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梦回楼观(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梦回楼观(散文)


作者:精卫 秀才,1593.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80发表时间:2016-11-20 10:34:04
摘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我希望人们在意蕴无穷的道文化的浸染中,找到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幸福。

【荷塘】梦回楼观(散文) 年年岁岁,混迹于熙熙嚷嚷的人群中渐渐长大的我,即使远离故乡,楼观台的影像也永远投放在灵魂的底片上,温馨而迷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家乡秦岭北麓的道教祖庭楼观台,曾因一位骑着青牛的老人在此结草为楼修心悟道,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而名扬天下。几千年沧海成桑田的历史变迁中,《道德经》没有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中,而是像星辰一样永远在世界东方的苍穹闪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就像天地间镌刻的一首神秘而充满玄机的诗篇,小时候只会背这么几句,却无法领略其博大精深的大智慧大思辨。后人缘其而追问的灵性之火,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生不息地闪现辉映。也许是因为熟悉,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它的细致的追问。直到楼观被打造成现代大景观——道文化展示区后,我才留恋起昔日它朴素的自然风光和醇厚的民俗风情。
   记得每次来到楼观,无论是站在炼丹峰前纵目远眺田陌秀蔚、佳木成林的渭河平原,还是回首南望群峰叠翠、白云缭绕的终南秀岭,无不令我心境开阔、神清气爽。那古朴雅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在蓊郁的古木花树间,犹如展开的水墨丹青,静默中展现着它繁复而多叠的美丽。凝望着矗立在幽幽青山间宁静慈祥的老子塑像,我恍惚觉得这位睿智平和的老人满含期待与忧患,正在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娓娓布道、缓缓洗礼。
   宗圣宫的大雄宝殿外间,花木掩映中的那些残存的古碑、苍劲虬曲的古柏、拙朴逼真的青石牛、驮着石碑的老龟,皆影影绰绰地诉说着历史的苍茫印记,令人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最引人关注的是那一株已有几千余年历史的老银杏树,它历经战乱、地震、雷劈等劫难,虽树身已蛀空过半,但嶙峋的树身依然抽出嫩枝,长出鲜亮的绿色扇形叶子,在明媚的阳光中快乐地舞蹈着,不能不令人感叹生命不屈的绝唱!据说这棵银杏树是株雄树,和其并称连理的是老子说经台前那颗雌银杏树。这对夫妻树南北相守几千年,在岁月的无涯中根脉传情,不舍不弃默默守望,令人叹为奇观!难怪人们把它们尊为神树而许愿祈福。
   楼观的百竹园,曾是我最爱驻足赏玩的地方。刚一步入百竹园的绿色汪洋中,清新幽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那一竿竿绽翠吐芳的秀竹,似乎把人们的吐纳之气也给染绿了。那婆娑的竹叶清吐明辉、摇曳生姿,总会令人尘虑顿消、心目清明。春日的竹林,在壮硕苍翠的老竹王呵护下,千千万万破土而出挺拔如剑的新竹,把竹林碧波荡漾得更加流光溢翠。“日暖爱行深竹里”的句子,真是应了此时的情怀。休憩在林中石凳上,伴着婆娑竹影读一本闲书,或者听鸟儿在枝头欢愉地啁啾,看日影悄悄地挪移,怎么也不想再入喧嚣的尘世了。
   说经台前的八角亭下竖着一块石碑,碑刻“上善池”三个大字,亭侧有一石砌小池,池内壁有一个石龙头,口吐清泉终年不绝。关于上善池,曾听过一个泉水医病的动人传说。相传元世祖时期,周至地界遭到千年不遇的时疫,无药可医的民众处于水深火热地煎熬之中。此时,楼观台道观主持夜做一梦,他梦见观里的太上老君说:“山门石侧有地泉一眼,泉内有吾炼就的丹药,可治民疫”。主持醒后,命小道士循石阶挖泉,果然有地泉一眼,喝此泉水两个时辰后,疫病不治而愈,方圆百里的百姓闻讯皆来求取,一时间疫情尽除,老君显灵普渡众生的善举,成为街谈巷议的佳话。三年后元翰林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頫来楼观游览,听得泉水医病的故事,因感于老子的《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启示,就写了“上善池”三字,立碑为记。所谓大智慧,也许都蕴含着慈悲为怀的善念吧。
   “老子祠”三字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提,祠内的老子像仙风道骨栩栩如生,鼎炉内檀香缭绕,四方的游客没有不在此顶礼膜拜的。每次见善男信女扣首许愿时,我就想起灵官殿门口康有为书写的楹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这句话看似浅显却蕴含着大智慧,对时代人心有着醍醐灌顶的警示作用。老子祠东西两侧,立有《道德经》碑石,西侧一组为元朝高文举篆书五千言道德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祠内名人问道墨迹、金石、文物不胜枚举,值得细细玩味。
   踩着缘溪蜿蜒的卵石小径或石阶,在问仙沟闲逛,到处杂花生树、藤蔓萦缠、怪石伏道。耳闻得清溪潺潺、鸟鸣虫吟,全是大自然的馈赠。那窜出草丛见人不惊的野兔,停在道上,似乎还瞥游人一眼,才机灵地远遁,引得游客也想和伏在树丛中的野雉一唱一和,尽情享受亲近自然的山野之趣。如果你走得累了,尽可以在道旁的石凳石桌前小憩,那些艺人巧匠们镌刻在道旁的诗画传说,又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遐思和畅想。
   每年正月初一和二月初十,是方圆近百里的民众倾城而出逛楼观的盛会。当新春的大门刚刚打开,料峭春寒中,穿得簇新的孩子,扮得鲜靓的青年,携儿带女的夫妇,都要去楼观台迎春、纳福、浪景。放眼望去,田屿河畔、楼观古镇纵横的主干线上,可谓车如春潮人若织锦,人们欢语喧阗游逛的景象尤为壮观。二月初十是楼观古镇道观庙会和物资交流大会,亦是春来人间万物鲜民众踏青赏春的好时令。此时的古镇,俨然是另一个清明上河图的再现:各路商贾云集,各类货色齐备,秦腔大戏歌舞杂耍祝兴,酒肆饭馆宾客如云。锣鼓喧天的老君庙前,人影纷沓,烛光摇曳,紫烟升腾。人们在山道林木间嬉游,在茶肆酒馆中欢聚。无论是唱歌的孩子、拄杖的老人,他们都在这个春天里把积攒、压抑了一冬的热情全抖落在山间,因此,才有了‘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浪漫洒脱。
   若想细细玩味楼观台殿、阁、塔、楼等多处古迹神韵,若想寻得深奥道教的真经,就请来道教祖庭楼观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我希望人们在意蕴无穷的道文化的浸染中,找到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幸福。

共 23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是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梦回楼观》这一篇随笔,作者文写将家乡秦岭北麓的道教祖庭楼观台的几处景点介绍,历史穿越,往事记忆,几多与景点相关的故事描述,几许感触写就,有关道教文化传播。如今,每年正月初一和二月初十,逛楼观的盛会情形记叙。总之,作者文写叙景抒情融为一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希望人们在意蕴无穷的道文化的浸染中,找到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幸福。” “中国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欣赏了,推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6-11-20 10:34:47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6-11-20 10:35:03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6-11-20 10:41:39
  “留些游足未到处,才会他日更复来”,未到之处不空白,他日复来情满怀。
4 楼        文友:天龙        2016-11-21 02:17:09
  祝老师在荷塘演绎更多精彩!!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12-07 10:14:01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