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新闻与文学不是非黑即白(随笔)

精品 【星月】新闻与文学不是非黑即白(随笔)


作者:周子默 布衣,39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06发表时间:2016-11-16 15:32:38
摘要:新闻注重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小说一类文学作品的虚构性,似乎是背道而驰的。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必须绝对真实,容不得半点夸张与虚假。然而,新闻与文学难道就是非黑即白的吗?二者是否具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当然不是,新闻也是一种在本性上与小说类似的语言创造性活动,新闻同样具有文学性。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新闻与文学表面风牛马不相及,文学多多少少具有虚构性,新闻就是客观地陈述事实。新闻的首要特征要求其真实性,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要坚持“客观、真实和公正”。但是在新闻文本的创作中,又可以适当运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让受众者更容易地了解真相和事物的本身,正是这种相互矛盾对立统一,在最终的意义上实现殊途同归。我们通常所说“新闻排斥文学性”,其实,新闻是具有文学性的。也只有增加一定的文学修饰,才能更好地达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目标。
   在面对“新闻的真实性会不会被削弱”和“有没有可能产生媚俗的伦理后果”的质疑时,我认为新闻的真实性不会削弱,从受众的角度考虑,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告知大众新闻的事实真相。在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媚俗的伦理后果是可以避免的,更应该看到文学进入新闻的积极影响。这可以从文学与新闻结合后的传播效果和新闻受众本身需求来简要分析。
   首先,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是一个文学与新闻融合的典型例子。《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是马尔克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在多方面搜集资料之后整理出来的故事,还原了主人公圣地亚哥·纳萨尔被杀的过程。尽管这桩谋杀案如标题所说的“事先张扬”,张扬到无人相信的程度,而主人公圣地亚哥·纳萨尔还是逃脱不了被杀害的结果。作为一名记者,在作者的多方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无疑是还原了一个客观的真相,它的确就是新闻作品。但是在作者的布局谋篇中,又不失为一篇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牵动人心,无可非议,它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报道,二者在现实的基础上传达、叙述、说服,见证了“新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是极其细微的”,新闻的客观与小说的真实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我相信,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作者的这篇报道,以小说的形式还原一个事实真相。
   再来看一个例子,曾经在某城市发生过的一架微型飞机坠毁事件。依据新闻报道的六要素原则,记者在新闻告知受众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等,必须尽可能的使受众了解到事故的起因,这个起因更应该真实客观,容不得半点的猜想和虚假。但是,报道这篇新闻的记者独具匠心,与传统报道事件起因的方式不同,他说:“这架飞机显然是由于飞行员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而导致失控”。初看,人们会忍俊不禁,承认甚至赞赏他的幽默感。仔细思考,他的生动语言使得新闻报道具有文学性质,同时,真实性客观性也没有掩盖掉。说“飞行员忍不住打喷嚏”,没有人会单纯到真的以为是飞行员打喷嚏,反而会根据“打喷嚏”的抖动和气息顺势又主动联想到飞机是在空中是被强烈的气流给掀翻的,在领悟幽默的同时领悟到飞机坠毁的原因。比起枯燥乏味的“飞机杯空中强大的气流掀翻了”这样的说辞,受众自然喜欢前者。这个比喻生动而又形象,为人们所接受,甚至,这条新闻还获得了广泛好评。我们能说他失去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吗?当然不能。那它是否产生了消极的伦理后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新闻文本来看,它的写作手法直接借用于文学创作,尤其是通讯一类的文本。《高级新闻写作》里说到“从斯诺的《西行漫记》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从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到中国青年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历来新闻界把他们当作新闻作品来看,而文学界则把他们当文学来研究。”可见,文学与新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光从部分典型的新闻与文学相容的文本来分析,或许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部分经典的报道,不足以说明文学走进新闻之后的积极影响。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在受众的知识面和阅读品位不断提升的今天,如果一昧地把准确和绝对客观作为衡量新闻报道的首要标准,就会发现,新闻报道充斥着格式化、雷同化的语言系统。这些僵化的语言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收听率和发行率,也会令受众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报道产生厌恶心理。例如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见到“在XXX的关心指导下”、“在……胜利的旗帜鼓舞下”来开头,又以一些空洞的口号语来做结尾,久而久之,这些缺乏创意的报道会逐渐为人们排斥。
   面对新闻语言的僵化和俗套,一些讲究语言生命力的作家、评论家大声疾呼,要求新闻从业者尝试改变这一现状。文艺评论家孙绍振先生就认为新闻语言应该摆脱枯燥与单调,与文学作品一样,朝着生动和丰富的方向努力。
   那么,我们从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来分析,先来看新闻文本传播的特征。
   新闻文本的基本特征都得包括实在的客观事实和真是确定的事实上信息。同时,新闻文本还有它的文化特征。即纪实性文化特征、事实性文化特征、真实性文化特征和主体性文化特征。体现新闻文化性特征的手段就是描述,即通过对事实真实、具体的描述,让受众认识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文本的艺术性是明显的。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同样有艺术意味,因为新闻文本是文学的创造活动。文学作为一个动态的动词,那么新闻文本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文本在生成的过程中同样和文学一样满足着文学创造活动的艺术性、文学性,才能避免语言落入窠臼和世俗。
