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红叶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红叶】茅山葫芦娃(传奇小说)

精品 【红叶】茅山葫芦娃(传奇小说)


作者:梦外人 秀才,174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5发表时间:2016-11-17 18:10:23


   一.葫芦娃横空出世,明知府手托两家
  
   张王两家地界相邻,几辈子和睦相处。明朝中叶这年中秋,一棵葫芦秧引发一场葫芦官司,竟然惊动邓州知府临场断案。这则奇闻像长上了翅膀,方圆左近的乡民纷纷前来看热闹。
   事情还得从当年割倒麦种罢秋说起。
   那天午后,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老张扛着锄头下地锄草,在靠近地邻的自家高粱地里,发现一棵葫芦苗刚刚拱出地面。这苗子,嫩绿茁壮,生机盎然,老张实在不忍心当作杂草锄掉,他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秋后结一地葫芦也不错嘛,七月吃瓜,八月当瓢,搲面舀水,要多顺手就有多顺手。老张锄掉葫芦苗周围的麦茬和杂草,专心给苗子培土起垄,隔三差五便来浇浇水施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葫芦秧的藤蔓攀援着高粱疯长旺长,幼苗伸出了长长的蔓,长出了一卷卷的弯曲的须子,紧抓着高粱杆子,一直攀到顶端还往上爬。忽然有一天,葫芦开花了,那洁白的小花就像一个小喇叭。不久,葫芦结果了,几个小嫩果竞赛般地旺长着,它们越长越大,由一个长圆形的小球,变成上小下大,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球,由毛茸茸嫩鲜碧绿,渐渐变成光滑滑白胖胖了。眼见葫芦开花坐果,老张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地邻老王有一天也来看庄稼,看见一条葫芦藤蔓越界爬到他家谷子地里,藤蔓上面结出一个绒乎乎的嫩葫芦,青里透白,煞是可爱。老王也是个本分勤快的庄稼把式,他回家找来三根木棍,搭起一个葫芦架,轻轻把藤蔓连同小葫芦吊在上面,用麻绳拴好。小葫芦得到精心照顾,见风就长,一天一个样,越长越旺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
   八月大熟,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老张进地来摘葫芦,却发现他的葫芦枯萎一地,而邻家地里的三脚架下,一个比平常葫芦大几倍的巨无霸,无比夸张地倒挂金钟朝自己炫耀。
   原来是它红杏出墙吸走了所有葫芦兄弟的精气!
   老张跨过界,伸手摘下这个霸王级葫芦。
   这时候老王也来摘葫芦,拦住老张不放行。老张说:“草无主树有根,你看看葫芦根再说话。”
   老王红了脸:“天没边地有界,你不能来我家地里收庄稼。”
   ……
   一个认死理,一个老犟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二人寻根论据,吵得不亦乐乎。
   邻村李木匠背着斧锯从地头路过,问明缘由,也不好说谁对谁错,和解道:“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没有饶字高。这样吧,我帮忙,一锯两扇瓢,一家一半得了。”
   二人想想也对,平常干活遇见烟酒不分家,何必为一个葫芦伤了一团和气。
   李木匠把葫芦放到田埂上,逢中打一道墨线,手持利锯锯下去。这一锯不打紧,从葫芦里传出三声惊天动地的婴儿啼哭。第一声哭得飞鸟尽,第二声哭得狡兔奔,第三声惊倒了现场的三个人!
   三人壮胆掰开葫芦,从瓤中拱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带把小子,红兜裹肚,手足乱蹬,粉嘟嘟的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端的是粉雕玉琢一仙童,尤其眉心一颗胭脂痣,红宝石一样晶莹可爱,简直画里哪吒一样。
   老张老王顿生怜爱之心,舔舐之情。两家都是半百无子,多年来逢神许愿,遇佛磕头,想儿子想的要发疯。
   可是儿子总不能一劈两半吧?李木匠傻了眼。
   俗话说,老婆孩子不让人,两人你争我夺,大打出手,这场架,老天爷下凡也拉不开。
   官司打到清水县,县太爷是捐来的功名,一向奉行“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生财之道,遇到撕绞案,一推三二五,把说不清道不明的案卷送往邓州府衙。知府大人不信此事,亲临现场勘查取证,面对里三层外三层来看热闹的百姓,他左右为难,也无法定案。正在汗颜之时,肩头落下一只信鸽,取出信笺,原来是夫人飞鸽传书救他一驾。飞笺上只写了一个字:“官!”
   “官”字一字多解,其中有一种解释,与“私”相对,意思是公共的、公用的。知府见字如面,茅塞顿开,随即朱笔一挥,写下十六字断案批文:张地扎根,王家坐果,一月一轮,两门不绝!
   围观百姓欢呼雀跃,一齐称赞知府大人公平公正。张王两家也觉得这两门归一的方案合情合理,当场握手言欢,携手跪谢青天大老爷。回去以后两家各自给孩子请了奶娘,张家抚养一月,下月王家来抱,月复一月,轮流照料;年复一年,精心呵护。孩子在温暖的襁褓里一天天长大,六岁上,送进南学启蒙,《百家姓》、《三字经》过目不忘;八岁上,五经四书都读通达,能与诸多名士吟诗答对;十岁不过,乡试夺魁,小小年纪便高中黉门秀才,成为邓州府出了名的神童。葫芦娃既不姓张,也不姓王,就按知府赐姓,姓官,学名天赐,不过三乡五里的村人仍喜欢叫他小名“葫芦娃”。
  
