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那蓝——海深埋(三十三)

编辑推荐 那蓝——海深埋(三十三)


作者:新派指点江山 进士,631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7发表时间:2009-09-14 18:58:13

那蓝——海深埋(三十三) 腊肠又趁我不注意叼走了一本书。
   它已经厌倦了那个肉骨头形状的玩具,当我把书抢回来时,它呜呜地摆出了搏斗的姿态,咧嘴厉牙。
   我狠狠地盯着它乌黑的双眼几秒之后,它眼神随即地和蔼了起来,似乎记起了我是它的第二主人,收起牙床,转身去找属于它的肉骨头,摇头撕咬一阵子之后,又偷偷摸了进来,再次叼起那本有了它气味的书,就往客厅角落,它的领地跑去,没有一丝刚刚被我恐吓的害怕。
  
   我才把《导报》专栏关于城市建设的连载报道修改清楚。
   一片美好,一片希望,一片锦绣呢,正为自己能写那么绚华的文字感动。
   这小子!
  
   老婆说最近带它散步很累人,装了链条也不管用。
   也不知道它遗传着谁,这才几岁,难道是营养过剩?!狗食也带着激素?!或者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象非洲烈日下的早熟?!一见母狗就冲上去蹭,这还不算,只要见到带花的裙子就狂吠不停。
   于是乎,它只能在家陪着我做作业。
  
   我抄起拖鞋也往客厅冲过去,它比我更有警觉,打了一个谎动作之后,直接跑进卧室,钻到靠墙的床铺底。
   现在的床铺不像父辈那样的木制高脚床,下面还常常堆放一些木箱子之类的压箱底。
  
   小时候玩捉迷藏最喜欢躲的位置,夏日里躲在里面。红砖的地板妈妈总是清理得象桌面一样干净,于是里面左右箱子的环绕,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快乐天地,茵茵爽爽地,有时候带几本小人书进去,打着手电筒,就像人间消失一样的片刻,觉得幸福满溢,象含在嘴里舍不得一口咽下的麦芽糖。
  
   床檐很低,里面堆了一些鞋盒,它动物光亮的眼睛,在里面狡黠地看着趴在地面的我,仿佛再说,有本事你也爬进来抢啊!我想着办法,人类这点聪明其实动物也有。等我把扫帚拿在手里,准备淘它的时候。
   咦?!它不见了,不在床底下了,居然在我艰难地趴着的背后,摇着尾巴。书还在里面,又好气又好笑,它估计是想跟我做游戏,只是无法表达内心的想法罢了。
   好不容易我用脚趾头夹着扫帚把,把书取出来,它一直在边上看着,还不时歪着脑袋,如果它也会笑的表情的话,估计还会冷笑几声。这小样,还不赖!
  
   当我把链条给它套上,嘴里骂骂咧咧几句之后,它似乎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事情,趴在窝里,脑袋用一只前脚撑着,眼神里充满了悔意。
  
   越来越多人喜欢养狗,大部分人都是一时兴起买回来,根本没有想过养狗的条件和对之后的责任义务。欢喜了几天或几个月之后,动物跟人一样的吃喝拉撒睡,公狗会发情,母狗不单单例假也发情,这些动物本能所反应的所有,直接会让最初喜宠的激情消失得无影无踪。
   送人吧?!别人不要,都喜欢出生不久的可爱。丢弃吧?!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舍不得加上不忍心。
   于是乎,就有虐待的,丢弃流浪的,类似的事情几乎在城市里越来越多,农村里一些被城市送来的宠物狗当看家狗也不是件新鲜事了。
  
   除了专栏之外,每天的采访收集的任务很重,都来不及看最近其他的版面内容。
   也许是不断习惯的职业病作祟,现在看文章不像读书的时候,逐字逐句地用心啃,思考着消化,而是一目十行,甚至是一目二三行地晃过,如果是碰到兴趣的题目或词句,才有偶尔稍作停留,大部分的文章内心无法共鸣,就像把文字直接堆积而出,象不吃不行的时段,琐碎工作暂停的快餐,便签就象是注释着:营养,卫生,便捷,效率,吃完会饱且无副作用。
  
