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海滨漫记(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海滨漫记(游记散文) ————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记行


作者:临河听风 举人,3620.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3发表时间:2016-10-26 14:41:00

【天涯】海滨漫记(游记散文) 十月是出行的季节,每年这个时节,交通都很紧张。很多人都想避开这种拥挤,无奈,旅游本就是季节性的,何况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随意出行的。我本已经出行很少了,这时也不能免俗,便赶在这个时节出行。
   线路的选择颇废脑筋,思量之下,选择了十月二日的红海滩之行。
   我曾经去过一次红海滩,位于盘锦,景色怡人。以公路为界,靠近海滩的一面红艳如火,另一侧则是葱茏绿野。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又流连不舍。
   那里没有什么体力消耗,是老人、孩子们的最佳去处。
   应小草的要求,当然自身也觉得确实应当带岳母出来走走。老人年龄已大,我们心担心她出行的机会不多了,便选择了这条线路。
   在我的印象里,那里是要门票的,而且价格颇高。而山水户外给出的价格也让我疑惑,不过也不用细问,都是很好的朋友,断不会在这方面有什么关节。
  
   〖一〗
  
   十月二日,早早出行,及至车上和附近的人相聊,始知,此红海滩非盘锦的红海滩。我们这次出行的红海滩位于营口,据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另外,山水户外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户外群体,选择线路方面经验丰富。以往的印象中,他们选择的线路性价比很高。所以内心便没有那份担心,深信这次一定会给岳母带来快乐!
   车行时间没有想象中的长,上午九时多,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我顺车窗一望,才知道,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营口北海的一座海滨公园——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
   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位于辽宁省营口北海新区西部海滨旅游带,总面积四百四十六点六八公顷,其中海域面积三百二十点二三公顷。公园分为北海浴场、海蚀地貌景区和红海滩景区三部分。海洋公园内海蚀地貌形成于十八亿年前的早元古界变质岩系,经海洋应力的作用,形成了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台、海蚀柱、海蚀桥等形态多样的近百个海蚀地貌景观,是全国罕见、长江以北仅有的滨海地质遗迹和珍贵的海洋资源。景区内包括沙滩浴场、海蚀地貌景观“龙宫一条街”、九龙泉、红海滩、古船走廊、植物迷宫、烽火台、北海禅寺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规划为“一带、七区、二十九景”。多元素的集合和交叠,让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区别于传统的滨海度假景区单纯以海滨浴场为唯一核心景区,而成为一个综合性海洋主题乐园。
   我们下车之后,略做准备,定下了集合的时间,然后进入公园大门,不久又四散而游。
   我带了岳母和小草准备按照管理们的介绍,顺着木栈道,环海而行。一面欣赏海滨风光,一面寻景拍摄。
   我们下车的地点距大门本还有些距离,进入大门后,我们没有走向海中乐园的方向,而是选择中间的渊华街进入景区,渊华街的尽头又分为两个方向,左行会进入到海螺广场和北海浴场。那里也有许多景区供游人游览,是一部分游人的去处。如果是我自己,肯定会先去那儿游览与拍摄一番,然后再回转。现在带了老人,我必须要考虑老人的体力问题。遂改向左方,沿着木栈道环海滨而行。
   其实入门之处便有租车处和乘车处,我们可以选择租用多人人力游览车骑行,也可以选择乘坐景区的电动车,直接到达景点。在衡量和征求老人的想法后,我们还是选择步行游览海滨,因为乘车似乎失去了游玩的意义。
   我们没受到迷宫、烽火台等景区的干扰,直接到达木栈道。木栈道建于远离海滨的山崖上,只在地势允许处有台阶通至海滩。以供游人到海滩上游玩和观赏海蚀地貌。
