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秋雨绵绵有穷尽,大爱无边思感恩

精品 秋雨绵绵有穷尽,大爱无边思感恩 ——赏读蠖蛇之度的诗歌《秋思缠绵》


作者:逝者如斯 探花,1514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2发表时间:2016-11-07 10:13:02

秋雨绵绵有穷尽,大爱无边思感恩
   屈指一算,加盟江山已经八年了。一路走来,我收获颇多,在诸位良师益友的直接或间接指点和帮忙下,我的写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江山,在秋月菊韵社团,我与某一个人,在内心深处,似乎总有着一丝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幸亏这个人不是女的,不然会引来负面新闻。他,就是诗人蠖蛇之度。其实,我们从未见过面,也很少在QQ聊天,我甚至连他的真实姓名、籍贯和年龄都不知道,但我一直喜欢读他的诗。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想,读诗也就是读人。从这个意义上,我有些斗胆地说,我是熟悉和了解诗人蠖蛇之度的,因为,多年来我们在文字里相识相交,并一路相互鼓励和支持。在我们秋月菊韵社团,我个人常常称蠖蛇之度为“诗圣”,这是因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更因为他是一位高产诗人,几乎每天坚持创作。我们之间结下这种来之不易的缘分,这要感谢江山,感谢秋月菊韵社团,为我们提供这个以文会友的平台。
   记得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人没有一点诗歌修养,是说不好话的。古代圣贤的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在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对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就是从唐诗开始的。只是,非常惭愧的是,如斯平时的涂鸦,全是散文和短篇小说、小小说,现在正在学写剧本,唯独不会写诗。为了练笔,我事先没有征得诗人的同意,信手选了一首诗人早期的作品《秋思缠绵》,来作一番肤浅的赏析尝试,虽然如今诗人的写作技艺,比过去有着突飞猛进的提高,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斯有点偏爱这首诗。下面说得不对和错得离谱的地方,还请江山各位大师方家指正,也请蠖蛇之度诗圣海涵。
  
   一、诗的意境
   《秋思缠绵》只有短短的十八行,以惜秋、赞秋和思秋三小节的形式,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秋雨绵绵的思秋图。诗人在这幅白描的图上,惜墨如金,欲言又止,仅以秋雨、泥土这两种景致,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关系,给读者描绘出晚秋多雨,而又滋润大地的自然意趣,并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秋天即将远去的惜别之情和感恩之心。这其中,或许有少许的落寞,几分的伤感,但在整首诗的灵魂深处,让读者领悟的,是一份天地万物相生相依的宽大情怀,是一种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崇高品德。
   读罢全诗,从诗的字里行间,读者似乎可以听见,有一种遥远的声音,从天空或地心传来:“秋天,我爱你!”“秋天,大地感恩有你!万物感恩有你!”这种声音,不是声如洪钟的呐喊,也不是哭哭诉诉的悲啼,而是一种缠缠绵绵、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发自肺腑的感叹与赞歌。诗中,词语的反反复复,欲说还休,带给读者一种音韵与节奏之美,只要你有幸读到它,就能够缓解长途跋涉者的心神疲惫,能够抚慰悲观失意者的灵魂,能够振奋情绪消沉者的精神,有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巨大魅力。
  
   二、诗的氛围
   诗言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古至今的诗人,总是选取各种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达到物与情、物与人、情与景、景与人的相互融合,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因此,不同的景象或道具,所表现的氛围和志向是不同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其一)里,诗人借助振翅高举的鹤,烘托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来表达自己非但不悲秋,还要振奋精神,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在《秋思缠绵》这首诗里,诗人选取的是秋雨。这种意象,在常人眼里,是厌烦或不喜欢、不安的情绪,而诗人用在这里,至少有三层意义:
   其一,秋雨绵绵,是时令正常的恩赐。
   其二,秋雨是化作诗人惜秋、“无奈何”舍不得秋天将要离去的眼泪,表达的是一种送别、惋惜的氛围。
   其三,秋雨是动感的意象,与诗人的思想或心里活动相对的静感,形成一种鲜明的反衬或对照。
   在诗歌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诗人笔锋一转,让这种惜别的情绪,变化为对秋天的赞美,感恩秋雨的无私、感恩大地博大、包容一切的胸怀,从而达到最后一节言在此、意在彼的回味无穷的留白效果。那么,诗歌结尾的这种留白是指什么呢?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于季节交替、生命易逝的感叹、对于人生在世必须懂得感恩和回报、必须看重和珍惜眼前的一切的感悟。
   这种结尾含蓄、能唤醒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并能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启示的方式,给人以一种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诗人以深沉的思想,宽广的胸怀,来带给读者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精神世界,是蠖蛇之度诗歌里惯用的方法,更是诗人众多诗歌写作手法中的特色和亮点之一。
  