   二.说前世父母唏嘘,上茅山恰遇村姑
  
   一晃十八年过去,葫芦娃过了成人礼。这孩子天赋异禀又体贴孝顺,乍一看文质彬彬能写会画,实际上耕地摇耧更是行家。双方父母看着一表人才满腹经纶的儿子,怀里就像揣着蜂糖罐,要多甜蜜有多甜蜜。张王两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张罗儿子的婚事,按章约定,每家给儿子订一门亲,各自生养自家的孙子辈。
   两家老门老户,殷实富足的名声方圆无人不晓。口风放出来,媒婆们一拨一拨地上门提亲,说的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可是,说媒的脚跟脚踢破了门槛,葫芦娃硬是不吐口。老张老王上了岁数,抱孙子的心情十分迫切,两人一碰头,合伙来解劝儿子。葫芦娃被逼无奈,扑通跪下,他说:“爹啊娘啊,儿子受四位亲人十八年养育之恩,一定会为您们再续香火。但儿子的前生,本是江苏茅山抱朴峰一粒葫芦精灵,只因垂吊在三宫五观的洞天福地,耳濡目染乾元道法,受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花开花落轮回千年,才修炼成得道飞升的真身。十八年前,闭关修炼的抱朴子真人开启天眼,发觉一只葫芦在偷练他的道法精髓,老道轻舞拂尘,将我打回原形,接着吹口仙气,贬我于千里之外,正好落在咱两家的地邻处。以后的事情您们都知道,我当时潜入土层,倾尽剩余功力开花结果,其实并不全为自己着想,死而复生,只为了赴小青姑娘的千年约会。她是一条菜青蛇转世,与儿子千年依偎一同悟道,我开枝散叶给她一片隐身之地,她死心塌地充当我的护花使者。我们九转轮回,生生世世山盟海誓,等到修炼成人形就去人间携手白头。今天不是儿子忤逆父母,而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冥冥之中,我几回梦里听见心爱的小青在茅山之巅迎风哭泣,我的心时时在隐隐作疼。我发誓东去茅山拜师学艺,把您们的儿媳娶回家来膝前尽孝,给张姓王姓生一大堆孙子,让两家兴旺到永远永远……”
   两家父母被儿子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得唏嘘流泪,各自回家准备盘缠,打发儿子上路。
   葫芦娃带足银两往茅山进发,沿途的景物让他如痴如醉。“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山坡上是绿的树木和花草,原野上是绿的麦浪和禾苗,官道两旁野花招展,虽说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季节,展现在游子眼前的,仍然是暮春不甘心的落红留恋;南阳盆地中唐白河春光洋溢,一河春水向东流淌;一河两岸的沃野上,一畦畦放满水的稻田,远远望去,银白的底色绽放出一垄垄生机盎然的绿意,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不由从葫芦娃脑海里蹦出一句诗来:“子规声声雨如烟”。有声有色的景物静动结合,把暮春孟夏之交辉映成了一轴立体动态画面。
   触景生情,葫芦娃忆起他和小青姑娘上一世缱绻仙凡间的缠绵恋情,不由脚下生风,加快了向东赶路的步伐。
   晓行夜宿,饥餐渴饮。翻桐柏,过信阳,穿庐州,渡长江,非只一日,端阳将至的节令,葫芦娃终于抵达南京之南茅山脚下。
