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永远的怀念(散文)

精品 【星月】永远的怀念(散文)


作者:柏丫 秀才,260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8发表时间:2016-12-08 15:29:38
摘要: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是百里挑一的女人。她用勤劳,善良,宽厚,包容,坚强,隐忍……为自己书写成一部朴实无华的书卷,让我用一生来品读。


   2005年的农历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灿烂季节,而我们一家人却忍受着冰霜雪冻的侵袭——悲苦,焦虑,无助,无奈……凄然的阴云罩住了心头的阳光。一贯坚强硬朗的母亲,睡倒炕上再也起不了身。她昏睡十多日,浑身浮肿日渐加重,全凭着炕头枕头似的氧气袋维持嬴弱的生命。按当地人风俗,老人临终前是要留家里不能去医院的,我们只好围在母亲跟前,眼巴巴看着她残留的生命养分一日日消磨殆尽。虽然母亲走时很安详,而至今回想起当初,没有送母亲去医院尽最后的抢救,我们是犯了一起不可饶恕的罪过。当时缘于工作变动,在母亲最后一段日子里,我疏于陪伴尽孝,多亏姐妹兄弟贴身陪护。母亲理解、支持我的工作,而留给我的却是永久遗憾和愧疚。
   我从没想过母亲会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总认为她会长命百岁,怎知她说走就走,不顾我们千呼万唤就撒手人寰。弥留之际,姐姐和妹妹给母亲擦洗干净身子,穿戴整齐早已准备好的绸缎寿衣。我愤然、惧怕母亲这般装束,它是一个不祥的预兆。而这的确是噩耗的预示。度日如年的十来天煎熬,3月12日上午,母亲没留半句言语,平静、安详地闭上双眼,永远地离开生活了65年的世界,离开了她深爱的故土和亲人。我们无回天之力,撕心裂肺地哭喊,终究没能让母亲回过头来,哪怕是只看我们一眼。
   母亲极具平凡,只不过是个农村妇女。而母亲的丧事场面,其隆重程度在几百号人的堡子村却是绝无仅有。三天坐灵期间,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除了亲朋好友,绝大多数是本村的乡邻。殡葬那天,送葬的队伍排成了长龙,队伍经过的人家,在路旁纷纷焚纸送行。众人对母亲超然的敬重,稍微舒缓了我淤积心尖的沉痛。
  
   二
   灵堂上方“德高望重”的巨大挽幛,正是母亲一生为人处事的诠释。在堡子村人的眼里,母亲是个不凡的女人;而在我心中,尽其所有评价,都不及“一世之苦”这个定性更确切。
   坐在草铺守灵,我木然地凝望着母亲的遗像发呆。烛光中的母亲微笑着,一如她生前那样和蔼可亲,慈祥的目光中透着坚毅和隐忍。灵位面前摆满丰盛的祭祀物品和菜肴,诱人的七碟八碗微微弥着热气,母亲此刻可否能闻到它的味香?是否真能对其品尝?灵堂后灵柩中的母亲,也许此时是满足的;而我,悲戚中肝肠寸断。我该问谁——我的母亲,她在世时,究竟用过几次这等美食?
   一位和母亲同辈的大叔,精心摆正灵前案头上的祭品,他通红的眼眶中噙满泪水;不知是他为母亲伤痛,还是震惊、羡慕亲朋满座的隆重葬礼?
   我招呼大叔坐下来,随口赞及村里人情颇佳,感动有这么多人前来相帮,吊唁。他不可置疑的解释:“我们村人情是好,但绝不是谁家遇事都这么人多热闹,这都是你妈妈活着的时候积德丰厚,为别人做的事情太多。人情都是换来的啊。不说别的,单说你妈妈为村子里人接生,咋说也有三代人呢。”
   这也倒是。母亲是村里唯一的接生员,但凡村里出生的小生命,都是母亲用友爱的双手迎接来到世上的?脚勤,麻利,技术娴熟,随叫随到,而且不管难产顺产,母亲从来都不收取一分钱报酬。无论严寒酷署,无论狂风暴雨,无论白天黑夜家事繁忙,只要听见敲门敲窗声,听见有人叫一声“尚姨”,母亲便不顾一切地随之而去。似乎,为人接生就是她的使命和天职。她辛苦劳顿换来的不是物质报酬,而是人们对她的敬重,她是孩子满月酒席上的尊贵客人。
   同龄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母亲不厌其烦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小生命。除了本村,邻村也会有人来请母亲接生,母亲从来都是爽快答应无一拒绝。遇到逆天的难产,母亲会陪着产妇家人一同前往医院应急处理。年复一年,母亲年岁大了身体不再康健,我们一致反对她帮人接产。她碍于情面,难听劝阻。她一再对我们说:“娃哟,我这么做是在为你们积德啊!我不图别的,只图为你们好!”
   直到母亲病逝前几年,国家大力提倡孕妇住院生产,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老了,技术也不比医院的专业产科医生,于是才洗手放下近40年的接生行当。村里人自然记住了她的好。母亲的丧事中,那些叫她嫂子的、大姐的、尚姨的、尚婆的,为母亲虔诚送行,就像母亲曾接他们出世时那样恭恭敬敬。
  
