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家乡的年味(散文)

精品 【流云】家乡的年味(散文)


作者:娇娇 进士,637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12发表时间:2016-11-19 12:45:00
摘要:此时,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烟囱升起袅袅炊烟,村里人家都在忙碌着做大年饭,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小巷子里玩耍,整个村里洋溢着喜庆祥和,透着浓浓的年味……

【流云】家乡的年味(散文) 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珍藏着家乡的年味,那是舌尖上最为深刻的记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村里人传承了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烹调手艺在不断地翻新,使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得以完善。因此,村里人总要借助春节,将传统美食发挥到极致。过年,已成为村里人品尝美味,大饱口福的最佳时节。
   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春播秋收,忙忙碌碌一整年,春节是村里人最期盼的好日子。为了这顿丰盛的年夜饭,每户人家都要养一头年猪,从春天开始喂养,到了立冬过后开始给年猪增肥,喂猪的饲料都是粮食,年猪准保吃得滚瓜溜圆、膘肥体壮。乡亲们还编了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隆冬时节,天气寒冷,猪膘也上得差不多了,就准备杀年猪了。杀猪要提前预约,村子里就一位会杀猪的师傅,他干活手脚麻利,刮皮开膛洗肠都是一人完成,所以,每天都能听到村子里肥猪吱哇乱叫的声音。
   村里人习惯在杀猪这天煮上一大锅猪肉,请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前来品尝,并且在肉锅里放进酸菜做烩菜,还有血肠、猪肝,大梁骨。当这些美味大盘小碗摆上饭桌,满屋飘散着猪肉的香味。庄稼人一年不见荤腥,面对满桌子的好酒好肉,抡开腮帮子可劲吃,人人吃得满心欢喜,满嘴流油。
   第二天,母亲又把锅架上火,开始炸油,从猪肠子上摘下的肥肉,把猪腰子切成薄薄的片放进锅里,用锅铲子不停地翻动,肥肉慢慢融化,汇聚着千万条油线,在锅底集结出一汪油水。母亲用饭勺子撑出亮晶晶的荤油倒进坛子里贮存,留着夏天炖青菜。靠干的肥肉在锅里形成肉知了,母亲用筷子夹起一块猪腰子放进我的嘴里,慢慢咀嚼,味道特别香酥。然后,父亲将过年吃的猪肉一块块分割好,放在房后一口大缸里,猪肉上面盖上厚厚一层干净的雪,再浇上凉水,一会就冻成一个大冰坨子,猫儿狗儿都无法破坏这块光滑的冰面。
   母亲在院子里养了十几只大公鸡,属芦花公鸡的羽毛最漂亮,打鸣也响亮,母亲选定芦花公鸡留着打鸣。外面气温零下二十几度,公鸡长肉慢,父亲就在外屋占个鸡笼子,把十几只鸡圈起来养。冬天夜长,天快亮的时候,第一声鸡叫吧我从梦中惊醒,如此接力下去,跟炸窝一般,有句顺口溜,“春三、秋四、冬八遍,从半夜三点多开始打鸣,每隔半个小时打一次鸣,十多只公鸡轮番鸣叫,让人无法入睡,真真的领教过半夜鸡叫的喧闹了。大公鸡都养得跟肉滚似的,父亲开始杀鸡宰鸭,邻居前来帮忙摘毛,摘下公鸡尾巴上的羽毛用来扎鸡毛掸子,退净毛的鸡鸭用小缸储存用雪冻上。
   记得腊月初八这天,母亲总要煮上半锅大黄米粥,里面放进红枣和红芸豆,吃饭时母亲还用小碗盛进半碗荤油,半碗白糖,黏黏的黄米粥里放进一筷头子荤油,一小勺白糖,然后搅拌均匀。嘴里有荤油的香,白糖的甜,黄米粥的劲道,好吃极了。
   喝过腊八粥过年有盼头。母亲开始从大缸里捞出十几颗酸菜准备剁馅子,村里人有个习惯,家家户户要包上几十斤面的冻饺子。饺子馅人酸菜猪肉馅为主,也会有韭菜鸡蛋馅、红萝卜牛肉馅、羊肉辣椒馅等等,可谓家里的好嚼磕都派上用场了。然后招呼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一起帮忙包饺子。年轻的媳妇们挽起袖口开始和面,把和好的面放在面板上醒着,要么着面已醒好,摆上盖帘,大家就开始一起动手包饺子了。表哥擀饺子皮尽快又好看,一个人能供七八个人包,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其乐融融。父亲端起一帘帘的饺子拿到室外去冷冻,然后把冻实成的饺子装进大缸里贮存起来。