   好一座道教名山:群山秀丽,竹林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九峰之上,奇岩林立,怪石密集;二十六洞深幽迂回,洞中有洞;十九灵泉曲涧飞溪,透亮清冽;二十八圣池星罗棋布,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千姿百态,物华天宝,果真一处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但此时葫芦娃却感到有一股隐隐煞气笼罩山间,因为他从金坛一路走来,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途经的村子里,连鸡鸣犬吠的声音都没有听见。五月的天气,酷热难当,他没有迟疑,强忍饥渴,继续沿着“己”字形山路上山寻找道观。
   天近晌午,葫芦娃走在茅山深处,他浑身大汗淋漓,嗓子快冒出烟来。忽然抬头一看,几排茅庐掩映在绿树丛中,栅子门外绿荫下面,坐着一位青衣粉裙的二八佳人,正低头飞针走线刺绣罗帕。细看这村姑,云堆翠髻,粉面桃腮,唇绽樱桃,榴齿含香。真可谓,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娴静犹如花照水,腕凝霜雪风拂柳。
   葫芦娃口渴难当,也不顾男女有别,挥汗上前稽首:“这位大姐,小生这厢有礼了。山路崎岖难行,过路人求碗水喝。”
   那姑娘微微抬头,嫣然一笑,眉梢含黛藏灵,双眸灿若夏花。她并不动身,悠悠然掂起花篮里的剪刀,在状如三寸金莲的脚下轻轻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右手化掌,拍击地面,只一下,地面上立刻出现一眼黑幽幽的水井,井下泉水叮咚,十分悦耳动听。葫芦娃正在惊异,却见那村姑从竹子编成的针线篮里缠开一根五彩花线,拴在竹篮柄上下井打水,只听“噗通”一声,缓缓汲上来一篮清澈透凉的井水,然而疏可见光的竹篮此时却点滴不漏。真是神了!村姑轻启朱口嘤咛一声:“客官,茅山山泉太凉,请慢用。”
   葫芦娃惊讶得再也合不拢嘴巴,双手接过竹篮,仰起脖子,咕咕嘟嘟,喝个酣畅淋漓。
   葫芦娃灌下一肚子水,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暑气全消。他交还竹篮,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施一礼说道:“仙姑好功夫,令小生大开眼界。外传茅山人人道法精湛,今日一见,方知所言不虚。不知仙姑师从何人?能否替在下引荐一番?”
   姑娘起身,款款道个万福,答道:“客官少见多怪,方才多有谬赞。其实小女子家传渊源,只从父亲那里学得九牛一毛罢了。”
   葫芦娃忽然单膝跪地,抱拳称呼:“师姐在上,受师弟一拜!还望师姐念我千里迢迢而来,请求令尊大人收我为徒。”
   姑娘幽幽说道:“近年茅山路断人稀,前来求道的人越来越少了。既然你诚心向道,权且在洞府后院住下,以后学无所成,可不要追悔莫及哦!”
   葫芦娃起身道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一定好好修炼茅山法术,将来下山除魔卫道,替黎民百姓再造福祉。”
  