   三
   随着年龄增大,我对母亲认识越来越深刻,明朗。母亲的一生,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写成的一部书,这部书需要我用一生去研读,思考。她用向善,仁慈,宽厚,勤劳,坚强,以及在困境中始终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书写自己平凡的一生。数以万计的文字,贯穿着一根苦涩的长线。我很少听到母亲叫苦抱怨,却常常耳闻她冗长的叹气声。长大后我明白了,母亲之所以出长气,实则是在缓解释放内心的压抑和压力。
   谁说母亲不是苦其一生?
   1938年的寒冬腊月12日,母亲降临在黑家山一座破茅屋的土炕上,之后迎接她的是衣不暖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母亲前面有个哥哥,女儿出世外婆自然欢喜,就给母亲取了一个极好听的乳名:美儿。母亲不算漂亮,但却是有些美。她阳光开朗,要强,泼辣,就像外婆家对面的青山。大山样的性格支撑着母亲,一步一步,稳稳实实地走完了一生。
   接连几年,母亲身后又添加了弟妹,生活极度陷入窘境。外爷心脏病重不能劳作,母亲极小就去上山采野果子帮家里度日;如男孩子一样的砍柴,下地干活。12岁那年,母亲被人介绍到川坝地区的堡子村当童养媳,其丈夫就是我的父亲。说是童养媳,母亲并不比父亲年岁大,她小父亲4岁。外婆的娘家在堡子村,女儿返嫁回去成了堡子村的媳妇。母亲年幼,不懂择婆家,不懂反抗,当然她并没有选择或是反抗的权利;以一头小牛犊做聘礼,就把母亲的命运和尚氏一家拴在一起。
   在夫权的时代,称呼女人时前面都要加上丈夫的姓,这就是村里晚辈称我母亲“尚姨”的缘由;只有在集会或出工记分时,才可见到母亲的真名实姓。
  
   四
   母亲到了父亲家里,年幼不能及早结婚,就干活混口饭吃。奶奶年轻守寡,对父亲溺爱袒护,养成了父亲依赖、任性、散漫的习惯。加上年纪尚轻,他自然养不了家。爷爷随国民党部队出走杳无音信,奶奶和父亲娘儿两同叔伯们住一起,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母亲来到这个关系复杂的大家庭,日子好歹心中自知。
   母亲倔强受不得人气,几次逃跑回到黑家山,都被外婆遣送回到父亲家。没有多余的路可走,母亲只好忍气吞声乖乖顺从。父亲十八岁那年,和母亲“梳头”完婚,14岁的母亲及早成了尚家的新娘,娇柔的双肩承负起家庭重担,从此再也没有卸下来。
   五十年代后期,正直饥荒遍地饿狼扑食,母亲生下第一个孩子——大姐。母亲是怎样生的大姐?说来令人浑身发麻——炕墙角上撒一堆灰,旁边置几块土基,临盆的母亲蹲在灰上,让血水一滴一滴渗在灰中,使不上气力就在土基上坐着歇歇。孩子生出来了,产妇缺吃,孩子嗷嗷待哺没有奶水;父亲在外,奶奶小脚不便,母亲只好拖着虚弱的身子半夜三更到生产队地里偷豆子。不管“偷”是否符合道德,而当时除了“偷”便是绝路一条。
   之后,母亲经公社卫生所培训成了接生员,把文明卫生的接生方式传播给堡子村。大姐之后,母亲一连串生了七八个孩子,一共六个儿女存活下来。
  
