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乡思一缕须断肠(赏析)

精品 【荷塘】乡思一缕须断肠(赏析)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8发表时间:2016-11-23 23:29:26
摘要:山茫茫,水茫茫,乡思一缕须断肠。江南与江北,南方与北方,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分裂和战争,多少人为此背井离乡,乡思和乡愁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上的伤痛。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了新时代的主题,让我们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忘初心,不忘我是一个中国人,因为老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都烙上中国印。

【荷塘】乡思一缕须断肠(赏析)
   读唐人韦庄的《菩萨蛮》,我看到很多资料说“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写江南女子美丽的。关于“垆边”,教材上的注释还专门引用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文君当垆”的记载,说卓文君长得很美,其用意明显是引发思考,并用作上述观点的印证。然而,通读全词,我对此感到不可理解,试想,卓文君能代表江南美女吗?且不说她与司马相如曲折的故事,即便她当年开酒肆的老家,恐怕也很难说得上是我们习惯里的“江南”吧。
   “垆边人似月”,“花容月貌”的确是古代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的,闭花羞月、沉鱼落雁也经常被当作“美女”的代称。该词中的“垆边人”明显是位江南女子,从语境里看,她很可能就是船家或酒家女主人。“似月”虽然不是“羞月”,但它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如满月”。再说“皓腕凝霜雪”,无论是“霜”还是“雪”,都与“皓”字是一个意思,都是用来形容手腕细白的。虽然表面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但我始终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味。
   首先,“人似月”的说法很是笼统,它不能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再者,“月”属于冷色调,很难体现江南女子的柔美也热情。特别是“皓腕凝霜雪”一句,如果说是写江南女子的美,其中五字中就有三字是说“色白”的,作为十分讲究而又凝练的诗歌语言,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如此情况,而且“霜雪”一词,明显是中原和北方的标志,更与江南无关。虽然韦庄和温庭筠在我国文学史上并称“韦温”,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词作也多以描写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为主,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诗词意境的营造还是语言的运用,我以为都不应该是写江南女子的美丽。
   我觉得这“人似月”和“凝霜雪”,一定是诗人内心的想象,可他为什么要用“月”和“霜雪”来形容呢?如果不是写江南女子的美,那么“月”和“霜雪”又该当何论呢?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应该说是很常见的意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如此类的诗句很多,很显然“月”是思亲念乡的标志。而“霜雪”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也与“思乡”有关,飞霜下雪在中原或北方,通常是在秋冬之际,而此时也正是游子思归念家的时候。
   李白的那首脍炙人口《静夜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之所以将地上的月光误作了“白霜”,不正是心中动了思乡的念想吗?“举头望”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思故乡”才是内心的真实。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人似月”和“凝霜雪”呢?我以为这里应该是睹“人”思“物”,再由“物”思“人”或“思乡”。
   作者在这里拐了不大不小的“弯儿”,我说得也有些“绕”了。再说得明白些,睹“人”思“物”,“人”即眼前的那位江南女子,“物”即天上的一轮圆月。再由“物”思“人”,这里的“物”即前面的“一轮明月”,“人”则是家乡或故乡的亲人。同理,先由眼前的“皓腕”联想到家乡的“霜雪”,再由“霜雪”想起故乡或故乡的亲人。与其说“人似月”、“凝霜雪”这两句是写江南女子的美,倒不如说是通过写江南女子而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甚至可以说诗人已把“垆边人”想象成了家中的那位思妇。
   记得大诗人杜甫有一首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明明是自己在望月思乡念亲,却故意说成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难道鄜州和长安不是一轮“明月”吗?自己在“独看”,却想象成是妻子在独看。香雾与清辉,云鬓和玉臂,有实有虚,是虚是实,虚虚实实,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是一种奇妙的意境,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我们不妨将全词拿来,作一下较为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韦庄的这首《菩萨蛮》,其内容大致为:“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作为词牌,又称“子夜歌”“花间意”或“重叠金”等,据说它原为唐代教坊曲,后也用作曲牌。相传唐宣宗大中年间,南方女蛮国派使臣进贡,她们身披宝珠,头戴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个个宛若菩萨,教坊因此而制成曲子,于是流传了下来。此调以繁音促节,两句换韵,平仄递转,能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比较出名的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人人尽说江南好”,如果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但“江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其意义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应该说也不尽相同。“江南”一词,通常是中原或北方人的习惯性说法,一般是指美丽富庶的南方水乡,其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地区。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其中就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环水绕,山清水秀,莺歌燕舞,酒旗飘飘,正是对江南春天风景的描写。