   新闻要想得到传播,始终离不开人。无论在撰写新闻还是接受新闻,人都是主体,由人将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符合体现在文本当中,更应该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在受众解读新闻文本的时候,需要受众调动自身的主体参与性,来探索发现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一篇新闻文本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播,必须紧紧抓住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充分满足受众的期待。
   记者写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受众,所以作者在写稿的时候要有意无意地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就是说,只有满足了受众需要的新闻报道,才能产生新闻的轰动效应,达到新闻得以传播的目的和结果。因此,新闻撰写者在事实的基础上,转换写作角度,设身处地为受众考虑,适当增加新闻的文学性,才能达到受众正确理解认识新闻的目的。
   从新闻受众心理来分析,新闻本身的特点同受众对新闻的需要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篇新闻报道出来,还需要同受众之间产生直接的、深刻的人际互动才算是一篇“深入人心”的报道。
   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首先体现在“新闻的真实性与受众的求真心理”。受众需要新闻,因为新闻能够提供一个有一定时空环境的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实的真实可以满足新闻受众对事实的认知需求,但是新闻的真实性也不能以偏概全。很多人会误认为新闻的真实性就得避开文学的修饰性,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反而要增加一些形象化、生动化的画面来打动读者。最典型的便是新闻文本中的文字尽可能的接近事实的基础上加以雕琢,推敲它们的生动性。这样的新闻文本,受众反而更加“喜闻乐见”。
   第二种互动就是“新闻的新鲜性与受众的求新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从新闻本身来说,之所以称之为“新”“闻”,不得不说它的新鲜性。内容新是首当其冲,新闻切忌重复报道。那么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新鲜”的文学性,就更加能令受众接受,新的表现形式更能唤起受众的新鲜感觉。新闻报道也只有首先引起受众的注意,并维持他们收看的兴趣,才谈得上让受众接受。这就要求新闻题材的新颖和表达手法不落俗套。
   在当代的经济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更要树立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顾客是上帝”,而受众就是新闻传播的上帝。新闻提供受众满意或是满足的信息,才能提高收视率、收听率。而受众的需求则是从受众本身出发,根据新闻“有用性”和“有趣性”来取舍。奥运会期间,王宝强离婚的消息一而再再而三地抢占头条,人们除了看奥运会项目比赛,不少人同时也关注着宝强离婚的娱乐性新闻,甚至为了新闻标题中的“传”、“可能逆转”、“疑似”等词而提心吊胆。所以,新闻若是没有“有用”和“有趣”的内容,就难以拥有受众,也就失去了新闻存在的价值。“有用”自是从新闻内容出发,而“有趣”,除了新闻事件本身的趣味性,那么在新闻文本撰写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中是可以提高趣味性而抓住受众眼球的。就连新闻的标题,也往往借助文学的魅力,紧紧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因此,文学走进新闻,不是说去虚构新闻,完全摒弃新闻的客观真实的基本要求,而是在这个基础上适当运用文学性,不仅仅会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也会增加新闻的生动性,更好地被受众接受和传播。那么受众在接受这样的新闻时,不仅仅满足了他们对新闻获取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对新闻的认知水平,而非停留在被格式化了的官方语言中。新闻语言的生动性并不是说要丢掉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而新闻的文学性,也并不是说抛弃新闻的客观性,只去追求媚俗和娱乐性。文学走进新闻,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却不会削弱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媚俗的伦理后果也是可以避免的,反而会更好地满足了当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共 35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文学却和想象无法分离,这种印象使很多人误以为文学与新闻是黑与白的关系。本文针对人们这一观念误区,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闻是具有文学性的,也只有增加一定的文学修饰,才能更好地达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目标。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举了二个例子,其一是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是一个文学与新闻融合的典型例子;其二是就某城市发生一架微型飞机坠毁事件发表的一则独具匠心的新闻报道。这二个典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经过文学修饰的新闻不仅没有产生媚俗的伦理效果,而且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在就文本论述的基础上作者又联系现实指出程式化新闻的弊端,提出关注新闻受众心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一篇新闻报道出来,还需要同受众之间产生直接的、深刻的人际互动才算是一篇“深入人心”的报道。具体来讲,其一要关注受众“求真”的心理,其二要关注受众“求奇”的心理。 至此,作者已全部完成了对新闻与文学关系的辩证阐述。这篇随笔杂感,观点清晰,内容丰富,论述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有理有据,论述全面而深刻。感谢赐稿星月,推荐阅读。【编辑:赤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11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赤云        2016-11-16 15:37:53
  编按不周处,来信沟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楼        文友:赤云        2016-11-16 15:38:26
  遥祝子默创作快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回复2 楼        文友:周子默        2016-11-17 14:51:22
  感謝赤雲老師辛苦編按。
3 楼        文友:赤云        2016-11-16 15:38:49
  期待更多佳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1-20 12:00:12
  祝贺子默获精,子默的文章越来越有深度,默默加油!
潇湘竹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