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根】那些车事儿(散文)

精品 【柳岸·根】那些车事儿(散文)


作者:异乡的默默 举人,31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4发表时间:2016-11-20 11:24:18
摘要:夜幕不知何时早已降临,路灯和车灯次第点亮,汇成一条条色彩缤纷的河流,向着万家灯火的方向流啊流……

【柳岸·根】那些车事儿(散文) 车窗外,枯黄的落叶在寒风中如蝶儿般打着旋,翻飞,飘落。地上早已落叶成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落如歌,那是一首婉转而又忧伤的片尾曲。此情此景,引发我无边的思绪伴随着金黄的落叶轻舞飞扬,那是一些与车有关的事儿……
  
   一
   我坐过最早的车是爹干活用的木制手推独轮车,那时最幸福的记忆是闭着眼睛坐在车上一遍遍体验着车后退的奇妙感觉。并不是爹每次出去我们都可以坐车子。要是爹去田里掰玉米或是收花生,去时,车空着,爹便用它推着我们。逢爹出去晒粮食,我们就会前呼后拥地跟着,为的是回来坐车子。仿佛我们出去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享受那份颤悠悠的美好时光。
   听娘说,当年,爹就是用这辆手推车把她从临沭娶回来的。车上系着火红的丝绸,年轻的爹推着俊俏的娘,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犹记得,我最小的一张照片还是大姐用它推着我们小姊妹三个到十五里外的板泉镇照的。照片上,大姐笑得很明媚;四姐抿着嘴,看不出在笑,但也看不出害怕的样子;妹妹似在笑,露出细小的奶牙。我约莫五、六岁的样子,扎着两个羊角辫,一副吓呆的表情。至今,我还记得当摄影师傅打开那两个明晃晃的摄影灯时,着实把我吓了一跳的场景。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姊妹中我该是最胆小的一个,有几件事可以证明。小时候,因为撂了门出去玩耍,被爹每人抽了一条子,那个疼啊,我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可是,我们三个,就我哭了。还有一次,在火车铁轨旁遇到一条蛇,我吓得只顾喊快打快打,自己却躲在一边不敢看,是她们两个把蛇打跑回洞里。
   如今,物是人非。那辆独轮车上落满岁月厚厚的尘埃,它最初的老主人啊,却再也不会回来……
  
   二
   多次听大姐说起过至今让她心有余悸的一件事,对此,我却没有任何印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姐用平车推着我们姊妹五个从西场里往家赶,我们一路叽叽喳喳,欢呼雀跃。大姐说,她本来不敢推,是我们姊妹几个硬闹着要坐车,她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答应了。谁也没有想到,在下一个陡坡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的重量显然超出了大姐的负重范围,任凭大姐用尽吃奶的力气,那平车还是从大姐手中挣脱,飞速窜进坡下的一个扒牛汪里。(扒牛汪是村里人挖了供各大队的牛夏天洗澡用的。)大姐吓得变了腔地大声呼救,幸亏有干活的人经过,他扔下手里的活计,鞋顾不得脱,就下到水里,用力掀开平车,把我们一个个捞出来,抱到岸上。我们连冻带吓,嘴唇直打哆嗦,哭都哭不出来,棉衣全部湿透,娘给做的新棉鞋也掉到了水里。爹闻讯赶来,用平车把我们几个推回家,大姐却不知去向。听大姐说,她吓坏了,不知道爹该如何收拾她,机灵的她没敢回家,在爹到达前早已跑到了奶奶家。那天晚上,大姐是在奶奶家睡的。第二天,奶奶把大姐送回家,千叮咛万叮嘱,告诫爹不要打大姐,等爹承诺后奶奶才放心地回去。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悲伤,看到大人忙忙碌碌,剃着光头戴着奇怪的白帽子进进出出,只觉得好玩有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经常会想起奶奶说过的一句话。那时,村里前进的奶奶去世了,小小的前进拖着长长的鼻涕追着拖拉机撕心裂肺地哭喊。奶奶羡慕地说,等她去世后,我们也要像前进那样。我想,我是对不住奶奶了。大姐一定哭得比前进还要厉害。因为我多次听大姐说过奶奶对她种种的好。我想奶奶若在天有知也该是知足的。写到这里,一些记忆的碎片像是梦里一般浮出脑海。我记不清奶奶的模样,却记得奶奶是小脚,还记得奶奶喜欢我们姊妹几个胜过四叔家的几个姐姐,弄点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们。还记得,没牙的奶奶最喜欢吃萝卜,每次去奶奶家,都会看到奶奶用一个匙子熟练地把萝卜刮成碎屑,放到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还记得,奶奶经常把针掉到了地上,怎么也寻不着,便发动我们,每次我们都会毫不费力地就给找到,奶奶都会高兴地对我们夸个不停,我们也会高兴地和奶奶一样。我现在很是不解,我明明记事了,怎么不知道伤心呢?是怪大人不让我们看到奶奶去世的模样吗?还是我根本不懂何为生死离别……
  