   五
   孩子多了,温饱问题不时困扰着母亲。父亲常年在外奔波,非但没有挣来钱,还沾上了文革分子的嫌疑。母亲把父亲藏在家里,自己挣工分养家,终日担惊受怕。好在母亲聪明伶俐,又为人帮忙无偿接生,这才减轻父亲一些“罪行”。
   那时一个强壮劳动力一天挣10分工,母亲把自己当男人一样的出蛮力,同样也可挣10分。只有这样透支体力,才会在年终分到粮食;即使是“超资户”,孩子的口粮是不会短缺的。母亲这样的女人,不说堡子村,就是十里八乡也难找到第二个。身为女人,却承负着男人和女人的双重担子,母亲来到世上,好像是专门吃苦受累的,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旺盛的精力?她精神的支柱和动力是什么呢?
   每到秋日来临,天气日渐变得寒凉时,母亲开始恐慌,而且更加忙碌。我常常半夜醒来起夜,总见母亲在昏暗灯下撵麻绳,或是纳鞋底。夜格外的寂静,母亲“吱呦”“吱呦”的撵绳声,像一首忧伤的旋律在屋子里回荡,对黑夜诉说内心的酸楚。母亲的影子映在墙上,亦映在我的心里,永远不曾淡去。立冬了,我们有新鞋子可穿,看到娃儿们不会受冻,母亲舒展眉头,嘴角挂满了笑意。
   有年腊月的一天,母亲去镇子上赶集,没多久就回来了。她的脸色冷峻凝重,没有像先前那样给我们带来些许好吃的。母亲在给隔壁大婶叨咕着什么,她脸憋得通红,继而哽咽。后来我们才知道,母亲好不容易卖东西换来的钱被小偷扒走了。她哭得很伤心,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流泪哭泣。现在我明白了,母亲那么伤心地哭,不是在心痛丢失的钱,而是心急没有了钱,自己的孩子过年就没新衣服穿。然而,在大年初一,我们几弟妹照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兴高采烈地跑到大队院子去炫新衣服,放鞭炮。我不知道置新衣服的钱,是母亲变啥法子筹来的?在金钱匮乏的年月,其艰难程度只有母亲自己知晓。
  
   六
   按照中国传统,男人是女人的依靠,而父亲又能给母亲几多依靠呢?
   父亲不喜欢干农活,在外跑又挣不到钱,做生意十有九亏,讨债的人都来找母亲。母亲很气恼,警告父亲不能瞎折腾,却忍着不和父亲争吵,奶奶袒护父亲,听不得谁数说儿子。就这样,父亲欠的债,全由母亲拆东墙补西墙来偿还。母亲每次宽恕父亲,给与他希望,可父亲带给母亲的却是无望。
   到后来我长大提及父亲的事情,母亲总是打消我的怨言,她已将习惯了父亲。至于父亲一辈子未挑过一担水,一辈子都是母亲把饭做熟一碗碗接到手里吃,每天清晨母亲生好火煮好茶给父亲喝——母亲非但没有怨言,还开导我们说:“你爸天性那样,都大半辈子了,就随他去吧。再说了,他是你们的老子,你们做娃娃的是不能有怨言的,你们要尽娃娃的一份心。”
   我和弟妹小学毕业,要上中学,上大学,母亲喜悦而愁苦。每年开学学费是母亲最大的心结。不管攒钱也好,借也好,都是母亲的事情,父亲不会过问的。村里人都让孩子初中还未毕业就回家劳动,尤其女孩子,老早在家学习做家务等待出嫁。母亲不随俗流,即使再艰难,也要供孩子至少完成中学教育。我是村里最先维一去读高中的女孩子。我住校每个周末回家,经过邻居家门前,总会有人投来不解和怪异的目光。
   母亲支持我的学业,尽管她常常“出长气”,但从不说让我辍学。高二那年,有个周末大雨我未能回家,母亲竟步行40多里路给我送来馍馍、蔬菜和面粉。母亲的到来,让我怔住了,一年前她才刚刚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她是怎样背负沉重的东西一步一步走到学校?而且还给了我零花钱。
   母亲心血没有白费,她供出了堡子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我们有了工作能够自食其力,母亲肩头的担子这才减轻了一些,用不着像先前那样那样辛苦了。
  