从早上一直包到深夜,完成任务后给前来帮忙的乡亲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家一起品尝劳动成果。冻饺子味道鲜美,来客人和自家吃很方便,是村里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眼看大年一天天临近。我屁颠屁颠地跟在父亲身后,去集市上置办年货,父亲买了一小筐圆溜溜的冻梨和金黄色的冻柿子,又买了二斤五颜六色的糖块,几张年画,几挂鞭炮,几张大红纸,晚饭时才乐颠颠地回到家。表哥会写毛笔字,左邻右舍的春联都由他来写。每次表哥写春联时格外专注,只见他挥毫泼墨,每一个字都写得洒脱自如。表哥不仅会写春联,还会自己刻挂钱,用一把自制的小刀片,先画出图形和字样,然后一点点仔细切刻,红红绿绿的挂钱在他的手中完成,过年贴在门上特别好看。写春联还闹出一段笑话,村里有上年纪的老人,大多不认字,因为家家都养猪,时兴在猪圈门上贴一条横批,“肥猪满圈”,老人竟然把这条横批贴在自家房门上,乡亲们走过老人家门前,总要大声朗读,接着就是一阵笑声。
   盼年总会感觉很慢,每天掐着手指算日子,终于盼到了小年。这一天村里人都要除尘,父亲手里提着一捆黄纸去给爷爷奶奶上坟去了。母亲将毛巾裹在头上,手拿扫把开始打扫卫生。母亲干活仔细,屋里屋外犄角旮旯都不放过,小屋被母亲打扫得干干净净。紧接着将年画端端正正张贴在墙上,屋子里有喜庆的年画点缀,漂亮极了。小年这天家家都要吃饺子,并且在吃饭之前放一个双响子,送灶王爷上天。传说,灶王爷在天上住上七日,在三十晚上接神时回家。还要嘱咐灶王爷几句话:“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小年一过年味就更浓了,父亲开始发面蒸馒头,用黄米面撒年糕,偶意是吃了年糕,步步高。父亲又得把大缸里埋的鸡鸭猪肉都刨出来,拿到屋里解冻。二百多斤的大肥猪,除了杀猪那天吃掉十几斤肉,其余的猪肉都会分配妥当,比如过年这天吃猪肘子、排骨,猪肚、猪肝,大肠头,二月二吃猪头、猪蹄子,猪尾巴,俗称龙抬头。
   隆冬的北国总是有暖暖的阳光,碧蓝的天空下有白雪映衬,光秃秃的枝头有喜鹊鸣唱,“喜鹊叫,喜事到”,马上就要过大年了,这可是喜上眉梢的喜庆日子。父亲在院子劈了一大堆木头,架起旺旺柴火火用大锅呼猪肉,母亲开始剁小鸡、排骨。父亲又做他的拿手活包肉丸子,肉丸子主料是猪里脊肉,放进抄好的红萝卜丝,葱姜蒜,然后做成蛋黄大小的丸子,锅里放上豆油,丸子在油锅里旋转着,飘出的香味都能解馋,炸熟后沥干油盛入盘中。此时,厨房里集结了满满的水蒸气,打开门,水汽飘飞到天空上形成丝丝缕缕的流云。
   瑞雪纷飞兆丰年,一觉醒来,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就连晾衣服的铁丝上也挂上一窜窜晶莹的雪花,父亲说这叫树挂。湛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再加上地上洁白的雪,这三种颜色衬托出小村奇妙的景观。这一天,就是村里人最盼望的大年三十。
   此时,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烟囱升起袅袅炊烟,村里人家都在忙碌着做大年饭,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小巷子里玩耍,整个村里洋溢着喜庆祥和,透着浓浓的年味。母亲给我换上新衣新鞋,头上系上红红绿绿的绸子,穿戴整齐的我融入到小伙伴们当中,那一张张绽放的苹果脸,叽叽喳喳笑个没完,一会儿,一只盛大的小孩子的队伍集结完毕,七嘴八舌一阵呛呛,决定晚上一人提一只灯笼一起闹除夕。
   母亲在厨房里煎炒烹炸,扒肘子、溜肉段、油焖大虾、油炸小黄鱼等等,为了这顿丰盛的年夜饭,父亲母亲准备整整有一个月的时间,此时,幸福与温暖溢满心间。下午两点多,父亲在院子里燃放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烘托着喜庆的氛围。炕上一大桌子的鸡鸭鱼肉都是硬顶硬的好菜。母亲敬父亲一杯酒,“咱家今天收成好,全靠掌柜的能干,小丫学习也不错,咱俩干一杯”。我也给父亲母亲拜年,祝身体健康新春愉快。