   三
   再后来,村里有人买了自行车,我很是惊讶,那么两个细细的轮子是怎么立起来的,在地上向前滚动不说人还歪不下来。我更对会骑自行车的人钦佩不已。我猜,两个姐姐的好奇心一定比我更甚。不然,为什么家里来客人,就不见了她们两个和自行车的影子。我很是不解,她们两个是什么时候人不知鬼不觉把自行车偷偷推出去的?通常,是客人要走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自行车不见了。两个姐姐就是用这种方法学会了骑自行车。听姐姐说,那时,人不怕摔,就怕谁坏了自行车。人摔破了,疼一阵,过几天就好了。自行车要是摔坏了,怎么办?
   后来,我也学会了骑自行车。记得当时大姐家买了一辆没有大梁的小型自行车,我就是用它在南场学会的,还是爹教我学的。爹掌住车子,让我骑上去,我左扭右歪,爹在后面紧紧攥着车后座,让我不至歪倒。爹教我如何向前看,如何两腿交替着往前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胆子又小,爹不住地鼓励我。骑得有点样子时,爹便偷偷地松了手,我不知道倒好,一知道便害怕,三晃两晃,车子就倒了。我便埋怨起爹,怪他不好好给扶着。爹嘴里应着,还是不住地偷偷松手。谁知道,那个下午,我竟学会了骑自行车。我高兴地在打麦场上骑了一圈又一圈。当我高兴地骑着车向爹炫耀的时候,我看到爹额头的汗珠和欣慰的笑容。后来,妹妹学骑自行车时,我自告奋勇给妹妹扶着,这时我才体会其间的辛苦和爹的良苦用心。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才猛然想起,一向忙碌的爹怎么会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陪我学车?那满满的爱啊,总是在失去时,方才顿悟。
   说起骑自行车,我总会想起爹说过的一件事。爹大店师范毕业去临沭上班,每次都是步行。后来,村里有人买了辆自行车,爹借过来骑着去上班,路经一个下坡时,技术不熟练的爹猛一刹车,车从后面翻了过来,爹顾不得自己的伤痛,赶忙爬起来看车,车还是摔坏了。我不解地问爹,你上班借人家的新自行车,他借吗?爹说,怎么不借?我又问,你把车给人家摔坏了,人家没生气吗?爹说,没有。我很是感动于那时乡邻的大度与友好。要是现在,谁会把一个正宝贝着的心爱之物轻易借给别人?
  
   四
   刚上班那会儿,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坐在摩托车后的女孩,羡慕她飘逸的长发,羡慕风在发丝间穿行的那份轻舞飞扬的惬意。这个梦想在结婚后的第一年便实现。我们花了五千元钱买了辆枣红色的钱江摩托。上班的学校离家近百里。夏天,的确凉爽,飞一般的感觉着实让我幸福也激动了很久。可是,每次坐的时间太久,腰酸背疼不说,屁股也酸麻不已。最难过的要数冬天,即便裹得像个笨熊,还是顶不住刺骨的寒风。
   永远忘不了那年夏天,我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儿子坐摩托车回家,路上遭遇暴雨。那雨下得实在突然,前后又没有人家,我们只能急速往前赶,终于来到一个村子,我们停车到屋檐下避雨,包儿子的小被子被雨水几近浇透,儿子的头发也被雨水淋湿,儿子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我心里怕极了,一直担心儿子感冒。果然不出所料,回家后,儿子便感冒发烧,接着腹泻不止。一个暑假,我们都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自此,只要带着儿子,我再也不坐摩托车。
   可是,一次坐车的经历,让我开始向往能有辆自己的车。那次,坐车的人很多,我带着儿子终于挤上,可是,车里人挨人。别说坐,站都站不住。儿子那么小,却也只能站着。儿子的头周围全是大人的屁股,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五
   买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无耐钱不够。当娘听说后,娘果断地说:“我有。”娘有力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我从未见娘这样说过话。娘的话音一落,因为脑梗腿脚不是很灵便的娘像换了个人一样,步履匆忙地走向东屋,迅速拿来那个一直挂在北墙上的军用书包。我知道,那是娘放钱的包,自我记事起,那个书包就一直挂在那里,我从不敢正眼看它,仿佛看一眼就会有股图谋不轨的罪恶感。记得娘曾说过,书包变了样,一定是爹又拿钱了。我很是奇怪,书包变个样,娘是怎么看出来的。
   娘把书包倒过来,提着两个角轻轻一抖,我们吃饭的方桌上,满满一桌!我从来不知道娘竟有那么多钱。百元的、五十的、二十的、十元的、成卷的、散的、硬币……那可是爹娘一辈子的积蓄!娘的举动把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惊呆了。娘对自己一如既往的节俭,是我们深知道的。我们连声说:“你们的钱我们不能用。”娘有些生气地说:“什么你们的我们的,自己的钱怎么不能用?这不是有吗?要是没有,想要也没有。再说,我们也用不着。”娘的举动,是我见过最慷慨的爱。倾其所有,除了娘,有谁能做到?
   车买来的时候,爹围着看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对着车轮胎上方的车身用力踢了一脚,我心疼得要命,但还是假装没看见一般。我懂爹的心思,就好像爹买来一头牲口,用力拍拍,看看到底有多强壮一样。爹显然很是满意,满脸溢出的幸福透露了一切。娘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能有辆自己的车,那可是爹娘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的事。犹记得娘那句不知感叹过多少次的话。“大队里开会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神话一般,没有一个人相信。谁知道,才几年的功夫,竟都成了现实。”
   岂止是娘,小时候,每当从作文中读到坐公交车的烦恼——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像闷罐头一样。我都会羡慕得要命,感叹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
   还记得,那时,每当路上跑过一辆汽车,我都会狠狠地吸上几口,那诱人的汽油味是那么好闻。谁知道,几年的功夫,公交车竟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晕车的难受滋味让我避之不及,最后竟发展到一看到汽车就会难受的地步。
   有辆自己的车,岂止是爹娘高兴,孩子的爸爸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一下课就走过去看看,说什么车是自己的情人。那段日子,我尽管不表现出来,但是,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激动也是无与伦比的。犹记得,车刚开来的时候,两个车灯上系着鲜艳亮丽的红绸子,模样光鲜靓丽地停在学校门口的路边,我想看却又不好意思看过去,就像不好意思面对自己的情郎。那份幸福的感觉竟如此美妙……
  