   三、诗的技法
   纵观诗歌的写法,不外乎抒情、描写和修辞三种。其中,抒情分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描写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白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象征、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双关、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在《秋思缠绵》第一节,诗人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先写秋雨,引出秋思,并以秋雨的“冷”,来渲染深秋远去的“无奈何”。又以“走远,走远……”这种有意识的重复,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在第二节,诗人接着以泥土的奉献,联想到大地的“大爱无边”,让春播秋收的劳动场景和丰收的喜悦,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海浮现。这里,又交叉着虚实相生的写法,大地是实,大爱是虚,并用“年复一年”来进行时空的变换和推进,让眼前的实景,无限在扩大,同时,读者的思绪,也在同倍地扩大。这种投石问路、以点带面的写法,既是惜墨如金,又能思想辽阔。
   在第三节,诗人以一个“深呼吸”,引起读者的重视,这里面,多了一份庄重,多了一份敬畏,如礼佛之人在敬佛前,先要更衣、洗手、焚香、祷告。诗人深呼吸的目的,为的是“我将与你共同沐浴在秋雨中”,这其中的“你”,可以理解为有所指,也可以理解为无所指,即泛指,因为泛指的延伸意义更大。至此,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是:天、地、雨、人,合为一体。这里,诗人的心情是虔诚的,更是激动的。诗人特意营造的这种氛围,为的是很好地传递给读者,让读者理解诗人的诗外之意:感恩对自己有恩的一切人和物,珍惜眼前的所有!或许,同时还有一种哲理的感悟:时令的变换、时光的流逝,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改变,唯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只要内心强大起来,我们才能留住或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才有资格“缅怀永远”!
  
   四、诗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古人流传下来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等诗句,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秋思缠绵》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我认为最主要的在于清新自然、委婉含蓄、多用口语、简练生动、注重押韵、重重叠叠、回环反复等。并且每个词,每一句之间的断句或分行,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拗口,给人的是一种诗人掌控全局、箭在弦上、隐忍未发或一箭数雕的感觉。如“一个深呼吸,饱尝了/一份来自生养之恩的灵感,顺着/雨滴,和一把泥土,捧在/胸前……”
   另外,诗人非常讲究音韵和节奏之美,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相互交替着运用,形成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并且,句与句的尾音之间,词与词的对接之间,看似不经意,实则独具匠心地、有意识地做到错位押韵,使得整首诗形式上既不呆板,读起来又能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余音不绝。比如,在本首诗里,诗人就用了“不留情面”“尴尬再现”“一丝一点”“走远走远”“大爱无边”“年复一年”“那份甘甜”“捧在胸前”“秋思缠绵”“缅怀永远”等。
   再者,诗人由高度炼字,以一词引领全诗的本领。在诗中,第一节的“众望所失”是最主要的,它表达的是一种失望而惋惜的思绪;第二节的“大爱无边”是最主要的,它表达的是感恩环宇的思绪;第三节的“生养之恩”是最主要的,表达的是一种由此及彼、启迪心智的思绪。而全篇的诗眼,在第一节第一句先点题,“一场秋雨。思绪冷却到……”在第三节的倒数第三行:“深怀祈佑,秋思缠绵……”
   因此,整首诗以即景生情起笔,以秋雨展开联想,来渲染和烘托诗人要表达的感恩大地、感恩秋天、感恩一切、珍惜眼前一切的哲理性情感,所以,它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灵魂,从而达到读者与诗人同悲同喜、奋勇向上的一种正能量共鸣。
   最后,如果按照赏析的游戏规则,非要吹毛求疪,给出诗人一点建议的话,我个人认为,诗人应该逐步走出小我情怀,或多愁善感的惯性思维或圈子,要有意识地朝着大气磅薄、紧贴时代的大我题材迈进,从而实现驾驭宏大史诗、更上层楼的愿景。借此良机,在此我和诗人共同祝愿,江山明天会更好!祝愿我们在余生,能够坚守住这份酷爱写作的本份,不畏前路所有的艰险,持之以恒,奋勇前行!

共 35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了很多作品赏析文章,才碰到第一篇赏析江山作品的文章。这篇针对江山诗人蠖蛇之度的《秋思缠绵》的赏析文章,有针对性地赏析了《秋思缠绵》的艺术特色,诗歌思想和诗歌带给读者的正能量:整首诗以即景生情起笔,以秋雨展开联想,来渲染和烘托诗人要表达的感恩大地、感恩秋天、感恩一切、珍惜眼前一切的哲理性情感,所以,它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灵魂,从而达到读者与诗人同悲同喜、奋勇向上的一种正能量共鸣。并且建议:诗人应该逐步走出小我情怀,或多愁善感的惯性思维或圈子,要有意识地朝着大气磅薄、紧贴时代的大我题材迈进,从而实现驾驭宏大史诗、更上层楼的愿景。如此好文,理应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1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11-07 11:07:13
  赏析佳作,启人心智,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6-11-07 11:28:02
  老师辛苦了,献茶!多谢对如斯的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