   夜幕悄悄降临,天上的星星与院子中的大红灯笼交相呼应,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之中。父亲从仓房拿些东梨和冻柿子放进盆里缓着,母亲在忙着炒瓜子,一会功夫,炕桌上摆满了苹果、橘子、糖块、瓜子和花生,幸福的感觉在心里蔓延。再看村子里,家家门口都挂一盏大红灯笼,照亮了小院,映红了孩子们通红的苹果脸,喜庆、满足、乡亲们尽情地享受着除夕夜的祥和与快乐。除夕夜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刻,我和小伙伴们手提着红红的灯笼开始走街串巷。灯笼是用罐头瓶子做的,玻璃外湖上一层红纸,有手巧的家长给自家孩子糊一个五星灯,招来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小村里静极了,偶尔传来几声彩珠筒的燃放声。春天正悄悄走来,陶醉在幸福之中的庄稼人,静静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接近午夜,我从街里跑回家,一边跑一边喊,“妈妈,接神了”,父亲抱来一大捆苞米杆子放到院子中央,母亲在厨房烧水准备煮饺子,小院里燃起熊熊火焰,父亲点燃鞭炮,此时,整个村鞭炮齐鸣,如爆豆一般热闹,这是庄稼人辞旧迎新的庆典。此时,邻村也开始接神了,父亲搬来梯子,我爬上房顶看热闹,只见全村火光闪耀,炊烟袅袅,整个村子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淹没,我大声呼喊着“过年啦”,声音在村里上空回荡着,人们忘情地跳跃欢呼。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味道,酒香与饭菜的味道掺杂在一起,普天同庆,热闹喜庆达到了极点。
   吃过午夜的饺子,接下来就是守岁,父亲一边喝茶,一边回忆起吃过的忆苦饭。忆苦饭用麦麸子加上冻白菜叶熬成的一锅稀粥,特别难吃,目的是教育乡亲们不忘从前过的苦日子,忆苦思甜,才会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忆苦饭是爷爷带回给父亲和姑姑吃,父亲那时还小,不懂得吃忆苦饭的意义,吃一口就吐出来了,为这事还挨了爷爷好一顿教训,奶奶就护着父亲。这件事对父亲影响很大,吃饭时父亲经常嘱咐我别剩饭,要珍惜粮食。
   “正月里来是新年,人人都把新衣服穿,家家门前贴红对,少地给老地去拜年”。村里人都是撤着耳朵腮动的屯亲,三十刚过就是大年初一,要相互拜大年,拜年可都不空手,我给你家送几斤带鱼,给他家送些苹果花生,图的就是个开心。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木爬犁在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作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可开心了。
   到了大年初二,新媳妇要回娘家拜年,婆婆给亲家准备的礼物都是村里特产。新姑爷回门可是第一次,讲究是个礼数,老丈人老远就迎出了门,手拉着女婿女儿的手,嘴笑得都合不拢,少不了一阵唠叨,“赶紧给我们生一个白胖的小外孙,趁我们能带动”。新姑爷会来事,满口答应,还亲自下厨做几道硬菜,什么醋溜排骨,酸菜炖粉条等等,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小舅子免不了要敬姐夫几杯酒,想看姐夫出洋相,无奈有姐姐护着,小舅子的伎俩不会得逞。酒足饭饱,姑娘女婿准备起身告辞。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初三就要开始新的一年春耕准备了。丈母娘哪里舍得孩子回去,又是大包小包,装满了父辈的关爱。
   我不知道世上有没有一种特别的东西能够持久,正如家乡的年味,和父母忙年的身影,每次念起这些喜庆的场景,就会按耐不住澎湃的思绪。一个人在外漂泊久了,内心总会念起故乡的味道,那份亲情弥漫的年味,是流淌在游子心中浓浓的恋家情结。
   北国的冬天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紧紧拥抱着裸露的大地,土地正在积攒能量,等待春风再次摇醒。此时,乡愁对我来说,是老家升起的袅袅炊烟,是桌上摆满冒着热气的饭菜,母亲在厨房忙碌,父亲在院子里劈柴火,阳光暖暖地穿过玻璃窗,房间里流淌着温馨的暖意。故乡,是抹不掉的流年记忆,那些喷香的糯米,黏黏的豆包,吃在嘴里的时候是百般滋味,千般享受。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是游子维系亲情的纽带。
   时常念起老家的年味,还有亲切的乡音,恋家的情感就会喷涌而出。突然明白,家乡的年味在我的记忆深处占据及其重要地位,足以在脑海中珍藏一辈子。年味,是母亲的味道,这些舌尖上的感动,总会让我魂牵梦绕。相信,当我再次踏上回家的路,故乡,一定会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乡情围绕的中国年,是家乡独有的一道风景,时常怀念记忆中的年味,追忆那份幸福与美好。

