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道弯弯

编辑推荐 山道弯弯


作者:宋鹏翔 童生,56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9发表时间:2016-11-01 12:06:15

山道弯弯
   一
   君竹本来完全可以在胡家镇转乘公交车回到秀水村,可她选择了走山路,走着回家。
   从胡家镇到秀水村,如果乘公交车走绕山公路,要有二十几里;如果走山路,抄近道,大概不到十里地,不过要翻过梁梁坎坎。文斌背着挎包,和君竹有说有笑地出了镇子,朝着西南方向的大青山走去。大青山的山脚下就是秀水村。
   可以想象得出,这时的君竹多么的高兴啊!今年七月份她从省城的师范大学毕业了,恰巧赶上家乡的龙山县面向应届大学生招聘教师,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半年多来的日日夜夜,总算有了回报。君竹摸了摸装着教师聘任入职通知书的挎包,脸上绽放着花儿一样的笑容。这教师聘任入职通知书是她和文斌刚刚从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领取的。
   现在,君竹和文斌手拉着手,俩人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走上了树荫斑斓的弯弯的山路。
   八月的山野,满目成熟的神态,各种花草尽情地展示着各自的缤纷色彩。山路边的格桑花在参天槐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动人妩媚;一排排的花朵错落竞放,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君竹忽然松开文斌拉着的手,小跑几步,在文斌的前边停下来,蹲下身采了一朵格桑花,转向文斌,把花儿举在右耳上的头发边,“好看不?”
   “真好看!像美丽的公主!”文斌笑着夸奖道。
   “那还不赶紧过来把花儿别在本公主的秀发上?”君竹故作委屈的样子。
   文斌一听,赶紧小跑儿过来,笑呵呵接过君竹指间的粉花儿,为她别在头发上。“这回,更漂亮了!”
   君竹冲文斌嫣然一笑,又拉起文斌的手,两人一起说笑着走向上岗。
  
   二
   龙山县是东部山区一个不大的县,县城位于两座大山围拢的山坳里。一条溪水河从县城的中间缓缓流过,把这座美丽的山水小城分隔为南北两半。现在,正是晌午时分,太阳毫无顾忌地把热量浑然抖落在街面上,人们在灼烤的热浪中穿行着。城内的街路不宽,两旁的门市小店挂的晃儿在微风中飘飘悠悠。店主们或坐在门口扇着蒲扇,或站在遮阳伞下吆喝着生意。
   县城最宽敞的大道是顺着溪水河南岸东西横亘的满园大道,大道的尽西头是县城公共汽车总站。这会儿,一辆从省城发来的长途公交车刚刚驶进站里。车停稳,门打开,乘客大包小裹地鱼贯而下。这当口,从车上走下一位姑娘,她背着挎包,额头沁着汗珠,一双杏核眼透露着少女的艳丽;不过她的眼神似乎散发着些许愁楚,让人一打眼儿就能感受到她的忧郁。
   她叫徐燕,胡家镇秀水村人,和君竹家是邻居。她和君竹从小在一块儿玩过家家、跳皮筋、欻嘎拉哈,是伴儿对伴儿长大的发小儿;她们一起上小学,念初中,读高中,后来上大学她们不在一个学校了。不过都在省城,君竹读的是师范大学,徐燕读的是农业大学。大学期间,她们经常通电话或者发微信,嘻嘻哈哈的笑声在她们两个人中间相互传递着。
   今年初学校放寒假,两人相约一同回到了远在山里的家。
   那天上午,天空中飘洒着雪花。两个人早早来到汽车站,买过车票就坐上了回家的汽车。汽车驶出省城,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雪越下越大,山野很快变得银装素裹。她们坐在汽车上,望着窗外,唠着嗑。
   “君竹,马上毕业了,想在省城找份工作吗?”徐燕看了君竹一眼。
   “还没想好。”
   “都什么时候了,还犹豫?我想回家乡,回到龙山去。”徐燕歪着头,撒娇地笑着。
   “真的?”君竹扭过头,看着徐燕。
   “怎么?不信吗?我都想好了,就回龙山!”徐燕显得很坚决。
   “你回龙山做什么呀?”
   徐燕整理了一下衣服,挺直身板,朗诵似地说道:“我要当一名山村女教师!”说完,没等君竹反应过来,她“噗嗤”一声自己先笑了。
   “当教师!?你是不是在做梦啊?”君竹满脸的惊讶。
   “没有梦想,怎能成功呢?”徐燕装作有点儿老成的样子。
   “别卖乖了,赶紧说说你到底是咋想的!”君竹催促着。
   “我可是听说了,今年龙山县教育局要从我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里招聘教师!怎么这么大的新闻你还不知道?”徐燕成竹在胸般地告诉君竹。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君竹惊讶的样子。
   “你一天净忙着学习,哪管前面有没有路?”
   “太好了!”君竹不由得感叹着。
   “那我也当乡村女教师!”君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拉起了徐燕的手,紧紧地握着。
   “哎呦!把人家捏疼了!”徐燕骄里娇气地假装叫起来,惹得前后座的乘客不时向这边张望。
   车外的雪渐渐小了下来,悬在天上的太阳露出脸儿,放出暖暖的红光。远处的山松巍峨挺拔,披着洁白的雪花,既伟岸,又高雅。
   上午快十一点的时候,汽车驶进了龙山县。她们在县汽车站下了车,紧接着又转乘上了去胡家镇的公交车。车上的人很多,挤挤擦擦,他们俩紧挨着,手扶着车杆,相互间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终于“挨”到了胡家镇。她们下车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小吃铺,每人要了一碗粥,两个包子,坐下吃了起来。
   下午,她们要去趟初中母校。在打算从省城回来之前,她们就打电话给初三时的班主任刘老师了,说好长时间没见,想看看刘老师。刘老师满口答应,说她们回来的那天她正好在校值班,于是君竹和刘燕吃过午饭就来到了镇初中。
   她们牵着手走近胡家镇初中校门口。多么熟悉的校园啊!她们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君竹还记得初二那年冬天,同班一位男生的母亲患了癌症,家里没钱治病,她和徐燕发动班里的同学们为这位同学的母亲捐款治病,后来大家来到校门口,向全校的师生筹款。当时广大师生纷纷捐款的感人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现在,校园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放假了。
   刘老师透过学校收发室的窗户看见了走过来的君竹和徐燕,连忙走出去迎上前。
   “刘老师好!”君竹和徐燕向刘老师打着招呼。
   “好好!快进屋,这么冷的天。”刘老师过去拉住她俩的手,忙把她俩让进了屋。
   刘老师叫刘雅丽,中等的身材,四十岁出头的年纪,说话嘎巴溜脆,就像她的性格,从不拐弯抹角,对人热心肠,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冷了吧?”刘老师为她们每人倒了杯热开水。
   “还行,不冷!”俩人坐在椅子上,搓着手。
   刘老师拽了把椅子,坐在她们对面,“今年就毕业了,有什么打算啊?”
   君主和徐燕相互看了看,“噗呲”一声都笑了。
   “怎么?有什么秘密?”刘老师看着她们,不解地问。
   “那有什么秘密!我们就是想回龙山来,想参加今年下半年的教师招聘考试。”徐燕快言快语地说道。
   “哦!那太好了,按你们俩的成绩和条件,估计没什么问题。下一步就抓紧复习准备吧!”刘老师满有把握地说。
   “那就托你的福,刘老师!”君竹笑着说。
   “看你说的!回头我给你俩找些复习资料。”
   “太好了!”君竹和刘燕满脸的高兴劲儿。
   她们俩晚上还想请刘老师吃顿饭,刘老师说雪这么大,回去的路不好走,另外还要给她们俩找资料,就让君竹和徐燕早点儿回秀水村了。
  
