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徽州:八千祠堂五千村落(文化散文)

精品 【流年】徽州:八千祠堂五千村落(文化散文)


作者:潘小平 秀才,146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38发表时间:2016-10-29 07:57:19

【流年】徽州:八千祠堂五千村落(文化散文) 相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徽州原名新安、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名徽州,而改歙为徽,传统的说法,是因为绩溪境内有一座大徽岭,或曰徽山。明清之际说到徽州,人们爱说“一府六邑”,是说它包括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当然,还包括今天已经划归江西的婺源。从地理环境上看,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早在南宋淳熙《新安志》的时代,徽州就有“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所谓“山限壤隔”,是说徽州的一府六县处于万山环绕之中,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所谓“民不染他俗”,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徽州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民情。从唐代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开始,徽州的行政区划就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辖区面积一直比较固定,当时的歙州领有歙、休宁、黟、婺源、祁门和绩溪六县,而明清时期的徽州府,也基本上就是上述区域。据道光《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记载,清代徽州府东西长390里,南北长220里。如果采用现代计算数字,总面积为12548平方公里。
   车行在川谷崎岖的山间公路上,隔着车窗,能看见远处,那些峰峦掩映的狭小盆地之间,坐落着一些村庄。和平原一样,这些村庄的历史都很古老,所以确切一点地说,它们是一些村落。若是傍晚,它们的上空,会有一些久久不散的炊烟,这时,你心中会蓦然浮上“人烟”这两个字来。这时,这些村落,往往居住着同宗同族的人们,在徽州,聚族而居是一种普遍的风俗。康熙《徽州府志》卷一《风俗》中说,“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他姓搀入者。”也因此在历史上,徽州又是家族制度极为盛行的地区之一,自唐宋以来,世系清晰的大家巨族比比皆是,比如分布在各邑的程氏与汪氏。这些古老大族的祖先,大多是因战乱从北方迁徙而来,徽州山重水复,易守难攻,成为中原士族理想的避难场所。千百年来,由王朝更迭、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等等引起的战争连绵不断,但少有殃及徽州者,包括日寇侵华战争,徽州,就这样成了战争频仍的中国社会一个世外桃源。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来说一说徽商了,因为如果没有众多的富商大贾提供的丰厚的物质基础,徽州不可能建造起这么多宏伟的宗祠、书院和牌坊。徽州是一个高移民地区,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由此造成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人们蜂拥而出,求食于四方,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由此形成了一支与晋商相抗衡的强大的商业力量,史称徽商。徽商借助宗族势力和读书入仕的途径,雄霸中国商业舞台几400年,以它雄厚的财力物力,滋育出灿烂的徽州文化。从广义的文化范畴来看,徽州地区在徽商鼎盛的那一历史阶段,一切文化领域里的成就,都达到了当时我国、有些甚至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比如徽州教育、徽州刻书、徽派经学、新安理学、徽派建筑、徽州园林、新安画派、徽派篆刻、新安医学、徽派版画、徽州三雕、徽州水口等等。而这一时期,徽州的自然科学、数学、谱牒学、方志学,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富有特色。徽剧和徽州菜系的诞育与形成,更是与徽商奢侈的生活方式有关。徽商利润尤其是盐商巨额利润所形成的丰厚的经济基础,将古老的徽州文化一步步推向了辉煌。
   而今天,这一切并未逝去,就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那些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仍然留在徽州的一府六邑,一些古老的村落,坐落在绿树葱茏的川谷中间,远远的,就能看到醒目而错落的黑瓦和白墙。山水萦绕的地理,孕育出完全不同于平原的文化形态并将其完好地保存,它们今天,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作为传统社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之一,徽州在现代社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已经成为继“敦煌学”、“藏学”之后崛起的第三大地方学。
  
