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月十六吃元宵

编辑推荐 正月十六吃元宵


作者:宋鹏翔 童生,56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2发表时间:2016-10-30 13:55:17

正月十六吃元宵 我小的时候,正值文革时期,生活困难,几乎家家顿顿都吃窝窝头、大饼子、苞米面粥,胃口腻的不能再腻了。盼着过年成了普遍的生活奢望,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等过完年三十和初一,出了“破五”,年味未尽,就盼着正月十五吃元宵。
   说实话,元宵没什么吃头儿。这些年生活好得今非昔比,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现在的人们过元宵节几乎不再吃元宵,都改吃汤圆了。汤圆比元宵个儿大,吃起来口感更好,寓意:大团圆。
   不过那年头人们熬得够呛,吃元宵也就当个“事儿”,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盼着元宵节盼得甜嘴麻舌的。当时粮油蛋肉等食品紧缺,都凭票供应,过节的元宵自然就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稀罕物”。
   当时我家住在沈阳北郊一个小镇的国营仓库家属宿舍,当地仅镇供销社和附近矿区商店的副食品柜台才能买得到元宵,并且数量有限。
   记得那年寒假,出了正月初五,我们几个小学同学组成的家庭学习小组开始恢复挨家轮流写作业。正月十四那天正好轮到在喜福家写作业。一晃儿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几个很快写完了当天的作业,于是蹲在屋地上打起“纸宝”来。这时,喜福的爸爸回来了,他穿件棉大衣,戴着棉帽子和棉手闷子,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子。
   “爸爸,元宵买回来了?”喜福忙站起身迎上去,翻看着他爸爸手里的兜子。
   “慢点慢点,买回来了,二斤元宵!”喜福的爸爸笑呵呵的,随手把兜子轻轻放到木桌上,打开让喜福看,并将摘下的棉手闷子和棉帽子放到炕上,脱下棉大衣。
   我们几个同学也赶忙凑了过去,见喜福爸爸放到木桌上的兜子里,两个旧黄色的纸袋敞着口,里面装满了雪白滚圆的元宵。
   “啊!太好了!吃元宵啦!”喜福高兴得手舞足蹈。
   其他同学也跟着禁不住高兴起来,“正月十五吃元宵啦!又甜又香的元宵啦!”大家相互嬉笑着。
   “我妈早上也去镇供销社买元宵去了,这会儿可能也买回来了。”安平站在一旁不无攀比般地说道。
   我坐在桌边的椅子上,心里揣摩着:我爸也去买元宵了吧?
   不知是谁说了句:“写完作业了,回家了喽!准备吃元宵啦!”大家不约而同地背起书包“呼啦”跑出了喜福家。
   “慢点,别跑摔了!”喜福爸走出屋门冲我们喊着。
   “叔叔再见!”大家摆着手,冲出院子,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我一溜烟儿地跑回家,推开院门,见爸爸在院子里正用锹和着湿泥。
   “爸,你没去买元宵啊?”我着急地问。
   “哦!炕不好烧了,别耽误晚上做饭,我先收拾收拾炕,吃过中午饭就去买。”爸爸扭头冲我说着。
   “那还能有吗?”我有些急了。
   “快收拾完了,我马上就去!”爸爸说着走进屋里。我跟着爸爸进屋站到炕前,爸爸蹲在炕边儿,用抹子在卷起炕席的炕面上快速地来回抹着。
   不大儿的功夫,炕抹好了。爸爸顾不得吃午饭,赶紧穿上棉大衣拎着兜子就出去了。
   妈妈上班不在家,爸爸上夜班白天才有时间收拾炕和买元宵。我和哥姐吃过午饭,就坐在炕上翻着小人书。不知为什么,平时最喜欢看的小人书《小兵张嘎》、《平原枪声》,现在一点儿都没心思看。我的眼睛“走马观花”着小人书,心里却热切地期盼着爸爸快点儿把元宵买回来。
   下午三点半都过了,还是不见爸爸回来。我跑出院子,来到胡同口,看通向镇里的小道儿方向有没有爸爸。
   跑了好几趟,还是不见爸爸的身影。我有点儿累了,就回家倚着炕上的“被格”歇着,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耳边响起了爸爸的说话声。
   我猛地睁开眼睛,是爸爸回来了。
   “爸,买回元宵了?”我急促地问。