共 46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深沉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记忆深刻的年味。那些舌尖上深刻的记忆,装饰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在记忆深处,那个熟悉的味道,一直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年,那时候对过年充满了期盼,还有一段时间便会掰着手指头数着过年的日子。临近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过年的气氛也渐渐变得浓郁起来,到处张灯结彩,好一派喜庆。的确,对于庄稼人来说,过年是村里人最期盼的好日子。那时候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养上那么一头猪,在养些家禽之类哦,好过年。杀年猪的记忆,很是深刻。过年时候需要的各方物品都会提前给准备好,置办年货等。除夕之夜,那更是异常喜庆欢腾。深藏在记忆深处的年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会成为最为美好的追忆。欣赏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墨竹抚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12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6-11-19 14:05:21
  谢谢墨竹社长辛勤编按,您的按语好精彩!年味是家乡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回味家乡年味的美好,总会让自己更加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年味!
   谢谢!祝冬安!
娇娇
2 楼        文友:看海听涛        2016-11-19 15:26:50
  娇娇老师好,您的散文写的真好,和我的家乡好像,什么缓冷梨,杀年猪,写春联,接神,拜年等等,和我记忆里的年一模一样,也许我们是老乡吧。问侯一下吧。
看海听涛
回复2 楼        文友:娇娇        2016-11-19 18:06:3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好,看海听涛朋友,你的网名好有诗意。谢谢热情鼓励!嘻嘻!做喜儿时过年的感觉了。老祖宗就给赞留下这些宝贝,过年全盘继承下来。你的家乡,我的家乡,也许我们是一个村住过呢,嘻嘻!
   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边。问好!祝冬安!
3 楼        文友:成雅琴        2016-11-19 15:42:55
  才女,读你的文章令人兴奋,年味十足,和我们的家乡风俗差不多,使我融入到家乡的年味中,思乡情绪越来越浓,加油!文章越来越好,期待更多精品!
回复3 楼        文友:娇娇        2016-11-19 18:13:40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你好,成雅琴朋友。谢谢你的热情支持与鼓励,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无论中国地域多么辽阔,年俗都差不了多少。特别是有一顿大餐我们都要一起品尝,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嘻嘻!去年看春晚的美好时刻,我们还不认识,今年,我们相聚在流云,一起书写生活的美好,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缘。中国年,我们都喜爱!
   问好!祝冬安!
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6-11-19 18:37:56
  读娇娇社长这篇文章,想起许多过年的情景。男孩子过年要给长辈磕头,地上全是瓜子皮子,头磕到地上,头发上沾满了瓜子皮,特别逗。过年习俗杀年猪,蒸豆包、贴春联、跟我的家乡一模一样。莫不然,我俩也是一个村的?呵呵
   一篇透着浓浓年味的文章,祝贺娇娇,文章越写越好,乡土气息浓厚。
天使的左翼
回复4 楼        文友:娇娇        2016-11-19 21:34:03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谢谢天使支持!过年的习俗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比如,有的村子习俗更多,特别好玩。过年就是咱老百姓最开心的事情,有首歌唱得好:人在千里加在心里,家是千里万里的那座房子,还有童年的小伙伴。嘻嘻!