   一、黄山水,新安源
  
   1、新安源头六股尖
   今天,一个达成共识的说法,新安江主要是由率水、横江、丰乐水和扬之水四水汇聚而成,但也有人说,新安江上游,整个黄山南麓,有上千条溪流纵横流淌,最后都汇入了新安江,所以很难说得清新安江有多少个源头。徽州山水萦绕,大小水系数不胜数,所以人在徽州,总能感觉到天地之间,有訇訇的水流之声,在你的前后左右环绕。
   2004年12月中旬,一个冬雨霏霏的日子,我和著名摄影家吴广民一起,出休宁县城,沿屯景公路向西,前往休宁县鹤城乡的冯村,去寻找新安江的源头。在徽州的低山丘陵间,新安江谷地沿着由东向西的方向绵延伸展,它包括歙县、休宁和绩溪的各一部分,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休屯盆地,在徽州,它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望平畴了。休宁县治海阳,位于休屯盆地的西端,南凭玉几,北依松萝,东枕白鹤,西负凤凰,四面群山环绕。海阳古镇号称“唐时建治宋时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明嘉靖本《休宁县志》记载,唐代休宁城虽无堑堞之防,但因为地处万山之中,形势非常险要。而鹤城乡地处皖赣交界的大山深处,感觉上路越走越深,林越走越密,山越走越高。从车窗向外看去,两边青山郁郁,连绵不绝。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一向不为人知的鹤城冯村,一夜之间成为新闻焦点,是因为几十年的钱塘江源头之争,终于尘埃落定。钱塘江上游一段,称新安江。其实早在《山海经》、《明史?地理志?杭州府》和明弘治《休宁县?山川志》中,关于钱塘江的正源和源头,就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到了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有人对史载结论提出质疑,当时的浙江省水利勘探队通过勘探,得出了钱塘江的正源在衢江,源头在浙江开化县的莲花尖的结论。后来又有人推论出钱塘江的正源是兰江,源头在休宁县龙田乡的青芝埭。
   一时间,钱塘江的正源和源头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乃至建国后出版的地图册和各类地理辞书中,钱塘江条目下,关于源头,或说其“源出莲花尖”,或干脆用“源于皖、浙、赣边界”这样模糊的说法。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浙江科技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先进的探源经验,采用同步登山的考察办法,重探钱塘江源头,经过几年的反复探求论证,终于一锤定音:钱塘江的正源是新安江,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海拔1629米的怀玉山主峰六股尖。
   这个结论发表在1986年1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
   2、九曲率水几流转
   由冯村往南,朝六股尖方向行约两公里,即到达新安江源头第一瀑——龙井潭瀑布,周遭水气淋沛,跌水流泉震耳欲聋,如清代诗人袁枚所描述,“三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龙井潭经冯村向北称“冯源河”,再折向东北蜿蜒曲折,汇千溪百流而下,就是率水。
   率水在流口一带变得阔大,是因为大源河、小源河在这里交汇。
   现在让我们继续顺率水而下,穿过休、黟、祁交叉接壤的“边缘带”,前往率水流域重要的水陆码头溪口。这一路上,率水已于不经意间,汇合了很多溪流。全长148公里的率水干流,按地势可分为三段:溪口镇以上为上游,两岸山势陡峭,河谷窄深,流水浅、急、多转折;溪口镇到月潭河段为中游,地势相对平展,有别于上游的滩险流急,水深而流缓;月潭以下为下游,河面渐宽,时有河心沙洲出现,两岸多为低矮丘陵。在率水1522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里,溪口为第一重镇,因为率水在此汇沂源河而下,所以溪口和流口一样,有时也叫双溪。徽州叫双溪的地方很多。溪口双溪属休宁西乡,往东至县城不足50华里,往南经龙湾可至浙江开化,往西经板桥可至江西婺源,往北可达黟县、祁门,素有皖、苏、浙、闽、赣、湘、鄂“七省通衢”之称。
   从溪口水埠乘船顺流而下,经屯溪入新安江,自深渡抵钱塘,便是杭州。作为率水往来杭州的起点和终点,溪口水埠因此又有“杭埠”的美称。从溪口出发,商人们将当地的杉木、茶叶,江西婺源、乐平、鄱阳的表芯纸、雨伞、菜油、鸭蛋等特产带往杭州,转运江浙;再将杭州的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等时新物品,尤其是将余姚、龙浦等地的食盐,大批运回,转销赣东北地区。当年,溪口与下游另一个重要的水码头龙湾,每天吞吐的最主要货物就是食盐,镇上盐栈连绵十数家,专门为盐栈运盐的船队,分别号称“溪口帮”和“龙湾帮”。