   “妈妈,快到家了!”儿子的一声轻唤把我的思绪拉回。
   夜幕不知何时早已降临,路灯和车灯次第点亮,汇成一条条色彩缤纷的河流,向着万家灯火的方向流啊流……

共 4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深情的笔墨,叙述了“我”在岁月中关于车的记忆。一辆车,就是一段难忘的时光。这时光,有的是难忘的记忆,比如“我”小时候坐过的爹爹干活用的木制手推独轮车,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那段时光满满都是父爱,一张在手推车上照得照片,是浓浓的姊妹情。大姐推车带着我们姊妹落水的经历,是奶奶留给我们深情的爱,我和姊妹们学自行车的经历,也是父亲对我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感动的父爱,爹爹借车的往事,是乡邻友情的体现,一段儿子因坐摩托车感冒的故事,是“我”在车中的艰辛,在期盼中等来了自己的轿车,是父母,给我们圆了有车的梦想……一段段关于车的故事,是历史的足迹,是生活节节高的见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车的故事,让我们把这些故事牢记在心中,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散文感怀岁月,回忆往昔,真情涌动,借物抒情,情节生动,故事感人,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121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1-20 11:28:20
  问候默默,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0 14:27:16
  感谢刘社辛苦编按,给您敬茶!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1-20 11:29:26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车的故事,默默社长的文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0 14:29:31
  刘社的解读总是那么到位,直达肺腑。您的阅历和文笔令默默感佩不已,再次感谢!祝顺利!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1-20 11:30:0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精彩再次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0 14:30:31
  感谢刘社一如既往的期待和鼓励,有您的引领,我们的柳岸定会越办越好。
4 楼        文友:三省        2016-11-20 15:39:17
  文章以车为纽带,迁出一连串的回忆,也牵动我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我”的生活,体会满满的思念之情、满满的爱。欣赏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0 19:53:46
  谢谢三省阅读留评,祝快乐如意!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11-20 19:44:33
  默默写的,让我想起20多年前我坐老公从派出所开回家的三个轱辘的侉子警车的经历,那是我们一起回他们老家,我们抄的近路,可那条近路刚好容下这三个轱辘的侉子警车,当时我吓的不敢睁眼。我也不得不佩服老公高超的驾驶能力。如今有了汽车,老公也早就从派出所调到了刑警大队。有一次他们从张家口办案,有一段山路崎岖,不好走,可老公稳稳的开车技术,让同事们佩服,他们同事和我说“你老公就是开车技术好”。嘿嘿,这让我再次仰慕起老公
回复5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0 19:55:01
  韩美总是那么阳光,谢谢分享,谢谢阅读。祝寒梅快乐!
6 楼        文友:启旸天        2016-11-20 22:56:48
  欣赏默默老师优美动人的散文。车的演变,就是一段段往事的回忆,其中有辛酸,也有甜蜜,更多的则是亲情的描述。车的更换代表了岁月的过往,可是亲情却永远难忘。拜读老师带来的佳作,向老师学习。遥祝老师工作生活快乐,冬怡文丰!
回复6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1 08:43:42
  感谢启老师的精彩留评与对默默的鼓励。很喜欢这样文字交流。遥祝开心快乐,文丰笔健!
7 楼        文友:素魅        2016-11-22 14:13:54
  看得出默默的父母留下的回忆都是珍宝,温暖着默默,感动着默默。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回复7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2 17:26:02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想起,长大后才回忆。感谢素社驻足留墨!祝快乐!
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1-22 23:55:22
  祝贺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8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1-23 08:20:17
  默默最该感谢的就是刘社您,您的编按总是那么贴切到位。默默给您敬茶,祝您健康快乐!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