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水浒笔记之梁山的发家秘笈

编辑推荐 水浒笔记之梁山的发家秘笈


作者:醅子 童生,53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3发表时间:2009-09-16 13:50:13
摘要:虽然大家入行搞“事业”有先后之分,但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市场竞争”

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搞这份“事业”虽然钱财来得容易,但也不完全是不劳而获,得拿着家什藏身密林或小道,一边做鬼鬼祟祟状觊觎路人的财物,一边得权衡过路者的实力,否则一旦高估了自己劫错了主儿,保住小命的机率并不太高,因此搞这行当历来就是份高危职业。当然高危职业往往也是行业高利润的代名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水浒时代,这行当格外红火的原因。所以我一直心存疑问,这行当的市场竞争是比较厉害的,而且他们扩大市场份额的一贯原则就是血腥火拼,为何偏偏是梁山好汉们最后将“事业”做大做强了呢?
   我私下里想,这不光是上天眷顾的原因,虽然书中处处要强调有这样的“天意”。所以,我按书中提供的原始信息,对当时有名有号的“山头”进行了统计,包括在王伦主事时的梁山在内,一共有11个,这些山头之间的实力并无太大的悬殊:
   梁山:700-800人;
   少华山,500-700人;
   桃花山:500-700人;
   二龙山:700-800人;
   清风山:300-500人;
   对影山:200余人;
   黄门山:300-500人;
   饮马川:300余人;
   登云山:80-90人;
   芒砀山:3000人左右;
   枯树山:500-700人。
   当然,因为各个山头在书中的出场次序不同,这个数据缺乏在同一时间段横向对比的可比性。比如其中规模稍大的芒砀山,有三千之众,曾一度打算吞并梁山泊,后来被公孙胜作法降服,反倒附庸了梁山,但此时的梁山泊也有三五千人马了。我想说明的是,虽然大家入行搞“事业”有先后之分,但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市场竞争”;或者说,哪座山头都想做大做强,只是经营和扩张的策略不同罢了。因此如果把这份“事业”当作一种市场行为来看,很有必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作些分析和探讨。
   先来分析个体户的市场前景。这份职业终究不是“光彩”事业,因此入行时大家通常选择做个体户,免得“事业”未兴倒连累了家族。然而客观地讲,搞单打独斗虽然来去自由,具备可以随时改变经营范围和策略的优势,但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太低。像豹子头林冲,该有一身好本事吧,当初落草梁山想搞份“投名状”时,见了结伴而过的客商也不敢妄动,后来劫了青面兽杨志,不过堪堪打个平手,还不是差点就在大家面前栽了跟头;史进因寻师不遇而落魄时,只好放下地主子弟的出身,藏身密林打劫,偏巧就撞上了花和尚,要不是两人有一面之交,凭他那实力绝对难逃让鲁智深一杖拍毙的厄运;那个以搞假冒伪劣留名的李鬼就更惨了,打着李逵的旗号劫上了李逵,腿上先挨了一刀不说,后来还枉送了一家人的性命。所以干个体户,完全不能合理规避市场风险,虽不能排除少数成功的个案,但如果从如果行业整体趋势或整个经营期来分析,绝对是找不到盈亏平衡点的。干个体户虽然“市场”风险大,但终归是个原始积累的过程--联系起这行当来看,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淋淋的”的论断。
   干个体户行不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大家就开始追求上规模上档次,一些地方小企业也就大行其道了。在这种情势之下,除了梁山之外,还能一骨脑地冒出10家相同经营内容的“小企业”,就不难理解了。正因为经营内容相同,经营范围又差不多,市场竞争就在所难免了。芒砀山如何能发展到三千之众,书中没有交待,但梁山的做法还是符合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首先,他们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了必要的改制。当然,这主要是林冲的功劳,但大家在发展观念上还是一致的:王伦这个白面书生过于安于现状,完全不懂得对“事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如何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一番改制下来,决策层统一了发展观,明确了责任分工,其内部管理程序得到了规范,并且很快显现出了市场效应,慢慢从原来的几百人发展到三五千人了。
   其次,他们树立了比较先进的人才观。自晁盖主事梁山之后,一改王伦时期的作风,一面经营,一面招贤纳士,像他们积极引进宋江就是明证;待宋江掌权后,这一观念更是发挥到极致,不论是慕名而来,或者是兵败入伙的,几乎是照单全收、人尽其用,连时迁这类偷鸡摸狗的角色,后来也派上了大用场。按现在流行的观念讲,这是掌握了发展的关键,也为他们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他们有比较明确的“品牌”意识。一是有了宋江这种在江湖上久有盛名的角色,无形之中提升了梁山的品牌含金量;二是后来但凡下山攻城掠寨,都有李逵之流叫嚣着“俺是梁山的”这类宣传口号,在前面打头阵,动不动就来上一段这样别具一格的广告攻势,搞得梁山“品牌”不家喻户晓都不行了;三是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他们还放弃了一些唾手可得的市场利益,不搞短期行为,比如打家时只打为富不仁者的家,劫道只劫携了财物的官。凡此种种,最终让梁山成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另外一点是,他们在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后,很有远见地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当然这种制度套用了行军打仗的格式,分了左右军前后哨,搞了马军步军水军,还分别明确了地位和责任,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因此后来打了好几场胜仗,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影响力,提升了“品牌”价值。
   有了这些做法,梁山在业内独树一帜并突然发家,几乎就是必然的了。
   关于梁山最后发展到多大规模,书中交待得并不明确。我统计了一下,包括前面提及的、最后为梁山兼并的10家同行,所有的人马通共在6000-7200人之间;即使考虑到宋江带着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三帮人入伙时,梁山上的人马已发展到3.5千人,此时的总数亦不过万人而已。但到招安时,梁山对外已号称人马十万,我估计其实不然。书中讲过,带队破辽时卢俊义与宋江二人分兵两路打玉田和蓟州,卢俊义所带的人马是3万,既是兵分两路,理当宋江的人马也是大致相当,这样人马总数应为6万。但不要忘了,其中还有赵安抚监军时所带来的2万御营军马。也就是说,此时梁山人马应在4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招安时放走了三、五千自动离职的,算起来梁山上最红火的时候,人马总数约在4.5万人左右。当然这也不少了,拿到今天来看,按军队建制算超过了集团军的规模,按企业规模算至少也能排上个国内知名。当初区区一个地方“小企业”,竟能发展成一个极具市场影响力的“集团”,甚至在转变经营方向之后,还照样搞得风生水起,这就不得不让人掩卷三思了。

共 25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分析得蛮到位。梁山的发家史,确实令人深思。【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9-16 23:37:47
  既有历史的厚重沉思,也有现实社会的影射。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