   站在木栈道上向海而望,海的平静与浩瀚跃然入目。此时正值潮落,岸滩渐露,近岸又有礁岩零落而出,再远处,又有点点船泊如珠似玉般的缀于阔海。恰逢海上有薄雾微笼,依稀的朦胧感让人觉得仙境触手可及。
   我们在木栈道上行了一会儿,忽逢以钢绳为连接的栈桥,长百余米,惹得游人雀跃不已,纷纷停留拍摄,却又因游人走在上面振动荡漾,难以把握拍摄技巧。桥下,鲜花锦簇。有的紫兰耀目,有的红艳如火。看那红艳如火的,分明与红海滩的色泽一致,内心略感失落,不会是红海滩之行仅仅这一方天地吧。忽然想起景区地图,忙翻看相机,才知道,这仅仅是花坛般的所在。内心也松了口气。
   过了栈桥才发现,靠近海岸处还有栈道可通行,我们便回转上了近海栈道。
   这栈道建于花圃之中,走入其中既能欣赏到繁茂鲜花,又能饱览海滨景色,只是远离主干道,除非从浴场开始贴海岸而行,不然很容易错过。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过多停留,便即回返。后面木栈道便没那么复杂,基本上依海岸的走向铺设。我们在木栈道上便可眺望到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最具游览价值的景色——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区全长二点二公里,是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所形成的地貌。在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下,历经漫长岁月,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造型奇特、宏伟大气的自然景观,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的海蚀地貌与“龙文化”完美结合,通过大自然神奇的“造型艺术”,孕育出大象归山、金龟探海、雄狮镇海、大士听潮、龙宫御道、龙床御榻等雄伟神奇的海蚀地貌景观,统称“龙宫一条街”,惟妙惟肖,成为书画家的灵感殿堂、摄影家的创作基地。
   我们沿木栈道走了没多久,我和小草便克制不住内心的喜爱,几欲走下栈道,到海岸拍摄。却又不想舍下老人,任意而为。也因此,在“观景台”处,只是做了匆匆一瞥,便退回了木栈道。岳母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便让我们下去拍摄,她也借机坐在栈道上休息。
   我和小草便下了栈道,到那个称为龙宫御道的山上拍摄。结果有过两次失足经历的小草显得极为窘迫,在这不算险的山上寸步难行。我因而失了兴致,匆匆拍摄便退回木栈道,所以,对这闻名遐迩的海蚀地貌也并没有什么太直观的印象。
   对此,我和小草都很不甘心,准备相机再去体会海蚀地貌。
   顺栈道又行不久,便到了“渔舟唱晚”的景点。在一座花坛般的高台上,立有一座大石,上书“渔舟唱晚”,高台中间是一艘残破的古船。这是取自古曲《渔舟唱晚》的名字。《渔舟唱晚》是一首古典的河南筝曲。这处景点以此为名,大约是想以这首古曲中描绘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来描绘这里的美丽,也给游人以更深刻的印象。不过,《渔舟唱晚》这首古曲并非人人都懂,也因而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那种蕴意深刻的美。
   我们在这儿稍稍停留,便沿木栈道续行。然后寻机再次走下木栈道,去体会那令人神往的海蚀地貌(岳母照例留在栈道上休息)。
   这回体验真的深刻了。
   在海滩上,岸崖延伸入海,中间却给海浪冲蚀出巨大的孔洞,前伸的岩崖,也给海浪侵蚀得嶙峋斑驳。确如景点给出的名称——大象归山。
   不过,以我的观察和联想,却又不同。感觉更似一只“戏水神龟”,探出头来,饮食圣水,前伸的龟头神目可见。可不知为什么,要取名“大象归山”,或许是观察角度不同与想象空间差异所致。也或许潮水涨起,景色变化了而又生奇象。
   此时,聚于景点下的人极多,无数人都在寻机拍摄。我和小草也仅得片刻之机。而更有一些人聚在三五渔妇身边交流,不知何故。
   我和小草好奇探看,方知那三五渔妇拿了工具,在礁岩上刨取牡蛎,那些围观的人都在估价买卖。小草知道我喜欢吃牡蛎,便不顾一切的为我买来,准备给我午餐时增加“营养”。我却心疼钱,因为以大小衡量,估计除了我们这些游客,那些牡蛎也无人可卖,而这种大小的牡蛎,在市场当然会无人问津,除非自己食用,便无他用了。
   我徒手在礁岩上抠取,倒也拾了七八个,其中还有个较大了,也算是小有收获。
   我们在“大象归山”处停留颇久,便急急而回,毕竟老人还孤独的坐在栈道上休息,时间太长就不象话了。
  
