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母亲的呼唤

精品 母亲的呼唤


作者:月儿常圆 榜眼,2864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1发表时间:2009-09-12 09:42:11

这是一个临河的小山村,土名叫汪家街。有着“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恬淡、悠远、渺茫的意境。
  
   夏日,阳光炙烤着大地,蒸发的热气弥漫着灼人的高温。河两岸葱茏、翠碧的杨柳和榆槐上的蝉,嘶哑的鸣叫:“热死啦!热死啦!”村子里最耐不住热的小孩,赤条条的漂在河面上,像一只只活泼顽皮的小青蛙。
  
   突然,小河边飞出了一声声“救命啦”这惊恐而稚气的呼救声。这声音如同拉响了的防空警报,穿透了翠竹环抱的小山村的宁静。
  
   村子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又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村民们慌忙的扔下手中的活,一路上,边喊边向河边奔去。那颗异常紧张的心都跳到嗓子眼来了。说不定这淹着的小孩就是自家的。
  
   跑到河边,男人们来不及脱掉身上的衣裤,(幸好夏天也只穿了很薄的一件衣服)就纷纷跳了下去,像扩散的水的涟漪四处搜寻。大家都明白,这救人如救火,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只有尽早的将小孩救起,小孩才会有生还的希望。
  
   村民们都是游泳的高手。这当然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水边。他们在救人这方面也很有经验。一般说来,要不了多久,落水的小孩就会被救起来。可是,这个小孩在大家搜索一遍后,却不见了踪影。大家心里便有点急了。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这落水小孩已无生还的可能。照迷信的说法,那就是只能活这么大,是该死的。大家并没有放弃,又重新搜索了一遍,搜索的范围更加扩大,连河边的水草里也摸了一遍,结果仍是一无所获。大家只能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不得不放弃。一切得等到过了一二天,小孩的身子被发胀了,他自己浮起来时再来打捞。
  
   村民爬上岸来时,完全没有了先前的那股劲,浑身软绵绵的。其中一个叫吴德明的村民,发现自己脚上有泥,便走到小石桥中央,以金鸡独立之势,一只脚站在桥墩上,另一只脚伸入河水里淌着水,想把脚上的泥淌掉。突然,他在水中淌水的脚把淹着的小孩撬了起来。他喊了声:“在这里!”就跳了下去,另外几个村民听到喊声,也扑嗵、扑嗵地跳了下去。
  
   小孩被抱上了岸。这时的小孩浑身硬梆梆的,像一截木棒子,脸色已经发紫。大家都不住地叹气,完了,完了!这么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子就这样完了。真是太可惜了。有几个心软的妇女,扯起衣袖不住的揩泪。
  
   就在这时候,在山上干活的小孩的母亲哭喊着跑来了。
  
   当她走拢看到躺在地上浑身僵硬的孩子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拜天拜地地在那大哭大喊,凄惨的哭声像穿云箭,穿透了在场的人的心,使得在场的人心里都很难受,妇女们都陪着落泪。
  
   大家都想去劝。可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你怎么劝也是没用的。这丧子之痛是无法想象的痛。
   突然,小孩的母亲作揖磕头,哀求大家救救她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这小孩已经是没救的了。看来小孩的母亲是完全给气糊涂了。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拂一个丧子之痛的母亲的哀求的。只要能减轻小孩母亲心里痛苦,任随她提出什么要求来,大家都会照着去做的。虽然这看起来是徒劳无益,哪怕是可笑的。
  
   大家把小孩头下脚上的放置在一个斜斜的田坎边,这样便于将小孩腹内的水倒出来;然后又从田里抠了几把泥巴,把小孩的屁股严严实实地捂住,这是为了防止小孩的气从屁股泄露出来。这就是当地最原始也最见效的一种施救方法。
  
   “哎呀!鼻孔来血了!”人群中突然冒出一个非常吃惊的声音。声音虽小,可在场的,恐怕是除了小孩的母亲,其他人都听到了的。
  
   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淹到的人,最怕的是七窍来血,尤其是在见到自己的亲人时。说这是死者的亡灵在向自己的亲人道别,然后就被黑白无常抓着向鬼门关走去了。
  
   小孩的母亲还在那里哀哀地哭喊着。那张黝黑黝黑的脸庞像一张白纸般地惨白,很是吓人。
  
   有人提议,请几个妇女把小孩的母亲掺回去,也许她没见到小孩会好些。然后再叫一两个人从小孩家拿个鸳篼来把小孩埋在河边。在我们这里,凡是未成年死去的,都叫“发生子”,不能埋在山上,只能埋在河边。至于这有什么讲究,我也不知道。
  
   小孩的母亲拼死拼活地也就是不回去。她像发了疯似的哭喊:“我的儿子没死!我的儿子没死啊!”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鸣蝉也噤了声。她又怕别人动她的孩子,又像母鸡护着小鸡护着自己的孩子。
  
   村大家知道小孩的母亲因丧子之痛已失去了理智,一切也只能由着她了。只有等她明白过来,自己的孩子确实是死了时,才可以劝的。
   已近正午的太阳很是晃眼。它不懂人世间所发生的悲剧,欢天喜地的满世界跳跃;河面上粼粼波光,很淡定,似乎眼前所发生的事与它无关,它没有丝毫愧疚的神色。躺在河岸杨柳、榆槐浓阴里的蝉这时又像先前一样拼了命地叫着。真搞不懂它何以会这样叫。
  
