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窗夜诗思(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窗夜诗思(随笔)


作者:木斯塘 童生,91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7发表时间:2016-11-24 17:46:03

我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王国。诗,是文字艺术之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最有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展示,由俗到雅,最后融为一体,足以显示中国文化的瑰丽与神奇,诗是很精美的艺术,鲜明且具有生命力,情景交炼,含蓄直白,深邃,无论是体制还是气骨韵律,通体精纯,皆雅丽而盈味。诗,蕴含着生命根源的秘密,凡是诗,皆有一个意象世界可以让人去体会感受。长期以来,其一直以情真意雅为最高美学追求。诗人有诗人的独特之处,不容易被人关注亦很容易被人关注,或许这就是诗人的命运,可慰亦不可慰。诗人,作为写生的妙手,更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匠工,借助于通常的题材,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伸展其的美学价值。
   诗言志,而文载道,诗品出人品,诗人必有诗格和人格。诗为人生而艺术,先为人再为文,文化需要有匠心,诗的人性就是诗者本人的人性,作品是其作者本人心性宣泄的实体。《毛诗序》有一段很好的论述:“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诗有纯美,亦有雅贵,是情的外露,也是美的艺术。读诗,品诗无疑是一件美的享受。在享受中感受古雅的美学韵味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接受一次中国古典艺术的洗礼。
   无可否认,诗来源于生活(在江苏张家港的河阳山歌中的《斫竹歌》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的诗歌史和中国的音乐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北京周口店的猿人发现相并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河阳山歌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也是国家的瑰宝)气出于言而志不屈,但生活的本身并不产生诗,而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诗,像中国这样的诗歌王国,有如此紧密结合的诗歌体系,在世界上是特有的独一无二的,故诗教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中一直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的诗教,力主:“温柔敦厚”,要求诗能教化人,启蒙人,感动人,能促进人的审美意识,对人能有所启发。诗,“哀而不伤”最讲究匠心经营,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就说:“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诗是很难讲逻辑因果的,更多的诗强调神韵思致,无理而妙是诗歌中的一个常见艺术特征,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时代,世界,历史总要给诗歌一个恰当的地位。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品序》。诗歌,作为人们内心所潜藏的声音,理应重新被公众所感知。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所谓的好诗就是让人读不懂,有些所谓的诗人瞧不起大众,严重脱离大众,认为自己写的诗越让人读不懂越能显示出自己水平的高明,越显示别人没有水平,琢磨一些雕虫小技,好像别人都没有读过唐诗宋词似的,自欺欺人,历史是一面镜子,其会证明一切,时间是一张大网,其可以去伪存真。现在普通大众和诗歌脱节,不是大众不要诗,也不是大众不喜欢诗,而是一些所谓的诗人,体制内的诗人写出的诗不要人民大众。白居易的诗可以在大街小巷、老人、妇女、儿童社会各阶层皆可传诵,像波特莱尔、夸西莫多、艾略特、拜伦、雪莱、叶赛宁、泰戈尔、叶芝、希门内斯、聂鲁达、纪伯伦等外国诗人的诗中国的老百姓都能看懂,看不出来国内的一些诗人比李白、杜甫、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国内外大咖来得更为高明!好的作品必须要经过岁月的磨练,无可否认,今天的作品也会有一些能成为未来的经典,虽然它不喜欢哗众取宠,也或许其正藏在深山而人未识,但经得起残酷的优胜劣汰,也会一代代流传,传吟于人们的口中,留存于历史的画卷上。
   流年似水,逝者如斯,人生有限而学问无穷,人生在世惟有依靠自己才能完成生命的全过程,老祖宗那么热爱我们的历史,珍视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绝妙的文字和绝好的文化,我们有何理由有何借口不为之珍惜、继承并发扬光大?诗才自有妙慧,言情而显性,最讲究传神,最有灵魂和生命,最能以简洁的方式表现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艺术的感染,鼓舞和力量。
   记得王国维在论述诗词境界时曾说过:“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若夫悲观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一个诗人,不管其是有意选择还是无意中开拓了自己的创作道路,都必须得有敏锐的感觉,能努力让自己发现新的东西,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对生活现象的挖掘愈深,该作品就愈具有普遍的意义,就愈加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感受和联想,就愈能写出新的境界,从而保持艺术的生命力,当然,作为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其所处的那个时代,随着那个时代而思悟,从而以超脱现实为宗旨,以一种艺术旨趣为生活开脱,为人生感叹,为生活而哀,为生活所歌,借用某种思想,旷远通达,相望尘世,纵情舞笔,泼墨而歌。人,即使一介布衣,即使誉满世界,也多只能在时代的大熔炉里,在自己的小天地,小世界里塑造自己的文心。是啊!诗,简质,有无声之妙美,慧心匠意,颖秀动人,最有情,最有精神,最能记录时代的脉动和人的心路历程。
   不用惊人之笔,不用华美之词,是诗的生命所在。诗有诗骨,诗有气韵,有一种品性,一种胸襟厚深而质重;诗,贵真亦贵新,是形象的艺术,最富于暗示性,启发性和感染力,缘情而发,藉以感情和碎思来拨动读者的心弦,最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里,诗歌予应有非常高重的地位。

共 21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问好作者!诗歌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真挚感悟的挖潜,是语言真知凝练的提纯,是通过挖潜和提纯形成独特架构的诗语言。记得有位评论家说过:“诗是强有力的情绪的自然流露,其特点是短小凝练,其长处在于对具体环境中的特殊个体做出高度的综合,将不同的生活色调提纯,使之带上作者所选定的某种概括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统一的意境。”这种综合与概括,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集中和语言的精悍,而是一种诗歌的提炼和展示。不管是深沉隐喻的诗歌,还是豁达明快的诗歌,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浑厚的外延,能把这种内涵和外延写活,就是张力,这也恰恰是诗歌的生命。善于发现是诗歌创作灵感萌发的精要所在,只要善于发现,就会拥有挥发不完的情感。我们身边乃至社会有好多题材值得构思,那就要看我们发现的角度和涉猎的水平。当然,像作者文中所言,“诗歌,作为人们内心所潜藏的声音,理应重新被公众所感知。”作者在文中清晰地阐述了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定位,见解中肯,行文流畅,欣赏学习!感谢支持烟雨社团,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6-11-24 17:51:01
  感谢支持江南烟雨社团,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6-11-24 17:53:38
  问好!点评若有疏漏和不周之处,敬请海涵!
回复2 楼        文友:木斯塘        2016-11-24 18:24:31
  谢谢友的点评,辛苦了,问好,祝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