   “是她!”很久没有看到她的作品了。
   我其实不知道是她?!还是他?!不过从文风和触笔的感觉上,应该是位女性,笔名也很雅致:倚轩听雨。
  
   自从我入了文字这一行开始,这笔名的文章就时常出现了,主要以散文随笔为主,很生活,带着特有的敏锐气质的文字。
   记得第一篇引起我注意的散文题目是:《模糊的故乡挡不住清澈的爱》。
   之后我常常关注她的文章,并且越发好奇的结果出乎意料,投稿之初她就要求把所有的稿费一律捐给红十字基金,没有人知道她真实的名字和住址。
   编辑部总是两三天就能收到她投的稿件,一律都是打印稿,连信封也是,没有笔迹,隐形的才女。
  
   我还不止一次地勾画过她的长相,象神交许久的老朋友。
   当然不是意淫。我还是深爱自己的老婆的。
  
   《手里的那片青瓦石》是昨天《导报》刊登的散文,隐约是讲改革之后的城市建设,也是我最近的专栏主题。
   “记忆中的面目与城市没有任何关联,仿佛还记得家的门牌号,但已经拆毁了。…。可记忆是不会欺瞒自己的内心,它象如水倾泻的河流,切不断,从始至终。青瓦石,是童年时候上天最珍贵的礼物,小巷的青瓦石头路,墙角处,缝隙间,常常会一夜间长出一缕绿意,幸免在行人脚下的,会渐渐滋养出黄色的小花,象邻居慈爱老奶奶嘴角的一丝笑容。…。手里的那片青瓦石,它不再是我的囚犯,把它放飞到深海中去,就这样沉迷,继续,继续…,带着自己的体温和那段历史的温馨,被海拥抱,深埋。”
  
  
   没带腊肠出门的她,本来是想采购一些家用的什物,转念一想也不那么着急买,于是就到海滨公园散步。
   年轻的恋人们喜欢沿着海岸线漫步,公园的人不多。
  
   她找了一个长椅坐下,夹着咸味的空气,很容易让人臆想,过往片段的排列组合,颠沛的日子,也许是别人眼中的故事,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仍然是平静着经历。
   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离她不远处,象是走累了,也坐了下来,继续着聊起来。
  
   “香港都回归了,那些镜头还是令人振奋的哦?!”有拐杖的老人甲。
  
   “儿子都出门两年多了,也不来个消息!”老人乙。
  
   “台湾也可以用一国两制收回的嘛!”拐杖跺了跺地面。
  
   “儿大不中留啊,你看看人家都往城市里挤,他就偏偏往农村跑,哎…。”叹气乙。
  
   “这美帝国主义把台湾当狗养,你们还搞什么台独?!”漆黑发亮的榆木拐杖,带着树瘤的曲直。
  
   “不过,这农村空气好!就是卫生差点。”
  
   “谈得成就谈,谈不拢就打掉它算了,解放了他们!”
  
   “女儿的小孩都上小学了,什麽时候抱孙子还没个准。”老人乙眯着眼,粗糙交叉的双手,大拇指互相转着圈。象西藏喇嘛手里的转经筒,亦称嘛呢转经轮。
  
   “台湾,还是需要解放的!”又是一顿拐杖的跺地声。
  
   她起了身,这种匪夷所思的对话,没有一问一答,估计两个过来人都严重耳背,岁数和性别一致,但经历和出处应该是完全不同。
   莞尔一笑,她不知道自己如果老了会是哪一类型。
   记得一则故事:
   有一个国王,想要在房间里挂一幅画。他在梦中看到一只白鹤飞过满月,他想要那个。因此他开始找最伟大的画家。
   他们找到了一个女人,她是最伟大的画家,国王说:“你尽管画,我会奖赏你,任何你所要求的,我都会给你,我需要这幅画,我在梦中看过它——一只白鹤飞过满月。”那个女画家说:“你必须等待。”
   一年过去了,国王一再地问,而那个女人也一再地回答:“等一等。”
   两年过去了,国王说:“它还需要多久?那只是一幅小小的图画,有一个满月,然后一只鹤经过它——它还需要多久?”
   那个女人说:“每一个满月的晚上,我都注意在看,但是连一只鹤也没有飞过。在他飞过之前,我画不出来,我不是一个男人,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她走进了黑幕里。
   大海与陆地的交流。浪花卷起。
  
