒映着黄山的奇峰秀峦。选一个亦晴亦雨的日子,泛舟于湖上,那时你会看见,太平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散落如珠,人在其中,和在黄山一样,会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黄山余脉牯牛降,总面积30平方公里,保存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自然博物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内,绝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树木自由生长,植被自然演替,动物种群协调,危崖高耸,烟云万态,老藤缠绕,古木参天。登上牯牛峰顶,佛教名山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近在咫尺,滔滔长江亮白如练。
   黄山一带,有着安徽境内最神秘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破石而生黄山松
  
   1、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古人云: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松名列“黄山四绝”之首,历来有“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美誉。500里黄山千峰万壑,峰巅不着寸土,然而峰峰石骨峰峰松,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美得让人叫绝。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倚岸挺拔,或盘曲虬劲,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巨松高数丈,矮松不盈尺,然无不盘根于石,傲然挺拔。
   黄山松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峰之上,是千百年来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由于覆土瘠薄,黄山松只能扎根于岩巉,形同“破石而生”。又因要与大风、冰雪抗衡,多成盘根虬枝而顶平如削的奇特造型。冬季经厚厚积雪覆盖,挺立绝壁迎风傲雪的黄山松,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黄山松的外形与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把黄山松当作油松。1936年,中国植物学家来黄山进行实地考察,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种新树种。因为这一科学现象是在黄山首次发现,就以黄山松来命名这一树种。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均等通过实地考察和鉴定,又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于是将黄山松与台湾松合并为一种,更名为PINUSTAIWANENSIS,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文名称。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扎根、生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所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都分解成肥料,被黄山松所吸收。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由于大部分黄山松都是依峭壁而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向阳性和求取水份的本能,使得黄山松的枝枒都明显地向一边倾斜。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黄山松的点染。正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阳光、云雾、风霜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才造就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共 1191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美文,作者用了一万多字,洋洋洒洒从黄山的地理环境开始,对黄山的形成,黄山的文化底蕴及美丽景观,人文景观都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与描写。黄山坐落在安微的皖南地区,在北纬30度的神秘线上,它是一座名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从三千多年前就有文人墨客去造访她,并被她的俊秀与美丽所吸引、所震撼,留下了许多赞美她的不朽诗篇。黄山集天下名山为一身,即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峨眉山的清凉,雁荡山的奇巧。黄山的雾凇,黄山的飞瀑,黄山的岩石,黄山的温泉,黄山的云海,是它们形成黄山美不胜收的独特景观。置身在这样的人间仙境中,令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更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多方位,多视角地为读者展现了黄山的美丽。文章立意厚重,语句优美、凝练,词汇量极为丰富,是一篇集文学、历史、美学为一身的大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五十玫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03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10-23 20:59:58
  欣赏老师佳作,感谢老师的分享!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潘小平        2016-10-24 10:09:28
  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10-31 17:44:2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