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和尚好做佛难当

精品 和尚好做佛难当


作者:醅子 童生,53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4发表时间:2009-09-10 15:05:02

佛教是大教化,毫无疑问也是一种文化。因为推崇的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普渡众生,其宗旨教义恰恰切中了芸芸众生追求社会安定和谐的思想根源,故自释迦牟尼始创佛教传入中土以来,历朝历代大多是礼佛重教的,广修庙宇,香火传承,钟鼓不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彼时的胜景。即使是数千年间朝代更迭、物换星移,甚至经历了上世纪中叶大刀阔斧的破旧立新,如今各处的寺庙哪个不是照样金身辉煌、香火鼎盛、信徒众多,可见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众生自度,佛不能度;欲正其心、先诚其间。信仰佛教做个佛徒不难,起点也不高。有搞专业的,比如和尚尼姑,当然要求相对高点,得守清规戒律,得唱经做日课,得戒断荤腥,得把头上的三千烦恼丝去掉,和尚们还得格外忍点痛在光头上烙几个戒疤,当然这比做太监要去掉尘根摘个器官容易接受得多;更多的是做兼职,比如俗家居士,除了吃长斋的得常年吃素外,一般的善男信女只需吃花斋,除初一十五要设香案、远荤腥,逢大法事时敬呈点心意外,并没有许多的繁文缛节,主要是讲究个心诚。但也有只注重形式的,像南北朝时的梁武帝,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荒着三宫六院,不顾朝政废弛,每天清心课经,据说一天只吃一顿饭;这样也就罢了,他后来居然将自己典入空门,弄得满朝文武最后筹资亿万才将他赎回。之所以说他只重形式,因为他虽有心遁入空门,却并没有禅位于人,根本做不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足可见还是物欲难绝尘缘未了,终入不了专业的门槛。
   佛徒一旦真选择走专业化道路,首先就得守戒律。佛教的清规戒律很多,而且僧尼有别(这倒没想到,不是说众生皆平等吗?),和尚要遵从的有250条,尼姑就比较吃亏了(反正吃亏是福),足足有348条。较常见的有僧尼十戒,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不涂饰香鬟、不听歌观舞、不坐大床、不进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当然,做了僧尼,按部就班搞日常活动是少不了的。晨钟暮鼓、诵经礼佛,这是僧尼们必修的日课,但并不比上私塾开蒙的功课复杂,真正有些讲究是敲钟,一般是敲一百零八下,其说法是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合为一百零八,意思是要岁岁月月日日警醒如钟;其他活动也多,比如每逢朔、望要行祝祷仪式;四月初八是佛祖诞辰,腊月初八是佛祖成道日,二月十五是佛的涅槃日,依常例得做法会、上大供、行拜忏;七月初一至十五要举行盂兰会,向饿鬼施食,超渡亡魂,这算是履行行业公共事务;到了十月十五,僧众们的好日子就来了,因为自此至次年的正月初七有个叫“禅七”的内部活动,每七天为一期,搞僧尼聚会,也叫“打七”。估计在搞这个系列活动时,僧尼们未必个个能守得住十戒,说不定当初定下这个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僧尼们接受一次次严峻的考验。其实每年最隆重的活动要算是水陆法会和慈悲济会了,各处举办的时间好像并无定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做这些大法事的时候,也就轮到善男信女们向寺庙(应该是向佛吧)上功德了,家贫的捐些柴米油盐,阔绰的就直接送些金银财物,所以这样一场大法事下来,呵呵,一干僧众的吃穿用度就解决了,真是丰收的好时节。
   单单从上述这些来看,和尚还是比较好做的,毕竟修身养性取决于个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自律,很难用指标来量化或界定一个佛徒虔心事佛的境界高低。但这并不妨碍僧众也能分个三六九等。直观的等级见于在寺庙内的职次,高的有方丈住持,在法会上要兼做主持人;低的有火头僧,专管烧火做饭和打扫卫生。而抽象化的等级就很不好划分了,比方说普通的僧众,叫法师已是莫大的尊宠了,只有在业界德高望重的方可尊之为大师,再往上走,就只好称之活佛了――这种尊称其实虚无的很,佛也好,菩萨也好,甚或是罗汉也罢,俗人肯定是无缘面见的,《金刚经》有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就有意思了,一心向佛却不能见佛,而且是求都求不得的,自然越发让人心存敬畏了。况且要达到涅槃成佛的境界,起码肉身非驾鹤往西天去不行,是此呼人活佛虽是大敬意,却似乎还是不免有些祈人早早归西的不好的联想。