  
  
  
  
   文崎昏睡在出租车里。
   智寒看着一芯跟姐姐和蝴蝶们一一拥抱话别,酒精在欢快的汗水里挥发比较迅速,但挡不住离别的伤感。
  
   “明天我们直接去机场,你不要送我们了。保重自己!”姐姐噙着泪。
   她本想再说些什么,但自己还在情感的漩涡里迷失,又怎么能开解她呢?!一芯喜欢上一个有女友的他,而自己也正跟一个有妇之夫扯不清:“多联络!保重!”
  
   “你也要保重!”一芯久久地拥抱着她。
   从小到大两人之间最没有秘密的姐姐。
  
   之后一芯一言不发地跟着智寒,送文崎去预先订好比较经济的酒店。
  
   等到两人搀扶文崎在床上继续昏睡时,一芯忽然嚎啕大哭了起来,离别时压制的情感一时间的倾泻。她舍不得姐姐的离去。
  
   过了一会儿,文崎清醒地坐了起来,一芯哭着哭着就迷糊了起来。
   智寒叫文崎让开,让一芯睡下,然后带着文崎在边上又开了另外的房间。计划之外。
  
   “你没事吧?”智寒倒了两杯袋泡茶,坐在床边的椅子上。
  
   “刚刚酒上头太猛了,现在舒服多了。”文崎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喝着智寒递过来的茶水。
  
   “饿吗?要不要出去吃点东西?”
  
   “不了!我觉得她们练体育的跟我们很不同啊!”文崎喜欢思考一切上心的事情。
  
   “怎么说?”
  
   “我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常常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看着她们,我觉得自己很惭愧,快乐的基础应该就是简单直接,敢爱敢恨。”
  
   “一芯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们比你们这些读书人更早了解自己的身体。”
  
   “其实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结所在。越试着了解和知道自己,越想知道真相,其实离自己和真相更远。”
  
   “妄执?!”
  
   “我也说不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反正就没有她们那种由心而发的快乐。你快乐吗?”
  
   “谈不上,也许男女对内心的快乐定义不同罢了。”
   话音刚落,一芯扶着墙,摇晃地出现在房间门口。酒劲起来了。
  
   “神仙哥哥,我有一个天大的事情问你哦!”智寒赶忙扶她坐下,洗了自己喝过的杯子,新冲了杯茶。
  
   “我用塔罗牌问自己会不会自杀。答案是不会!是绝不可能!”一芯坐着的身体还晃着。
  
   “自杀的想法很多人内心都曾有过,但很愚蠢!”文崎很正面也很清醒。这是个严重的话题。
  
   “但我却不高兴这个结果!不高兴!”
  
   “啊?!为什么?”
  
   “那岂不是除掉了我对人生对未来的一个选择,我连选择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迷迷糊糊的语气。
   智寒示意文崎不要接这个话茬,扶着她回酒店房间。
   回头轻声地对文崎说:“休息吧!她酒醒之后就好了。”
  
  
   “智寒,抱我一下。”一芯眼角还挂着泪,智寒用热毛巾帮着擦脸。
  
   “小时候第一次妈妈带我去体工队报到,是坐卡车后斗去的,那天还下着雨,我在妈妈的雨衣里,很期待,对即将的未来…。后来呢,训练很苦,几乎每一天都哭,哭着睡着,醒来后继续。很想家…,只有一个念头,很想妈妈。有一次,妈妈真的来了,很晚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睁开眼,以为是梦里呢,叫了一声妈,又睡了过去,那一夜,妈妈抱着我,一宿没合眼…。”一芯在智寒怀了,喃喃地低语,梦里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智寒见她睡熟之后,起身站在窗前,点燃一根烟。纷扰地清醒着。
  