   因此旧时溪口沿河形成了长长的街市,石板路光滑平整,街两旁前店后坊,异常繁华。溪口历史上曾出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叫汪由敦。汪由敦是乾隆朝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办事明敏干练,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他的字写得很好,不仅协助乾隆编辑了《三希堂法帖》,本人也有《时晴斋法帖》传世。汪由敦死后叶落归根,葬在溪口北坡,墓前有一对6米多高雕龙卧狮的石华表,神道两侧站满了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墓碑上刻着满汉双文。
   3、世外横江有桃源
   现在让我们进入新安江的另一条重要支流横江。横江又名吉阳江、白鹤溪,发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南流经黟县县城,至渔亭折向东流。
   渔亭的来历,相传因西江渔人在此舍舟登陆而得名,所谓“渔郎问津处”。早在宋代,渔亭就已建镇,先后设立过驿站和巡检司,所以它不仅是徽州历史上最有名的古津渡,就是陆路,在桃源洞未开凿之前,宁国府至池州府的宁池古道,也是由渔亭经栈阁岭、石墨岭、长演岭,石羊山而至羊栈岭的古徽州一条重要驿路。
   渔亭之后,横江汇集了东亭河、龙源河、紫溪河、夹源水,东流抵万安古镇,因被万寿山所阻,河水急转而南,与松萝水、琅源水汇合。它最终与率水交汇而成新安江,是在阳湖,沿途经过了齐云山、玉几山、万寿山,干流全长69.8公里,流域面积997平方公里。和率水上游的滩险水急不同,横江一直是河道平顺,水流迟缓,古时的“海阳八景”,均在沿横江一线。因此自古以来,横江就以古桥、古塔众多而著称,古桥有渔亭桥、登封桥、蓝渡桥、水南桥、汶溪桥、夹溪桥、廊桥,等等等等;古塔有富琅塔、丁峰塔、巽峰塔、古城塔……多年以前,曾有人说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写的就是黟县的某一村落,一直未敢深信;但几年来,多次深入徽州之后,纵观黟县的山水形胜,采听乡间的风情掌故,我最终对“世外桃源”即古黟的说法,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有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说明:黟县旧有“桃源洞”,为南向进入黟县的必经道口,悬于山崖之上,下临百尺深渊。从渔亭逆流而上的渔舟,因河道乱石嶙峋,至此则难以上行了。若往县城,则须舍舟登岸,穿过桃源洞,再经“浔阳台”,在崎岖的山道间穿行。缘溪而上,两岸悬崖陡峭,古木森森,行数里,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阔,只见炊烟袅袅,粉壁黛瓦马头墙,一大片村落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而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桃花源”。当年,这里曾是十里桃林,春来红花灼灼,如云霞般灿烂。可惜,这是旧时的情景,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1956年,国家开筑渔黟公路,因石门山山体高峻,线路无法另选,只得将桃源洞炸开,仅在路边的山崖上勒石以存念。
   从桃源洞遗址上俯瞰河谷,两岸崖壁耸立,河间时有深潭,水色沉寂。“浔阳台”三个阴刻大字,嵌于石壁之上,虽岁月迁延,风雨侵寻,字迹仍然清晰。
   4、丰乐水下岩寺来
   丰乐水发源于黄山兴岭,全长64公里,流域面积392平方公里,又称西河。它是新安江的第三大支流,沿河两岸密布着岩寺、潜口、呈坎、唐模、篁墩、棠樾等等著名的村落。
   岩寺的得名,是因为唐大历年间,名僧径山蕴禅师始创三摩圣地,在石壁岩洞前修建寺庙,一时驻寺僧侣,多达500余人。历史上最鼎盛时期,小小岩寺竟有各类庙宇殿堂100多处。在岩寺中街“广惠祠”两侧的柱子上,写有这样一副有名的楹联:“六街灯火无双镇,十里笙歌第一桥”,为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状元唐皋所撰写,唐即是岩寺人。所谓“六街”者,指岩寺的上街、下街、中街、前街、后街、渡街六条古街,而联语中的“第一桥”指通济桥,在广惠祠西面。得丰乐水便利,岩寺渐渐发展成为歙县乃至整个徽州府的商业和文化重镇,繁富一时。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岩寺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形成了商贾云集、舟车辐辏、科甲连第的繁盛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自五代至清,岩寺先后出了舒雅、吕溱、唐皋、金榜4名状元,民间因此有“书声喧两市,一镇四状元”的佳话流传。
   在从唐末至明清漫长的时段里,徽墨的生产主要是集中在歙县和岩寺一带。明嘉靖、万历年间,岩寺著名制墨大师程君房、方于鲁和呈坎的罗小华鼎三足而立,各显神通,标新立异,使徽墨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罗小华成功地采用桐油烟和漆烟,改进了徽墨配方,程君房和方于鲁则大胆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玛瑙、公丁香等等名贵原料,创造出质地更加优良的超漆烟墨。方于鲁所研制的“九玄三极墨”被称为“前无古人”的神品;程君房则自诩“我墨百年之后可化黄金”。与他同时代的大书画家董其昌说:“百年之后,无君房之人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共 61999 字 13 页 首页1234...13