   三
   君竹和徐燕在秀水村车站下了公交车,顺着山坡下的一条山路走向村里。
   秀水村北倚大青山,东边有一汪秀美的湖泊。春夏天时节,这里水波连天,雁鸟翱翔;村里的渔人划着小船,撒网打鱼,种植荷田。湖边高高浓密的芦苇,成了早些年附近十里八村编织苇席的上等材料。冬天的时候,这里一马冰川,每年到了农历冬至这一天,附近的村民们赶着马车,来到湖心,开始凿冰网鱼;一口口烧着滚开热水的大锅架在湖的冰面上,刚刚打捞上来的鲫鱼、黑鱼、鲤鱼成了锅里鲜美的汤料。人们品尝着新鲜的鱼汤,脸上挂满了欢乐,相互祝愿着来年风调雨顺,颗粒饱满,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这会儿,君竹和徐燕来到湖边的小桥上;站在桥上,可以饱览整个大青山的南麓山野。她们俩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想拍几张大青山的郁郁雪景。是啊,念大学这几年,虽然人离开了家乡,但大青山始终屹立于她们的心里,从来没有在她们的脑海中消失过。大青山,深藏着她们童年的快乐,闪耀着她们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
   忽然,举着相机的君竹愣住了,镜头里出现一个人,“爷爷!”
   君竹和徐燕呼喊着跑向斜山坡上。“爷爷!”君竹和徐燕走进老人,亲热地叫着。
   老人回过头来。这是一位耄耋老人,颌下留着长长的白胡须。这当儿他正在一个坟头前摆着贡品,水果、馒头、白酒……
   “是你们俩啊!”爷爷看着走近的两个花季姑娘,笑着。
   “爷爷,你在给张老师上坟啊!”
   “是啊,快过年了,我来看看张老师!”爷爷惋惜中透露着疼爱。
   君竹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有关张老师的往事。那还是在几十年前的文革时期,从沈阳来了三十几个知青,到村里插队。当时村里的青年点宿舍还没盖好,他们就分散到村民家里住。张老师学名叫张月敏,她分到了君竹爷爷家所在的三队,被生产队长安排到君竹爷爷家住。姑娘长得漂亮,留着两条短辫儿,羞红的脸上跃然着甜甜的笑靥;她待人热情,有礼貌。听其他同学说,在学校的时候,张月敏不但学习成绩好,字写得也好看,要不是赶上文革,她准能考上大学。后来村里调她去了村广播站,再后来由于村里小学的一位女教师嫁人到别的村了,村支书就让张月敏到小学临时代课。张老师的语文课讲得好,孩子们都爱听她的课,张老师讲的语文课还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公开课上获过奖。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张老师,谁家做点儿好吃的都想着给张老师送去,而每回张老师都把这不多的“好吃的”分给其他青年吃。可是,在一个冬天,一件不幸的事情突然之间降了下来,夺走了张老师的生命。
   那年快过春节了,青年们都收拾好东西,准备回沈阳的家里过年。那天,张老师和另一个女青年拎着旅行兜走出青年点,准备赶上火车回沈阳。她们刚走上村里的大街,迎面碰见一位村民,说西街李忠胜家的孩子发烧,烧得挺厉害,如果再不上医院恐怕有生命危险。李忠胜是张老师学生的家长,张老师认识。一听说自己的学生病得挺重,张老师马上和那个同行的女青年商量,决定护送孩子去公社医院。结果,她们坐着生产队的马车在送孩子去医院的山路上,迎面开来一辆大解放汽车,汽车的鸣笛声吓惊了拉车的马,这匹老马一路狂奔,任赶车的老农如何训喊、鞭抽都不管用。最后连人带车一起滚下了山坡,后来赶车的老农和那位女青年得救了,张老师和她的学生却永远的离开了……乡亲们把张老师葬在了大青山的南山坡上。
   君竹小的时候,爷爷经常领着她到山坡上挖野菜、拾柴火,有时就在张老师的坟前坐一会儿。每年清明的时候,爷爷带着君竹拿着锹,来给张老师的坟头填填土;摆上一些贡品。爷爷告诉君竹,张老师是个好青年、好老师,你长大了也要像她一样,做个善良的教书人。君竹知道,张老师在乡亲们的心中是位了不起的人,在爷爷的心里更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她从小就暗暗发誓,长大做一名教师,和张老师一样的教师。考大学那年,爷爷和爸爸坚持让君竹考师范大学,君竹调皮地说:“我早想好了,考——师——范——大——学!”
   这会儿在张老师的坟前,爷爷祭拜完毕,君竹和徐燕依次向张老师祭拜,然后她们跟着爷爷沿着下山的小道走向村里。
   寒风呼呼地刮着,毛草在翩舞中嚎叫着;只有大青山在一片洁白之中沉寂着,它默默无语,像是把悲伤压在了山脚下,又像是把哭泣深埋在了心里……
   君竹不由得回头撩了一眼刚刚离开的坡上的坟头,恰和徐燕扭过来的目光相遇;徐艳也在回望张老师的坟。她俩从对方的含泪的眼神中默默理会了对方的心理。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君竹把应聘县里教师的事告诉了他们,家人无不赞成,全都给君竹鼓劲儿。
   徐燕的应聘教师想法也得到了爸妈的支持。两口子出门逢人就讲,俺家的闺女打算考教师,闺女学习好,指定没问题……
  