   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无论年龄的大小,总会有那么一天,或者是偶遇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让你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就是知道自己会有一天死去。
   这就是人性中最大的矛盾:明明知道自己要死,但还得想怎么活。
   生命的这种概念却常常在人群中丧失,合理与不合理成了最执着的口头语,在你这里合理,在他人那里不合理,操之在我的“自恋”状态,生命锁定在自我设定的逻辑中做一种诠释,似乎不如此的话,就迷失了怎么活的意义,在所难免地出现偏执与不安。
  
   体验生命,繁华四处,无论是有意挑选还是自然抖落,落尽时,就知道真花和假花,圈子还是原来的圈子,也许更小。
  
   体道之时,每一个当下都会呈现当下的意义,该做的事,心境道,做法便不同,从中观照,无常的美妙,但静且清。
  
   付出的不一定都得到,在自我的价值设定里。
   但如果付出还无法得一些道的话,继续沉迷合理不合理之间,睁眼深夜,老天深睡。
  
  
  
  
  
  
   小翟先下车,顺路。立晶后到。
   没有睡意的她,这一晚的所见激起了脑海里的某些元素,跳跃着不抒不快。
  
  
   用文字描绘的真情,多了炫华,多了敏锐,添了伤感。
   不期的微雨。
  
   言语下的真情,多了俏皮,多了位阶,添了习惯。
   玫瑰与刺猬。
  
   期待对等是种不堪重负的心脆。
   尽管与互动只指之遥。
  
   为着一个眼神,一句默契,一段温情的问候。
   似曾相识的缘果,两个当下。
   付出也就付出了。
  
   人是最能自我合理化的灵性动物。
   往往却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灼伤。
  
   不要问为什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最后一个标点落下时,铅笔芯断了。
  
   立晶一直喜欢用铅笔写日记,在她觉得,比起水笔来说,一旦错字,抹不掉,涂鸦去的话,纸页上更添凌乱,用铅笔写字,如果错了随时都可以擦掉重来,想着智寒写的毛笔作品,需要有一气呵成的定力,落笔无错的不遗憾。
  
   感情其实也是如此,错了的话,擦去?!涂鸦?!还是落笔无悔?!
  
   握在手心里的蓝色橡皮擦,伺机而动。

共 50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很感动作者的专情。如果不是与小说中的人物有着同一思想同一情感,我想是很难写出这动人的华丽的篇章。你看那腊肠,多么顽皮多么有趣的狗,作者好像是在写童话故事一样,把读者带进那奇妙的世界。还有文崎智寒一芯立晶等人,他们都还原为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小说理性的解读生命,使得小说站立在一定的高度叙述。欣赏了!欢迎更新!【编辑:月儿常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9-14 19:43:37
  很感动作者的专情。如果不是与小说中的人物有着同一思想同一情感,我想是很难写出这动人的华丽的篇章。你看那腊肠,多么顽皮多么有趣的狗,作者好像是在写童话故事一样,把读者带进那奇妙的世界。还有文崎智寒一芯立晶等人,他们都还原为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小说理性的解读生命,使得小说站立在一定的高度叙述。欣赏了!欢迎更新!【编辑:月儿常圆】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2 楼        文友:青青环儿        2009-09-14 20:57:47
  生命的这种概念却常常在人群中丧失,合理与不合理成了最执着的口头语,在你这里合理,在他人那里不合理,操之在我的“自恋”状态,生命锁定在自我设定的逻辑中做一种诠释,似乎不如此的话,就迷失了怎么活的意义,在所难免地出现偏执与不安。
   ________有小中有很多经典语句,给人深深的启示。问好作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