5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6-11-19 20:43:14
  美文美编按,赞11!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5 楼        文友:娇娇        2016-11-19 21:37:50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谢谢追梦支持点赞!年味,透着喜庆,祥和、美好、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
6 楼        文友:木斯塘        2016-11-19 22:05:38
  这是一篇叙述过年的文章,也是一曲记忆的颂歌,浓浓的年味,欣喜的欢乐,幸福的气氛,笔墨轻快而情韵悠长,如橼的笔思,结构井然有序,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形,发挥到了极致,将寻常的琐事开辟出了新 的境界来,是啊!只有将深挚的种子播入人心,才能结出心灵的果实,引人回忆,引人怀旧,值得我们久久诵读。问好娇娇,学习遥祝。
木斯塘
回复6 楼        文友:娇娇        2016-11-20 08:24:57
  谢谢斯斯精彩留评!你讲的真好,岁月走过童年,少年、到青春时节才稍微懂得一点回忆生活的过往。有句经典歌词如是说:时间都去哪了?是啊,我们匆匆走过幼年,走过青涩的年华。如今,要好好珍惜青春最美 的好时光。当多年以后,忆起走过的岁月,给时光和人生留下最美的回忆。故乡,是我们常常牵念的地方,那里是我们的根,不忘根本,才能走好人生。
   嘻嘻!你说喜欢吃血肠,南方吃不到东北的血肠。也不知道如何做血肠。小时候家里过年杀年猪,年年看,都记在心里了,就是没有亲自做过血肠。
   灌血肠,首先要用猪小肠,因为细长,容易煮熟。把新鲜的猪小肠清洗干净,最好是新鲜的猪血,里面放进切碎的混油,葱花、盐,搅拌均匀后,就可以灌血肠了,每一根血肠不要过长,60公分长就可以,不要灌的太满,留有15公分长的空余,然后用线绳把血肠系紧,放进开水中煮熟,在煮血肠过程中吗,要用一根针轻轻扎眼,放放里面的空气,用手按按感觉鼓鼓的就熟了。切血肠要用最锋利的刀,切成薄薄的片,吃的时候,要粘上酱油和蒜酱,味道鲜美。你可以让阿姨试试做一做。
7 楼        文友:木斯塘        2016-11-20 08:37:00
  昨天读你写的文章,特别是血肠让我馋了半宿,睡不着觉,特别想吃,哈哈。你介绍血肠做法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别笑我啊,我公司就有东北青年,他们也常常说起他们家乡好吃的血肠,还说回来要给我带来几根呢。苏州没有买血肠的,我也没吃过,你们东北美食很有特点,那么多好吃的,比如东北大米就特别好吃,有时间一定到东北赏雪,吃粘豆包,吃血肠。我可以回家告诉母亲,试试做血肠。谢谢娇娇。
木斯塘
回复7 楼        文友:娇娇        2016-11-20 14:07:04
  谢谢!干脆我去苏州开个东北美食饭店得了,饭店名字就叫,东北乱炖,咋样?嘻嘻!东北乱炖就是大锅出,锅里有酸菜,五花肉,血肠,排骨、粉条、冻豆腐还有辣椒,这一锅菜特别好吃,也叫灶台菜。围着锅台吃饭,贼过瘾!
8 楼        文友:木斯塘        2016-11-20 19:52:09
  祝贺娇娇文章加精,哈哈,太给力了.
   我看行,来苏州开店吧,我赞助。
木斯塘
回复8 楼        文友:娇娇        2016-11-20 20:59:49
  谢谢温暖鼓励!嘻嘻!
9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6-11-20 21:21:00
  祝贺作品加精!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9 楼        文友:娇娇        2016-11-21 12:47:26
  谢谢追梦!问好!
10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6-11-20 23:12:34
  祝贺娇娇散文加精!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回复10 楼        文友:娇娇        2016-11-21 12:47:56
  谢谢艺苑热情支持!祝冬安!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