   〖二〗
  
   我们重新回到木栈道,会合了岳母,继续前行,不久再遇到一座高四五米的巨石,上书“龙岛秋潮”。这也是一处有名的景点。只是这个“龙岛秋潮”是何寓意,已经无暇分析和体会了。或许坐在这里等待潮起潮落才能明白吧!
   我和小草也有心拉老人去海滩看看,却担心老人体力难持,只能继续前行,看看能否找到平缓处。等到寻机找到平缓处,下得海滩,又离景点过远,不便回头再走。
   此时天气近午,我和小草便寻地午餐,这样午餐之后老人便有体力,再走路便不会为难。未料,一路虽然平坦处颇多,却无一处适于午餐,不是过晒,就是处于交通路口。远远的,我们相中了高高的瞭望塔,寻思在塔下必能找到阴凉处。等走到了塔下便大失所望。原来整个瞭望塔的围栏已经锁死,不仅游人无法登塔远眺,也无法在塔下阴凉处歇息,甚至游人都无法靠近这座瞭望塔。
   对此,内心顿感郁闷。便想到公园内所指公厕,赫然“铁将军把门”,让解手的游人无处可去。而公厕周围肮脏不堪,便地屎尿横流。一方面,游人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公园责任更大,公厕不给开放,让游人如何解决。而这瞭望塔显然又是一例不负责任的去处,如此如何吸引游人。
   我们离了瞭望塔,顺木栈道离开海岸,来到了主干道。最后不得不选择路边车站附近午餐。因为前行不久便是“北海禅寺”的去处,对佛教之地,我们更不敢造次了。
   午餐中,我们多次与同车伙伴相遇,包括同座和邻座的一家三口(后来得知,那孩子便是我校的学生,好像我还教过她)。我们彼此打了招呼,便纷纷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午餐时,我把拾的牡蛎用小刀捥开,尝了尝,还产错,味道鲜美。只是这种生食自己并没有胆量多来,浅尝几个便罢(在家吃多了,出了问题自然有医院可去,在这里吃坏肚子就悲剧了)。而小草为我买来抠好的牡蛎让我一股脑的倒入锅煮了,结果悲剧了。没洗好的牡蛎虽然好吃,却也吃了满嘴的沙砬和碎牡蛎壳,吃起来很艰难。不过是小草辛辛苦苦买来的,哪怕再难吃,我也要吃个精光。最后包括那半锅热汤,都让我灌下肚去。只是最后剩下三五匙沙砬和碎贝壳,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了,只得倒掉。
   午餐后,我们顺路而游。在北海禅寺门前,我们只是拍摄了几张照片,并没有进得寺内,因为寺门照例关闭。这尚可理解,寺内不对游人开放也可解释为僧人清修。只是让游人感觉不爽,我也因无法体会佛教文化而感觉遗憾。
   我们绕过了北海禅寺,看到九龙泉中的囚牛泉和狴(bì)犴(àn)泉,这才赫然想起,我们已经错过了九龙泉中的睚(yá)眦(zī)泉。
   这九龙泉是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的又一奇观。
   九龙泉始建于唐太宗元年,是分布于北海沿岸附近的九口泉眼,呈龙形排列,并以龙之九子命名。分别为:囚牛泉、狴(bì)犴(àn)泉、睚(yá)眦(zī)泉、狻(suān)猊(ní)泉、负屃(xī)泉、蒲(pǔ)牢泉、赑(bì)屃(xì)泉、螭(chǐ)吻泉、貔(pí)貅(xiū)泉。九口泉眼清冽甘甜,福泽百姓。
   相传许久以前,此地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而捕获的鱼中更以鲅鱼居多。不料此事触怒了海中的鲅鱼精,其在海上兴风作浪,伤及渔民,并时常上岸作恶,为祸一方。当地百姓不堪其害,叩请龙王降服此怪。怎奈龙王年事已高,遂令九子出战鲅鱼精。双方激战九九八十一天,终将鱼精收服。鲅鱼精跪地求饶,发誓再不袭扰百姓,随即落荒而逃。村民恐鲅鱼精去而复返,便恳请九龙子留于此地永镇平安。奈何九龙子各司其职、重任在身,不便久留。但体念百姓疾苦,便各自取身上龙鳞一片,埋于地下,化为九口泉眼,用于震慑妖邪、造福百姓。后世为了纪念龙之九子的功德,便以龙之九子命名九口泉眼,称之为“九龙泉”。
   在囚牛泉和狴犴泉处,分别有囚牛和狴犴的石像,在石像的底座上刻有囚牛和狴犴的来厉。其中囚牛性情温顺,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传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常蹲于琴头欣赏弹拨弦拉音乐,现在胡琴头上刻的兽就是囚牛的遗像。
   我们绕下了囚牛泉和狴犴泉,又再次来到了海滩。
   这里的海滩与前面的沙滩大有不同,这里是遍布红色碱蓬草的泥滩,即所谓的红海滩。
   这处红海滩上停满了破旧的古渔船。这里便是辽宁团山国家海洋公园的另一处著名的景点——古船走廊。
   古船陈列走廊长约千余米,陈列了造型各异、时代不同的老旧帆木船近三十余艘,与叠翠的芦苇荡和火红的红海滩自然调和,交相辉映,传达出浓郁的渔家文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共生;岸边则配以老船历史说明、雕塑、绿化、亮化等景观,与走廊相映成趣,也给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追忆失去岁月,倍感历史沧桑。在这里,艺术被无数次的创造,或定于胶片,或呈于画布,或寄于文章,抑或萦绕在空气中。
   我们穿梭于古船之间,在古船中间的红色海滩上和绿色芦苇中拍摄,偶尔也攀上古船,借用古船的背景。古船与海之间的泥滩便是红色的海滩。这是实实在在的近距离体会红海滩的奇妙,在红色的碱蓬草中间,不时有海蟹忽尔窜出,飞奔,转瞬间,又没入泥滩中没了踪影。仔细一看,原来那泥滩中的一个个小孔便是海蟹蜗居之所。

共 77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性散文。一名合格的游客大概要知晓很多人文地理知识吧?而本文作者,不仅知晓很多人文地理知识,而且每次出游归来,总会将游览过程码字为记,将自己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怀溢于文字间,这是难能可贵的!欣赏美文,祝愿作者旅游开心,精彩文字多多益善!问好,祝愉快!【编辑:明山秀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6-10-26 20:24:03
  山水情怀,美在心中。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2 楼        文友:妙琴        2016-10-28 17:06:01
  游山玩水长见识,快乐作文玩学识!欣赏临河听风老师的美游记!祝您创作愉快!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