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起“江南好”,最容易让我们想起的是大诗人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要说最绝的,恐怕应是宋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江南好,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上,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既然是大家公认的客观的事实,可作者韦庄为何还要在词的开头再提“人人都说”呢?难道“人人都说”诗人不这样认为吗?那他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无疑会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可接下来,诗人却又写道“游人只合江南老”。“游人”是指哪些人呢?按照惯常的思维逻辑,它当然指的是“外来人”,也就是当时的中原或北方人。
   “江南老”是说老在江南或永远寄居在江南。“合”是应该,“只合”是只应该。一个“合”字,既照应了“江南好”,又指出了叙述的角度“游人”,游人也正是上句中的“人人”。前后两句放在一起,它大致的意思是:大凡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美好,都应该老在江南。但反复地阅读,我觉得诗中好像还有更深的含意。试想,既然是“都”而且“应该”,那么诗人还有必要反复说吗?他想要告诉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春水碧于天”,明显是从“游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的,它同时也是“人人都说江南好”的要素之一。从后句的“画船”来看,我以为“春水”理解成春天的湖水比较合适。“碧于天”就是说湖水的颜色比天空还要碧蓝。在这里,诗人不但写出了江南“秀水”的清澈和质感,也写出了“游人”即中原或北方人的独特感受。那湖光山色、碧水蓝天,不正是白居易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翻版吗?
   我觉得该词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则是“画船听雨眠”一句。“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它是江南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听雨”似乎是一种无聊的举动,可南宋有一位叫做“蒋捷”的词人,一首《虞美人•听雨》却写出了人生的况味。“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时的词人韦庄,大抵也应该属于壮年了吧!
   如果说在“风景”(画船)里观景是一种享受,那么“画船听雨”该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呀!不过,一个“眠”字,似乎在说观景人并无太多的情趣,而是独卧舟中,半睡半醒。细雨霏霏或雨落船篷的诗意,作者定然感觉不到;湖水清澈碧绿,丝丝细雨,鱼儿嬉戏,湖面荡起的圈圈涟漪,诗人也无心欣赏。这一切又说明了什么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一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韦庄作为一个中原人,因战乱而漂泊到江南,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仕途的不顺、旅途的劳顿、身心的疲惫是可想而知的。他虽然身在江南,但心里却一直在思念着中原故土,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通观全诗,从开头的“人人尽说”到“游人只合”,再从“水碧于天”到“画船听雨眠”,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没有直接亮明自己的情感态度,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了浓烈而又深沉的“乡思”。
   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彻底明白“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怎么一回事了。上阕结束时的那个“眠”字是别有深意的,它和下阕开头的“垆边”紧密相连。我们不妨作一下大胆地推测,“垆边”的那位女子就应该是船家女主人,“画船听雨”原是喝了酒的。为什么喝酒?不言自明,漂浮于舟中,阴雨霏霏,诗人既感到凄冷,又孤独茫然,若有所失。何以解忧?船上身边就有“酒”,而且女主人也一定是殷勤的。
   正是因为喝了不少酒,才会有“听雨”时的半睡半醒;同时也正是因为喝了酒,半醉半醒中,才会有“人似月”和“皓腕凝霜雪”的错觉,也才留下了这难解的诗句。关于诗的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般的资料上通常注释为“不是到老的时候不要回乡,回乡你会后悔的”。我认为这种注释,于词于理都说不通,它完全背离了该诗的主题。
   “未老莫还乡”,从字面上来看,它似乎有上述说法的那个意思,好像是船家或酒家的安慰语。可仔细想来,该句并非如此简单。试想,江南虽好,但毕竟是他乡而非故乡;人在年青的时候,虽然可以浪迹江湖,但终究会有老的时候,叶落归根是自然之道,故乡和故土才是人生真正的根。看似一句极为轻松的话语,其中却也蕴含了思乡念家的深层意味。
   “还乡须断肠”,其中的“须”是“必须、一定”的意思,“断肠”即“肝肠寸断”的缩写,它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思念或悲伤。按说“还乡”即归家,对于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大好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悲伤呢?杜甫就有一首描写这方面的诗,题目叫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如果单从“还乡”来考虑,“还乡”或归家只是一种动作行为,它本身是不会“断肠”的。只有想家不得归而又极度思家的时候,才会出现所谓的“断肠”。曹丕的《燕歌行》中说:“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由此可以看出,“断肠”与“客游”“思归”正相关。可以说故乡之恋、亲人之思,才是“断肠”的根本原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孤旅,自然思家,思家客正是那“断肠”之人。
   人们之所以将“断肠”理解成“后悔”,我以为大概是把“断肠”和“肠子发青”混为一谈了。我们通常说的“悔得肠子都青了”,其中的“青”是“黑”的意思。只有人死了,肠子才发黑,说明人后悔得要死。这里的“断肠”和“肠子发青”应该是两码事。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最后两句呢?我以为“未老莫还乡”是照应着开头的,“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越说越思乡。这里的“莫还乡”应该是“莫说还乡”或“莫提还乡的事”,一旦说起或提及“还乡”,就一定会让人痛断肝肠。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啊!