   在毒辣辣的日头下,热浪灼人,大家感觉到头皮被晒得要炸裂,汗水从鬓角额头真往下淌。大家受不了了,都纷纷的散去,河岸边便只剩下了这母子俩。
  
   也不知哭了多久,母亲好像哭累了。其实并不是她哭累了,而是她的嗓子哭嘶哑了。他变得目光呆滞,神情木然。但她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儿子的呼唤。她知道她的孩子没有死,只是睡着了,她要跟孩子讲他过去那些顽皮和逗人喜爱的事。
  
   小孩的母亲就这样翻来覆去地,不住的念叨着,讲述着。似乎小孩是睡在小小的摇篮里,当母亲的在为他唱着童谣。唱着唱着,儿子就会醒来,又是那样的活蹦乱跳的了。
  
   大概有一、二个小时吧。混沌中的母亲好像是听到了一丝极细微的声息,似遥远的微风趟过屋前竹叶时的声音,似水田里冒出的一个气泡时的声音,似阳光蒸发河面上的水发出的水气声。其实,这声音,要说有也算是有,要说无也就没有。小孩的母亲之所以能听出这极细微的声音,完全是因为“母子连心”。这全是她母子间的心灵感应。
   小孩的母亲惊骇中,不由得四下里张望了一下。树叶在阳光下绿玉般的闪光,洋溢着盎然生机;头上只有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缕云彩,也没有一丝鸟影;满河的波光,像无数只妩媚的眼,抛洒着迷人的眼波。顿时,小孩的母亲心里爆发出无比巨大的惊喜。她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也差点儿倒了下去。可她稳住了,然后是更加急切地呼唤着。
  
   在小孩母亲一声急于一声的呼唤下,躺在地上的小孩的身子蠕动了一下。
  
   “儿子活了,我的儿子活了!”母亲看到了,先在自己的心里呼喊着,然后就大声地喊了出来。
  
   母亲的惊叫声惊醒了儿子。他睁开了眼,看着眼前的母亲,喊了声“妈妈!”
  
   母亲听到儿子的叫声,竟呆愣在那儿,像一个木头人了。
  
   突然,母亲猛地把儿子抱了起来,在回家的路上边跑边喊:“我的儿子活了!我的儿子活了!”
  
   大家听到小孩母亲的叫喊声,心猛地一沉,很是痛心地叹息:小孩的母亲气疯了。
  
   大家都纷纷赶到小孩的家里来,都想劝劝这位已经气疯了的母亲。
  
   当大家看到活了过来的小孩时,都不敢相信。怀疑这小孩是不是鬼。
  
   “肯定是阎王爷发现自己抓错了人,又把他给放了回来!”这是村民们所认为的唯一合理的解释。
  
   母亲买来了许多的纸钱,千恩万谢阎王爷放回了自己的孩子。
  
   当然,小孩的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救活她孩子的并不是阎王爷,而是她自己。正是她的一声声呼唤,把自己的儿子唤了回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小孩的母亲是我的母亲,那小孩是我的二哥。

共 29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是母亲的呼唤,最终救醒了溺水的孩子,为文中的母爱而感动。文章设置悬念,铺垫衬托,景物描写,都能突出中心,吸引读者。【编辑:单培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912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09-12 09:42:4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小孩的母亲是我的母亲,那小孩是我的二哥。结尾一句,增加了可信度,只是感觉文章有点流水帐之感,浅见。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长沙开福之路        2009-09-12 17:19:08
  真实的故事,需要用艺术表达!可思!
以文会友,互相交流,共同精彩!
3 楼        文友:曲新同        2009-09-12 20:17:53
  母爱是生命及力量的本源。
风雨路,人间爱,江山情! 这妩媚,这崎岖,这葱茏, 都是我的风景!
4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9-12 21:19:21
  谢谢单培文长沙开福之路曲新同的点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5 楼        文友:英度        2009-09-13 12:14:51
  母爱之深,感天动地。我的故事可能比这个更感人,但我没有月儿老师的表达力。不满一岁时,我从竹篓里爬出来。当时家里只有祖母在后屋忙碌,母亲去了田间。我爬了几十米,掉进了猪栏下的污水池,哈哈……
英度,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中文及地测专业,矿山测量工程师。著有小说《跨越断桥》,诗集《无名氏》、《风的问候》。
6 楼        文友:英度        2009-09-13 12:26:10
  天不绝我,刚好有一个同村人路过我家,发现了空竹篓!急告祖母,却遍寻不见。母亲哭着一路摔打赶回家,细心的她发现污水池里冒小气泡……很臭很脏的污水,她想都没想就跳下去,将我打捞上来。她一边将我放在锅沿边挤压,一边还用嘴对着我的嘴吮吸,把那些污水排出!母亲之恩,没齿难忘啊!
英度,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中文及地测专业,矿山测量工程师。著有小说《跨越断桥》,诗集《无名氏》、《风的问候》。
7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9-13 21:36:26
  英度兄弟,你把这写出来,也算是对母亲的感恩。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8 楼        文友:老土        2017-01-24 20:02:50
  已近正午的太阳很是晃眼。它不懂人世间所发生的悲剧,欢天喜地的满世界跳跃;河面上粼粼波光,很淡定,似乎眼前所发生的事与它无关,它没有丝毫愧疚的神色。躺在河岸杨柳、榆槐浓阴里的蝉这时又像先前一样拼了命地叫着。真搞不懂它何以会这样叫。
   这段景物描写妙极了,学习!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