   四
   现在,徐艳走出了汽车站。看着过往的人群,她陷入了迷茫之中。
   她知道自己应聘教师落榜了,这是几天前她的弟弟徐辉去县里看完发榜公告打电话告诉她的,当时她正在学校协助老师整理同学毕业离校手续,她是学生会的干部。
   徐辉告诉她,君竹姐考上了。徐燕不相信自己落榜的事是真的,她认为她有十足的把握能考上。她在学校就通过网络渠道将自己申请复查的意见反映了上去,对方告诉她需要等待调查反馈结果。
   徐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念书时,始终是学校的尖子生。刚上小学时,每次考试她都考第一,君竹的成绩总是比她略低那么一丁点儿。那时她俩最要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经常在一起学习,探讨问题。现在人家君竹考上教师了,我怎么有脸回村啊?徐燕在大街旁踱着步,不知道自己该走向哪里。现在君竹和她的男朋友文斌可能已经回到村里了,想必村里都知道君竹考上了。而我……

共 71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文中的张老师为了自己学生用生命以身表率,是徐燕和君竹楷模,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志向相同,一同进城考试,君竹高中,而徐燕却因为不正之风被顶替,多亏了她们的刘老师查明真相,还一个公道,也使得矛盾解开,作品结构分明,语言朴实,里面的徐燕和君竹是明线,而张老师是引线,正是因为有了张老师榜样,才使故事得以发展,贯穿全文,是一篇充满正能量文章,欣赏阅读。【编辑:莹莹子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6-11-01 12:10:51
  山道弯弯,而文中的张,刘老师却用朴素的行为传递着正能量,希望世间多一些这样好老师,问好作者,欢迎来到江山,支持江山,期待下次精彩!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回复1 楼        文友:宋鹏翔        2016-11-01 13:09:29
  谢谢莹莹编辑!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