   七
   母亲年轻时就积极上进,在夜校班识字学文化,传统思想中跳动着与时代俱进的脉搏。先是入党,继而担任堡子村妇女主任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余载。政治运动时期,整党整风,批判“四类分子”,党员干部要起积极带头。而所谓的“四类分子”,在母亲眼中全是好人,面对形势母亲左右犯难,更让母亲难为的,是她的舅舅——我的舅姥爷——是反革命坏分子。批斗会上,母亲强忍心痛举拳头呼口号;批斗结束,母亲偷偷潜进舅爷家,为他送吃的,给他宽心。
   母亲家教颇严,从小就给儿女立了许多条条框框清规戒律,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我们幼小的心里早已埋下规矩做人的种子。长是长,幼是幼,我们从不敢在长辈面前无礼,不敢任性;我们更不敢懒惰,不敢做事马马虎虎……这些看似家长专制的教育,却使我们受益终生。
   一年秋天,我家房屋旁的桃树挂满丰硕的果实,枝桠垂的很低,路人伸手即可摘到桃子。树下有条小路,每天都有行人经过。我担心人们偷摘桃子,就别出心裁想了一个妙招,找来一块木板,上面写了骂人的话悬挂在树干上,心想桃子会万无一失。哪知母亲放工回家,一眼瞥见桃树上的牌子,不等进门就唤我问个究竟。她一把摘掉牌子扔到老远,教训我心眼太多,败坏门风。我狡辩说,不骂他们就偷桃子,挂牌子警示有什么不可以?
   “邻里邻居的,摘个你家桃子吃有啥稀奇?用难听话骂人,你这不是没家教吗?哪个娃娃、大人谁想吃就让随便去摘好了,以后可不能再干这样蹊跷的事!”母亲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之后反倒摘了满满一篮桃子,给房前屋后的人家分吃了。
   岁月冲走了无数记忆的沙粒,而一些却沉淀在心闪闪烁烁,温暖着我的每一寸时光。
   我自愧没有遗传母亲头脑的敏捷与睿智,以及极具说教的哲学般的语言。母亲健谈,在堡子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谁家婆媳闹不和,谁家两口子闹别扭,谁家后人虐待老人——母亲便是调解矛盾的和事佬。谁家有事都来找母亲帮忙解决。白天出工没有时间,晚上安顿好我们,用半夜时间,母亲凭着三寸口舌粘合好那些出现裂痕的家庭。这也正是母亲在堡子村树立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共 61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母亲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载体,母亲是生命的源泉,母亲是照耀孩子成长阳光,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我们爱我们母亲,我们希望我们的母亲能长命百岁,长大后,用我们的爱去温暖母亲的苍暮。可我们的愿望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母亲的生命却在我们的忽略中,慢慢走到了尽头,于是我们自责,我们心痛,我们怀念,自责对母亲的粗心,心痛母亲的离去,怀念母亲倾尽一生的爱。本文以倒叙的手法,通过母亲的葬礼来回望母亲来时的路。作者用朴实而又深情的文字,回忆了母亲一生的艰苦岁月。文中的母亲,一位聪慧、善良、热情、坚强、隐忍、有担当的女性。她生于战乱,为了生存被迫成为童养媳,十四岁成为人妇,苦难没有催夸她的意志,心中一团积极向上的火在燃烧沸腾。贫困,劳累,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她坚强的意志经营着她的人生。她是一位迎接新生命使者,四十年里,她迎来了无数个新生命。她为了生活奔波,为儿女劳累,为丈夫操心,一生劳碌为健康埋下了隐患,晚年患病,终年六十五岁。回望母亲一生的路,可谓是风雨兼程,一位普通的母亲用她的艰辛丈量着岁月,用她无私的爱,守护者家人,这是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一篇大篇幅的祭文,容纳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章情感真挚饱满,意蕴悠长,感人,催人泪下。推荐阅读!【编辑:潇湘竹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208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08 15:30:51
  问好柏丫,感谢赐稿,遥祝顺安!
潇湘竹雨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08 15:32:29
  母亲是每个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人,不管在与不在,她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潇湘竹雨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08 15:33:46
  好感人的一篇祭文,如诉如泣,催人泪下,祝福天堂的母亲一切安好!
潇湘竹雨
4 楼        文友:燕飞舞        2020-05-22 08:29:55
  看了文章禁不住流泪了,佩服尚老师的文字,总是这么能打动人。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文中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个母亲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才有了我们这个坚强,勇敢,无私无畏的民族。
当认真成为一种态度,生命便不会在虚无中度过。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