转到
【编者按】很多画家,都喜欢去西递、宏村等地写生,不需要刻意找,随意停留在一个地方,就是一幅极美的画卷。《徽州:八千祠堂五千村落》一文,就好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黄山水,新安源、徽州民俗、徽商、徽州古村落则是水墨画的四个层次。而有缘依次走过的作者,则是这幅图中,被古民居、祠堂、牌坊掩映的那一个。她并不期许在走过的地方留下什么,而是一直在思考,可以带走什么,反馈回来什么。每次走入徽州,这个古老的地理概念,作者都会被徽州昔日的辉煌震撼,她用文字一笔一笔用心描绘,将对她所有的喜爱和尊敬,都跃然纸上。 先说水。水是这幅图的脉络,“黄山水、新安源”一章节,顺水流动。新安源头六股尖、九曲率水几流转、世外横江有桃源、丰乐水下岩寺来、有水若绩扬之水、大徽岭下大徽村、新安江口汇三江七小节,描写徽州之水“缭绕变化,浮光摇影”。同时,也为下一层描绘,搭建好忠于事实的极为精准的框架。每小节之间,作者书写“现在,让我们进入……”读者会有一种感觉,我们并非在阅读文字,而是真真切切地走入徽州美景,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丈量那里的每一幕风景。作者常用独立的段落:毫不过分;这说法很诗意。以表示她的惊叹之心。 写过水,继之写这里的民俗。“徽州是个独立的民俗单元”,道出这里的独一无二。同时,深层次挖掘出之所以如此的缘由: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聚族而居烟火万家、百年不乱谓为纯族、傍水结村依山造屋、风水咽喉水口财神、街巷勾连形似迷宫、马头花墙五岳朝天、有堂皆井无宅不花、祠堂连云远近相望、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寂寞青春风雨牌坊、汪公崇拜岁时俎豆、烟雨廊桥寂寥古亭、打目连嬉龙灯等十四小节,顺着各自的纹理,呈现徽州独特民俗,描绘画卷独特的底色。 框架底色绘制之后,人物悉数登场,“徽州与徽商”。徽商可以说是徽州文化的经济基础。身背包袱、夹着雨伞,行走在山间宽不过一庹小路的徽商,每一个都会有自己的血泪史。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徽州古道商路迢迢、走到深渡丢了家务、北达燕京南极广粤、东南无徽不成镇、扬州繁华以盐盛、海上贸易亚欧通商、一世夫妻三年半、儒贾不分亦儒亦商、绩溪厨徽菜馆、弥天花雨唱徽州等十一小节,若十一根线条,将徽商勾勒,虽并不精细,但个性分明,栩栩如生。 框架、底色、人物都有了,就有了家。“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龙川、棠樾、呈坎、唐模、篁墩、浯村、上庄、雄村、万安、渔梁等12个古村落,是徽州数不清的古村落中代表。有的诸如西递、宏村已经享誉中外。有的则依然在徽州山水中静默。村落中的祠堂、牌坊、街道、桥梁、谜窟、水坝大多还保留着最初建造的模样。 作者用文字描写的惠州水墨长卷,似有訇訇水流之声,将我们环绕的同时,让我们不受赞叹作者为了书写此文,而查阅的大量资料,以及缜密、详尽、精准、客观的描写,都彰显作者严谨的行文作风。这些,亦是徽州文化精神的传承。作者此刻好似背着包袱,夹着雨伞的徽商一般,行走在古老而仍灿烂的古徽州之间,脚印里,是作者的领悟,双眼所及之处,是对这里一草一木,一房一屋的敬重和珍爱。 此文,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清晰的层次,徐徐展开这幅水墨长卷,读过,仿佛置身其中,移步换景,流连忘返,受益匪浅。此文,具有深厚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一篇厚重的文化散文。可谓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03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6-10-29 08:05:17
  细细品读了好几遍,从来没有去过,就仿佛真的跟着您走过一遍似的。一幅幅美景交替呈现,一幕幕场景穿越时光重现。真的好喜欢。有机会去,一定带着您的文字,重游故地。
2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10-29 11:44:01
  作者的笔触,灵魂的邀约,就这么一步一步走进去了,单就徽州二字就会让人联想,村落,花海,民居,还有那些在语言里,服饰上,饮食中的淡淡思绪。
   编按的洋洋洒洒没有简单的复制,编辑与作者的共鸣,给读者当然也是同样的烟火味道。谢谢!
用腳步丈量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用相機記錄身邊的故事。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10-29 22:21:57
  读后
   1、那些在漫长而黑暗的徽州古道上亮起的一星两点的火把,该是多么温暖而美丽的意象啊。
   2、鸿篇巨制,学识储蓄,隽永见识,深邃思想,如排山倒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读之如饮甘泉!
   3、感谢作者无私分享!真真辛苦!【敬茶】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10-31 17:34:2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