另外,大凡想立地成佛的,必得六根清静,这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几乎将俗人的一点念想一网罗尽了;还得无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谁要真把这些东西通通给戒断了,恐怕不早早涅槃成佛也得立马变成个痴呆傻。除此之外,佛的有些行为还得不同凡响才行,譬如割肉饲鹰、面壁十年等等,甚至有个专事交媾来渡人的欢喜佛(估摸该是谬传吧),寻常人等岂做得来?纵有些超越常人成了菩萨的,跟佛还有差别,像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宏愿的地藏菩萨,虽以我不入地狱谁不入地狱的豪气当了地界的一把手,但何时能脱了十八层下界入上界化佛,只怕心愿从此难了。所以自古以来,佛只见于经卷中,未见于俗世间也。可见,这佛是的确不容易当,也不好当的。
   做和尚虽然容易,但做和尚做到名能见于经传的并不多,能留名的就算大师级的了。大师们终不愧为大师,除了有大智慧外,还保留了相当的个性色彩。有百事不障于眼存于心的,如寒山曾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还有一个有名的布袋和尚,他作了一首诗,其实是打油诗: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真是置身化外,百事不理。也有做求真务实做实事的,如在《西游记》中得以成佛的玄奘大师,花了十七年的时间从天竺国弄回许多真经,从此让一心事佛的佛徒们有经可唱有书可看,这份贡献才算是真大。还有装聋作哑死不吭气的,如佛教还有个“不二法门”的专门术语,其原义隐晦难测,跟现在的字义大相径庭;其起源从《维摩经》中可以看到,说是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有五千菩萨静聆其言;然维摩诘一语不发,文殊菩萨遂大赞道:“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好一招太极功夫,不管入门没入门,先学会玩深沉,倒是个应付困难和无聊问题的真正不二法门。最有趣的是个别并不拘泥于清规戒律的,像莲池大师就曾撰过一联,道:茹素亦茹荤,凭我山笼野味;不杀亦不放,任他海阔天空。这倒是个常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境界,那个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就拿“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做幌子,逞了口舌之欲,照样滋滋润润地游方四野,弄出许多野史趣话来。
   做佛难,想成佛自然是奢谈;做和尚不难,但未必都出得红尘。寻常的人们囿于俗世间,事俗务做俗事,多不能免俗念,连和尚也做不来,就拿以出世的态度过入世的生活来搞点精神自慰;而做和尚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做人,就好像我们平时说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并无贵贱高低之分一样。和尚未成佛前亦是人,是人便有烦恼,所以对于寺钟缘何敲一百零八下还有另一种解释,道如此便能了断做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这就有些牵强和让人不解了:连佛教所谓的大烦恼,贪嗔痴慢疑邪,亦仅六种。唉,倘众生的烦恼真有如此之多,便不如索性半路出家算了。
  
   后记:信手写了上述文字,绝无对佛或佛教有大不敬的初衷。相反,对于任何一种有着深刻渊源和经过历史洗礼的文化,我都是心存敬畏的。人,渺如芥籽,而以茫茫宇宙之大,以吾辈眼界之拙,孰能断言视野难及足迹未达之处,没有另外的生命或文明的奇迹?言非罪;便是罪,亦是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哉!

共 2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佛是一种教化,净空师就说佛教是一种大教育,是对于社会人心的随时随地的净化。这篇文章的立论角度很好,阐述得全面深入,所引材料也具有典型性。其中牵涉的佛与和尚的话题,很值得进一步思索。【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913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9-10 15:30:09
  颇有真实见地的文章。欢迎朋友来到江山文学网发文,握手,问好。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铁禾        2009-09-10 23:50:09
  和尚是好当,如今的和尚据说还能拿工资,又据说一般文凭的当不了和尚~~~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