   爸爸显得有些愧疚,“我去了供销社,买元宵的人很多,都站着排,可还没轮到我元宵就卖没了。我又连忙跑到矿区商店,结果也卖没了!嗨!”爸爸叹了口气,把一支卷好的旱烟放到在嘴上,点着,吐出一缕淡蓝的烟雾。
   想到元宵节吃不上元宵了,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早点儿去多好!”我哭了。
   爸爸坐在炕边,把我搂在怀里,“是爸爸不好,没买到元宵,别哭了!”
   妈妈下班回来了,见我因为吃不上元宵哭了,想了想,对爸爸说:“要不你明天求住市里的他吴叔买二斤吧!后天带来就行。”
   “对呀!你看我这脑袋!”爸爸用右手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头。
   爸爸告诉我,“明天早上我见到下夜班的你吴叔,让他从市里代买二斤元宵。”
   听了爸爸的话,我破涕而笑,可我还是从心底流淌出元宵节吃不到元宵的委屈。那时的孩子哟!
   吴叔家住沈阳市大东区老瓜堡一带的南卡子门附近。他个儿不高,瘦弱,气管不太好,说话声音丝儿丝儿的;但性格硬朗,为人厚道,办事不拐弯。
   那时单位消防队有一台电子管的12寸电视机,每天晚上家属院儿的孩子都想看看节目。但单位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允许家属或外人进出。所以每天晚上阻止孩子们进单位看电视就成了一件难事儿。有的孩子淘气,就往收发室扬沙子。吴叔看似生气,自语道:“还看什么电视,沙子扬了一可身!”语调似说似唱,不过他对孩子不是真动气。
   正月十六下午四点多钟,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来到北大门收发室找吴叔取元宵。
   吴叔见到我,满脸亲热。他把两袋元宵包好,放到我的手上,认真地告诉我抱好,“如果摔倒了,把元宵扔出去,千万别压在身下,否则元宵就没法吃了。”我欢快的一口答应。
   记得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路很滑,我抱着元宵小心翼翼地往家走。妈妈站在胡同口等着我,见我慢慢走来,忙迎了上去,接过我手里的元宵。
   我跟在妈妈身后回到家。妈妈走进灶间,开始煮元宵……
   那天晚上,全家人吃着妈妈煮的元宵,很高兴,屋里洋溢着暖融融的亲情氛围。我更是喜出望外,我和其他同学一样,也吃上了香甜的煮元宵;虽然迟了一天,但一想起爸妈为了让我们吃上元宵所费的心思,我就感激不已。看着我和哥哥姐姐坐在桌旁吃着元宵,爸爸和妈妈的脸上绽放着欢喜的笑容。
   还有吴叔,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吴叔把元宵送到我手里时对我说的那些温暖心间的热乎话,令我难以忘怀。不为别的,就为他以父亲般的情怀满足了贫困时期一个孩子懵懂的心理愿望,温暖着这个孩子在冬雪天里捧着元宵的那双冻红的小手,掏出了作为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心,天地良人!
   而今我已年过半百。一路走来,东西南北中,各方菜肴品尝不少。唯提到元宵,我还是觉得那年正月十六的元宵好吃。
  

共 25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早些年生活困难,物资短缺的时候,苞米面几乎是每家每户餐桌上的主要主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变换一下伙食,改善一下生活。作者描写了正月十五时候,本是家家户户吃元宵的节日,但爸爸为了修理不好烧的火炕,耽误了时间,结果在十五那天没能买到元宵。当时还小的自己因为吃不到元宵急哭了。多亏了求住在市里的吴叔才买到了元宵,一家人才在正月十六这天高高兴兴地吃上了元宵。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6-10-30 18:31:29
  儿时对过年过节的期盼,很大程度上是对改善生活的期盼。那时单调而泛味的粗茶淡饭,真的让人难以下咽,但那时候每天每餐却又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的食品。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回复1 楼        文友:宋鹏翔        2016-10-31 07:39:03
  谢谢!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