   通过前前后后的分析,不难看出,诗人越是听人说江南好,就越是思念自己的故乡。“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对故乡故土的思念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性”。
   山苍苍,水茫茫,乡思一缕须断肠。江南与江北,南方与北方,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分裂和战争,多少人为此背井离乡,乡思和乡愁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上的伤痛。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了新时代的主题,让我们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不辜负家人亲人的期望,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忘初心报效祖国,因为我们是一个中国人,因为老祖先早已把我们的一切都烙上了中国印!

共 47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人肺腑的精彩赏析。文章犹如一首优美的古筝曲,时而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时而温婉如水,静水深流,意韵悠长。千言万语总关情,乡思一缕痛断肠。由“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引发了作者对该句诗的思考。该诗中的“垆边人”明显是位江南女子,从语境里看,她很可能就是船家或酒家女主人。我觉得这“人似月”和“凝霜雪”,一定是诗人内心的想象。飞霜下雪在中原或北方,通常是在秋冬之际,而此时也正是游子思归念家的时候。可以说诗人已把“垆边人”想象成了家中的那位思妇。“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好是个不争的事实,适合寄居。然而终不是故乡。韦庄作为一个中原人,因战乱而漂泊到江南,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睹物思人,半醉半醒中,才会有“人似月”和“皓腕凝霜雪”的错觉。“未老莫还乡”叶落归根是自然之道,全首词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热情感。作者博学多思,触类旁通,深入浅出,解析透彻,情真意切,由此及彼,联想丰富,举一反三,入情入理,触人灵魂,升华主题,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12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11-23 23:31:42
  感谢酋黄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4 07:57:42
  谢谢阿巧编辑,一篇篇文,您读得是那样的认真,每段按语都写得如此的感人,虽然有很多溢美之词,但看得出您的一颗仁爱之心,可惜我不会写诗,这片情就欠着吧。问好,我的老乡!
2 楼        文友:阿巧        2016-11-23 23:34:30
  感叹于酋黄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文章解析透彻,情真意切,由此及彼,联想丰富,入木三分,主题鲜明。值得细品慢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4 08:00:43
  只是有点想法而已,我喜爱古典诗词,见不得有人曲解或错解,我觉得有义务保护才子们留下的精品,去欣赏古典文化那份独特的美。
3 楼        文友:阿巧        2016-11-23 23:35:59
  问候酋黄老师!祝愿老师文思泉涌!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4 08:04:01
  文思的确一直在涌,只是打字功夫和文字表达需要长期训练。写作是苦差,但也有乐趣,只有写,才能让思维更清晰。问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6-11-24 21:26:31
  品读酋黄老师赏析佳作,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集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视角独到、观点鲜明、内涵丰厚!!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5 09:29:09
  社长辛苦,该文只是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多多批评指正。问好!
5 楼        文友:天龙        2016-11-26 11:49:09
  祝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6 12:49:20
  感谢社长的一路关注和鼓励,辛苦了,问好!祝福荷塘!
6 楼        文友:阿巧        2016-11-26 20:33:21
  祝贺酋黄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6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6 20:43:51
  问好老乡,让您辛苦了,真是不好意思。
7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11-27 18:44:34
  读老师的文章是一种幸福!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回复7 楼        文友:酋黄        2016-11-27 19:02:56
  问好红叶,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辛苦了,冬天注意保暖!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