   三.入洞府拜妖为师,续前缘醉行云雨
  
   葫芦娃跟着姑娘,脚步轻快地走进翠竹掩映的茅山青龙洞道观。
   这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下溶洞,洞口掩隐在的九龙峰半山腰密林深处,洞口如寿桃,洞阔幽深,深邃莫测,洞内怪石嶙峋,千奇百状,有的象削尖的玉石,有的象荆棘门户,有的似刚摘的鲜花,有的似树立的丹碣。越往里走,景物越奇特。洞内怪石象石床栅栏,象此踞龙腾,平整处象棋枰,火红处似高梁,黑色的是卫士,纯黄的是美酒。在洞中开阔处环顾,鸾凤在四周飞翔,北斗在星空闪烁,烟雾缭绕,积云遮蔽,藤蔓倒垂,泉流淙淙。又有千尺深潭,似通九泉之水。葫芦娃饱读诗书,见此美景,借景抒情,不觉吟哦起本朝名士汤显祖游览茅山的一首七绝,诗曰《洞仙》:“瓦屋如云春作花,华阳绎气属青蛇。中开百尺仙人掌,摇漾金光落紫霞。”诗中描述茅山华阳洞的深色雾气是由青龙洞的龙蛇所吐,两洞相连,洞中有洞,而青龙洞中有百尺高的仙人掌,金光紫霞摇曳在这神仙洞府。
   初见茅山青龙老道,葫芦娃三拜九叩,献上一背篓拜师银两。老道白眉白须,鹤发童颜,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得道高人。他紧闭双眼,静静听完葫芦娃道白姓名,忽然圆翻怪眼,在细皮嫩肉的来客身上盯上几盯,眼底精光突现,森森杀气逼人。葫芦娃和他对视一眼,只觉得心底泛起一股扎骨头的寒意。
   青龙老道轻摇鹅毛扇,捻须一笑,露出两个森白的大板牙说道:“无量天尊!本道年事已高,徒弟众多,多年前已经不再收徒。但小晴是本道俗家女儿,因闭关修炼,致使她母女在外流浪多年,我心里很是亏欠女儿。今天破例收你为关门弟子,你就好好感激我女儿小晴姑娘吧。”
   老道转脸吩咐女儿:“送你这位官天赐师弟到下院养息百日,你负责每日里好酒好肉伺候,所有茅山弟子都不准怠慢于他。百日过后,膘满体壮,一改他现在这副瘦骨嶙峋的穷酸模样,那时为师祭坛作法,再传他入门研习三清道学。无量天尊!”
   于是葫芦娃入驻青龙洞道观下院,见天每日顿饭成席,闲暇时候教授小晴姑娘琴棋书画。三个月不到,养得白白胖胖。丰满富态的伟岸体魄,与初上山时判若两人,小晴姑娘每每盯真看他一眼,就觉得粉脸通红,心悸不已。
   葫芦娃想道:师父对我恩同再造,百日期满,我一定加倍努力修道,将来继承师父的衣钵,把茅山法术发扬光大造福于民,也不负师父师姐对我的一片苦心。

共 1401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相比作者之前的民间神话传奇小说,这篇在我看来,到达了创作巅峰。关于《葫芦娃》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作者挑战原来的经典,突破故事原有的框架,进行一次全新的演绎。小说语言精准流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开篇用一场充满趣味的官司之争,横切悬念,吸人眼球,吊人胃口,让葫芦娃横空出世。长大成人后,巧妙地插叙进前世千年之恋,继续吸引读者,跟随葫芦娃一路艰难崎岖寻找真爱。在茅山青龙洞道观拜妖(小晴之恶父)为师,遇到前缘小晴(青蛇化身),虽是一对恋人重聚,但身处阴谋险境,稍有意外,就会粉身碎骨!在小晴的帮助下,父女斗法,面对毒父想吃掉葫芦娃增加修为的阴谋,看似命悬一线,但三次都化险为夷!三番斗法后,面对华阳洞洞主玉蟾真人摆下的“鸿门宴”,险象环生,但小晴巧妙用生生相克之法,以一百藏在鸡蛋里的雄鸡镇妖,惩罚恶妖后,两人险境逃脱私奔。逃路中,葫芦娃中奸计,两人合力以斗鸡退敌,而小晴大义灭亲,借助天力,收服父亲和舅舅(蛇与蟾),因不忍亲情,网开一面,放生惩罚后的小青蛇与小蝌蚪,重新修行。而在回家之路上,一对恋人,共抵外敌,杀倭寇。受伤的小晴经历磨难,相信真爱的葫芦娃,经过四十九天内心折磨,小晴烈火上重生。而后尽心尽力孝敬四位公婆,一家家和子旺!纵观全篇,小说有着无与伦比的观赏性,节奏紧张明快,情节生动惊险!作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描写,都精益求精。而在无懈可击的文字之外,我们也能看到深刻的思想性,除了正义战胜邪恶这个永恒的主题外,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比如文中体现的善心、孝心、宽容美德,爱国情操等等。也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人物的智慧,葫芦娃与小晴作为人类(男人与女人)的独特代表,双剑合璧,突破万重阻难,推进着美好的前进!一篇拍案叫绝的传奇篇章,力荐读者细品之!【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16-11-17 18:23:53
  绝佳的小说,精彩难以言表!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11-17 20:31:34
  社长亲自操刀,编按十分到位。谢谢
2 楼        文友:营养卫士        2016-11-17 19:01:14
  一篇精彩的传奇力作,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11-17 20:32:23
  感谢副社留评!
3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11-22 14:48:08
  非常不错,值得阅读
4 楼        文友:等时钟成长        2016-11-26 11:53:01
  挺好!!!很喜欢这类故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