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人生】 三国情缘(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人生】 三国情缘(散文)


作者:沧桑 秀才,1161.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0发表时间:2016-10-24 14:41:45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姥爷在世的时候,经常给我讲故事,像包公、杨家将和水浒等等,其中讲得最多的还是三国故事。
   我还记得姥爷给我讲的这样一段情节:徐庶为了救母亲不得不投奔曹操,与刘备泣别。刘备万般不舍,一直目送他去远方,直到看不见了,还用手掌遮住光线往远处看,刘备说,帽子要有檐多好。那时候,人的帽子都没檐,现在的帽子都带檐,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姥爷说起张飞时,总称他为“猛张飞”,说起张飞在当阳桥那是大喊三声,震塌桥梁三孔,河水倒流四十五里。把张飞夸张得神乎其神,犹如神兵天降。
   说张飞与大哥刘备比武艺,刘备说咱俩比赛往房子上扔东西。张飞从地上捡起一根鸡毛往房上扔去,扔了几次都没上去。刘备从地下捡起一块砖头“嘭”的一下扔到房顶,然后笑着对张飞说:“鸡毛那么轻,你都扔不上去,你看砖头这么重我都能扔上去,你就知道哥哥的本事有多大了!以后跟着哥哥安心混吧!”张飞也很纳闷:鸡毛那么轻我都没本事扔上房,你看人家大哥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就把那么沉的砖头都扔上去了,于是心悦诚服死心踏地跟随着刘备南征北战。
   这些都是当年姥爷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都属于流落民间的秩闻趣事,并非正史。后来当我真正接触到《三国演义》这本书时,才发现姥爷讲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
   说起《三国演义》这本书,不夸张地说前前后后也看了十多遍,说句不好听的不怕您笑话,有好多字都不认识,有些字更不解其意,都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浏览,只注重故事情节,尤其是打仗的激烈场面。
   我也和大多数读者一样,有着分明的爱憎,对曹操的专横跋扈的憎恨,对孙权的背信弃义的怨恨和对刘备的仁义礼智的怜悯与同情。每当读到关云长怒目圆睁、横刀立马,藐视一切于两军阵前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斩杀曹军兵将时,心中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还有常胜将军赵子龙,英勇无畏孤胆独闯龙潭虎穴,于百万军中救少主,彰显了他的肝胆忠心。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众多,最佩服的还是诸葛亮。他聪明睿智、计谋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读书的同时,感觉他就是身边很熟悉的人,那么平易近人。
   最近网上经常有人对孔明评头论足,说他不自量力,不知体恤士卒,明智没有结果还要六出祁山与魏兵交战,搞得劳民伤财兵士疲惫。更有甚者还大言不惭地说孔明有政治野心……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孔明自先主三顾茅庐以来,感先主知遇之恩,惮精竭虑,可以说为了刘家的天下耗尽毕生的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孔明一生最好的写照。
   记不清《三国演义》后半部第一百零几回中这样写道:一日,孔明与众文武商议出兵伐魏,忽成都来报,关兴昨夜病亡,孔明一听,昏厥于地,众人慌忙救起,半晌方苏,孔明垂泪泣曰:“可怜忠义之人天不与寿,此番出师我又少一员大将矣!”
   每每读到此处,禁不住潸然泪下,掩卷沉思,颇多感慨。孔明临终遗言曰:臣家成都有槡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由此足见孔明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一生操劳,积劳成疾,最后病死,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许多忠勇义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让人肃然起敬!
   当读到关兴病亡,次子关索死于乱军之中时,可叹关云长何等英勇连个后代人也没留下。
   为了探究真实我下载陈寿的《三国志》,因为陈寿的父亲也是一名军官,因马谡失街亭而受牵连,他的《三国志》要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真实得多,可惜是古文更看不懂!
   因自已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名著,只是看过三国后的一点感想和体会罢了!
   还是用这首词的后半部作为结束语吧!它能囊括人们看过《三国演义》后的许多感慨!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共 15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演义》卷首语就以恢宏的气势走向了我们,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三国以其忠毅拼搏之势,使所读之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相信读三国之人,都有一份情结,能与三国结缘,亦是人生之大幸,英雄人物,智慧之人都在三国群聚,读一本三国,即可领略尽人物的风骚。作者爱读三国,系一份情缘于它,还是源于爱讲故事的姥爷,尽管姥爷所讲的故事都是子虚乌有,没有存在过的,但不管故事真实与否,那份生动和对三国的喜爱真切影响到了作者,以至于后来热切地手捧三国,爱不释手,细细研究,三国处处是感悟。爱憎分明的情感也在三国的阅读中抒发得淋淋尽致,此篇赏析既有幽默诙谐的故事,又有严肃沉重的情节,互相交融,甚是妥帖。文章历史感,画面感,厚重感十足,语言运用巧妙得体,感悟和认识颇深。问好作者,推荐共赏!【编辑:清雅若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雅若诗        2016-10-24 15:22:09
  很遗憾,三国演义只读了十五章,里面的人物复杂,很多时候都觉得快要读不下去了。看到沧桑的这篇文章,又想重新读一读且坚持读下去了。其实,蛮喜欢你姥爷将的故事,太具有传奇色彩了,真不真实都是一种乐趣。(*^__^*) 嘻嘻……
诗一样飘逸曼妙,画一般清新隽永。
2 楼        文友:清雅若诗        2016-10-24 15:22:35
  编辑若有不周之处,还望沧桑见谅哈。
诗一样飘逸曼妙,画一般清新隽永。
3 楼        文友:沧桑        2016-10-24 16:26:33
  谢谢清雅若诗的精彩编按及评语!刚开始看《三国》时,也是看了几章看不下去,及至看了几遍之后,每隔一年半载就有再看一次的欲望。不愧是名著,人物性格突出,个个光彩照人。《三国志》只是严谨的史料,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磨合,使演义的故事性更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